APP下载

业财融合下企业精益财务管理转型研究

2021-04-01付继芳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36期
关键词:内部管理业财融合转型

付继芳

摘 要:为推动企业精益财务管理转型发展,从业财融合角度出发展开研究,主要论述业财融合的基本概念,随后介绍业财融合与精益财务管理转型之间的关系与转型要点,最终提出转型策略与注意事项,以期能够在业财融合基础上实现精益财务管理转型,转型后的财务管理更贴合实际环境,精度更高,管理实效性更强,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关键词:业财融合;内部管理;精益财务管理;转型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36-0074-03

新时代下人们开始关注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而通过研究发现传统财务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与缺陷,因此需要改革转型,业财融合就是在这一背景中诞生的发展理念,是当前企业广泛关注的财务管理转型方向。从这一角度出发,业财融合开始普及,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体系转型,同步改变财务角色定位,让内部管理机制更加凝实,但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环境也发生了改变,以往财务管理体系已不适用,故企业需要一改以往粗放财务管理方式,推动其朝精益化方向发展,展开精益财务管理转型工作,为落实这一点有必要展开相关研究。

一、业财融合的基本概念

业财融合是指企业将业务信息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现业务链前端整合的一种面向企业业务的财务管理模式。该模式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在正式执行财务管理工作之前,先了解业务的相关信息,后根据信息作出财务决策、设计财务管理目标与计划等,最终即可按部就班地进行财务管理,保障业务紧贴企业战略、财务方针展开,有利于业务经济效益最大化、成本支出最小化,还能从财务角度上分析业务风险,做好预先防控与处理。业财融合模式会改变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环境,并丰富财务管理岗位职能,即岗位工作中工作人员不仅要做好财务分析,还要根据财务分析结果执行对应管理工作,且管理工作全过程化,脱离了传统财务管理的事后管理,反之侧重于事前监督、事中控制,因此业财融合模式更加强调财务管理的预先性与控制力[1]。

二、业财融合与精益财务管理转型之间的关系与转型要点

(一)关系

根据业财融合的基本概念了解到,当企业的业务与财务管理相互融合,财务管理就具备控制业务全过程的能力,但如果财务管理不能很好地进行业务控制,业财融合就失去了其根本意义,故出于业务全过程控制力及财务管理质量考虑,企业必须重视财务管理本身的工作质量,这样就诞生了精益财务管理转型。所谓精益财务管理转型,就是在传统粗放财务管理基础上提出的管理精细化要求,旨在解决粗放管理中的问题、填补所有漏洞、创新管理方法等,要求管理深入到业务内部,从跟不上进行管理,且必须面面俱到。从这里可以看出,业财融合与精益财务管理转型的关系为:业财融合改变了财务管理环境,让人们意识到以往财务管理工作太过粗放,而精益财务管理转型就是解决粗放财务管理问题,保障业财融合作用能够充分发挥的举措[2]。

(二)转型要点

依照业财融合与精益财务管理转型之间的关系了解到,企业实施精益财务管理转型势在必行,但为了保障转型顺利,企业需要先了解转型要点,具体如下。

1.预算管理。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侧重于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其中事前预防就包括了预算管理工作,这是事前预防的重点工作任务,也是精益财务管理转型的要点。预算管理是根据业务数据、信息等进行事前预算编制,计算业务所需要的总成本,再进行成本分配,这样在业务展开过程中依照成本分配方案提供资金,并予以管理就能避免成本超标现象发生。但现实情况中,不少企业现有财务管理体系比较粗放,成本分配缺乏方向,因此分配结果存在问题,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如某企业主营工业零件制造,某次针对一批零件订单业务进行预算管理,过程中因为工作人员不知道订单业务的总体流程,导致成本分配方案与事实不符,同时对于流程中各环节信息也不够了解,使得成分分配出错,所以在实际制造生产中普遍发生了成本不足、成本使用过度的问题,整体比较混乱,说明该企业财务管理粗放,财务管理与业务之间的联系不明显[3]。但如果企业紧跟业财融合要求,加强财务管理与业务之间的联系,做好信息沟通,财务管理人员就不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预算管理工作,反之翔实的信息能够提高预算管理质量,帮助企业做好事前预防,业务活动自然更加顺利,故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转型的要点。

2.监督管理体制。预算管理所代表的事前预防类似于规范,本身并不具备主动管理的能力,因此需要企业工作人员根据相关规范对业务活动进行事中控制,该项工作的核心就是监督管理体制,即监督管理体制首先能够给业务人员施加合理的心理约束,让他们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重视业务成本支出、经济收益的大小,并根据正确逻辑进行控制,其次能够让监督工作人员依照标准流程及时发现现存问题,再提供对应的知识,让业务人员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予以业务成本支出、经济收益第二重保障,因此监督管理体制非常重要。而现实情况中,许多企业虽然根据业财融合理念让财务人员负责监督管理工作,但监督管理体制依旧传统,整体存在许多漏洞与不合理之处。如某企业在传统体制下将监督管理工作全权交给财务管理人员负责,而该企业业务范围十分广泛,导致财务管理人员受人工能力局限性影响,无法及时、全面地执行监督管理工作,许多问题都不能被及时发现,而当发现后可能为时已晚,说明监督管理的有效性低。从这一角度出发,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才能让预算管理等规范要求发挥作用,故企业必须将监督管理体制视作精益化财务管理转型的要點。

三、精益财务管理转型策略与注意事项

(一)转型策略

为推动精益财务管理转型,下文将针对预算管理、监督管理体制提出针对性策略。

1.预算管理转型。针对预算管理方面的问题,企业在精益财务管理转型中需要采用两大策略来推动转型,策略分别为建立业财信息沟通平台和做好业务信息质量保障。

第一,建立业财信息沟通平台。精益财务管理转型作为业财融合模式的内核,其必须具备业财融合的特征,业财信息沟通就是其特征体现之一。同时,业财信息沟通能够给预算管理工作提供良好支撑,并给预算管理工作质量提供保障,因此在精益财务管理转型中企业必须保障业务、财务之间有良好的、规范的信息沟通。为做到这一点,企业要建立业财信息沟通平台,确保业务与财务能够顺利沟通,即如果企业业务分布并不广泛,人员比较集中,那么业务与财务之间的沟通难度不高,这时企业只要做好沟通意识培训即可。反之,企业就要意识到物理时空对业务、财务沟通的限制性影响,着手建设沟通平台,该平台一般依托于互联网,处于封闭式的网络系统中,这样能够让业务、财务之间的沟通更加隐秘,避免信息外泄等问题发生,再结合常用的社交软件就能让业务与财务顺利沟通[4]。

第二,做好业务信息质量保障。业务信息是预算管理的基础支撑,因此沟通中业务信息的质量会对预算管理造成影响,说明企业有必要建立信息沟通规范,保障业务信息质量,即企业可以先列举出所有业务信息质量问题,如信息不完整、信息不真实等,然后依托于平台要求财务人员在预算编制之前,先设计符合规范要求的信息报表,报表包含了预算管理所需要的所有业务信息项目,而后通过平台给业务人员发送报表,业务人员需要依照报表规范填写,若填写不完整就无法提交,通过这种方式可保障业务信息完整。而针对业务信息不真实的问题,企业可以引入大数据技术对业务信息进行分析,如果存在不真实业务信息,那么分析结果会显示信息之间的关联性断裂,或有不匹配现象。例如业务中单个产品的成本是100元,售价为130元,净利润既为30元,设业务活动当前共售卖出10件,总净利润为300元,如果虚报售卖数量,那么核算结果与财务公账信息就会出现差异,大数据技术可分析出这样的结果。

2.构建监督管理体制。监督管理体制属于事中控制环节,在精益财务管理转型中企业必须提到其有效性。从这一角度出发,监督管理体制转型可通过三项策略来实现,策略分别为改变监督管理模式、设立配套机制、把控处罚力度。

第一,改变监督管理模式。传统体制中监督管理工作全部由财务管理人员负责,导致财务管理人员受人力局限性影响而无法做好相关工作,说明这种监督管理模式需要改变。过程中企业可以引入全员参与监督模式来实现目的,同时融入痕迹化管理方法[5]。首先,全员参与监督模式是让全体业务人员参与到监督工作中,进行相互监督,当发现问题后可以通知财务管理人员前来处理,这样监督管理工作任务就能分摊给所有业务人员,提高了人力上限,人力局限性的影响得以消除。其次,痕迹化管理是一种围绕“痕迹”进行管理的方法,所谓“痕迹”就是预先留下的信息,以业务成本管理为例,当业务人员因为业务活动需要申请资金时,财务部门应当要求其填写申请表,表内要包含申请人、申请资金数额、资金用途、经手人、所属部门与岗位等关键信息项目,这样就形成了“痕迹”,如果通过监督发现业务成本存在问题,就要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查明源头,并确认责任人予以针对性的管理或处罚,故因为“痕迹”的存在,业务人员会加强自我管理,尽可能避免铺张浪费现象发生,利于业务成本最小化、经济收益最大化。

第二,设立配套机制。改变后的监督管理模式需要业务人员全员参与,并且相互监督,而如果财务管理部门直接向业务人员提出这样的要求,往往会被业务人员排斥,容易出现阳奉阴违的现象,严重影响该模式下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因此,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发生,企业要建立配套的机制。配套机制具体类型有很多,本文主要围绕绩效激励制度展开论述,即该机制中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将全体业务人员视作一个团队,将根据团队总绩效来计算个人奖金、福利(个人绩效贡献只决定薪资),这样团队绩效与业务人员的总体收入挂钩,任何可能会影响团队绩效的因素都会被业务人员重视,故业务人员将得到激励,积极进行相互监督,这样就不会出现以上问题。另外,绩效激励制度的设立需要注意激励有效性要点,即以往很多企业在绩效激励中表现得比较主观,普遍是通过资金奖励进行激励,但现实情况中许多业务人员并不看重资金,可能更需要晋升机会或者是其他福利,单纯的资金奖励未必能够起到激励作用,故企业应当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来制定激励措施[6]。

第三,把控处罚力度。在以上两大策略下精益化财务管理的监督管理体制已经比较完整,财务管理人员能够依靠这种体制做好事中控制,但如果财务管理人员发现了问题,就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这时就出现了处罚力度合理性的问题,即如果处罚力度不够,那么无论监督管理要求或其他规范多么严格,业务人员都有可能对管理要求或规范不重视,同样导致财务管理失效。反之处理力度过大,又会导致业务人员承受不了压力,行事畏手畏脚,不仅不利于业务开展,还可能导致企业人力资源大量流失。从这一角度来看,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把握处罚力度,保障处罚力度合理,这样才能贯彻精益财务管理的“精益求精,面面俱到”的精神。处罚力度是否合理没有定式,但建议财务管理人员多与业务人员沟通,双方通过协商来调整处罚力度。

(二)注意事项

首先,建立精益财务管理目标,即现代市场环境与以往相比有了较大改变,同时企业财务职能也在不断变化,在精益财务管理转型中成了企业内部管理岗位,这时如果管理人员找不到正确的目标,就可能导致管理出错。故为了避免问题发生企业高层应当与财务管理人员保持沟通,定期设立下一阶段的精益财务管理目标,帮助财务管理人员找准方向,正确执行管理工作,这一点需要企业注意[7]。其次,组建专业团队,即精益财务管理转型下,财务人员不仅要充分了解企业业务活动,还要负责相关管理工作,但大多数财务管理人员对于业务活动与管理工作的认知都不够充分,也缺乏对应的专业素养,不能很好地执行工作。这时企业就要采用一些方法来组建符合当下岗位要求的专业团队,如企业可以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促使他们朝管理型人才转型,或者参与校企合作,从教育平台中获得专业人才,具体方法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選择。

综上所述,业财融合背景下精益财务管理转型势在必行,因此企业要积极开展相关转型改革工作,过程中企业理应紧抓业财融合的基本概念,围绕业财融合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分析现状问题,将问题视作转型要点,梳理转型方向与要求,最终采用对应策略进行转型即可。转型后财务管理工作精细化程度更高,能够深入管理业务活动,有利于企业经济收益最大化、成本支出最小化。

参考文献:

[1]  徐静.业财融合推动精益财务管理转型研究[J].商讯,2019,(36):63+65.

[2]  赵志榕.从商业管理公司财务转型谈业财融合[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9,(32):52-53.

[3]  陈志.基于业财融合视角的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升级路径研究——以建筑业企业为例[J].商业会计,2019,(7):4-7.

[4]  邢代晓,邢恩奇,苏日姑.业财融合问题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9,(26):5-6.

[5]  于哲.新常态下企业精益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J].管理观察,2018,(12):45-47.

[6]  郑少哲,赵宇鹏,解萌茹,等.企业精益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20,(5):195.

[7]  徐涵,李肖楠,王雨菲.精益管理背景下的管理会计数据变革思考——基于业财融合视角[J].财会通讯,2020,(11):143-147.

猜你喜欢

内部管理业财融合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常州钟楼:“老字号”的转型奋进路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探究
通信运营企业基于客户效益的业财融合研究及应用
业财融合助力企业发展探究
论实施业财融合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措施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事业单位如何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通信企业基于价值的业财融合分析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