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服装史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
2021-03-31冶恬陈恋
冶恬,陈恋
(新疆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纺织服装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对于扩大对外出口、吸纳社会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都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十四五”时期,我国纺织行业在基本实现纺织强国目标的基础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推进行业“科技、时尚、绿色”的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1]。新形势下,企业对纺织服装产品开发人才,尤其是高质量纺织服装专业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在原有模式基础上紧跟市场、紧跟时代,这就要求高校课程也应在原有授课模式和授课内容上进行新的探索与改进。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将从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中国服装史”的教学中,提出以下几点体会,以期在接下来的课程教学中继续改进。
1 新形势下服装史论课程“中国服装史”改革的教学意义
“中国服装史”课程是高等院校本科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理论必修课,通常开设于本科二年级,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在提升学生审美修养、激发学生设计灵感与创新设计理念,同时掌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纺织服装产业快速发展、服饰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服装专业教育应紧跟产业发展,既要适应当前服装产业和市场对人才需要,同时还应具备引领产业发展与进步的能力。所以“中国服装史”课程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从历史中树立自信,同时要使学生学会从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中提炼元素,运用现代造型手段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时尚风格和时尚文化。纵观我国各服装院校相关专业,服装史论课程大多还处于基础的传统理论教学阶段,教学内容及方式单一,学生对史论课程重视程度不足、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认识不足,所以服装史论课程在授课模式和内容上的改进和调整十分重要。
2 “中国服装史”课程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中的“中国服装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服饰变化轨迹、中国传统服饰中的文化符号和服装心理学。在史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传统式教学形式通常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授课教师通过课件讲解理论知识,同时观看服饰图片资料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平面化理论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在课堂上学生很少主动对课程内容提出疑问,课后同学之间也较少讨论,加之课程作业设置通常为以文字方式阐述书中关键知识点,基本上没有实践性,重点知识很快就忘记了。服装史论课程涉及内容广泛、研究角度多种多样、知识点丰富繁杂,有限的课程时间内无法做到面面俱到,这就要求在上课内容的安排中,要有“轻重缓急”,有所取舍,适应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需要,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在上课过程中,传统教学方法使课程内容无法和其他专业课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学生大多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学习兴趣不浓、重视不足,最终很难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
以往的“中国服装史”课程教学模式除了体现在教学形式上以外,还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处理上,高校服装史论课程通常为28-32 课时,根据不同高校计划授课方式有所不同,一般为课时教学,课时教学通常是指按照教材编排的先后顺序,依照总学时要求按部就班地对课程内容所实施的教学方式,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通常为28 课时,一周2 课时,共14 周,课程几乎持续整个学期。授课时上下章节之间通常相隔一周时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他专业课以单元课方式同步进行,使学生将大多时间主要放在其他课程上而忽略本课程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和形式上无法有效衔接。
3 “中国服装史”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为了改变传统理论教学方法带来的局限性,使“中国服装史”课程在有限学时内更加紧密地结合服装产业发展和创新的需要,笔者在教学中努力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目的,各专业科目之间有效衔接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和使用“中国服装史”课程内容,更好地结合服装结构、工艺和图案等知识,融会贯通最终达到课程教学目的。
3.1 打破传统的理论课教学形式,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传统“中国服装史”课程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主要重点是服装历史发展的变化和趋势,从石器时代开始,根据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依次讲述历代服饰发展相关内容直至新中国成立,内容庞杂,对学生来说理论知识很难记忆,服装史中对于经典服饰结构、穿着方式、图案和色彩甚至工艺等重要知识仅通过理论文字讲述和图片展示,很难理解到位。经过不断调整,授课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不同历史时期经典服饰的结构探索和工艺探索,改变教师理论授课、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每章课程在讲授理论知识之前,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通过线上或线下参观各大博物馆古代重点藏品,比如带领学生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通过观察著名馆藏藏品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按照朝代分类,梳理与服饰课程内容相关知识和藏品细节,从实物的角度让学生对历史文化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史的目的不仅在于研究,更重要的是应用和实践。所以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要从实物色彩、图案、材质、工艺以及穿戴方式和使用场合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思考内容成为讨论的话题,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所有章节授课内容结束后,学生以分组的形式,针对各授课章节的重点内容进行分组讨论,每组学生依据个人兴趣方向,从服饰色彩、工艺、图案以及结构等方面进行传统服饰元素创新设计的可能性实验,并完成设计草图进行展示和讨论。这一环节有助于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相互交流有助于寻找更多设计的可能性。
3.2 史论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有效衔,提升综合设计能力
由于“中国服装史”课程持续整个学期,同时并行的其他专业课有“服装结构设计基础”“服装效果图”“服装工艺基础”“图案基础”等,随着其他专业课程知识的逐渐深入,学生动手能力也不断增强,对服装造型和结构的分析能力也随之提高,史论课程可以更好地结合其他专业课内容进行实践性练习。
从历史的角度看,服饰的发展伴随着交流与融合,中国服装史上五次重大的服饰变革都是最好的说明,如今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如何在现代语境下适应现代日常生产与生活场景,如何在生活中被接受的问题。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多元文化快速发展,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将是服装设计专业的重中之重[2]。服装设计专业中,工艺与结构等课程都以西洋服饰为重点学习内容,很多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了解大多停留在理论知识上,所以笔者在“中国服装史”课程中加入历代传统经典服饰结构和服装工艺的讲解,使学生从服饰制版的原理和制作方法中,进一步领会传统服饰形制和工艺细节蕴含的传统“造物”思想。学生通过实践对比同期“服装结构设计基础”“服装效果图”课程中现代服饰的制版方法和效果图绘制方法,总结不同风格和思维理念带来的服饰造型方法和表现方式上的异同,有助于发散思维,提升设计能力。
3.3 改变课程考核形式,既要“传道”也要“重器”
“取之自然、源于传统”是“道”,“文化创意、中国概念”是“道”,“品位设计、优雅生活”也是“道”。没有“器”的支撑,“道”就会沦为空中楼阁[3]。一门成熟的课程应该肩负以上两个层面,“传道重器”既要传承思想,又要重视实践技艺,是中国服装史课程改革和实践的重要内容。传统“中国服装史”课程的教学考核方式往往都以试卷考核为主,随着近几年传统服饰文化被重新重视起来,许多高校的考核方式中加入了针对传统服饰文化的论文写作,但主要还是以理论为主。学生为了最终成绩,短时间的背诵和论文写作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尝试在课程初期就制定完整的课程成绩评定标准和考核内容,最终成绩的评定和作业需要完整的课题实践,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梳理某朝代服饰艺术的变化轨迹。二、提炼同一时期服饰经典元素(图案、色彩、面料、工艺)。三、如何将民族经典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提出方案。四、通过方案绘制设计稿。五、完成实物制作。课题实践紧跟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可以使学生有充分时间通过不断思考和实践,实现从传承思想到实践技艺的整个过程。
4 教学方法改革后的课程反馈
中国服装史作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必修课程,所要教授的不仅仅是纯粹的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将传统文化和传统元素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通过改变课程的教学形式、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有效衔接其他专业内容,使课程从枯燥单一变得丰富有趣。课程内容更紧密地把握新形势下时代发展的方向,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接受的不再是枯燥的理论教育,而是紧跟时代特点、符合现代服饰发展趋势的课程内容,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题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自立课题主题,选择感兴趣的朝代和中国传统经典服饰,课后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参观附近博物馆、浏览线上博物馆丰富的实物藏品资料、参加线上专家讲座交流等一系列的学习方式,主动挖掘与课题相关知识,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上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积极交流,相互分享设计观点,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确立兴趣点,结合设计思维转化设计元素运用在设计作品上,使学生既加强了史论学习,对传统服饰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结合所学实践技能完成作品,紧跟产业发展。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笔者与本专业其他专业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将史论课程与其他实践性专业课程有效衔接,通过时时交流学生的课程学习进度,准确把握学生当前实践能力,及时调整史论课程实践内容,最大限度上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 结语
“国家的发展在教育,教育的发展在教师。”新形势下,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人才的发展与进步,高校课程紧随产业发展趋势,培养应用型服装设计人才。作为高校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也应起到引领和带头作用,承担起发现问题、主动改革的重任,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