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突破篮球运球技术的研究
2021-03-31王楠杜康
王楠 杜康
摘要:近年随着云南省新体育中考的改革,在以前的项目中增加或调整了考试的项目,让更多的同学可以自由的选择项目来进行体育中考,同时还将考试的分值由原来的50分提升为100分,由原来的3年一考改变为每学期一考。
关键词:新体育中考;篮球;运球
分值的提升意味着项目的细化和增多,其中篮球项目将原有一分钟往返上篮增加为:七年级:30秒原地定点双手胸前传球、1分钟篮下任意区域自投自抢投篮、14米距离直线绕杆2次往返运球;八年级:30秒原地两点双手胸前传球、1分钟篮下2.5米外区域自投自抢投篮、14米绕障碍往返运球;九年级:30秒移动两点双手胸前传球、1分钟篮下3米外区域自投自抢投篮、全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投篮;篮球的考试项目更注重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篮球的运球技术就值得研究。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昆明长城中学2023届50男、50女,共100名学生、昆明市长城中学11名体育教师。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研究法:运用中国知网查阅关于篮球运球等相关的硕博论文及期刊10余篇,对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其他文献、著作的查阅,为课题的研究铺垫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1.2.2调查研究法:走访学校领导和有关体育教师开展相关主题的座谈会,力图获取学校有关领导和老师们关于在新中考政策下教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提升的相关信息,组织大家充分交流,并提升、总结。
1.2.3案例研究法:对昆明长城中学2023届100名同学及昆明长城中学11名体育教师进行访谈和问卷。
1.2.4运用数理统计法和统计推断法:利用EXCEL统计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常规数理统计。
2、现状与分析
2.1昆明长城中学篮球教学现状。
本课题研究至中期,对昆明长城中学11位体育教师(男老师7人、女老师4人)进行了走访调研,其中教龄在10年以上的有2位老师;教龄在5—10年的5位老师;教龄在2—5年的有4位老师。其中,副高级职称2人,中学一级2人,中学二级教师7人,篮球专项教师3人。新中考改革以来,因项目的增多,但课时根据国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七至九年级一周的体育课时为3课时,一学期总课时为45课时,其中篮球课时为8课时。昆明长城中学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规定七至九年级一周体育课时为3课时,一学期总课时为60课时,其中篮球课时为12课时运球为6课时。
2.2学生学习篮球运球态度调查分析
对昆明长城中学2023届(50男、50女)进行了问卷调查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得知,90%同学是非常愿意上篮球课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同学是喜欢和一般的,这就证明同学们上体育课的欲望是非常强烈的;但是从第二项的分析来看,只有76%的同学喜欢篮球的运球课程,较之前喜欢上篮球课的同学降低了14%,最后还2%的同学是不喜欢上篮球的运球课程。
2.3篮球运球课程现阶段的训练
通过调查得知,78%的同学觉得篮球运球课程的新颖程度一般,还有12%的同学觉得不够吸引,只有少部分的同学觉得老师的训练方法非常新颖和新颖。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教师的训练还在停留在老的训练方法,虽然对篮球技术有所帮助,但是学生的整体兴趣度不高。
2.4学生希望的篮球运球训练课程
通过调查得知,94%的同学是希望篮球运球训练课程非常有趣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是有趣和一般,从数据可以看出,只有将篮球的运球课程的有趣度和新颖程度提高,才能让更多的同学喜欢并加入到篮球的运球技术中来,为我们后面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3结论。
3.1从教师的调查中得知昆明长城中学体育课程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都是每周3课时,一学期总课时为60课时,其中篮球课时为12课时运球为6课时。课时相对固定。
3.2从调查数据中得知,学生对于篮球课程是非常喜欢的,也愿意上篮球课,但是反观篮球运球技术的课程,学生的兴趣度有明显的下降,这样从侧面反应出来,教师对篮球运球技术的引导不足和学生对篮球运球技术的重视程度不足,因篮球运球技术为篮球基本技术之一,只有学好运球才能上升到打实战等别的篮球技术中去。
3.3学生对现阶段篮球运球课程训练的新颖程度不足,从调查中得知,学生觉得篮球运球课程新颖程度是非常不足,较前面的调查结果出现了非常大的反差,篮球运球课程对学生的吸引不足,在本不高比列喜欢篮球运球的前提下,这样的结果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开创和设计新颖篮球运球方法是当前最主要提高篮球运球的路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