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改进措施研究

2021-03-31卢雪梅

西部皮革 2021年22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机制监督

卢雪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新疆 乌鲁木齐 832000)

引言

随着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的复杂化致使商业银行要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风险管控意识,致使商业银行频发各种风险事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如何增强商业银行在当前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这就需要商业银行不断优化内部管理环节及加强对风险认知。其中,商业银行管控风险,降低损失的过程中,内部控制的作用在逐渐凸显,正成为商业银行控制风险的主要措施之一。

1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概述

1.1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内部不同组织之间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其目的在于增强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收益[1]。所谓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主要是指在国家法律法规及央行监督制度充分执行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内部自觉建立的各种规章制度,并根据现实情况不断优化和完善的体制机制。在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的过程中,逐渐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以提高保护资产的水平,最终实现安全和效率统一的目标[2]。总之,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其以内部控制五要素为主体的体制机制,确保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充分实现。

1.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要素

根据相关的研究[3],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构成因素可以分为五类,这五种因素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整体。内部控制环境: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做内部控制时所要考虑的外部环境总和,充分分析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环境是商业银行做好内部控制的前提;风险识别与评估:金融行业本身就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业,不同的风险会对商业银行造成不同的损失,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降低风险概率以降低损失,而风险识别与评估就是找到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诱因,以保证其收益的稳定性;内部控制措施:商业银行管理者在识别出风险之后,要充分考虑风险管理的投入成本和取得收益之间的平衡,采取相对应的内部控制措施,以求取低成本下的风险管理,减少成本的同时也减少损失;信息交流与反馈:获得相对应的信息是商业银行开展内部控制的前提和根本,如果缺乏相对应的信息就会导致商业银行风险评估存在偏差,最终导致损失的扩大,同时还要建立相对应的反馈机制,及时反馈内部控制的现状,才能更好把握内部控制政策的实施;监督评价与纠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行业的市场竞争逐渐加大,加之金融市场变幻莫测,商业银行需要敏感捕捉到其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评估最新形式,做出相对应的修改。

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风险意识薄弱,合规文件缺失

在相关监督部门指导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方面基本建立了完善的体制机制,但是当前仍然处在人为管理的阶段,本质上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力的提高作用不大,并且人为治理极容易为金融犯罪提供机会,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两方面。第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基本都建立相对应的体制机制,但是大多数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认为并无实用性可言,更多地是为了应付监督部门的检查而设置的[4],缺乏相对应的合规文件,致使相对应的银行工作人员没有对内部控制形成足够的认识,未完善其工作模式,导致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漏洞持续存在且随市场经济的复杂性逐渐扩大。第二,我国商业银行存在重收益、轻管理的观念,加之商业银行从业人员对内部控制认识的不完全、不充分,导致其商业银行从业人员完全忽略了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性,风险意识薄弱、内部控制执行差、违规操作频发问题突出。内部控制早已成为一种形式,虽然商业银行也慢慢发觉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是这种形式化的内部控制早已发展到一定深度,难以拔除。

2.2 内部组织权责不明确,员工素养待提高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并不能覆盖商业银行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过程中存在内部组织不明确、效率低等问题,具体来说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信息处理系统也在不断更新,而相对于当前的工作人员来说,对熟练操作系统、处理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不仅仅要求掌握相关的商业银行知识,还需要掌握相对应的计算机知识、管理知识等[5];其次,内部组织权责不明确、组织结构混乱,导致其员工工作缺乏积极性,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在内部结构中的定位,缺少对自己权责等方面的认识。

2.3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相关机制不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体量的不断扩大以及互联网的发展导致商业银行相关系统不断更新,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在某些运营方面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首先,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在外部环境发生剧变的背景下并未发生本质性变化[6],相关的监管部门就算下发了通知进行整改,也依旧存在落实难、落实不到位等一些实际困难,商业银行本身重盈利、轻管理的观念也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发生本质变化起到阻碍作用。其次,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相对于社会的发展存在滞后性,致使其很难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并且当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调控较为固化,只能针对一些小的方面做一些微调,并不能做出巨大的变通,也没有完全贯穿整个管理活动的内控环节。

2.4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监督及反馈机制不健全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在监督及反馈方面做得并不是很理想,常常存在落实难、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对违法乱纪的工作人员并不能进行很好的处理,监督手段也过于单一。首先来说,由于各个组织机构之间不能进行有效沟通,监管效率过低,内部监督及反馈机制的不健全[7],导致并不能对某些内部控制问题进行全面评价及分析其原因,很难对商业银行内部重要的环节做有效的监督和维护,使得监督反馈机制仅仅浮于表面,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并无实质性的推动作用,这样必然造成很大的监管漏洞。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当前内部控制并不能有效地进行事前监督反馈,往往都是事中、事后的一些挽救措施,缺乏对某些风险的主动控制,仅仅是对某些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一个总结归纳,缺乏变通性,往往会提高风险发生的概率

3 改进措施

3.1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科学识别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和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首先要从完善合规文件和增强风险意识入手,逐步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根据监督部门的要求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并提高执行力[8],并从国家政策、经济水平、文化特色、行业发展、技术水平、人才流动及商业银行内部组织架构等方面综合考量各种风险,完善其合规文件及建立风险意识。其次,通过教育培训手段增强商业银行员工的内控意识,使其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来检验商业银行员工内控意识的水平,增强商业银行员工对内控知识的掌握。再次,要研发相对应的风险管理系统,做到不仅能从当前环境发现风险、减少风险,更能做到运用相对应的系统预测风险,从信息科技的角度完善风险管理,建立更全面的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最后,商业银行在做足风险管理相关的举措后,也可以从社会上吸纳相对应的风险管理的人才,为商业银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添砖加瓦。

3.2 完善内部控制的体制机制,提高人员能力和强化人员素质

要想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就需要结合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和背景建立相对应的责任制度,科学设置相对应的组织机构,使各组织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约,进而结合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提出具体化的工作实施细则和严格的责任制度以应对不同的业务活动,保证内部管理的有效性[1]。同时,要完善相对应的责任机制,学习先进理念,提高商业银行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以此形成科学的管控体系,做到增加事前控制,减少事中和事后控制,降低控制成本。也要对员工进行长期阶段性的内控培训,让员工树立起正确的内部意识,正确认识内部控制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加强对内控相关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提高商业银行员工的技术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在建立相对应的培训机制后,商业银行管理人员还要建立相对应激励制度,奖罚分明,奖励员工高效完成工作的同时,也要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员工做一定量的处罚,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内控的重要性。

3.3 健全独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制机制,完善内控环境

想要完善内控环境,首先就要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逐步确定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人员各自职责,确保内部人员及组织能够做到权责分明、相互制衡。具体来说,第一,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使董事决策充分考虑公司利益,减少管理层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系,同时,监事会也要充分发展其监督的作用,减少董事与某些管理人员之间的利益勾结,并且在不断的监督当中发现当前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最好可以提出相对应的结果措施,使监事会的监督反馈的权力能够更好地发挥。第二,建立良好的内控文化也是重中之重,首先就要建立管理层人员的内控理念及法律意识,管理层的理念往往决定了一个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及商业银行内控文化的建立,要充分培育管理层的内控理念,推动其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创造一个良好的内控文化。其次就是强化商业银行员工的内控理念和责任感,要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相对应的培训及考核机制,使员工可以理解内控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以及学会如何去提高自己的内控水平。

3.4 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及评价机制

建立一套全面的、覆盖全部业务和流程的监督检查体系是必要的,首先就要考虑建立相对应的监督机制,监督部门要充分考量某些权力下放是否存在风险,加强对权力下放的管控,并对部门岗位实行轮岗制度,减少徇私舞弊情况的发生。在逐渐复杂的市场经济和金融衍生品增多的背景下,独立的审计制度也就显得更为重要,想要全方位考察多种金融产品及商业银行内部管控情况,就要保证其相对应的独立性[9]。其次就是建立相对应的评价机制,监管部门要根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要素等其他理论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做一个综合量化指标体系,综合、全面地考量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实施现状。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机制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