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衡水湖保护区鸟类新记录——毛腿沙鸡

2021-03-30蒋亚辉李峰彭猛威武大勇

甘肃林业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鸟种荒漠衡水

蒋亚辉,李峰,2,彭猛威,武大勇,2

(1. 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2. 河北省湿地生态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河北 衡水 053000)

2019年11月13日16点30分,在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保护区)鸟类常规监测时,小湖堤样点(115°34′56.4″E、37°34′12.5″N)发现起飞一群陌生鸟类,约200只,个体鸠鸽大小,体色沙棕基色杂有黑斑,从小湖一侧王家宜子村与邢家宜子村之间的荒地起飞,向西快速飞越衡水湖东湖,降落于中湖大道西湖北关村至前冢村一带。飞越头顶时,监测人员听到快速振翅发出的“呼呼”声。Swarovski CL8 × 30双筒望远镜仔细观测其飞行姿态,Canon-EOS 7D MarkII + Canon-EF180 mm f/3.5L记录到该鸟种带有GPS位置信息的图片资料。同月此后3次常规监测中,又远距离观察到该鸟集大群快速起飞、盘旋,降落在于草本植物繁盛的荒地中。

该鸟种飞行时显得头颈短、胸腹凸、翼尖长、尾似针,振翅频率高,飞行速度快。图片资料显示该鸟的细节特征——头小喙短,颈胸灰色,中央尾羽极长,外侧初级飞羽细长似针状;下体及翅下整体棕灰色,纺锤形黑色斑块横置于腹部中央,腋下有点状黑斑;翅下整体色浅,初级飞羽色稍深呈灰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沙棕色并具有黑色条状斑纹,确定为沙鸡目。对比该鸟清晰照片和鸟类图鉴[1-4],其横置于腹部中央的黑色斑块和翅下整体色浅两个特征显著区别于同目其他鸟类,确定该鸟种为毛腿沙鸡Syrrhaptes paradoxus。查阅东亚鸟类、中国鸟类和河北鸟类生态分布资料,表明毛腿沙鸡的越冬个体曾到达过河北省北部的承德、秦皇岛地区[5-7]。进一步查阅保护区鸟类名录等历史文献资料[8-10],本次记录为保护区乃至冀南平原地区的首笔纪录,其所属沙鸡目、沙鸡科、毛腿沙鸡属也是衡水湖首次记录。

毛腿沙鸡,单行种,无亚种分化[6]。主要分布伊朗、土耳其和中亚、贝加尔湖地区及蒙古南部,国内分布于新疆、内蒙古等地,栖息于荒漠和半荒漠地区,是典型的荒漠鸟类[6]。毛腿沙鸡下肢较短,被羽到趾,仅3趾,后趾缺,跗蹠底部被有细鳞成垫状,适应在温差大的荒漠中行走和生活;喙似家鸡,但小而弱,主要以野生植物的种子、浆果为食;翅尖长,第一枚初级飞羽最长,中央一对尾羽也特别尖长,飞行时常低空波浪形前进,两翅扇动极快,飞行十分迅速,且发出呼呼声响[11]。毛腿沙鸡不迁徙,但游荡,秋冬季节常成百上千甚至上万成群不定期游荡到分布区之外,国外有游荡到朝鲜、日本、印度的记录,国内有游荡到广西、四川的记录[11-13]。自2017年3月至今,保护区常规监测数据库中,毛腿沙鸡的相关记录仅集中在2019年11月,也印证了这种鸟类冬季游荡的生态习性。

1985年,陈彬解剖冬季捕采于内蒙古集宁的毛腿沙鸡标本嗉囊,发现其中全部为植物性食物,以禾本科和藜科等野草和农作物种子为主[14]。衡水湖保护区年平均降水518.9 mm,年平均蒸发2 201.9 mm,有较大面积的沙生植被群落和盐生植被群落[8],以及丰富盐生、沙生、旱生植物种类资源[15],这是毛腿沙鸡可以在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停留甚至越冬的基本条件。

猜你喜欢

鸟种荒漠衡水
基于鸣声组合特征与CNN 的电网危害鸟种识别
向荒漠宣战
衡水鸿昊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适宜衡水的梨品种筛选试验
拍鸟“五部曲”
衡水专场(二)
荒漠生态系统的演变
荒漠水塘
荒漠之路上的三首情歌
北京究竟有多少种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