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住宅全装修设计标准》编制及技术要点介绍
2021-11-30张晓琳姜中天
张晓琳,姜中天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4)
0 引言
2017年3月住建部印发《“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推行装配式建筑全装修与主体结构、机电设备一体化设计。2020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建标规〔2020〕8号)提出加强系统化集成设计,推进建筑、结构、设备管线、装修等多专业一体化集成设计,确保设计深度符合生产和施工要求,发挥新型建筑工业化系统集成综合优势。未来,成品住宅全装修项目将迎来大幅增长,但目前行业中住宅项目的全装修一体化设计并不理想,虽然部分地区出台了成品住宅相关的设计建设标准,但行业在规范、指导成品住宅全装修设计方面依然缺少统一的技术标准。为进一步落实建筑工业化发展要求,推进成品住宅全装修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持编制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成品住宅全装修设计标准》。本标准历经2年时间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及技术论证,在总结近年来多项成品住宅全装修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为行业提升住宅项目性能及品质,推进住宅成品交付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1 标准编制情况
1.1 编制背景
1.1.1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脱节
目前精装住宅普遍的设计流程是设计院完成建筑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室内设计拿到设计院的施工图再进行室内设计,建筑师的设计理念难以贯穿到最后环节,导致住宅的空间合理性、建造品质、建成环境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见图1)。这种设计上的不当和随意,带来的住宅二次拆改、装修材料浪费、对建筑的破坏、环境质量恶化等现象激增,相关的纠纷和矛盾凸显,与建设和谐绿色社会的目标相违背。
图1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脱节的设计流程
1.1.2 技术标准缺失
目前,能够体现全装修成品住宅设计理念的标准规范缺乏,很少在建筑设计阶段以成品住宅的要求加以统筹考虑,设计作为龙头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十分有限,导致目前部品生产、施工等中间环节存在脱节、信息缺失等问题,再加上装修设计的随意,以及施工、生产等环节对设计意图理解的偏差,导致粗放的施工手段难以得到提升,施工质量效率得不到有效保障,住宅的建成品质无法达到均一。
1.2 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编制目的在于规范成品住宅全装修设计,使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一体化进行,即从项目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到施工图设计,建筑、结构、机电和室内4个专业均一体化进行,其中,施工图设计环节还需要部品采购和预算人员参与协同,如图2所示。标准的编制以“协同”“集约”“绿色”为原则。
图2 基于成品住宅交付的全装修设计流程
1)成品住宅全装修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平台,通过推行住宅成品化的设计理念,强化建筑专业主导下的各专业协同设计。
2)标准推进集约化的设计建造方式,引导采用“装修部品工厂化生产、成套化供应、组合式安装”等产业化的设计建造手段。
3)标准引导成品住宅全装修设计及选材向绿色环保、低污染、低能耗、高性能、高耐久方向发展。
1.3 适用范围
虽然我国住宅的全装修设计形式多样,但居民对其基本功能、适用性能、安全卫生等要求较一致,本标准对全装修设计与建筑设计紧密衔接进行较明确的规定。标准适用于新建成品住宅的全装修设计,改建和扩建的住宅项目虽然在建筑设计上已定型,在设计的细化程度上难以用全装修成品住宅的要求约束,既有住宅改造项目的基本框架已定型,但本标准中部分条文的要求及规定对其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参照执行。另外,标准针对的住宅功能空间仅包括住宅户内和地上部分的公共空间,设备机房、地下室等空间不包括在内。
1.4 章节设置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及大纲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套内空间、共用部分、建筑设备、室内环境、条文说明。
2 成果特点及部分关键条文解读
2.1 强化成品住宅全装修设计与建筑各专业设计相协调的理念
第1.0.3条:成品住宅全装修设计应与建筑设计协调同步,在满足住宅功能的前提下,实现住宅性能及品质的提升。该条提出的技术内容强调成品住宅的设计理念,促进装修设计与建筑设计协调同步,在保证住宅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提升建筑性能与品质是推进全装修成品住宅建设的基本要求。另外,装修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成品住宅全装修设计也有责任在设计中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并在积极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前提下促使住宅内部装修一步到位。
以2017年7月为分水岭实施风险管理,比对实施前后的风险事件发生几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控评分,以明确我院骨科护理管理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现将研究结果以及研究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第4.1.3条:应结合所采用的产品和技术体系,以及相应的节点、接口及公差要求,确定各功能空间轴线位置及各界面净空。该条的提出是源于按模数网格设计户内功能空间,有利于促进空间与家具、设备、部品及管线的模数协调。在成品住宅全装修设计中,涉及多专业相互衔接和配合,如给排水、采暖、通风、强弱电等,也涉及各类的装修部件的安装和切割,如墙面、地面、吊顶、家具等,在设计阶段应结合各类产品铺贴、安装的实际要求,优先处理如厨房、卫生间等模数网格化要求较高的功能空间,以减少切割、剔凿等工序带来的材料浪费。设计阶段的模数网格可采用双线模数网格,如图3所示,部件定位宜采用中心线定位法和界面定位法混合使用的方法,如图4所示。
图3 双线模数网格
图4 多个部件按界面定位法汇集安装
第4.1.6条:套内设计应准确定位各类设备、设施、电器等位置,应为其安装和使用预留条件,并应结合设备检修需要,在适宜的位置设置检修口。目前市场上的精装修住宅往往缺乏对各类设备、设施及电器的精确定位,安装、使用时易产生建筑构造措施难以满足吊挂需要及缺少机电接口的情况,如安装电热水器、室内空调机、窗帘、吊柜、壁挂式电视等时,相应的建筑部位缺少满足吊挂力需要的构造措施,难以满足安装需求,造成墙体破坏、设备设施或电器产品的损坏。该条强调在全装修设计时,应对容易产生安装和吊挂需求的相应产品进行定位,并通过建筑构造措施等,做好相应的预留、预埋或加固措施。同时,需要在合理的位置预留开关、电源插座、给排水、采暖等机电点位及设备,以避免上述类似的问题发生。
第4.3.4条:卧室的设备、设施及建筑设备点位应与储藏空间、基本家具进行整体设计。居住实态调查表明,大多数家庭的家庭物品储藏在卧室中,其中以衣物、被褥、居住所需的家庭物品为主,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上述物品的数量及所占空间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同时,目前的建筑设计、装修设计对储藏空间考虑不足,造成家庭物品难以储藏的问题凸显;全装修设计可与建筑设计协调考虑,如加大卧室门背后墙垛,在门后部可以多设计出一部分深度为300~600mm的储藏空间,隔墙可采用凹凸空间的做法,设计出固定家具或者是步入式储藏间。而电源插座、开关的设计如果不与床、床头柜、衣柜、电视等的家具及电器的位置协调,则容易造成被遮挡无法使用的问题。
第5.1.2条:公共空间应进行管线综合,并应在满足建筑、消防等功能的前提下,确定吊顶构造及造型。公共空间管线综合设计十分重要,各类管线与结构构件、吊顶灯协调不到位,易造成净高不足、结构现场开洞安全隐患等问题,该条强调吊顶应结合建筑设计各专业管线整体设计,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2.2 引领装修设计可持续、集约化发展,推进创新、适用技术的应用
第3.0.4条:成品住宅全装修设计宜采用装配式装修技术。该条技术内容中的装配式内装修技术,主要包括快装轻质隔墙、快装龙骨吊顶、模块式快装采暖地面、住宅集成式给水管道等能够实现装配式施工作业的工法及产品体系,这种采用工业化生产的部品、部件进行现场装配施工的装修工法和产品,也是工业化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推广使用。
第3.0.5条:成品住宅全装修设计应遵守模数协调原则,并应符合GB/T 50002—2013《建筑模数协调标准》的规定。住宅建筑量大面广,产业化是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政策方面的重要抓手。只有推行模数化,以及产品、构件的标准化,才能适应工业化生产。另外,采用模数化、系列化的标准化设计手段,不但能够提高全装修产品、部件的标准化程度,也可以以较少种类的标准化产品和部件进行有机集成,实现丰富的功能。能有效节约材料、减少浪费,从而提高成品住宅全装修工程的“绿色度”。
第4.1.4条:储藏空间应结合建筑墙体、顶棚等部位进行整体设计,储藏空间的固定家具宜采用标准化、集成化的定型部品。该条技术内容提出的储藏空间与墙体、顶棚等结合设置,是提高家庭储藏空间利用效率的有效方法,也是保证装修整体性的有效设计手段。储藏空间采用标准化、集成化的定型部品更能突出产业化的优势,做到多快好省地解决家庭储藏问题。
2.3 以住宅性能提升和居住者健康舒适为重要原则
第7.3.1条:材料及工艺选型应系统性地控制有害物质总量,不宜采用需大量施胶工艺。近年来以甲醛为主的各类室内空气污染物引起的居住健康问题得到空前重视。设计中选用的材料、部品或饰品等虽然污染物指标不超标,但大量材料堆积及施胶,依然易产生污染物叠加导致室内空气总指标超标的情况。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这种问题,注意材料及工艺的选择避免空气污染物总指标超标问题。
第7.3.6条:厨房排油烟系统应采取可靠的防串味措施。高层和多层住宅经常出现串烟串味和排烟不畅的问题,成品住宅应开展排油烟系统专项设计,确保各项保障措施可行且有效。
第7.5.8条:设备、管线穿过楼板、墙体时,孔洞周边应采取密封隔声措施。大多数住宅声环境恶化问题来自楼板、墙体的声桥。声桥的产生大多由于各类设备、管线穿墙、穿楼板后密封隔声措施不足,全装修设计有必要也有义务改善室内声环境,减少声桥的产生是最有效的手段。
第7.6.6条:套内宜设置照度、色温可调节的照明设备。大量调查研究发现,人在生物钟支配下的人体昼夜节律最大的物理刺激是光。实际一天中的活动,包括入睡前、睡眠中,起床前后、觉醒等过程均有各自适宜的光环境要求。而采用同一照度和色温的照明设备会对人体节律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居住舒适度。采用能够调节照度、色温的照明设备是解决上述问题较有效的手段,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各生活场景,以提供相应的室内照度要求。
第7.7.5条:卫生间坐便器附近墙面应预留扶手安装条件,并应做好相应的接口预留及墙面加固。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步深入,卫生间坐便器附近墙面加装扶手的需求愈加凸显,但大量既有住宅居住实态表明,轻体砖、加气块、部分建筑条板等轻质墙体若未预先加固和预留接口,无法加装卫生间扶手,或加装扶手后墙面无法承重造成使用过程中的墙面破坏和人身伤害。设计中应至少考虑卫生间墙面未来加装扶手的需求,在必要的部位做好加固措施,或局部墙面采用均质或重质材料。
3 结语
《成品住宅全装修设计标准》强化成品住宅全装修设计与建筑各专业设计相协调的理念,引领装修设计可持续、集约化发展,推进创新、适用技术的应用,以住宅性能提升和使用者的健康舒适为重要原则,填补行业在规范、指导成品住宅全装修设计方面技术标准的空白。本标准的落地还需建筑系统各环节的不断进步和密切协作,包括成熟技术的推广、设计能力的提升及监管机制的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