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雕琢工艺性与美学价值的现代性研究
2021-03-31吴玉辉
吴玉辉
(莆田市荔城区辉祥工艺厂,福建 莆田 351144)
1 水晶的材料属性
水晶,属于宝石类,有着其他宝石的特征,尤其特殊在于水晶的高透明度。在材料结构属性的研究中,水晶(Rock crystal)属于石英族矿物,其主要化学成分为 SiO2,石英根据其结晶性质可划分为显晶质和隐晶质,其中属于三方晶系的透明纯净的显晶质石英是最重要的 SiO2同质多像变体,称为α石英,俗称水晶。天然的水晶以菱柱状块面体为主。
从水晶材质的力学分析,水晶的硬度达到摩尔硬度7,有钻石级别的硬度,相较于其他玉石类(软玉)质地更加坚硬,坚硬的属性是从业者首先要面对的难题,材料的坚硬,让雕琢师不得不进入与时间相抗衡的局面,雕琢师对水晶发出挑战的同时,也意味着向时间发起挑战,要完成一件作品需要更多的时间。在雕琢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对于水晶塑造的征服,同时雕琢师也是被水晶“驯化”的过程。常言道:人磨玉,玉也磨人也。对于雕琢师而言,这是需要倾注大量时间和耐心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除了材质坚硬的因素,水晶的脆性大,加工不慎容易开裂或出现崩口,如遇裂隙,更易崩坏。在处理水晶这项材质上,也不得不让大量的宝石从业者望而生畏。对于水晶雕琢师面对需要更加沉稳的心态,不可急躁,急于求得一步到位,否则会是前功尽弃的遭遇,为此,需要雕琢师的丰富经验和准确判断力,雕琢的过程中,要与水晶融为一体,时刻感受到水晶状态。同时对于材料的审视和理解也是考验雕琢师的智慧,要对水晶的裂隙和棉絮、杂质的深浅做出相应的选择和处理。
水晶的色彩也是极其丰富,有无色透明的水晶,有紫水晶、黄水晶、绿水晶等,水晶主体色彩多样之外,水晶的包容性极强,可将不同的矿物的融于其中,形成各式各样天然的包裹体,水晶内部所含有的固体包裹体种类繁多,达130多种,如有各色的发晶、幽灵水晶等。对于色彩的选择和题材的考量,考验雕琢师的智慧,色彩丰富,天然的包裹体水晶,形态各异原材料中,如何做到随类赋色,因势而琢,对色彩的驾驭和材料的把控,无不挑战雕琢师的经验和创意。
2 水晶雕琢的工艺性
水晶雕琢的工艺与其他类型的玉石雕琢有着异曲同工的手法,随着科技和工具的不断发展,对于水晶的探索过程中,也掌握了更多方法,更为成熟的工艺来雕琢水晶。一件水晶作品的完成,都要经历过选材、审料、设计,雕琢,抛光配座等步骤。作品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选材审料之后,思考雕琢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圆雕、浮雕、凹雕等表现形式,尤其是凹雕,由于水晶通透性,凹雕是水晶雕琢的特色工艺。在雕琢的过程中,粗胚形制,画样,推落派活,开脸,细工琢磨,修整等一系列复杂的步骤,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都需审慎审慎对待,灵活应对。
在选材上,根据雕琢师的需求选择适当的质地、大小的原材料;在审料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材料的通透性,对裂隙的判断和把握;在设计的环节要考虑题材的问题,也要根据审料的初步判断有针对性做出相应的设计,利用材料质地通透干净的部分,也要避开裂隙,取优舍劣,或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巧夺天工。在技法的把握之余,作品的设计也注重思想性的表达。
入手雕琢是整件作品制作的关键,切入到作品的制作,每一步都需要不断反复审视定夺,在画样和推落派活不断反复层层推进,才能达到精准的效果,同时要考虑到水晶材质的脆性,要有沉稳的心态,不可着急而追求一步到位。水晶的雕琢不仅仅是琢磨水晶本身,也是琢磨人心。在琢磨的过程中,要屡屡往返比较,不断修整,以此追求达到最为精妙的造型表现。当然,最困难的部分也在于开脸,传神仰赖对神情的刻画,作品“灵性”呈现的功夫也都在这毫厘之间,优秀的作品恰似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让观者有直击心灵的感动。
抛光也是水晶雕琢最后工序,由于水晶的脆性易爆,抛光过程中保持心细冷静,也要控制好温度,不宜快速升温。在打磨的时候,要需要是进行无死角,全面性的抛光处理,由于材质通透性,如若未抛光彻底,其缺陷会暴露无遗。同时抛光师也要理解对雕琢师创作的用意,针对不同部位要采取不同的抛光工艺手法,例如人物雕琢的题材,身体肌肤裸露的部分,通常会磨砂处理。
3 水晶雕琢的美学价值
水晶雕琢不仅仅是工艺技巧上附有美学价值,人文精神的美学价值同样不可忽视。人类对水晶雕琢的使用也有着悠长的历史,早在北京周口店人已经开始有水晶制品。回望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经历过各朝历代,从旧石器时代至今,有北京周口店猿人洞内发现的由水晶砾石、狐齿连缀的项串,有战国时期的水晶杯,有宋代时期出现的水晶茶盅等。中国的历代帝王,达官贵族对于水晶的喜爱也数不胜数,清代开始出现了水晶制成的印玺,还将穿成朝珠样式的水晶作为五品官员乌沙上的标志。水晶制品在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未曾间断过,伴随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共同演进。水晶雕琢蕴含艺术传承的内涵和历史文化研究的美学价值。
水晶雕琢在题材上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除了吉祥寓意的纹饰、花鸟、山川和实用陈设等类型的的分类之外,由于水晶具有纯洁、晶莹剔透的特性,往往被赋予神秘色彩,中国的神话、生肖、佛教或民间信仰等题材皆有所体现,尤其在佛教中,水晶更是佛家七宝之一,除了佛像的雕琢之外,还有大量的法器由水晶制作而成,如金刚杵、舍利塔、莲花灯,经筒、佛经以及各类佛珠等佛教器物,水晶对于供佛、避邪、挡剎、镇宅都拥有强大的正向能力。材质的特殊性赋予水晶以神圣性与神秘感。正是水晶的通透和纯净,赋予水晶特殊的功能与使命,也将宗教的信仰透过材料的魅力,渗透到人们的现实生活当中,传播真善美的理念。题材承载着其美学意向,尽管现如今水晶雕琢在题材上的不断呈现多样性的同时,仍保持题材价值倾向上的独特性,尤其实在大众精神价值转化的层面,始终有其特殊存在的地位和美学意义。
水晶雕琢在工艺性的探索,也充分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寄托。张道一先生曾言:工艺美术和传统手工艺所表现的东西,是以‘物质’为主的。这是由于所有的艺术表现必有一个‘载体’,这载体就是物质。艺术依托物质世界而成立,物质的繁杂决定了艺术的多样。”张道一先生从唯物主义的观念阐释工艺美术定位,道出工艺美术的物质性原理,传统工艺美术是传统文化精神的物质性的表现,工艺的繁复是对物质的珍重,水晶作为工艺美术的类型之一,同样承载着艺术精神的使命,其独特的物质属性和工艺性都让其承担着重要的美学价值张力,其美学价值既是对传统文化脉络的显现,也是将艺术精神转化为物质性,将传统经典文化,佛教文化等融入各种题材创作中,编织人类活动的文化意义,在大众之间传播流变,以物叙事,以物聚神。
水晶雕琢的美学从历史性到题材的特殊,再到作为精神性的载体,其美学价值始终离不开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对物和工艺的喜好,对民间信仰、宗教的追求,都是现实生活中本真的体现。无论是水晶雕琢所展现的精湛工艺,还是对超验世界物化的崇拜,都充分体现的水晶雕琢的俗性,而并非存在于象牙塔尖的宏大与高贵。俗性,是民间对世间万物之感最简单直接的表达,是对日常生活最直接的反映,是对生活真实与热爱的追求,对琐碎之事的议论,对神秘之物的好奇等等。水晶雕琢的美学价值离不开具有日常意义的俗性表现,俗性表现让水晶雕琢的精神更加接近民间,为人所理解,所喜爱,水晶雕琢的美学价值在时代的洪流中占据一席地位,固然是雕琢师的集体奋力向前,也是水晶雕琢的俗性抓住爱好者的内心,俗性也是工艺美术的美学价值集大成。
4 水晶雕琢的现代性思考
从水晶材质特性到工艺性,再到美学价值的探究,水晶雕琢的现代性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议题。在诸神纷争的现代性背景下,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艺术的观念也是百家争鸣。就水晶雕琢艺术而言,在美学价值上思考应更深入,更广泛,将水晶雕琢置于更大的艺术环境中思考显然是必要的。
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的艺术思想发生巨大变化,摆脱黑暗中世纪的宗教束缚,转向关注“人”本身的艺术表现,之后又从古典写实的艺术风格走向印象派,有经历了立体主义,野兽派,抽象绘画等不同画派的冲击,甚至是达达主义,观念艺术、行为艺术等艺术思想的剧烈动荡。西方艺术的观念在过去40年,像潮水一样,涌向我们,给我们带来强烈的震撼,不同思想的艺术观念不仅仅化为是中西艺术思想二元对立的思辨,而更像是进入百花齐放的境地,当艺术界中心的丧失,南辕北辙的思想观念汇集、争辩,都试图找到自我的价值定位来说服彼此,也可能谁也无法说服彼此,然而这也就是时代的魅力,是积极开创多元艺术价值的绝佳时候。
工艺美术的发展也同样处于现当代艺术思想群雄争辩的语境中,在工艺美术如何应对当下的大环境,而又是如何面向未来。工艺美术背负着繁重的传统的包袱,工艺美术与手工艺的成长,是漫长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结晶,倘若只以西方艺术思想演变作为工艺美术创作理念,在不断对历史的否定中形成新的定位,放弃伟大的传统,必然会迷失方向,无法自恰,无法立足当下。如若紧抱传统工艺美术,而在制式、形象等一味模仿,显然只是流于表面,缺乏照进现实的力量。将传统的哲思蕴藏于当代的工艺美术创作中,对现世加以阐释与反思,才是工艺美术当下发展所必要的,才能真正赋予工艺美术新生命。正如仵应文大师创作不少佛像题材类的水晶作品,其作品能够深刻得反映出秉承传统又制随时变,在敬畏传统,理解传统的根基上,在造型,立意观念等又具有顺应时代的创新。面对瞬息万变的今天,水晶雕琢也要学习传统,也要面对自我的处境,加入现代性的语言,才能实现开启未来的愿景,传承水晶的审美价值,延续中国工艺美术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