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环保意识渗透

2021-03-31白子荣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5期
关键词:环保渗透意识

白子荣

摘要: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环境问题正成为影响最大的全球性问题。本文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及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阐述在物理教学中适时、适量地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渗透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新时代中学生应具备“绿色道德、绿色素质”的行为习惯,唤起学生对自然的关爱和社会的关注,提高每个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我们的生活空间更绿、天空更蓝、校园更美。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环保;意识;渗透

1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环境污染也在加剧,环境问题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环境污染正侵蚀着人类的生活空间。在经济发展中,如果忽视了环境保护,那么,我们的生存空间将要丧失殆尽,地球上的生命将面临灭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绿色发,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环境保护势在必行,而保护环境,取决于人的环境意识形态高低,所以,在实际学科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形态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是当今课程改革教育的理念之一,也是我们教育教学任务中的职责和义务。下面是我结合物理学科特点,联系实际社会生活环境,就培植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保护环境和爱护环境责任意识的渗透教学。

2充分挖掘和利用物理教材渗透环保知识

初中新课程人教版物理教材中每一章、每一节或多或少都涉及到环境知识问题。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联系学生身边实际环境,紧密有机地适时渗透环保教育。如“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一节的教学中,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污染越来越多,请同学们列举出几种污染。”课堂气氛很活跃,其中同学们就列举出了本节课的中心问题“空气污染”。针对“空气污染”我接着又提出了以下问题。

2.1什么原因造成空气污染?

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同学们的思维被激发,小组讨论氛围浓厚,讨论结果展示与分享时,小组代表纷纷发表观点。如:各村社组集堆放没有及时处理的垃圾废物腐烂发出的臭味;燃烧收割完后的荞麦杆,焚烧丢弃垃圾废物排放出的烟尘废气等都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

2.2空氣污染对我们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同学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讨论更加积极主动,回答更加踊跃。如:大气污染不但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而且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甚至影响全球气候;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经化学变化溶于水中,会产生酸雨,危害农作物、森林和湖泊中的生物等。

2.3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减弱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

同学们的思维再一次被激发,课堂讨论气氛更高涨,回答更积极主动。如:不能到处乱丢废物废渣;不能随便乱焚烧废物;不能随地吐痰;建立垃圾处理点;尽量使用污染小或无污染的能源—太阳能等。

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污染的原因,知道改善、预防及消除污染的基本措施与方法。又如在讲授“光的反射”现象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现代许多大楼的外墙面为了美观都用玻璃做墓墙,有资料报道,美国纽约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耗巨资拆除了大楼外墙的玻璃幕墙,因为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请同学们谈谈,为什么玻璃幕墙会有不好的影响”。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同学们知道了“光的反射”造成的负面影响;在讲凸透镜会聚作用后让学生思考“在森林里为什么不允许随意丢弃透明的饮料瓶”;在讲电学时,介绍废旧电池回收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教学中我还结合当前环境资源面临的问题,如“淡水资源枯竭、水土流失、沙尘暴、电荒、油荒”等问题和学生一起探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和讨论,开发了学生思维,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学生感到环境问题确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环境,从而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观念,形成良好的环保道德意识。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渗透环保知识

同学们在校园内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空饮料瓶的现象随处可见,为使学生养成爱护校园卫生,爱护环境,具备“绿色素质思想”的行为,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渗透环保知识。我结合教材部分实验,布置学生开展“利用废旧品自制实验教具”活动。让学生把自制教具拿到课堂上进行实际演示与分享,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同学们用废旧饮料瓶注满水和在塑料片上滴一滴水珠的方法制作凸透镜,用它们模拟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用废旧饮料罐制作“土电话和小孔成像”装置;用矿泉水瓶制作“量筒”;用塑料代和饮料瓶装水演示“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用废旧电池拆下来的碳棒、废旧塑料等探究物质的导电性能实验;用输液瓶及玻璃管做“气压和温度关系”实验。同学们所制作的教具都是丢弃的废垃圾,这些材料来源方便,经济。调动学生利用废弃材料制作教具,即清除了校园垃圾又保护了环境卫生的清洁,同时,开发了学生的智能,学到了知识。这样,通过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知道物理知识就在身边,并能积极主动去探索,发散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了能力,积累了知识,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组织物理课外活动渗透环保知识

在我们农村中学教育中,学生感受到和看得见最直接的环境问题是:“水污染、水资源枯竭、大片森林被砍伐”。为进一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环境责任感,创建环保意识,我把小课堂与大课堂联系起来,带学生到室外进行物理课外探究学习,诱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不仅只是看到教室的卫生,看到校园的绿化,而是到生活中去,到社会中去,到大自然中去,在实践中观察、畅想,写调查报告和环境小论文,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如我组织学生到离我校100多米处的“把边江”进行水污染调查探究活动。

师:请同学们观察我们面对的这条江水出现了什么情况?

生:水流量一年比一年小,水质常年浑浊。

师:请同学们分析讨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gzslib202204011259

生:河流周边沿岸的百姓毁林开荒、乱砍乱伐,造成水资源枯竭;江域周边集镇及养殖户直接将大量人畜污水、废渣排入河内造成水污染;河道里常年乱采砂石造成流水常年不清。

师:這些污染会带来什么危害?

生:周围箐沟水源枯竭,农田荒废;水污染致使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鱼类大量死亡。

师:请同学们想想应采取什么措施防止污染?

生:严禁毁林开荒、乱砍乱伐;进行植树造林保护水资源;农村各家各户厕所建造化粪池、禽畜粪便处理池,禁止废弃污水水直接排放到箐沟及河道里。农村垃圾、废渣等集中处理整治。

这样的师生共同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学习乐趣,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净化了学生的环境思想,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理论观,提升学生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内涵的理解。

5结束语

总之,环境问题正成为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现实性问题。物理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物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作为新时代教师必须结合新教材改革要求,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树立超前环保教育意识理念,结合当前环境面临“淡水资源枯竭、水土流失、沙尘暴、空气污染”等重大环境问题,把握时机,掌握分寸,找准教材的结合点适时,适量地进行环保意识教育渗透,培养学生树立对未来生存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使学生认识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平等,息息相关,和谐发展共生的重要性,从而具备热爱环境,保护和改善环保的意识,以达到创建“绿色校园,和谐社会”的目的。

参考文献:[1]初中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下册《物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6[2]初中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全册《物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6[3]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4]肖启明.环境保护从我做起[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3.2[5]秦书生张海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唯物史观阐释[D].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gzslib202204011259

猜你喜欢

环保渗透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浅谈公路绿色环保养护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消防意识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