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视角下的“海水运动”多重抛锚式活动实践
2021-03-31吉倩雯陆才稳
吉倩雯 陆才稳
摘 要:多重抛锚式教学彰显“在真实情境中教学”的基本理念,模块化视角有助于细化课程内容标准和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贯彻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文章以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内容“海水的运动”为例,探讨模块化视角下的活动目标制定、抛锚式教学程序分解及三重抛锚式活动实践过程。
关键词:多重抛锚;模块化;海水的运动;情境
模块化强调以标准性和可替换性对课标要求、教学方案和教学过程进行解读,以体现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1]。多重抛锚式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中抛锚式教学的新方式,通过多次抛锚以适应多个情境,从而彰显“在真实情境中教学”的基本理念,同时保证学科教学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模块化视角的高中地理多重抛锚式教学,有利于高中地理教师更加有效地利用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新教材。本文以“海水的运动”为例,提出课标要求模块化解读下的活动目标制定、教学方案模块化设计下的多重抛锚式活动程序分解以及教学过程模块化实施下的多重抛锚式活动任务开展实践。
一、课标要求模块化解读下的活动目标制定
“海水的运动”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表述为“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从模块化的视角能够将内容标准拆分为可替换模块和非可替换模块(图1)。“图表等资料”属于达成目标所需的真实情境,其中“等资料”表述可知真实情境并未有特定限制,隶属于可替换模块,即可通过图表、视频和事例等创设真实情境。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真实情境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因而教学过程中情境可在课本提供的基础上加以创造性的设置。“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作为地理原理内容,属于非可替换模块,其中“海水运动”和“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两个核心概念,而“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模块学习是以掌握“海水运动”模块为前提。因此,运用“图表等资料”可替换模块创设的真实情境,说明“海水运动”非可替换模块的地理原理和“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非可替换模块的更深层次地理原理。
“海水的运动”内容标准涵括显性和隐性两个要求(图2)。显性要求认知海水运动的三种形式:海浪、潮汐和洋流的概念以及特点,阐明海水运动的三种形式分别对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隐性要求则是通过学习认知自然环境。各版本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对该部分的设计从宏观上由远及近,从宇宙到地球再到自然环境中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相互联系。微观上“海水的运动”隶属于水圈,人类活动隶属于生物圈,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则是水圈与生物圈的相互关系,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属于其中一种关系,另一种关系则是人类如何协调海水运动从而做到人地和谐共处。
基于课程标准内容要求的剖析,立足学生已有知识和思维发展特点,并围绕地理核心素养制定活动目标为:①观看视频,阅读教材,说出海浪、潮汐和洋流的概念,说明其各自特点及分类、差别。②阅读图表资料,说明具体区域海浪、潮汐和洋流对人类活动的有利和不利影响。③参照实例,说出人类活动与海水运动相协调的举措。
二、教学方案模块化设计下的多重抛锚活动程序分解
多重抛锚式教学是基于真实事件或问题的教学,真实事件或问题即“锚”。教师通过多次抛出有内在关联的真实事件或问题,创设多重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此为“多重抛锚”。创设情境包括开展演示实验、给出直观实物、提供需要理论解释的现象事实以及呈现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间的矛盾等。学生依据教师所抛的“锚”置身于真实情境,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探究,运用已有知识来解决问题,搭建已有知识和后续学习知识的桥梁,增强独立思考问题和合作探究能力。
“海水的运动”教学情境常以“潮汐、海浪和洋流”中的某一种导入,而多重抛锚式活动选择以“郑成功收复台湾”历史事件创设新情境为基础,按照收复台湾的先后时间为序,选取与教学目标相关的三个事件进行三次抛锚,即“1661年四月初一郑成功从鹿耳门港突入赤嵌城登陆事件”“1661年五月一号荷兰军请求支援事件”和“1661年八月十二号巴达维亚派来援助荷兰的舰队无法靠岸事件”[3],分别对应“潮汐”“洋流”和“海浪”的学习,同时在每一次抛锚之后进行表现性评价。抛锚式教学常包括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步程序[4]。
三、教学过程模块化实施下的多重抛锚活动任务开展
活动1:一重抛锚——潮汐与郑成功顺利登陆
[创设情境]
情境呈现:1661年四月初一,郑成功从鹿耳门港突入赤嵌城登陆的视频。
设计意图:运用视频创设的情境,属于可替换模块。“四月初一”是海水涨潮日期,通过学生所熟知的历史事件呈现,创设真实情境,体现在真实情境中教学的基本理念,同时为后续问题做铺垫,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探究兴趣。
[确定问题]
问题呈现:郑成功选择在四月初一开航的原因。
設计意图:根据真实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海水运动——“潮汐”,凸显课程标准“问题式教学”建议,暗含潮汐对人类活动航海的影响。
[自主学习]
学生活动:学生结合中国沿海地区的最新潮汐表以及视频,观察海水的变化和特点并分析海水产生变化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提供可替换模块的最新图表数据,引导学生说明潮汐非可替换模块的特点以及成因,表现数据的时代性,为学习潮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奠定基础。
[协作学习]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中“福建霞浦紫菜养殖场”“浙江温岭的江厦潮汐电站”“钱塘江大潮”和“诺曼底登陆”的案例,了解不同区域人类对潮汐规律的具体应用。
学生通过简述自身在海边的经历,说明具体区域人类活动与潮汐相协调的举措。
设计意图:回归课本,引导学生从养殖、航运、发电等角度思考潮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学生叙说自己海边经历,体现地理的生活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结合具体区域开发潮汐,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地理核心素养的人地协调观。
[效果评价]
根据创设情境所确定的问题,分析郑成功选择四月初一开航的原因。
根据学生的回答设置表现性评价如下。
水平1:说出潮汐是周期性涨落现象,简述郑成功利用海水涨潮开航。水平2:不仅说出潮汐是周期性涨落的现象,而且明确涨落时间,同时简述郑成功利用海水涨潮开航。水平3:不仅说出潮汐是周期性涨落的现象,而且明确涨落时间,详细叙述郑成功利用海水涨潮开航和退潮开航的差异,同时说明潮汐对航行的影响。
设计意图: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概念—特点—成因—应用”设置活动,了解学生学习过程、效果以及是否具有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以此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活动2:二重抛锚——洋流与荷兰军请求支援
[创设情境]
材料呈现:1661年五月一号,郑成功抵达赤嵌城后不久与荷兰军进行战争。在战争中荷兰军伤亡惨重。“马利亚号”逃往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请求援助,郑成功早已预料到,但预计敌军求救再到返回需半年之久,因此并未理会。然而荷兰军于六月就已抵达荷兰东印度公司,随即雅科布·考乌率领700名士兵和11艘军舰于七月五号出发,38天后到达台湾[4]。
设计意图:展示资料创设的情境,属于可替换模块。让学生对比郑成功预估时间与敌军实际航行时间差别,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再一次抛锚创设真实情境,为后面“洋流”的学习做铺垫。
[确定问题]
问题呈现:郑成功的预料与荷兰军的实际航行时间产生如此大差距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航行实际时间和预设时间的差异,帮助学生认知后续非军事活动中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分析能力。
[自主学习]
学生活动:观察数字星球系统呈现洋流分布动态图,说明洋流的特点;结合上一节“海水的性质”学习,理解洋流的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提供可替换模块的最新教学软件洋流分布图,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生活中不熟悉的洋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洋流并根据洋流特点说明洋流的定义,彰显教学方式的创新性。结合之前所学“海水的温度”以及在动图上观察洋流的不同颜色,引导学生将洋流按照海水温度分为暖流和寒流,从海域水温高的流向水温低的为暖流;相反则是寒流。
[协作学习]
学生活动:结合所学“海水的性质”以及课本“洋流交汇区域浮游生物”和“纽芬兰渔场”案例,展示《烈火英雄》图片以及7·16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材料,说明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设计意图:联系所学海水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搭建学生已有知识与未知知识的桥梁,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基于课本案例,通过补充相关的案例,从综合角度分析洋流对人类活动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归纳洋流影响生物、渔场分布和污染物,加强学生海洋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发展观。
[效果评价]
根据创设情境所确定的问题,分析郑成功的预料与荷兰軍的实际航行时间产生差距的原因。
根据学生的回答设置表现性评价如下。
水平1:说出差距大的原因是洋流加快荷兰军的航行速度。水平2:说明洋流的定义,同时简述差距大的原因是洋流加快荷兰军的航行速度。水平3:结合洋流的定义,详细叙述荷兰军顺着洋流节省燃料并提高航行速度,而郑成功认为荷兰军会逆流而行航速减缓,从而郑成功预估时间与实际时间产生差异,同时说明洋流对航行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第二次“抛锚”让学生进一步解释洋流如何影响航行,进一步说明洋流对人类活动影响的非可替换模块。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考查地理原理的掌握以及综合思维与人地协调观的发展情况。
活动3:三重抛锚——海浪与援助军无法上岸
[创设情境]
情境呈现:1661年八月十二日巴达维亚所派雅科布·考乌舰队援助荷兰军无法靠岸视频。
设计意图:围绕“郑成功收复台湾”事件,第三次创设可替换模块的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后续地理问题的积极性。
[确定问题]
问题呈现:援兵逼近海岸,阻止他们登陆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由视频创设真实情境,第三次提出地理问题,引出“海浪”非可替换模块内容的学习,展现海浪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主学习]
学生活动:结合海浪的横截面图,分析海浪特点及成因。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海浪的视频与图片,引导学生认知海浪与风的关系,进一步了解风越大,浪越高,能量越大的特点。通过海浪的横截面图,认识波的基本要素。
[协作学习]
学生活动:根据图片、“1953年荷兰遭受风暴潮袭击”案例和新闻资料,说明海浪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设计意图:从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角度,引导学生从海浪对人类活动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方面考虑,其中有利影响包括冲浪,不利影响包括冲毁堤岸、破坏海上建筑等。通过阅读课本案例,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感受海啸和风暴潮的威力,理解风暴潮的形成是由于强风造成海面水位急剧升降;海啸是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的地理成因。引导学生归纳应对海洋灾害的措施,提高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强调人地协调观。
[效果评价]
根据创设情境所确定的问题,分析援兵逼近海岸却不能上岸的原因。
根据学生的回答设置表现性评价如下。
水平1:说出援兵不能上岸的原因是海浪大。水平2:说明海浪与风的关系以及特点,简述援兵不能上岸的原因是风大浪大。水平3: 说明海浪与风的关系以及特点,简述援兵不能上岸的原因是风大浪大,同时简述应对措施,如海洋预报等。
设计意图:基于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地理核心素养为导向,让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并确定问题。依据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程度,设计表现性评价以利于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人地协调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地理原理非可替换模块的理解。
*通讯作者:陆才稳
参考文献:
[1] 陆才稳.基于模块化的四版本教材活动建议——以“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为例[J].地理教育,2015(04):12-1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髙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 张溪南.郑成功与荷兰在台湾台南的战争始末及评析[J].外国问题研究,2019(02):6-14+118.
[4]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5):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