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东皮影戏人物造型的地域性风格研究
2021-03-31李雨桐
李雨桐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1 皮影戏的历史溯源
皮影戏在中国广为流传,据统计,广西、贵州、海南、西庄、新疆等全国各地都有皮影戏的出现;皮影戏的名称因各地习俗不一又称之为“光戏”或“皮猴戏”等,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制成的人物、动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种类繁多,风格各异;表演时这些皮影艺术家操纵白幕后面皮影人物的行为动作,以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搭配演奏打击乐和弦乐,营造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的皮影中人物特点在民间得以传承并转化为独特的艺术形式,而甘肃陇东地区由于地理位置靠近陕西,不仅在语言上有些相似,艺术文化中也出现了相互融合,陕西的皮影艺术也不断刺激陇东的皮影艺术造型发展,使两地的皮影艺术造型在艺术上扮演着“兄弟”般的重要角色。中国的皮影艺术在汉代就已经形成,当时的皮影制作工匠在制作皮影剪影时的色彩原理则是参考了《周礼·冬官考工记》[1];在唐代时,皮影戏兴起,齐如山的《故都百戏图考》中也写到“按此戏当然始於陕西,因西安建都数百年,玄宗又极爱提倡美术,各类技术由陕西兴起者居多,则影戏始於此亦在意中。”[2]明清时期,皮影戏在民间流传最广,结合地方文化发展成了不一样的风格和制作手段,皮影戏更是结合了更多元素如戏剧、刺绣、陶器等。清末时皮影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有大大小小的皮影戏社团。而时至今日,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却濒临灭绝[3]。
皮影戏不仅是表演的一部分,也是前人对艺术探索的“成功”;如果说色彩是皮影戏的外衣,故事和歌曲是皮影戏的灵魂,那么其中汇集了地域文化的人物剪影造型可以说是骨架和血液。人物造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皮影戏传统文化与当地文化的继承发展的轨迹,以及不同地域艺术风格的撞击与创新,对它的研究可以丰富和补充中国传统的皮影文化。
2 甘肃陇东皮影戏人物造型的地域文化特征
皮影人物的形象与各地区的地域差异和文化特点密切相关。制作皮影人物时,一般的皮影人物里忠勇的人物刻画得造型优美,奸佞之人则是趋于丑陋的外貌打造;陇东皮影戏中人物造型是建立在戏剧人物造型的基础下,工匠们对其中人物进行了夸张的变形,通过嫁接、变形、重建等方式体现了不一样的艺术特色,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其次,皮影戏不仅是被其中的歌曲和语调赋予了强烈的地域性,作为一种民俗艺术和当地的地域文化也密不可分。甘肃陇东地区位置特殊,环境复杂,皮影戏的出现和百姓的祭祀、祈福、祭祀等民俗活动都息息相关,而“造型艺术是指一种与视觉发生密切的关系的艺术。”[4]于是在陇东皮影戏中出现了土地、财神、龙王等寄托民众内心渴望的造型形式。陇东皮影中的影人造型优美灵动,轮廓粗犷大方,呈现出粗犷而不失细腻奢华的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
2.1 外观造型
陇东皮影多为牛皮制,也有部分使用马皮、驴皮等制作。因为大小比例受陕西影人造型的影响,陇东皮影中的影人最小20 公分,最大可达50 公分左右,头部和身体部位的比例大约是1:6 或1:5,艺术造型却不是完全一样。为了突出舞台效果,人物头部比例比较大,影人形体上窄下宽,这种夸张的比例很方便在舞台上刻画人物的性格[5]。一般剧团的首演都在几百人以上,多达1000 人。影人主要的造型特点是复杂的,但也都是分为头饰和脸谱两部分,一方面是让影人显得更漂亮,具有更高的观赏意趣。另一方面是为了赋予影人人物性格和特点。脸谱和人物是密切相关的,那么头饰和脸的关系也要考虑进去,其中一些装饰品的布置、大小也很重要。当然,装饰的种类繁多,所以刻画边线的变化也很多,头饰一般都是在边线上做了很多镂空,以配合脸的真实性。而在甘肃陇东地区的影人中,有很多人物没有做镂空处理,大多数是花脸、丑角,比如蛤蟆精、树怪等;而镂空的角色很多是文气重的角色,比如唐僧、仙女、天官等。面部特征更是明显,“国君和众神头颅多呈圆形,额头突出,鼻头类似于民间传说中的蒜头鼻一样粗短圆胖,面部刻画有很强的脸谱化痕迹。”[6]当地的老艺人认为“看福看鼻”也秉承着“天圆地方”的原理,进行对君主、神明等此类能恩泽大地的有福之人面部描绘;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鼻子和嘴巴的距离比较近,因此在鼻子下方形成一道优美的“L”形曲线,而艺人认为“口大胆量大,口小胆量小”,但是在甘肃陇东皮影戏中的影人的嘴巴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有个别人物形象会根据人物故事性格有大嘴的形象,这其中陇东皮影中影人的O 型脸非常具有代表性。
在皮影戏中,不仅造型是一种表现形式,形态、身段都是非常重要的表现方式,它们最终完成了人物的性格、性别、影人所表达出来的品德等。陇东皮影的分类和格式基本是固定的,虽然有自己独特的比例和造型特点,但变化基本不大,这也符合形状和审美因地区而异的原则,例如可能有下摆袖和裙摆[7]。这种变化的规律,一部分是靠师傅的口口相传,另一部分是靠皮影成型的“草图”,只是加上了后期当地人们生活的改变而对皮影中人物不同的希望;除了人物造型之外,还有皮影戏中的动物、陶瓷、灯饰、车、窑、鬼魂等造型都因时代背景、当地生活环境和当地文化的影响发生了变化,形成了独特的造型艺术。
2.2 线条与雕塑
陇东皮影人物造型中的线条流畅优美,因为影人的制作都在动物的皮上,因材料的限制,无法准确地表现出线条里的“虚实”变换,所以影人的制作不仅考验匠人的绘画水平,更考验的是匠人的雕工。而艺人们对皮影的雕刻极为讲究,不仅整体的安排要刚柔相济,厚薄相得益彰,浓密并用,还要注意雕刻对于线条节奏的变化,与国画中的“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有相似之处。同时,雕刻时还要注意影人的人物形象和头饰、面部等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的雕刻方法,通过“阳刻”“阴刻”等方法,经过反复实践,达到预期的艺术造型,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皮影艺术设计[8];甘肃陇东地处偏远,闭塞的交通却很好地保护了传统皮影戏,陇东人民勤劳朴实、忠厚善良、耿直彪悍的品德性情也赋予了皮影戏中人物原始粗犷的一面和善良细腻的个性,影人的造型感也比较简单。值得一提的是,在2006 年第一届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年展上展出的环县皮影戏《元帅坐帐》,雕塑精美线条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9]。
2.3 色彩观及应用
陇东皮影人物上色是完成后的一个重要工序,基本以黄、蓝、绿、黑、红五种颜色为主,使用颜料进行“敷色”,这种“五色”观念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说”。中国古人认为自然界万物皆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变化而成,人们将五行对应五色,将五色与五元素搭配,五种颜色是从“五行”的想法中诞生的,在《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10]这里提到形成东方五色审美观,“五色观”实际是“五色方位”,这种传统的色彩观念在中国艺术中被广泛应用。绘画主要使用红、黄、蓝、绿、黑五种纯色,再加一种皮革粘合剂,因此粘合力很强。
对于陇东皮影戏中的着色,基本上都是采用“五色”在局部区域(鞋、帽、饰品等)线条勾勒画线下进行平涂的方法,而加入粘合剂的颜色在表演中透光率提高,使皮影戏中人物更加活灵活现;而其中皮影戏中的人物主要来源于独特的颜色概念——戏曲艺术,比如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黑色代表勇敢,黄色代表狡猾,白色代表奸诈等,陇东皮影色彩的应用上不仅应用了传统色彩观念,还和其他民间艺术色彩相互借鉴,使色彩绚丽而不俗气,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3 其他因素对陇东皮影戏人物造型风格的影响
3.1 曲艺风格
由于清代戏剧艺术的兴起,也影响了皮影艺术的表现。清代皮影的各种脸型和身形,一般也来源于舞台剧,生、旦、净、末、丑戏脸等传统戏曲人物。人物脸谱和着装形式是相辅相成的,可以通过皮影戏的人物造型来识别人物的性格;人物形象在剧中常以人物的造型表现出来,就像戏剧中的人物一样,人物的特征是通过线条和色彩的流动来表现的;而其中的装饰图案及服饰图案具有浓厚的地方民间特色。例如,皮影人物的服装设计受传统戏剧的影响,服装充满了奇思妙想,如净角多设计铠甲[11]。
3.2 神异风格
在陇东皮影的人物造型中,除了传统的戏曲人物外,皮影戏中也有一些神秘表演体裁,比如神话里的妖精、神明、异兽等。有些来源于许多民间传说,也有些是人们寄托美好愿望所出现的载体,比如千手千眼观音、猪八戒等形象,虽然和常人有异,但其实也只是人形的变种而已[12]。
一般来说,在演绎皮影戏的时候,艺人们有时会根据角色的不同,做出不同的表情的影人来表达不同的情绪,像戏曲角色似的,但还是会约定俗成地将善良正直的形象制作得更漂亮精美,即使是形象上相对端庄的角色,也不会给人带来压力;不过各种邪恶妖怪的面部表情都比较夸张,造型也比较独特,头部、饰品也非常细致,富有装饰意义。
4 结语
皮影艺术是中国最早的电影表演,在清代达到鼎盛时期,可见其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深厚,生命力强。研究分析陇东皮影人物造型,不仅有助于学习这门古老艺术,也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甘肃陇东皮影戏,虽然陇东皮影戏的起源在于陕西,但是却不完全相同,经过了环境文化的发展,终于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面貌,陇东皮影戏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宝贵财产,在造型特征上也是皮影戏中的一朵奇葩。现在,传统的皮影戏通过社会的力量得到很好的传播和保护,不仅以新的方式传播旧的艺术形式,而且在传统基础上结合了时代背景发展出新的造型艺术应用在很多地方,让更多艺术形式不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