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与地标建筑

2021-03-31张琳悦党祎楠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人文政治生产

张琳悦,党祎楠

(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0 引言

“生活”与“艺术”本就相辅相成,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提出将艺术置于哲学,着重思考艺术与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之间的有机联系,站在更高层面思考社会生产与艺术的交融。经济基础的提升给艺术带来新的创造方式、新材料、新实现形式,而艺术的发展也时刻反哺政治文化精神。马克思在“哲学”与“艺术”间的研究也正是基于这种必然的方向,因而对其本质的探索也不得不从当时历史背景下理解,以时间维度为背景思考社会生产对地域性建筑的必然影响,从而沿袭哲学思维,以当下地标建筑需要如何创新发展为落脚点,提出新发展机遇。

1 “艺术生产论”时间维度下的地标建筑

1.1 政治文化主导建筑之不可逆性

固有思维中,艺术之于大众而言更倾向于将其解读为唯心主义层面,而从哲学的角度探寻艺术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读艺术发展成长过程,才能更好地阐释时代背景下建筑现象背后的时代精神特性,而这种特性是不可逆势而为的。这也证实了为何艺术即美而非美学,其背后是政治、经济、文化为支撑,映射以政治文化为主导、以世俗话语及人文话语为基调的艺术表征。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缓慢、思想两极分化的状态,此时杂乱的政治背景对德国的社会政治思想的影响颇深,使其变成了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在建筑层面,地标性建筑以宗教文化及政治文化为主导,呈现混沌凌乱的建筑表象,同时表现出风格不一但又相互不可逾越的威严。

政治的混乱使得艺术领域的失韵应运而生,这为马克思提出艺术生产理论创造了背景条件,也正是这种混乱使得艺术生产具备了可识化的基础。历史发展的不同时间维度,使艺术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将机械生产变成了艺术产品化的理想孕囊。在病态的社会政治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思想为人民阶层艺术点燃了政治希望。而20世纪初的德国,科技不断发展,马克思在此时也在不断探求技术的变化对于艺术的决定性因素。政治思想的不断变化影响着艺术理论的发展方向,而艺术理论的发展决定了这一历史维度下艺术设计研究中心。

地标性建筑在这一时期所表现的艺术特性也仍然是以这一时期经济政治思想为主导的体现,不仅是对时代科技水平的综合检阅,同时也反映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人文性因素、政治历史背景等。

1.2 时代性批判

随着技术成为艺术生产最强大的推动力,原始生产关系发生改变,艺术作为载体,一方面体现着时代背景下政治思想对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也阐释了技术变革是艺术发展不可撼动的主力军。而艺术对于时代的批判从不缺席,科技的发展对艺术的无止境和毫无思想意义的复制,反噬艺术的思想性和独特性。艺术作为文化价值被无休止地打破本真,而机械却扮演了冲击的巨人将艺术作品打碎成浮游生物,击碎了艺术的思想成果。而艺术在此时不仅表现了对政治思想的极端讽刺,同时也有极少部分艺术作品表现了对科技的嘲弄戏谑。

处在这样时代的科技“面包”,地标建筑不再成为艺术家需要的思想和创作的精神食粮,其成为政治文化生育发芽的机器。正是对于时代的批判,艺术生产渴求创作艺术精神的本真。此时地标建筑表现出对时代的批判,映射人们内心真实的渴求。如中央电视台的设计,设计师库哈斯的设计理念让我们意识到我国当时在建筑设计上的落后,虽如今作为打卡地标建筑,却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对地域性文化和建筑设计文化的缺失。

2 艺术生产论下未来地标建筑设计要素

2.1 文化呈现——继绝学,开太平

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各个方面,耳濡目染,植根在内心深处。地标性建筑如果失去传统文化元素的支撑,那只是形式主义的空壳。然而艺术生产论是当下社会文化及生产的再现,而地标性建筑正是区域文化精华之提炼。地标性建筑本身就是当地人文传统的有机展现,这种再现不是单纯的复古,而是通过有机处理,提炼转换传统文化,以现代化形式再现传统文化。

然而在消费主义引导下的新时代,人们已经满足了物质基础,伴随而来的是精神文明的需要,在新时代随着文化衰退使得艺术市场产生审美时代盲区。随着我国提出“文化自信”,艺术理论及艺术市场重燃生机。艺术生产的意义除了反映时代背景以外,更重要的是为社会政治思想提供正确的理论及作品,为现行社会的政治思想和审美提供新的可思考方向。在提倡文化自信的21世纪,社会革命由技术革命、科技革命转化成了新的文化革命。站在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的研究背景下,面对新的时代,精神、技术、文化是艺术设计发展的新方向。

马克思主义思想也进入了新时代,伴随的艺术的革命也跨越了物质基础的历史时期,转向文化精神建设,资本主义的文化大肆侵占,在新的文化斗争中需要不断革新艺术生产理论。在新的时代,仍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不断革新艺术市场。革新的基础便是以传统人文精神为根源。地标性建筑的文化体现要以地域性文化为基调,以传统人文精神为导向,呈现现代化新形式。

2.2 价值理念——人文基调

马克思主义将人类的活动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上层建筑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探讨源是对精神世界的阐述。艺术生产是物质生产中的特殊产物。艺术生产在任何时期都鲜明地展现着当下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其中地标性建筑作为经典,被赋予了人文色彩、地域文化、科技水平等展现功能。传统价值理念以阴阳五行为基本理念,虽与马克思主义不为同一思想体系,但其所反映的社会生产表象一致,传统的中庸之道与马克思主义辩证理论相同,同为待人接物及问题处理的基本方式。

地标性建筑传达了当地人文历史风气,其造型、色彩、元素都要与周边建筑相融合,感悟当地人文素养及审美风格。而这种人文精神与地标建筑的共情,不仅是作为城市标志,更多赋予人文情怀,体现艺术感悟。人文基调不仅是价值理念的体现,它同样反哺着当地人文基调,建筑传播的理念也时刻引导着人文传统。

2.3 形态表现——多元浪漫

在现行社会下,机械的复制不再是艺术生产的主要选择,艺术生产与科技进步逐渐走过懵懂的对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共同发展的新局面。艺术生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借助科技和稳定的政治思想底蕴,呈现良性孵化模式。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突破性发展,艺术从二维形式普遍过渡到三维空间形式。在现行社会背景下,艺术生产理论仍然指导着艺术发展的前进方向。革命的美学也不断地揭露机械把艺术变成了石化的对象,它毫无意义的永恒重复使得艺术像毫无精神的空壳,作为展示品不断地注入机械化的扭曲。当下社会所存在的这种问题要求设计融入多元化元素。地标性建筑在其形态上呈现更加多元化的可能性,而多元化不是照搬潮流元素,而是以传统地域文化为根,以新时代国际化的多元表现方式为手法,有机结合,呈现浪漫多元色彩。

2.4 纪念特性——精神再现

每个人的身后都有一盏等着你回家的明灯,这盏明灯不仅是精神的寄托,更多的是内心深处的牵绊。好的地标性建筑让人魂牵梦萦,建筑本身传达出的情感与人内心的情感相交融,当触摸到它的那刻,内心充满安稳与沉静。它是心底最绚烂静谧的地方,是无论去到多远只要想到它都会感受到无尽的温柔。

建筑本身的生命不仅是人赋予其浪漫的故事,更是通过造型、元素甚至是一个小细节,激起内心的波澜,它不一定需要大体量的造型,也不需要多奢华的材质,单纯依靠精神文化提炼再现,赋予其生命的感动。内心最渴望的思念,赋予地标性建筑更深厚的纪念性内涵。精神文化及地域文化的浇筑在任何时间维度都给予最深的感动。

3 结语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从哲学理论出发,再现艺术生产与时代背景下的政治文化、地域文化、精神文化、人文素养等,其本身也是地标性建筑的集中表现。而在现行社会背景下,艺术生产理论正在以新的姿态指引艺术设计未来,地标性建筑从文化呈现、价值理念、形态表现、纪念特性4个方面揭示未来发展方向,阐述未来发展机遇。如何站在艺术生产论背景下展望未来地标建筑的发展,除了文章所述4个方面外,其他方向的可能性仍是值得继续深思的问题。

猜你喜欢

人文政治生产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