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传统经典,做智慧之人

2021-03-31张春华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2期
关键词:庖丁解牛鸿门宴郑国

张春华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在全国普遍推广使用,大家发现新教材在编写理念、结构框架、课文选取、学习设计等方面,都和旧教材有着明显的不同。新教材更多以“学习任务”来带动整个单元的学习,更加注重真实情境下的读写融合,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要求在真实情境的写作训练中,形成自我意识,培养公民素养。因此,我们开辟了“统编教材单元读写”栏目,在新教材提供的真实情境中共同进行随文写作吧!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第一单元,包括《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五篇文言文。从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意图来看,这个单元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为主,鼓励同学们在阅读优秀传统文化时不盲从,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人文主题上来说,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中华文明之光”,重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文言文学习不能“文”“言”割裂,更不能有“言”无“文”。学习文言文不是要求我们全盘吸纳,而要批判地继承,把“我”作为重要的阅读参与者与评价者,以今天的视角来审视文言文中的主题、思想、思维和人物,架起读写互通的桥梁,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互动,这样一来,读文言文就会从“死读”变成“活读”,让文章焕发出生机活力,也让自己打开写作的眼界。

一、做一个评价者:体现“我”读之见

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文言文都具有一定的叙事性,给同学们提供了解读历史人物的基础,也提供了发表观点的空间。在阅读这些文言文时,我们要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这些历史人物,评述相关历史事件。

以《鸿门宴》为例,这是一篇十分经典的文言文,文中有许多文言知识需要学习,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刘邦和项羽这两个改写历史的重要人物。这两个人物对我们来说不是完全陌生的,从其他资料中也能得到一些对二人的评述。但是,我们不能只做一个接受者,去读别人的评价,还应该做一个参与者,在阅读的同时,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视角来观察人物、评说历史。请看下面这段写作训练。

楚汉之争之我见

◎ 黄 恒

从当时的军事实力看,显然刘邦处于劣势,可以说如果项羽决心杀掉刘邦,简直是轻而易举。即使失去了鸿门宴这一次的大好机会,以当时项羽的实力,机会也很多,但是项羽却没有这么做。一是因为项羽优柔寡断,他听了曹无伤之言便要杀刘邦;又听项伯之言认为刘邦有功,却没有听从谋士范增的告诫;二是因为项羽本是贵族后裔,自视甚高,认为做事当光明正大,在宴会上杀人是小人行径,不屑为之。刘邦却阴险狡诈、心狠手辣,听从张良、收买项伯,表面上对项羽毕恭毕敬、俯首称臣,实际却心怀异志,可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从用人角度看,刘邦懂得人尽其才,樊哙、张良对他忠心耿耿,连项羽的叔父项伯也被他收买过来,还有之后的陈平,以及决定楚汉之争胜败的韩信,皆由项羽麾下转投刘邦。而项羽众叛亲离,不但叔父出卖了自己,还把自己在刘邦那里的间谍给出卖了。这叫其余部属如何对他忠心?韩信、陈平这样的佼佼者不知重用,致使帐下人才匮乏,从前的部属也对他反戈一击。

试看鸿门宴上诸人的对照——同是武将,樊哙粗中有细,关键时刻力挽狂澜,项庄却因项伯的阻挠未能成功击杀刘邦;同为谋士,智者张良始终掌控全局,范增却无法说服项羽依计行事,徒然发怒,撞碎玉斗泄愤。这场较量,谁胜谁败,还用说吗?

以上文字是黄恒同学在阅读文言文《鸿门宴》之后的心得体会,也是在阅读基础上进行的写作训练,这篇短文有以下三方面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是,文章以清晰的论述思路体现了评价的层次性。先是“从当时的軍事实力看”,再“从用人角度看”。两个视角一目了然。在具体论述时再分别细化,如项羽不杀刘邦,一是因为“优柔寡断”,二是因为“自视甚高”。在评论“鸿门宴”上的各个人物时,作者也有着清晰的思路,而清晰的论述思路能让读者更容易捕捉到文章的主要信息。

二是,文章善于用关联性词语“串”起思辨性。这三段文字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内容丝丝入扣,前后关联。如“可以说”与“简直是”形成一组关系,“不是”与“而是”形成对举关系,将“同为武将”的樊哙、项庄跟“同为谋士”的张良、范增对举,等等。这些关联性词语在论述时能很容易带领读者顺着作者的论述思路进行思考,也容易说服读者。

三是,作者所做出的评价都是基于文本、言之有据的,更是基于“我”的,不是人云亦云,而有着自己的观点。我们在写作时,观点未必要标新立异,但是一定要从自己的内心发出,要有基于自我的阅读判断,这种意识十分重要。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阅读文言经典的时候,应该具有从历史中吸纳和判断的意识和能力,更应注意要有“我”的观点和评判。

二、做一个对话者:表达“我”读之真

阅读从根本上说,也是一种“对话”。这种对话,既可以是读者和作者的对话,也可以是读者和作品中真实或虚构的人物的对话。对话是读者走进作品的一次机遇,也是实现深度交流的路径。

本单元的文言文涉及许多历史人物。如孔子及其弟子,在一场师生对话中各显其志;齐宣公与孟子,在君臣对话中各具治国理念;庖丁与文惠君的一番对话,在譬喻中彰显人生智慧;烛之武在同郑伯、秦伯的对话交锋中,展现了智勇双全的爱国者本色……当我们在阅读中走近这些人物时,不妨与他们展开一场基于理解又有自我观点的深度对话。下面我们来看在阅读《齐桓晋文之事》之后有感而发的一篇写作训练。

晋文公,我想对你说

◎ 廉文轩

拨开历史的迷雾,我看到的是一个本真的你。

鲁僖公三十年,你和秦穆公共同包围了郑国。当世人都以为郑国大势已去时,是烛之武说服了秦穆公退兵,奇迹般地解了郑国之围。这时大夫子犯进谏,劝你尽快进兵,晋军该何去何从?

你想起了郑国歹毒的样子。在混乱的年代,郑国联盟楚国曾经对你指指点点。在宗法森严的年代,你的庶出身份,为人所不齿。我理解你,现在应该打过去,彻底击败郑国,让它臣服,让它永世不得翻身,才能解你心头之恨!

走出大帐,映入你眼帘的是浩渺的银河,星辉照耀着大地,如珍珠般璀璨,银河如一条洁白的绸带,缓缓地向前流着,流着。子犯还在劝谏加快进兵。你举起手,似要下达最后的命令,却又将手缓缓放下,“不行,时机已过了。”你捋了捋长髯,笑了。这笑,似是智者的彻悟,又似武者的豁达。其实,你早已经看清秦军已退,郑国早已做好了准备,再攻击也将失去原有的意义,何况并没有把握一击制敌。

“想想你流亡时郑国人对你的侮辱,你不气愤吗?”还是子犯的声音。这很容易激发你对峥嵘岁月的回忆。

你父亲年长后又娶了骊姬,她深得宠幸,并为你父亲晋献公诞下一子,骊姬为让自己的儿子登上王位,杀害了太子申生,夷吾和你意识到危险,流亡他乡。过了整整19年,你才又被拥回晋国,立为国君。在流亡生涯中,郑国一直对你冷眼相待,因此子犯的请求似乎合情合理。

但此时,你的脑海里满是另一个的名字:秦伯。

秦穆公帮助你渡河成就霸业,你怎么能忘了他呢?滴水之恩将涌泉相报,何况是救命之恩呢?

面对子犯期待的眼神,你心中仿佛有了答案,你不愿意“不仁”“不知”“不武”。你,不愧是春秋五霸之一,知恩图报,智谋过人,有魄力、有担当!

廉文轩同学的这篇文章很容易让人想到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的作文题:“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这段文字也可以看成是21世纪的高中学生与齐桓公之间具有“穿越”色彩的一次谈话。

首先,作者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形成鲜明的对话感。用和“你”对话这种方式,串起了齐桓公的人生故事。而且,文章的语言真诚平实,符合交流的需要。

其次,作者选取了一个有对话价值的论题。“我”想对“你”说什么?作者其实是在向齐桓公倾诉仰慕之意——“知恩图报,智谋过人,有魄力、有担当”。文章回溯了与齐桓公相关的历史事件,透过这些历史事件中齐桓公的作为展现了他的品格。文章的写作视野很宽阔,有些内容是从课文中直接提取加工的,还有不少内容是从课外阅读中吸取的,素材源于课文,又超越课文,体现了作者主动阅读的学习意愿。

当然,与古人对话不一定要表达仰慕和认同,也可以表达自己的建议、质疑或批判。在阅读了《鸿门宴》之后,张忻妤同学写了一篇题为《项羽,我想对你说》的短文,我们来看其中的片段:

你在军事上沉稳果断,但在与人交际方面,却远远不如刘邦。你容易被人影响自己的判断。在鸿门这个地方,你听到刘邦的手下前来告了三条“罪状”,也没弄清究竟是不是真的,就勃然大怒,一定要消灭刘邦。可等到鸿门宴前夕,你却因项伯的几句话就轻易放弃,甚至在鸿门宴上,你的谋士范增多次暗示你一定要杀掉刘邦,你却又因刘邦的几句话就以为自己有愧于他,所以对范增的暗示视而不见,举棋不定。但刘邦在脱身后却第一时间杀了曹无伤,下手反而快、准、狠。在这一点上,你太过单纯,不如刘邦。

关于项羽,后世有太多的评说。张忻妤同学的评价虽然并非完全“出新”,但是她表述的视角有一定的新意,是给项羽提建议,而且是有理有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言语措辞比较得当,才能让“对你说”产生让对方“听得进”的效果。

三、做一个思辨者:展现“我”读之深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之上的表达,表达的内容与一般积累性阅读、赏析性阅读不同,它更强调思辨性。“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重点在于“表达”,它既可以是口头的言谈,也可以是书面的写作,不论形式如何,其核心都是“思辨”,不人云亦云,不盲听盲信。

下面是李娅卿同学针对《侍坐》的阅读所进行的写作练笔,我们一起来看。

不朽的春游

◎ 李娅卿

《侍坐》章中,孔子让弟子们各言其志,大家都谈的是治国理政,只有曾皙,描述了一次春游。似乎脱离了主旨,却受到了极为恳切的赞同:“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关于夫子的“吾与点也”,有不同版本的理解,呼声最高的一种认为曾点所述的是一个祈雨仪式,含蓄地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礼”的本质。但在我看来,这是过度解读,有贴标签的嫌疑。为何不直接将它视作一次不朽的春游呢?

“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人物,是一个对人生有一种建于明慧悟性上的达观者。这种达观产生宽宏的怀抱,能使人带着温和的讥评心理度过一生,丢开功名利禄,乐天知命地过生活。”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醒觉》中这样概括道。曾皙或许就是这么一个“乐天知命”的人,他的“志”看上去如此容易达成,却包含着生命的真谛。细读文章,我们会发现“三子”都将他们的志向与国家联系在了一起,不约而同地将自己看成一个管理者,而曾皙则把自己融入“冠者”与“童子”中,回归到一个“人”的位置上来描述理想的生活。

这段文字最大的亮点是有自己的思考。当人们都认为曾皙的观点蕴含儒家思想中“礼”的本质的时候,作者却认为“这是过度解读,有贴标签的嫌疑”。而且能够跳出传统解读,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为何不直接将它视作一次不朽的春游呢?”

优秀的传统作品能够历经时代的洗练成为经典,必然有其典型性、权威性等特征,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把经典作为汲取营养的对象,也要注意思维的创新,要善于将传统与现代融合,生发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这既是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也能让传统经典焕发新的生命力。就像歌手谭维维将现代摇滚与民谣融合成“华阴老腔一声喊”,产生了令人震撼的效果,屠呦呦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结合,发现了拯救亿万人生命的青蒿素。

我们再来看下面这篇针对《庖丁解牛》的阅读练笔。

回 归

◎ 张可昕

千百年来,庖丁解牛的故事闪耀着经典的光辉,被人们口口相傳的同时,关乎其核心内涵也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是个讲述熟能生巧的故事,我却想说,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回归,是一种由人力到自然万物规律的回归。

中国的先圣先贤们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精髓也牢牢根植在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核中。从“所见无非牛者”,到“未尝见全牛也”,再到不以目视而神欲行,从勤于打磨人技到依乎天理,庖丁解牛是对这种精神回归的最好体现。没有对自然规律的把握与顺从,庖丁用了十九年的厨刀又怎能愈发崭新,诸葛亮又怎能借得东风助孙刘联军大获全胜,庄子又怎能寓情于天地万物之中。

揆诸当下,人们为达目的而违背规律办事的例子比比皆是,庄子所倡导的依理而行也离我们愈来愈远。盲目建设,不顾环境破坏带来的长远危害,置天地变化的道理于不顾而胡乱作为。长此以往,人与自然的关系必将恶化,自然、人文世界也必将千疮百孔。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古时人们的适时而作是顺应自然的最好体现。当我们过分强调人力对世间万事万物的作用时,何不回归自然规律,也回归千年来先哲们推崇的行为方式,回归这浸濡并养育中国人世世代代的精神内核。

执刀十九年,庖丁早已顿悟,方依乎天理才可动刀甚微而游刃有余。而我们又未尝不是如此,唯有回归,方得始终。

张可昕同学的这篇文章一方面梳理了“庖丁解牛”的大意,另一方面将“庖丁解牛”的经典价值进行了现代化诠释和运用。这其实给了我们一个启发:经典的价值在于现代。要尝试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解读,并能积极地运用到当下的时代生活中。顺应自然、回归自然规律,奠定了这篇文章“回归”的主题。这更像是一篇反思性文章,读古人之书,思当下之事。这不仅是《庖丁解牛》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启发,也是阅读诸多优秀经典作品应具备的一种阅读素养。读经典、读好书,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做时代的智慧之人。

猜你喜欢

庖丁解牛鸿门宴郑国
对《庖丁解牛》一文几处细节的解读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视阈下的“解牛之美”
从《庖丁解牛》看当代职业教育的技与道
张居正的反贪“鸿门宴”
“东道主”一词的由来
“鸿门宴”
浅谈浮雕透雕的艺术
心太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