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平江皮影的视觉艺术表现

2021-03-31梁添

西部皮革 2021年9期
关键词:李师傅平江皮影戏

梁添

(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

1 引言

皮影戏又叫灯影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戏剧艺术,在我国流传甚广,据有关的文献记载,在汉代,皮影戏就已经有人影同台表演的形式了。到了清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更加广泛的形式,走向鼎盛时期,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电影艺术。我国不同地方的皮影戏发展有所不同,随着时代的变迁,皮影戏在长期的演变和交流当中逐渐融合了当地的民族风情,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在平江,皮影戏一般是人们在寺庙里求拜许愿以后,然后请人演一场皮影戏来还愿的,所以平江的民间皮影戏其实是民众酬神还愿的一种工具。而平江皮影戏的魅力,在于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并且积淀于集体的一种无意识的草根特质以及朴实的情怀。通过平江民众的皮影戏表演,可以感受到平江老板姓心目中特有的精神信仰。其中的艺术灵感的创作来源于民间,来源于对周围平凡世界的感悟,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甚至很多时候都是即兴创作,深受民众的欢迎。在传媒还没有普及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平江的皮影戏,也可以看到平江老百姓丰富的乡村生活,平江老板姓对于皮影的喜欢,很大程度跟它独特的视觉效果是分不开的,皮影的优点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造型特征、富有表现力的色彩规律、独特的材质表现以及强烈的光影魅力,这些优点综合起来形成了平江皮影的一种视觉魅力艺术。

2 平江皮影

为了更好地调查研究有关平江皮影的知识,除了翻阅各种文献资料,还去湖南省平江县花满镇开始了一次关于皮影的考察,行前,笔者将需要调查的信息记录好。2 月10 号的上午出发前往平江,中午就到了,大概一点的样子,司机招呼我们下车。平江花满镇正下着毛毛雨,房屋都是错落在田野上,依山傍水,因为提前跟皮影戏李师傅联系过,刚走到田畔上就远远看到他们在门口等我们。听说皮影师傅是个老艺人了,皮影戏是他父亲传授给他的,从小就开始接触皮影戏。可以说,皮影已经成为了他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一到他家,就很热情地招呼我们这些远到之客,然后拿出他整齐摆放在木箱里的108 件皮影给我们看,李师傅是平江皮影戏的传承人,最近他很忙,刚表演完,又接到了邀请。李师傅精神爽朗,聊起皮影戏,他如数家珍。五十岁的李师傅看起来像三十多的人一样。按照平江县的习惯,到了春天的时候,为了收获更多的粮食,老百姓都会到庙里的菩萨那里许愿祷告,愿在这一年里可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到了秋天的时候,如果庄稼收成不错,老百姓让皮影戏的艺人来演一场皮影戏,李师傅在这个时候就会接很多的活。李师傅介绍说,皮影戏在平江县十分流行,有的人家来了重要客人,也要请皮影戏班子到家中热闹一番,方显主人的好客之情。在人家结婚生子的时候为了还愿也会去表演一场皮影戏。“从事皮影戏表演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为家里增加一点收入,何乐而不为呢!”李师傅对皮影戏有着极大的热情,看着我们好奇的表情,他开始讲有关平江皮影的知识。

3 平江皮影的视觉艺术分析

平江皮影的设计,有两个很明显的优点。首先,平江的皮影是两种艺术的结合,包括审美合设计的造型艺术以及中国传统的戏剧艺术,同时也是形式美和内容美的完美统一,在平江皮影的工艺上以及表演艺术上可以体现出来。皮影也是一种傀儡艺术,影幕上影人可以千变万化。李师傅告诉我们,看皮影的时候你可以从人物的进出场方向来判断人物的正派与反派,左边进来的都是正派,右边进来的都是反派,皮影人物可以腾云驾雾、钻天入地。笔者通过平江皮影的调查和研究,分别从造型特征、色彩规律、材质表现和光影艺术三个方面来分析平江皮影的视觉艺术。

3.1 造型特征

平江的皮影影人,高约1.2 尺,一般一整套含有108 位,包括头部身子,人物的造型和外轮廓多用长直线和长弧线来勾勒,这样可以使人物造型更加好看优美,人物造型的题材有很多种类,包括吉祥瑞兆的题材、平安康宁的题材、神仙青侠的题材、童话寓言的题材以及福寿延绵的题材,其中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生旦净丑,一应俱全。每一位人物造型都是匠人经过精心雕刻出来的,包括外形配饰都经过深思熟虑。为了适应观众的视觉要求,每一个人物头部都有较大的变形,眼睛鼻子做的夸张夸大,眉长眼睛做了拉长处理,皮影的制作过程还是相当的精致,因为一套皮影需要保存几十上百年,包括选材都是很严格的。对于皮影性格特征的塑造,也是通过皮影头部的造型特征来表现。自古以来民间就有的“面相术”的说法,根据面部的某些细节来观察人物的性格特征,平江皮影的造型特征与我国传统的戏曲人物造型特征一脉相承,但是平江皮影不同的是它已经融入了当地的地域特征,所以给人的感觉更加亲切更加质朴。平江皮影在许多造型上采用了装饰变形的处理方式,就是用一些抽象的装饰花纹来造型,影人的服装处理上,也多采用这样的方式。点线面是平江皮影中最常采用的装饰方法,结合的效果让人称赞,在皮影的上演过程中达到非常强的韵律感。平江皮影的这种变形方式跟现代艺术的变形又有很大的不一样,现代艺术的变形是受审美支配的,经过艺术科学的结构然后加上变形或抽象的变化,是形式美法则的结果,外观的视觉效果为首要原则。同时与大众媒体的需求方向达到一致。而皮影的变形处理是受老百姓的思维方式和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功能支配的,是从生活中得到的感悟,是自然而然的装饰变形而来的。并且有不同的意象或者象征的变形。在皮影中,很多都是采用几何分割的方法来设计皮影,但是不是自然的几何方形矩形,而是从具象的动植物形象变化而来,有的是根据这些动植物的外形高度概括加以修饰最终成了平江皮影的造型特征。简单大气的脸谱造型、质朴的生活化特征以及优雅的装饰性,是一种不同于镂刻品的另一种艺术化形式。平江皮影的造型特点经过很多年的积淀和发展,具有浓厚淳朴的艺术风格和地域特色,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尤其在皮影的造型元素中,包含了很多美术价值和中国戏曲内容,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的设计当中,甚至可以“中西结合,古为今用”,符合时代的发展,创造出新的艺术品种。

3.2 色彩规律

万物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平江皮影中的色彩也是一样。每一种色彩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与含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人物服饰、造型、眉眼、生活用品、器物等的颜色和款式来区分身份的高低贵贱,甚至也可以通过色彩的搭配与运用来辨别忠奸好坏。平江皮影的色彩中白色代表着阴险狡诈,跟我们平时所理解的白色代表着纯洁、干净以及纯真的意义相反。而黑色又跟白色所代表的意义不一样,黑色是一个很强大的颜色,在平江的皮影中,它代表这大公无私、公平正义。同时黑色还可以让其它颜色更加凸显出来,达到均衡的效果,因此当黑色作为一个大面积的主色的时候,可以压深人物的造型,同时可以衬托出其它颜色的光感,甚至还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红色是喜庆的代表色,通常结婚生子办酒都会用很多的红色,在平江皮影中,红色代表着忠诚正义,让人物看起来更加雄壮以及霸气,同时结合皮影的装饰特点,红色经常出现在一些女性的角色上,未出嫁的闺女经常用浅一点的红色,已出嫁的闺女经常用深红色或者正红色。黄色在平江的皮影戏中应用得不是特别多,黄色跟其它颜色相比会给人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感觉,但是在平江的皮影戏中,平民是不会用黄色的颜色来装饰,除非是皇室家族才会选用黄色,所以很多情况下黄色代表高贵。绿色是一个活泼、具有生命力的颜色,经常跟红色搭配,衬托红色的喜庆。平江的皮影戏最经常用的就是冷暖色的对比搭配,常常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所以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虽然很少用大红大绿,但是他的搭配效果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3.3 材质制作和光影魅力

由于皮影戏是民间艺术,不仅在外形上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制作材料也是根据当地的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平江皮影戏的“影人”,是用纸板制作的,属纸影戏。平江广大农村以农耕为业,山(林)区也还是以农为主,林、猎为辅。偶尔用牛皮猪皮,厚薄适中的年轻猪牛皮是选用得最多的一种,质坚而柔韧。因为在皮影戏的上演过程中,人跟皮棍是看不到的,但是为了显出人物的外形,一般不透明的皮质常常用于人物的外形结构上,而中间常常用透明的材质。现代很多都是用的塑料,因为透明性很强,可以将上面的颜色更充分地显示出来。“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在皮影中,光影的魅力不可小觑。光影结合唱腔,给人们提供了一种非同一般的享受。一块白布一盏灯,人物宛如精灵,在灯影的幕布上若影若现,呈现出刀光剑影的人生百味。李师傅告诉我们,以前夏天的平江县到处都是虫鸣鸟唱的声音,人们吃过晚饭以后,就会组织民众看一场皮影戏的表演。在晚上借着光影,李师傅边唱边演,帝王将相、神仙鬼怪、才子佳人粉墨登场。

总结

通过这次对于平江皮影视觉艺术的研究,笔者深深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强大魅力。皮影作为一种古老的风俗文化,体现人们生活的独特艺术形式,也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一个国家的传统艺术就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名片,而平江的皮影艺术则是湖南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研究它的视觉艺术,也是为了通过这些原理使平江的皮影戏与现代视觉艺术相结合,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当中,走向世界的舞台。平江皮影作为一种视觉、听觉艺术,是通过物质和口头的唱功作为载体来进行传承的,是一种非常具有地域特色的一门艺术,但是在老一辈手艺人年纪渐渐大了以后,平江皮影的传承成了问题,所以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多多培养一批新时代的皮影艺术家。

猜你喜欢

李师傅平江皮影戏
我们来演皮影戏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男子长期喝酒长出“象鼻子”
皮影戏
钟表匠李师傅
鹰岩崖居——自在平江野奢酒店
暖心纸条
我发现了皮影戏的秘密
皮影戏的秘密
流水的学生,铁打的“李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