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视域下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021-03-31毛冰霜

西部皮革 2021年4期
关键词:跨学科交叉学科

毛冰霜

(江西服装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1)

1 跨学科的相关概念

当代国外围绕跨学科研究已形成较为系统成熟的理论体系及实践模式。关于跨学科这一概念,李江在其论文“跨学科性的概念框架与测度”中提到:“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一词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Woodorth于1926年提出,是指超越一个已知学科的边界而进行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的实践活动。早期的跨学科仅指学科之间的合作,并非后来的跨学科研究。而“交叉学科”是“跨学科”的另一种说法,对应的英文术语也为(Interdisciplinary)。”紧接着,国外相关学者对此进一步展开研究,对于跨学科这一概念持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一是跨学科理论,主要是为了如何更好地解释跨学科这一现象进行指导其实践发展而出现的;二是跨学科实践,也就是作为一种开放式的创新型的研究方法和模式用于各个领域的发展与研究。当前的跨学科模式与先前的传统的单一学科培养模式有着较大差异,特别是知识的形态已经逐步由单一走向融合。因此,跨学科培养是一种新的模式和方法,是对以往传统的、单一的学科培养模式的革新。

2 跨学科融合的现实性和方向性

随着当今市场的需求变化,教育改革的普遍展开,国家教委首先将视觉传达专业划为“设计艺术学”的范畴,经过调研,艺术院校将视觉传达专业教学改革分为以下几种形式:首先是运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观念与意识的艺术教育氛围中均力求教改,他们有的进行实验性教学,聘请国外相关专家、教授并将发生在身边的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直接引进课堂。其次是彻底打破旧的教学体制,注重培养实践能力。最后是坚持基本训练不放松,明确工作室制,由学生自由选择等。目前,我们从对视觉传达人才培养的课程交叉授课模式上进行探究,发现在视觉传达学科内交叉授课方面有诸如论文以及课题等研究成果相对欠缺。因此,如何落实视觉传达专业跨学科融合课程体系改革,是高校视觉传达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紧迫性的现实问题。鉴于此,许多院校根据这一现实状况,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广告学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媒体专业相互融合,成立了公共艺术专业。更有一些院校,出于对“公共艺术”的狭隘理解,成立了由雕塑、壁画、陶瓷等专业合并的公共艺术系。其实,这种简单的合并并不可取,他不仅脱离其他专业学科的内涵与专业发展的特点,也对公共艺术的理解较为肤浅与模糊,缺乏专业素养。视觉传达设计作为艺术学下的二级学科设计学的一个专业,有其特殊性,视觉呈现的多样性与时代性迫切要求本专业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创新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进而符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时代发展要求。

3 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视觉传达专业为例

在秉承创新办学传统和培养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教学中,结合我校视觉传达专业教学理念及实验教学优势,将院内、校内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训的融合。根据该专业课程设置并结合该专业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1 坚持以“跨学科融合”概念为指导

视觉传达应用型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模块教学的设置的改革,实践型课程建设与课程评价系统改革,产、学、研课程建设与本科应用性卓越人才课程建设的可行性。从而建立了以培养学生独立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实验实训的特色艺术教学体系。紧接着要改变以高校单一专业课程特点为界限的培养模式。促进视觉传达多层次、多领域、多项目、多模块式的教学和科研三位一体化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教学质量的创新和改革的层面水准,从而建立更为科学、合理、高效的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系。最后,运用跨学科实践形式来达到教学互动的目的。跨学科融合教学特色旨在承袭我校“教学与创作相结合,以创作带动教学、以实践再现创新”人培模式的基础上,为师生提供了实践与互动的平台,从而加强各学科、各专业、各课程之间的知识链接并建立较为完善的课程制度,进一步提高专业课教学效率。

3.2 进行跨学科领域专业学习

要充分利用我校艺、工、管、经、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优势,并适时引入哲学、物理学(声、光、电)、化学、材料学等相关学科基本知识讲授,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设置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如设计美学、设计管理、仿生设计、互动音频设计、互动光电设计等,并在院内建立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主导,同该院其他专业如数媒、环境设计、广告学等专业进行学科间的交叉和互融,从而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之间、各专业之间的壁垒,扬长避短,互通有无,最终实现专业和学科之间的共同发展。

3.3 进行跨学科社会实践项目研究

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建立在丰富的学科资源优势之上,不仅为学生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实践平台,使得学生与教师能够交叉互动、学校与社会进行交叉互动等。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社会实践项目,采用跨学科设计思路,加强实验项目的可选性、包容性、延展性,在实验课程中,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主选择,让教师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调整。在这样一个互动实验平台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艺术与科学、艺术与技术、艺术与工艺等三者之间的融合。通过上面一系列跨学科融合课程体系的改革,对当地文化产业中的视觉设计与工艺传承人才培养可行性进行深入的实践探索。

3.4 进行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学科交叉融合课程的建立与该校一直提倡的“课堂教学与创作实践相结合,以创作带动教学、以实践再现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江西服装学院视觉传达专业未来2年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逐步改革,采用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进行跨学科交叉授课的方式与方法,完善相同学科内与不同学科间交叉授课体系的理论建设。将跨学科教学理念融入课堂实操之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导,建立以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特色实验教学。实现不同学科与本专业的紧密融合。主要对产、学、研的应用型办学模式与文化产业经济项目进行科学融合,对进行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进行互证、研究、探讨,最终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3.5 进行多元型、应用型视觉传达专业模块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其中包括应用型视觉传达专业基础模块,专业主干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的设置等,积极构建大视觉设计发展方向,包括:多方向、多层次专业核心能力类课程设置(即二维与三维电脑艺术设计课程,设计创作课程,工艺美术创新设计课程等)。紧接着需进行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式、复合类型学研类课程设置研究。其中包括工业设计相关课程、服装品牌展示设计课程、纺织服饰工艺美术课程、环境装饰艺术课程、产品造型艺术课程等。再次是对开放式创业产学类型课程设置研究。其中包括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西文化产业项目、传统工艺传承项目等课程等。最后进行专业和跨专业升学以及自主创业类型课程设置研究。如艺术学科专业学术性选修课程以及地域性文化产业产、学、研项目教学课程等。

综上所述,为了设计教育更长远的、良性的发展,不仅要增加学生全面的知识储备,还要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及需求,找出各学科之间的规律和内在联系,并对专业交叉型、复合型的艺术项目教学改革进行归类总结。建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具备积极的社会价值取向,并朝着合理健康的方向发展。

4 结语

总之,学科交叉融合课程的建设,对我校视觉传达专业实验实训教学改革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跨学科融合课程的教学大纲中面向学校视觉传达专业本科生,使得以往教学内容得到了统一,专业的教学实验项目向学生开放。并将传统的输入式授课模式由“基础理论——案例赏析——图标图示——创作实践”转变为引导式实验实训教学模式“创作观念——发现问题——理论与讨论——材料整理——创作实践——记录过程”。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力,在实际操作中了解并掌握材料、工艺、成本、设备等因素。进一步对真实项目及其设计任务准确定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并积极鼓励学生不受学科限制,打破学科界限,主动接受其它学科的影响,开拓创作眼界,产生积极的创新作用,最终实现“跨域融合”的理念。

猜你喜欢

跨学科交叉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超学科”来啦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连一连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