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常做这种噩梦, 当心帕金森病找上门

2021-03-31张宝荣1浦佳丽2

祝您健康 2021年4期
关键词:睡眠期眼动神经病

张宝荣1 浦佳丽 2

  专家介绍

张宝荣  

张宝荣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兼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运动障碍协会亚太地区理事,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运动障碍学组副组长,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擅长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亨廷顿舞蹈病的诊断和治疗等。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周五上午

专家介绍

浦佳丽  

浦佳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生物物理学系博士后,任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秘书、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运动障碍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神经遗传变性疾病,尤其是帕金森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

〇 什么是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

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是一种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期的睡眠异态。我们在睡眠时,会在浅睡眠、深睡眠这两种睡眠状态中反复交替,先由浅睡眠进入深睡眠,再由深睡眠回到浅睡眠,周而复始。

浅睡眠、深睡眠分别对应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期。其中,快速眼动睡眠以眼球的快速转动为主要特征,同时具有脑电波频率增加、心率和血压水平升高、全身骨骼肌完全松弛等特点。做梦通常就发生在这一时期,在这一时期被唤醒的人,常常能够清晰回忆起刚刚梦中的场景。

如果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但身体的肌张力未消失,就是我们所说的原发性快速眼动睡眠障碍。快速眼动睡眠障碍大部分位原发性,小部分继发于发作性睡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和药物的副作用。

〇 梦中“手舞足蹈”,须提高警惕

在我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的发病率为0.3%~2%,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会有所提高。

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患者会有这样的主观感知:经常做包含暴力场面的噩梦,梦中经常有追杀、打斗、激烈反抗等场景,影响睡眠质量。但他们所不知道的是,在做梦的过程中,由于肌张力并没有消失,他们在睡觉时会做出梦中的动作。在梦到自己和别人打架时,现实中他们也会做出打架的动作,伤及同床者;在梦到和别人争吵时,他们也会大喊大叫。所以,这个疾病的发现者常常是无辜受伤的伴侣。

〇 当心帕金森病悄然而至

很多人认为,只不过是睡眠不好,调整一下就可以了,不必为此“大动干戈”。其实不然,早在20年前,就有人提出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而且是帕金森病的一種前驱表现。

有研究者对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患者进行追踪调查,研究发现,患病2年后,就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当随访时间达到14年时,疾病进展的比例达到81%。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近20年来增长了近20倍。帕金森病起病比较隐匿,很多帕金森病患者早期会出现动作迟缓、走路步伐减小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常常会被患者忽视。对帕金森病患者来说,早发现、早干预,对延缓疾病进展至关重要。

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作为帕金森病的危险信号,是帕金森病或其他神经变异性疾病早期的非运动症状,对潜在患者发现疾病起到了“指示灯”的作用。但是,由于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病因和病程不尽相同,采取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也各不相同。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究竟会不会发展成帕金森病,患者是否需要提前进行药物治疗,也是因人而异,需要医生的综合诊断。

〇 科学判断,不要“谈梦色变”

如何才能科学地自我判断,及早发现快速眼动睡眠障碍呢?首先,我们不要“谈梦色变”。如果只是偶尔做噩梦,不必过于担心。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多发,如果出现下述情况,应提高警惕:

1.做梦的行为较以前出现明显的变化。噩梦增多,且经常充满暴力情节。

2.家人发现自己会将自己梦中出现的挥拳、踢腿等行为在现实中做出来。

如出现以上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排查病因。

对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的诊断,不能仅仅依靠临床表现。目前,这个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是多导睡眠图检测(PSG),医生会结合多导睡眠图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方    序    整理)

(编辑    杨小龙)

猜你喜欢

睡眠期眼动神经病
基于眼动的驾驶员危险认知
基于ssVEP与眼动追踪的混合型并行脑机接口研究
做梦不代表睡眠质量差
糖尿病人应重视神经病变
研究:想学习,先小睡
国外翻译过程实证研究中的眼动跟踪方法述评
慎玩,当心成神经病!
眼动技术在数字媒体中的应用
二陈汤加减影响睡眠期上气道-食管压力研究
单侧听神经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