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传统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纹样在现代家纺中的融合创新
2021-03-31刘哲
刘哲
(湖北美术学院时尚艺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家纺的创新离不开对本土文化的融合,只有对本土文化进行全方位的解读,才能在家纺的设计中独具特色。从地理位置来看,土家族分布在湘鄂蜀地区。早期的史料记载,土家族是巴人的嫡裔,巴文化是楚文化的基础之一,楚文化又是汉文化的前身,因此,身处内陆腹地的传统土家族民间美术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少,保留了传统汉民族的装饰风格。以土家族具有浓郁风格特色的“西兰卡普”纹样作为创新对象的家纺设计,既是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融合,又是在现今多文化多技术条件下的创新。
1 西兰卡普的文化性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对土家被面的称呼,“西兰”指的是被盖,“卡普”指的是“花”,所以西兰卡普一开始就是作为家用纺织品出现的。作为被面的纹样,它集合了图案内容、构成方式、色彩搭配、织作技巧等等综合因素,体现的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文化的融合。从以狩猎为主时期的动物纹样到以种植为主时期的织物纹样,土家织锦沿袭着中国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以图来记录自然生活,并在朝代更迭与文化融合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鉴于西兰卡普纹样特有的文化性,我们可以将之分解,从形、色、义上来解读,使之能更好地融入现代家纺的创作中去。
1.1 图案种类及特点
传统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的纹样以自然纹样为主,主要包括花草类,例如金勾莲、狗骨头、大烂海枯、小烂海枯、牡丹花等;鸟兽类,例如花蛇、台台花、阳雀花、螃蟹花、兔子花等;家具用具类,例如椅子花、船花、大小窗格花、万字格等;勾花类,例如四勾花、单八勾、双八勾等;天象类,例如满天星、太阳花、月亮花等;地與类,例如水波纹、凉亭花等;吉祥意象类,例如二龙抢宝、喜鹊闹梅、鲤鱼跳龙门等;字花类,例如十字花、万字花、喜字花等[1]。民间图案是在中国漫长的农耕文化时期孕育而出的,官方手工艺作坊也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民间手工艺的发展,西兰卡普正是这种自上而下的文化渗透结合自身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民俗文化和审美意识等综合因素在历代的沿袭演变中形成的民族特色纹样。了解图案及其蕴含的文化,为西兰卡普图案在家纺中的再设计奠定文化基础。
1.2 色彩使用特点
在西兰卡普的制作中,通常以黑色、深蓝、红色为底色,图案的色彩通常是比较明亮的白色、桃红色、湖蓝色、橘黄色等,色彩对比强烈,与深色底面搭配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从中国传统色彩观来看,以黑、白、青、赤、黄的五方正色和以绿、红、碧、紫、駵黄的间色构成了中国传统的色彩体系[2],由于正色的限制,间色成为历代民间的流行色,土家织锦的色彩运用上基本以这些颜色为主。从心理学来看,民间艺术产生于农村,农民的基本活动除了耕作与纺织,没有过多的娱乐节目,出于人的补偿心理,对热闹和美好是十分向往的,进而在实用物品中加入丰富的色彩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3]。从图案设计的法则上来看,黑色是万能的搭配色、统调色,能承载各种色彩,故在西兰卡普的制作过程中,不必大费周章地考虑配色、考虑色彩搭配是否和谐,更多的应是注意明度的区分。从其配色的原理及其文化性上来看,现代家纺在其元素的运用上要考虑其配色的特点,更要考虑到色彩中的文化。
1.3 面料与技法特点
图案不是独立存在的,需要与技法相结合才能产生特有的肌理效果,这也是织物纹样区别于其他材质纹样的地方。西兰卡普主要由染色的丝线和棉线制作而成,比较常用的是以单色棉线为经线和底纬,以五彩丝绵织花。织锦基本以平纹织作素色,以斜纹织作花色,我们在织锦的骨架结构中时常看到变化斜纹的组织结构:例如山形斜纹组织形式的牛牙齿、狗牙齿,折带似的延伸;还有菱格纹、双菱纹等等骨架也是斜纹组织。斜纹组织变化丰富,图案多以对称和反复的形式表现出来,有较强的节奏和韵律感。了解土家织锦的面料与技法的特点有助于将其与现代家纺设计中工艺与面料融合创新。
2 现代家纺的特点
2.1 现代家纺的涵盖面
家纺是纺织品中的一个大类,主要包括床品类[床罩、床单、被套、被单、被面、床垫布、毛(线)垫、绗缝毯、枕套、床围、蚊帐及睡衣等]、窗帘类、家具蒙罩类(括凳、椅、椅套、沙发套、沙发巾、靠垫、抱枕、靠枕、器套、茶垫等)、地面铺设类、墙面贴饰类、浴室用品类(毛巾、方巾、披巾、浴巾、浴衣、浴帽、浴鞋、浴帘、地巾等)及室内陈设类等,涵盖了室内空间中的每一个角落。其设计面包括图案、色彩、技法、款式、材料、工艺等方面。因此,现代家纺设计除功能性以外还要考虑装饰性。
2.2 多元层面下的个性化逐渐形成
很长一段时间,家用纺织品图案以欧美风为主要模仿对象。例如20 世纪末到21 世纪初,家纺的流行基本是以法兰克福家纺展、俄罗斯轻纺展、香港国际家纺展会、美国纽约国际纺织品展为导向来进行设计。这一时期逐渐形成了一些自主品牌:例如富安娜、罗莱、梦洁等。这些品牌的家纺产品无论从花色还是品种上较20 世纪80 年代在图案的风格和手法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国际流行日趋接轨。随着经济的发展,家用纺织品向文化型产品转变。特别是在现今多元化的设计时代下,人们对个性的追求日趋强烈,加之电脑印花的普及,在图案的选择上更为自由,个性化家纺的趋势也逐渐形成。
2.3 “国潮”下的现代家纺设计
随着国潮的兴起,用传统元素创新的文创产品逐渐被多数人特别是消费主力人群所青睐。早在21 世纪初,民族风的家纺产品已然出现不少,主要是将多个民族元素融合,从单一民族的“个性”中寻求“共性”,致使民族风格渐渐趋于“模糊化”。家纺的个性化逐渐形成后,从“共性”中寻求“个性”,对本土文化的挖掘是现代家纺设计的一个方向。土家织锦图案在从传统织物到现代织物产品的转化过程中进行融合和创新,其良性发展需要强大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也需要借助现代手段对其定位、再整理。
3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创新
土家西兰卡普是外界了解土家族的品牌形象,传统的主要是以织锦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为主的衍生产品。通过对土家织锦文化演绎,开发了床套、沙发桌椅靠垫、抱枕、拖鞋等家纺新产品,但创新背后却陷入尴尬的局面。在模仿其他造型艺术的作品中,过于追求其他种类的艺术形式和效果,异化了织锦艺术自身的特点和文化内涵,文化价值和产品价值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作为民间艺术的土家织锦要在当代延续,应与当下的需要和审美风尚相结合,打破民间工艺与专业艺术之间的壁垒,对传统元素进行再整理、再重构、再创造,进而满足新时代的新需求。
3.1 图案的数字化提取
现代家纺的设计主要是图案的设计,对西兰卡普纹样的提取与整理是再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步骤,这也是对元素整理和图案再认识的过程。西兰卡普纹样的提取可以分为对“形”的提取和对“色”的提取:对“形”的提取主要是按照骨架提取、单元形提取、元素提取等三部分进行,从骨架中了解其纹样整体的布局(即利用菱形、方格形、复合形等几何的骨架形式对整个纹样的空间划分),从单元形中了解元素与元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即对称、排列、旋转等组合方式),从单一元素中了解题材的图案化方式(即如何对自然形的抽象化与符号化处理),了解不同“形”在西兰卡普中装饰的位置与功能;对“色”的提取,主要是对西兰卡普色彩的搭配方式进行提取,按照底色、基色、主色、陪衬色、点缀色的顺序做好色标。将传统的图形以数字化的方式分解记录,可更为便捷地对纹样进行重构与创作,更直观地将西兰卡普元素融合在现代家纺的创作中。
3.2 与流行趋势相结合
现今的家纺设计需要时刻关注流行趋势的潮流,世界各地的家纺行业展会上一般会会对每年的家纺流行趋势作专题发布,其中包括流行色、流行图案、流行面料等。中国家纺协会每年也会从主题、流行元素、流行纹样等进行预测,进而推出国内家纺流行趋势,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兼具民族特色。西兰卡普在创新设计中要结合当下流行趋势,对其应用于家纺中的图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其中包括民族特性和区域特色的把握、传统图案与造型的归纳和提炼、工艺的创新拓展、新工艺和新材料对图案元素和工艺的创意等。
3.3 多元素的嫁接融合
传统纹样与现代家纺的融合通过图案、色彩、款式、肌理等外观来表达其装饰。单一的材料与工艺已无法满足人们现代家纺的装饰性与功能性的追求,在设计中,多元素融合主要表现在:第一,文化的碰撞。我们从国内家纺市场上看既有简约时尚、英伦田园、欧美风情的家纺产品,也有中国图案、元素的设计,将民族图案与流行图案的结合、民族纹样与欧洲经典纹样(例如莫里斯纹样、佩兹力纹样)的融合是文化碰撞最为直观的表现。第二,材料的转换。替换之前传统材料,融入现代材料,运用不同纤维材料来表现传统图案。第三,技法表现方法的转换。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需要技法的创新,主要手法概括为大而小之、小而大之、简而繁之、繁而简之,运用编织、印染、刺绣、绗缝等各种技法丰富图案的表现形式。
4 结语
传统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汇聚的是土家族千百年来经过历史发展变迁而来的智慧象征,是土家族的识别符号和标志。西兰卡普与现代家纺的融合使织物到织物的转化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图案的原始特征,也容易联想到图案的原始出处。现代家纺产品是传播文化符号的载体,二者可以相交融合,产生一种共生和谐的关系,不仅是一种传承与发展的体现,也是传统土家织锦“西兰卡普”通过现代的设计形式得以更好融合与创新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