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21-03-31陈洁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5期
关键词:营造氛围创设情境

陈洁

摘要:数学科目的教学历来被老师们认为是最枯燥的教学,由于课堂中既没有诗情画意的画面,也没有生动活泼的语言,我认为教师的课堂就会显得干涩无味,学生经常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每一名数学教师值得深思的课题。

关键词: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培养迁移;适当奖励

小学阶段是开始学习的阶段,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对于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但是如今的数学课本看起来就是比较枯燥,学生面对课本很难提起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起来不枯燥呢?结合我从教多年的数学经验,我认为教师首先要让课本活起来,把死板的课本例子赋予生活的气息,然后采用灵活的教育手法使学生爱上数学课,真正把学生带入课堂,从而自主爱上数学学习。

一、创设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对于每一名小学生来说尤为突出。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还处在比较浅的阶段,想要他们去参与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要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然后才能让他们对这件事情充满好奇,所以数学课堂上,老师必须结合课本知识,然后创设生动的符合他们认知的情境,使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低年级的小学生学习加减法时,可以结合小朋友爱吃的特性,我就创设了一个小朋友到超市购买零食的情境,情境如下:小明和妈妈到超市去购物,买奶酪棒需要15元,买棒棒糖需要13元,你能帮小明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才能买到想要的东西吗?此时小朋友都非常的想要表现一下自己,就会去想办法来帮小明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把他们带入到课堂中来。对于高年级的同学,在学习面积相关的计算时,我会创设如下的情景,小明的爸爸现在在昆明某公园做工程,他想要预算一下这个工程是否赚钱,你们想要来帮他计算一下吗?说到赚钱,对于高年级的同学来说就很感兴趣,然后立马的把题目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兴趣立马就提上来了,对于后面的教学就起到了顺水推舟的作用。

二、营造轻松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更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数学学科的教学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数学教师都不难发现,数学其实就是来源于实际生活的一部分,编者按照一定的意图来让学生从中获取信息,从而解决问题。现在的课本就是出示了一个情景图,然后根据情景图来解決问题。那么,如果教师还是采用以往的以讲为主的教学,恐怕很难把学生全程的吸引到课程当中来,同时也起不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对此,我认为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游戏教学,场景重现等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进而把学生带到学习中来。

例如,在教学低年级的人民币计算时,我采用了跳蚤市场的场景设置,为我们班的小朋友搭建了一个交易平台,然后每个小朋友都从家里带来了自己的玩具,然后进行交易,同学之间可以去买卖,也可以去进行交换。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很高兴的去扮演售货员和消费者,从而从不同的侧面真正的理解了人民币的计算。在教学口算题时,我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采用了在白板上给同学进行爬楼梯的游戏比赛,很快学生都很愿意主动的去参与游戏,即便在别的同学进行游戏的同时,他们也积极同学扮演着啦啦队的角色,跟着一起动脑,有效的达到了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培养迁移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新课程标准核心理念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在浩瀚的海洋中,我们能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数学的教学更彰显了这一特点。数学教师不难发现,在一册课本的教学中,每一个知识都只讲一题,如果学生仅此只是学会了课本知识,那么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时就会不知所措,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数学失去信心。结合我从教多年的经验,我发现尤其是山区的学生,他们对知识迁移的能力都很差,很难通过一个例题就掌握系列的数学问题,教师需要举一反三的找相关的例子教学。

例如在解决四年级上册路程问题,课本上只是给我们举了直观的有速度,有时间的例子,然后根据理解简单的就能算出路程,学生很容易接受。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并不是每一道题都明显的给我们摆出速度和时间,有很多时候条件是隐藏的,这时候我们需要带领学生挖掘出已知条件,速度不只是有行走的速度,还有看书的速度、做工的速度等,结合实间量,我们就可以算出一共看了多少书,一共加工了多少个零件。通过不同的例子教学生分析,从而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

四、恰到好处的激励,激发学生挑战前进的动力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也正是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也有教育专家提出:“教育的工作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纵观小学生的成长,我们不难发现孩子都是喜欢在赞美和表扬中成长。如果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能恰到好处的奖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就有利于激发同学们自我挑战的动力,进而增强学生的进取心,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

例如在后进生的转化中,很多老师只是单纯的注重学生的成绩辅导,很少从学生为什么学不进去找原因。我们班就有这样的学生,虽然你费了大量的心思去辅导,但是他们依然不能进步,突然有一天,一个同学很快的接受了我的辅导内容之后,我就对他给予口头的奖励,夸赞他其实你很聪明,你是很优秀的,你继续努力,你会更优秀,告诉他是金子总会发光。在课堂中,如果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此时要鼓励学生们多思考,当他们举手回答时,老师对他们给予口头的表扬,称他们是最善于动脑,最勤于思考的好学生。此时,他们内心就会非常的得意,非常的高兴,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他会更加的努力,更想得到老师的夸奖,就会更乐意去挑战难题,突破自我。在平日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将本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再开展教学的时候,将小组的学习表现设置展示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上,利用小红花或小笑脸等方式进行粘贴,让小组成员行成赶、学、比、超的氛围,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挑战的动力。

总而言之,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当中花一定的心思,不断探究、不断总结反思,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先带领学生走进数学,然后利用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把他们深深的吸引到数学学习中来,让他们从心里爱上数学,进而养成自主学习数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营造氛围创设情境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搭建支架发展“说”“写”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如何调节体育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分享之路,从小起步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