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三创”为导向的视传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1-03-31付静

西部皮革 2021年4期
关键词:三创校企育人

付静

(武汉传媒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1 “三创”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现状与背景分析

在教育部工作的指导意见下,实践教学一直都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难点,通过深入解读国家先后发布的《关于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等重要文件,要求加强相关领域的教育改革,同时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放在了第一位,实践育人推动了我国新技术、新产业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建设,鼓励高校、鼓励教师,结合专业认证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术研究、行业创新、创新创业等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纳入到人才培养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

教育教学的实践是本科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不断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根本,突出实践育人的核心向导,通过对视传专业19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逐步将本专业教学育人机制改革机制构建,加强视传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创新创业的课题实践训练,促进高校本科专业将教育理念向实践教学能力的转化。鼓励高校在实践教学中,发现问题,收集数据和资料,开展创新专业实践育人体系的研究,对于本专业的所属行业需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培养视传综合型应用型的创新人才有重要意义。

2 “三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基于校级重点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作为学校试点专业,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重构,促进校内培养—校外实践—创业孵化于一体的实践体系,构建以三创为导向的三维实践模式的教学体系框架,围绕目前教育和产业的热点领域,通过对视觉传达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简历,深化对专业岗位的理解和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实践的教学体系,突出“基础技能—综合实践—创新训练”的“三维”层次,构成多模块的实践教学综合训练,整体优化专业平台的实践教学效果。采取重构实践教学的内容、健全实训工作室的管理、增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孵化大学生创业平台等方面协调运行。

3 “三创”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对象和具体内容

基于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逐步探索出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路,依托学校的特色优势积极发展专业学科建设,体现“传媒特性+专业属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应用型综合性能力。其目的是一方面提升本专业年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促使教师们能力转型,另一方面促进达成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解决在实操运用方面的能力相对薄弱的等问题。

3.1 重构以“基础技能”为主的实践能力培养

重构基础技能为主的实践能力,侧重在对于基础实践能力的课程安排与学时分布,在时间上采取提前前置与延伸教学,从大一新生入校就开始对专业的认识、动手能力、表现能力的锻炼,如视传大一第二学期的集中实践环节课程《实践创新平台(1)》,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的专业应用能力,与同步学期开设的《设计方法》、《创意图形》、《空间造型语言》课程综合操作实践训练,以课题创作导入,结合专业学习与动手实践,对具体内容与应用领域,提出解决方案,训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团队间沟通与交流,通过分小组团队的阶段性课题训练等环节,熟练口头和书面表达的发表能力。

3.2 强化以“综合实践”为主的实操技能培养

综合实践主要体现在通过视传品牌学术活动的组织创建,“创设计”学术论坛与工作坊的举办,每年将业界专家请进课堂,推广课程的项目制实践教学体系,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重要的社会活动中的综合实践。如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服务于军运会报道团、湖北省两会报道团,由本专业教师带队进驻报道团进行相关图文设计工作,参与拍摄、海报制作700余份,播放量达1600w+;2018年,受邀参加高校联盟的“设计星创作”,与兄弟院校进行实战项目pk并获得不错的成绩;与多所高校共同参加“武汉设计双年展”——儿童绘画涂鸦改造展等;将毕业生的设计成果推广到中国2019世界邮展中,参与创意高校板块的展出。工作室的实践项目带领学生进入参与到高校联盟“设计星共创”实战实践项目中,并获得了优秀的成绩,激发了学生专业学习实践热情,强化了以综合实践的实操技能培养体系。

3.3 提升以“创新实践”为主的技术技能培养

目前的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在高校教学改革中渗透特别明显,视传专业的实践教学创新培养将逐步在数字影像艺术、交互媒体艺术、虚拟现实艺术、新媒体艺术等方面有进一步更新,培养视传学生在视觉交互技术、VR影像交互方面,能够结合目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教学大环境,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需要做进一步的思考与提升,锻炼学生在实际产业创新实践环境中,提升技术技能的提升和塑造。

4 重构“三创”实践教学体系的达成目标

4.1 校企育人、强化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目前通过构建新人培方案,对本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仍需完善加强,特别针对本专业印刷工艺、包装设计、书籍设计的方面的实操技能课程,有一定程度上专业实习实训的技能培养。在今后的达成目标中,要加强校企资源合作,为学生建设真实的操作环节,使其通过实操情境感知、真实项目训练,培养综合实践的实操技能,需要进一步建立多类型、多层次的校外实训基地。

4.2 校企评分、灵活实践的考评方式建设

根据视传19版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思路,针对校内与校外的实践教学特点,建立科学、灵活的考核评价方式,开展校企联合教学与评价方式,邀请企业设计师,带实际真题植入课堂复盘,带领学生熟悉工作模式,目前已在《设计交流》、《品牌策划》、《设计微创业》等多个课程中开展校企项目、校企评分的教学考评建设。在教学评价上,考试作业充分引入OBE理念,通过评价量表的应用,使平行课程达到了科学专业化的评价标准,力求建立的科学考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校企合作的互动机制。

4.3 校企协同、建设双师型的实践教学团队

加强创新实践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后需要重点建制的,建设一线青年教师队伍,协同企业培养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需要的高效专业人才,双师型教师团队是非常重要的。后续将围绕目前教育和产业的热点领域,突出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工作,建成出一批高质量、可共享的课程教案和教学改革方案。

5 “三创”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案例实施思路

为了进一步响应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贯通于行业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达成度,重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塑造学生三创的综合能力,以《品牌形象设计》课程进行教学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全流程的创新实践体验为基础,设定课程教学实践环节构建,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职业体验与探索,使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重新建构知识、发展技能能力、感知实践意义,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注重体验式教学创新,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职业情境与机会,以职业体验为基础的持续输出过程,以适应品牌形象设计的全流程方法与实践的教学实施手段。

(2)以学生为中心、体验为手段、团队为形式、自主为机制,通过明确目标、转换角色、落实体验、提供指导、总结反思来实施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

(3)导入校企合作或商业品牌课题项目,注重实践教学与训练的实施手段,项目工作流程模拟,引入企业导师技术攻关,实操落地的教学体验,使用品牌形象设计的方法,完成不同类型的品牌形象设计项目,使学生充分具备品牌形象设计工作的职业素养。

6 “三创”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实施效果

“三创”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学生具备设计工作的职业素养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导入校企合作或商业品牌课题项目,项目工作流程模拟,引入企业导师技术攻关,实操落地的教学体验,完成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项目。在合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发挥自己所长,团队协调合作,参与策划的各个环节,将优秀的设计方案投入市场,达到方案实施的落地性,提升了本专业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该课程已实施范围为2016级—2018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三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已达到受益学生250余人,构建实施的效果显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定位品牌价值驱动,与武汉光谷K11商场合作文创品牌设计,学生设计成品市场售卖,成果得到市场推广应用。

(2)与三草两木品牌深度合作,团队完成品牌IP形象整体设计,获得评委推荐奖;赵李桥茶厂70周年青(米)砖茶纪念版品牌设计项目,入围奖作品在湖北日报同步官方热推。

(3)与尖荷实战品牌项目提案,上海畹町菜市场品牌形象改造设计获优秀团队项目;对武汉藏龙岛小街商业品牌改造真题项目,团队调研分析30余家商业小街店铺,10余家店铺品牌形象整体改造设计,有2-3家进一步落地实施应用推广。

(4)课程植入国家级专业赛事真题,在全国高校数字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星奖”设计艺术大赛中获奖20余项。

猜你喜欢

三创校企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基于“三创”能力培养的《网站建设》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关于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三创”中的重要性研究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美学概论课程教学中的“三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