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贫给他带来一个媳妇

2021-03-30文/易

加油站服务指南 2021年2期
关键词:鹤峰一策工作队

文/易 名

溪坪村以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穷山村,是一个干部难熬、基础难抓、上访难缠、歪风难治的“四难村”。如今,在中石化鹤峰石油帮扶下,“四难”村蜕变为最美乡村,实现了“破茧成蝶”。

廖长鑫,村民叫他“穷三金”,溪坪村五组人。他原本居住在溪坪村最高的一个山坳上,由于交通不便,冬天下山怕滑倒,夏天下山怕蛇虫。祖祖辈辈的遗训让他一直守候在这片与世无争的山坡上,不愿离开山坡半步。2018年,精准扶贫整体易地搬迁。经过驻村工作队队长陈泓霖多次劝解,他一家四口勉强同意搬到离家3公里的集中安置点。搬是搬了,可一家的生活来源成了驻村工作队员们的一块心病。弄不好,他将山上失收山下无粮,我们四季担忧。

为了缓解这一被动局面,驻村工作队决定走“一户一策”路线,支持廖长鑫在山坳上发展养殖和种植,并多方筹资为他修通了2公里山路。2年时间,在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他成功养鸡100余只,养猪10余头,种植了1000余棵核桃树。如今,他一家老小住上了小洋房,年收入近5万元。以前一言不发的廖长鑫现在说得最多的就是:“过春节,你们一定要来吃‘泡汤’。”

2015年,驻村工作队进村时,高刚38岁,未娶妻,父亲肢体残疾,母亲多年自闭症。他一家三口挤在一个矮柴房内,占地面积不足10平方米。每次入户走访,高刚第一句话就是:“希望工作队帮我找个媳妇”。

工作队员通过和高刚交心谈心,得知他也想外出务工,但放心不下双亲。工作队长李中立当即承诺,只要你外出务工勤勤恳恳,每个月给父母卡上存钱,我们就替你照顾他们。同年8月,高刚在驻村工作队的推荐下,走上了外出务工的“快车道”。一句承诺,三届队长,五年如一日,高刚和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兑现了彼此的承诺。2019年,高刚返回家乡,盖起了两层小洋楼,邻村姑娘以身相许。以前他见面的那句“找媳妇”如今变成了“结婚时,你们一定要来喝喜酒。”

多年前,溪坪村是一个仅靠玉米、马铃薯等传统农业生存的村寨,每亩地年产值不足千元。驻村工作队抓住有机茶发展机遇,将茶叶作为溪坪村龙头产业,成立了“万众茶叶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走“路边就是茶园、茶园即是花园”的旅游产业路子。

在茶叶种植空当期,驻村工作队套种辣椒、豇豆、茄子等蔬菜,去年种植的200余亩辣椒喜获丰收,收入9万多元。支部书记聂金恒每当看到800亩绿油油的茶园时总会感叹:“多亏了中石化帮扶。你们不要撤走。即使走了,也要记得每年回来品口茶。”

鹤峰石油一班人来到溪坪村,实行“扶贫先扶志”,创新“一户一策”战略,大力提倡外出务工,就近临工;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稳定种植业,发展养殖业。溪坪村逐渐从“四难”村转变成恩施州最美乡村。溪坪村不仅有自然生态之美,还有文化和谐之美、生活幸福之美,成功实现了完美蜕变。

猜你喜欢

鹤峰一策工作队
河北省滦河“一河一策”方案编制与实施评估
轻盐集团: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一城一策
因户制宜 一户一策 滨州结对帮扶注重“造血”
山光水韵话鹤峰
深山峡谷强音回荡---湖北省民宗委派驻恩施鹤峰抗灾救灾工作组工作纪实
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
桥陈村来了一支扶贫工作队
湖北鹤峰邬阳乡:“法文化”沁润土苗山乡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