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

2021-03-31宋思军

中国乳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结节性牛群皮肤病

宋思军

四川省雷波县马颈子畜牧兽医站,四川凉山 616550

0 引言

牛结节性皮肤病又称牛结节疹、牛结节性皮炎或牛疙瘩皮肤病,具有传染性,是一种牛的痘病,但不传染给人。病原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该病毒属于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山羊痘病毒属,该属还包括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1]。临床症状以发热,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出现结节(疙瘩)为主要特征。该病传染性强,可导致牛生产性能下降(产奶、产肉及生长均下降),妊娠母牛流产,公牛暂时或永久不育,发病后病程在1 月左右,该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必须通报的动物疫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规定该病为一类传染病,根据该病的危害性及流行特点,我国将该病暂时按二类动物疫病开展防控工作。本文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概况、临床症状排查诊断及综合防控进行概述,以期对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1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感染牛只导致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毒为双股DNA病毒,目前只发现1 个血清型,耕牛、肉牛、亚洲水牛、奶牛对该病毒较易感(某些地方品种对该病毒具有抵抗力),感染后潜伏期为15~30 天。常见于温暖潮湿的季节,但在一年四季均有发病;流行多呈现零星暴发,受牛只调运、免疫状况以及影响传播媒介的风和降雨模式等因素影响。感染后康复牛群可以获得终身免疫力。该病最早源于非洲(1929年,赞比亚),与锦羊痘的基因同源性较高,21世纪初传入西亚地区。2019年8月,我国新疆伊犁确诊发生牛结节性皮肤病[2],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察布查尔县、霍城县、伊宁市三地的发病比例为17.0%~36.0%,目前发现的病例的病死率不高,仅为0.8%[3,4]。该病传入我国时间存在争议。根据文献记载,1987年河南省、2002年黑龙江省曾发现牛皮肤出现类似病症的流行[5,6]。但均未进行实验室确证。该病的传播途径和形式多样,有文献报道牛结节性皮肤病可通过精液、乳汁、病毒污染物等传播[7]。

2020年7月14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技术规范》,对该病的诊断、疫情处置及防范措施做了详细说明。并要求各地区要做好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工作,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防控工作、开展疫情排查、及时诊断和报告疫情、严格处置确诊疫情、夯实防疫技术基础并加强宣传培训。

2 临床症状

牛感染牛结节性皮肤病时临床症状和严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感染初期表现为发热、流泪、食欲减退、浅表淋巴结肿大。中后期可出现,发热、淋巴肿大及全身性结节(疙瘩),结节硬而凸起,界限清楚,直径一般为5~50 mm,结节数量不定,少则几个,多则几百甚至更多。结节多出现在患牛的头部、颈部、胸部、背部等,也可能出现在多个部位甚至涉及全身。有的结节可能完全坏死、破溃,但硬固的皮肤疙瘩病变存在时间较长。有的患牛出现结膜炎,有流泪羞明的现象。大多病牛表现为消瘦,淋巴结肿大,皮肤水肿,部分病例会死亡;该病还可导致母牛产奶量暂时性下降,引起公牛暂时或永久性不育[8]。

感染该病毒后,牛的病理变化比较明显,在皮肤各层及皮下组织均可发现结节(疙瘩),睾丸和膀胱中也可能出现痘性病变。结节通常会侵入相邻的肌肉层,还会出现充血、出血、水肿、血管炎和坏死等病理变化;消化道及呼吸道甚至是肺部黏膜出现痘性病变;淋巴结的病理变化也较明显,淋巴结呈现肿大、增生、水肿、充血、出血。重症病例会出现胸膜炎,伴有纵膈淋巴结肿大,多病灶坏死性气管炎,部分病例出现滑膜炎、腱鞘炎而导致跛行。

3 疫情排查与诊断

3.1 疫情排查

各地区高度重视该病的防控工作,最关键的即是疫情的排查与诊断。基层兽医在进行排查时应注意与螨虫病、真菌病、伪牛痘、牛嗜皮菌病、牛皮蝇感染、牛疱疹性乳头炎等其他牛的常见疾病进行临床鉴别诊断。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特点为全身坚硬并伴有痛感的丘疹结节,夏季多发,所有年龄、性别的牛均易感;螨虫病主要特点是奇痒无比,脱毛,结痂,通常在秋末、冬春季节易发;皮肤真菌病表现为脱毛、皮屑,形成痂皮。皮肤由初期不痒到瘙痒的转变过程,犊牛及青年牛冬季易发;而伪牛痘仅在乳房、乳头上形成丘疹痂皮,泌乳牛易感;牛嗜皮菌病的特点是形成小丘疹分泌浆液性渗出物,与被毛凝结呈“油漆刷子”状,炎热多雨季节多发;牛皮蝇感染后临床上表现为背部、尾部皮肤先隆起后穿孔,流出血液和脓汁,瘙痒不安,用力挤压隆起有白色虫体爬出;牛疱疹性乳头炎主要病变部位在乳头皮肤,表现为乳头肿胀,溃疡、结痂后2~3 周可自愈,也有部分病例表现为乳房炎和淋巴结炎。在进行排查时应注意与以上几种常见牛的疾病进行鉴别。

排查的另一个关键点是要准确了解牛群的来源、存栏、饲养情况及环境等,要能准确描述患牛的临床特征,确保信息全面、准确,对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十分关键。

3.2 诊断

该病的临床特征比较明显,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实验室可通过病原分离与鉴定、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环介导等温扩增试验、荧光定量PCR、重组酶多聚酶扩增等方法进行确诊,检测样本可以为皮肤结节,痂块,口鼻拭子,抗凝血,流产物,牛奶等。另外还可应用血清学方法,例如使用ELISA、病毒中和试验等技术进行诊断。

4 综合防控

我国目前对该病按照二类动物疫病的措施开展综合防控,主要采取排查、检测、隔离、扑杀等一系列的防控措施。目前没有针对性的疫苗,但接种山羊痘疫苗对牛结节性皮肤病有部分交叉保护作用,因此,可使用山羊痘疫苗预防该病。该病的防控可以根据传染病的特点,通过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3 个方面进行着手,应当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防止将感染牛引入无病牛群,发生疫情后应采取隔离措施并禁止活牛移动和长距离运输,对确诊病例进行扑杀并做无害化处理。同时对养殖场所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处理,对养殖场所和牛群采取杀虫灭蜱等媒介生物控制措施。做好检疫、隔离、消毒等措施尤为重要,研究表明[9],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耐受力及稳定性极高,使该病的防控工作更加困难。该病毒在55 ℃下,2 h才可灭活(或65 ℃下,30 min灭活),环境温度下在坏死的牛皮肤结节内可以存活1 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冷冻保存下可在牛皮肤结节中存活10 年之久,低温下可在感染组织培养液中存活半年,在风干皮革中可存活至少18 天。但该病毒对强酸和强碱消毒剂均较为敏感,例如对乙醚(20%)、氯仿、次氯酸钠(2%~3%)、甲醛(1%)、苯酚(2%)和一些清洁剂均较为敏感,以上消毒剂可作为备选消毒药[10]。

5 小结

牛结节性皮肤病严重威胁养牛业的发展,阻碍养牛业生产及质量提升,各级兽医及养殖场(户)都应高度重视。要做好该病的排查,必须掌握该病的流行及发病的临床特点。由于是新发疾病,基层兽医及养殖场(户)对该病的了解并不多,因此,加强宣传和知识普及尤为重要。另外,各地应严厉打击非法、违规调运,对于引种、调运等应作好备案和检疫。

该病的传播主要与引种及牛的调运有关。因此,一方面要严把检疫关,做好隔离、消毒等措施是有效预防该病传播的有效手段,目前对患病牛群采取扑杀、无害化处理的措施,对高危牛群可采用国家批准的山羊痘疫苗进行免疫接种,能使牛对该病毒产生一定的抗体。另一方面,要做好宣传和知识普及,扩大排查范围,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对疫情进行处置。

猜你喜欢

结节性牛群皮肤病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草药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与牛共眠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实事求是 报喜告忧 喜读《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
小金丸配合优甲乐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