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审计诚信及其建设
2021-03-31赵玮琪廖欣怡
赵玮琪 廖欣怡
摘 要:通过论述审计诚信对我国审计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揭示信息环境下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审计人员诚信、制度机制、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基于此,从企业发展和我国现存审计制度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讨加强审计诚信建设的重点措施,促使审计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推动企业、社会长远健康发展。
关键词:审计;诚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D6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35-0129-04
引言
在现代信息化环境下,中小型企业目前已逐步实现了审计信息化。审计工作不仅关系到企业债权人、股东等多方的利益,而且在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作用[1]。审计作为经济工作、企业运行的基础和重心,要想保证企业与经济正常高效地运作,就需要保证审计工作的誠信。如果审计工作存在不诚信的情况,那么审计工作就会流于形式,失去其存在的实质意义与价值。目前,我国审计行业存在诚信缺失的问题,甚至是诚信危机,一些虚假的审计信息对部分企业和部门有利好,这就使得审计部门可能会认可这些失真的信息,从而造成恶性循环,不利于企业的持续性发展。这就要求审计工作人员及相关部门,立足于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从整体利益出发,及时准确地报告审计信息,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有效性。因此,本文基于企业中存在的审计不诚信现象,对信息环境下审计诚信的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审计诚信的重要性
审计诚信是社会诚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全国大力倡导建立诚信社会,审计诚信问题的分析和建设性意见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审计诚信可提升企业形象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信用经济。各经济主体之间的诚信是市场经济高效运转的道德基础,如果经济主体之间失去诚信,契约关系就难以得以维系,各种交易就难以继续进行,进而社会经济秩序就会发生紊乱,失去生命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更是空中楼阁。对于企业而言,良好的企业形象会给企业带来合法性基础,增强被经济市场中其他主体的认可度,从而实现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局面,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若审计不诚信事件曝光,这无疑会降低企业的合法性,使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受到约束。此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时代下,尤其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经济的兴起和普及,各种经济贸易、投融资都注重诚信和商业信誉,诚信和商业信誉成为交易活动的通行证。
(二)审计诚信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企业审计工作诚信与否,不仅是企业之间判别彼此间诚信度的重要依据,也是影响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因素[2]。例如,企业在融资贷款时,会被要求出具信用等级证书、资信等证明、信用报告,其中就包括企业相关人员的诚信度分析。银行等机构会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决定是否贷款及贷款数额。信用等级高的企业,贷款成功率势必会高一些,贷款金额也相对较多,充足的资金可以使企业调动更多的资源,为企业稳定发展及壮大提供良好的基础。此外,审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是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3],给企业利益相关者传递可靠的审计信息,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策略,最大程度上保护各方利益。
二、审计诚信存在的问题
目前,审计工作存在不诚信的行为,主要可以归为以下三点。
(一)审计工作者诚信缺失
一方面由于日常审计工作缺乏强制性的监督,另一方面审计工作者在面临利益诱惑时缺乏诚信意识,使得部分审计工作人员为了谋取自身利益,利用工作优势对审计信息进行造假[4]。首先,由于企业中存在的代理问题,审计工作者可能与企业管理者沆瀣一气,利用信息不对称,通过不诚信的行为获利[5]。企业管理者为了自身利益,可能会存在短视行为,通过审计造假来给股东营造出企业经营良好的虚假情况。而企业股东往往是负责企业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的,具体经营管理的权利则下放给企业管理者。因此,对企业的经营情况的了解通常是通过查看企业账目获得,这就给企业管理者和审计工作者可趁的机会。此外,审计信息披露缺乏时效性[6],季报、半年报以及年报等的公布时间与真实会计年度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若在这段时间差内存在虚假账目的情况,时间间隔越久就越难查证。在此种情况下,审计工作者本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审计工作存在信息漏洞
在审计工作信息化环境下,尤其是随着电算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我国的审计工作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操作完成。审计信息化使得审计工作的效率大大提升,但也给审计信息带来了安全隐患。一旦计算机系统出现问题,就会使得企业的财务等信息存在暴露的风险,审计信息的安全性就难以得到保障。同时,在审计信息的生成、保存、传送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遭到不法分子的拦截与篡改[7]。审计信息化系统若缺乏相应的安全检测软件,漏洞若不能被及时地进行填补,病毒不能被及时地查杀,并且此时如果审计监测系统没有安装最先进的监测技术装置或安全级别不是很高,那么审计信息就暴露在了一个极度不安全的环境里[8]。此外,针对此种不良行为的法律条文也不尽完善,审计信息化工作的安全性也难以得到保障。再者,审计工作人员若缺乏相应的审计信息化电脑操作知识及信息安全意识,就很可能在审计信息化工作者无意识、无防备的情况下,被不法分子将审计信息改变或者窃取,从而使得审计信息化工作存在不实的情况。
(三)缺少完善的审计监督机制
首先,由于起步发展较晚,我国的审计监管行政制度还存在不足,监管方式手段相对不够完善,审计行业规范性的惩处力度较小,且大多数企业的审计工作相对比较独立。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审计工作出现问题或者纰漏,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这就使得审计工作者在法律层面有空可钻。其次,企业自身内部监督管理体系的构建缺乏合理性[9]。由于企业的审计工作者的任命大多由企业CEO直接任命,并受其监管。由于企业中存在的代理问题,存在企业CEO通过买通审计工作者来巩固自身地位,不惜让审计报告失真,来最大限度地符合其自身利益的情况,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三、审计诚信建设
审计诚信的建设可以基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加大对审计工作者的约束管理
首先,加强对审计工作者的诚信教育。在对审计专业工作者的培养和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对其职业素养的培养,而且不能忽略对其职业道德的教育。其次,创造诚信的审计行业风气,加大审计诚信的宣传力度,要让企业意识到诚信是重要且有利于企业的,使审计诚信成为行业规范,建设诚信的审计行业环境。再次,利用声誉机制对审计工作者进行约束和管理。建立健全对诚信审计工作者的奖励制度,对审计诚信度高的优秀审计师发挥其模范作用,作为审计工作者的学习标杆[10]。建立健全对审计工作者的惩罚机制,加强对审计行业内不诚信工作者的曝光,建立跨地区的诚信黑名单,建立个人信用档案,通过信息传递系统实现对审计工作者的警示作用。
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信息造假,以及在审计行业频繁出现的审计失败案例等事件的曝光,使得社会公众对整个财务、审计行业的信任度降低。相关客户公司都会趋利避害,避免聘请声誉差的审计师,以免给公司产生负面的经济后果。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操守的审计人员也会在业界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可以促进声誉机制经济价值的实现。为了改善市场环境的低信任度现象,提高审计专业业务水准、审计职业道德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审计信息具有的信任性质,审计行业对于诚信道德要求标准较高。所以,审计工作者的声誉已经成为了传递其工作态度和审计成果质量的一个重要信号,影响着相关机构对审计人员的选择[11]。因此,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声誉机制能够促使审计从业者的执业行为更加诚信和专业,有助于审计师保持独立、提高审计质量等,成为审计诚信与审计质量的一种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重塑审计行业的声誉,以此挽救审计行业的诚信缺失的现实状况。
(二)建立健全审计制度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都不完善,管理者在审计工作上有很大的话语权,且因为公司高层对公司发生的日常业务和运营情况都非常了解,所以可以通过职务便利以及经济手段来操控审计工作的进行[12]。首先,在企业内部设立独立于企业管理层的审计监察部门,能够由企业股东指派直属于企业投资者的专业审计人员,与企业管理者形成制衡的局面,这样能有效地监督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其次,外部审计制度方面,对于审计上作中存在的不诚信行为,应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及相应具体的惩罚,让审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三)建立安全的审计工作环境
一方面,要想建立安全的审计环境,审计人员信息化职业素质的提升必不可少。应对审计工作人员进行专业训练,使其能够正确操作计算机,熟悉审计信息化系统中各个环节的操作,从而高效地进行审计工作。如果审计工作者本身业务熟练度不过关,再好的工作环境都是空中楼阁[13]。另一方面,审计信息化对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条件、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企业应该从自身实际工作需求出发,加大对审计信息系统的人员和资金投入,提高审计管理软件性能,确保审计信息的安全性,并且及时更新审计系统,使审计系统与时俱进。具体为,企业不仅要建立安全、可靠、稳定的审计信息系统,还要建立审计信息系统保护机制[14],对审计工作者进行授权管理,防范非法用户入侵、篡改、盗取审计信息。
(四)加强对审计行业的监管
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工作依旧是跟在企业审计决策工作后,强调事后的监督。事后审计监督相对于事前审计监督,虽然能够对决策失误者给以相应的惩罚,但不能把能够避免的损失降到最低[15]。在实践中,应不断提高审计监管水平,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在对社会审计组织执业质量进行检查时,应通过严格检查、监督管理,以震慑造假的审计工作者和审计师事务所[16],促进社会审计组织依法公正执业,提高执业质量,创造一个公平公正执业的审计工作环境。同时,加大审计工作质量及诚信宣传力度,在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下,营造良好的审计氛围。
四、结论
在信息环境下,审计工作出现諸多问题,严重扰乱、阻碍了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及企业的正常运营与长远发展。审计诚信体系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保证审计信息真实可靠是审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审计行业更是注重诚信的一个行业,必须将诚信建设放在头等位置。在审计工作中要坚守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在各个市场交易主体中要建立普遍信任,从而有利于各个经济主体,降低各自的交易成本。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建设审计诚信应当从健全审计制度体系和加强审计诚信教育等方面着手进行探讨。审计工作诚信原则的贯彻,可以维护市场经济的良好秩序,有效保障各个市场主体的自身利益。这样,不但有利于企业之间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而且有利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天奇.探讨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J].财会学习,2016,(12):140.
[2] 郑石桥.审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5):316.
[3] 胡薇.基于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的诚信价值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1):203.
[4] 王梓,夏 ,余舒婷.新“环境法”对林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20,(5):4-6.
[5] 黄姝瑶.生态美学视角下宜居城市建设探析[J].艺术科技,2020,33(12):111-114
[6] 马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全过程分析[J].会计之友,2012,(5):93-94.
[7] 陈镜如.我国林业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20,(4):20-23.
[8] 黄姝瑶.基于EVA-BSC模型对物流企业绩效分析[J].中国水运,2020,(4):34-35.
[9] 张双丽,徐荣.中欧四国强制性企业社会责任制度比较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20,(1):25-28.
[10] 汤小莉.国家审计问责制度解析——基于审计问责要素视角[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24(4):14-17.
[11] 钟马,徐光华.企业会使用慈善捐赠响应强制导向企业社会信息制度吗?——基于准实验研究的证据[J].财会通讯,2019,(36):8-10.
[12] 钟马,徐光华.高管过度自信、利益相关者资源需求压力与企业社会责任[J].财会月刊,2019,(24):26-35.
[13] 黄姝瑶.互联网视角下苏州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科技,2020,33(10):95-98.
[14] 黄姝瑶.新媒体视野下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艺术科技,2020,33(9):28-31.
[15] 刘家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J].审计研究,2008,(3):3-9.
[16] 叶楚琪.财务会计工作质量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21,(19):19-21.
[责任编辑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