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21-03-30刘灶娣谢秀芬冯雪飞

智慧健康 2021年4期
关键词:开腹肌瘤子宫

刘灶娣,谢秀芬,冯雪飞

(英德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妇科,广东 英德 513000)

0 引言

子宫肌瘤为妇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女性生殖系统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该病多发于35 岁以上女性,其发病率约为20%,目前其发病原因尚未明确[1]。子宫肌瘤的主要表现有尿路梗阻、盆腔疼痛、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及月经量多等,虽然子宫肌瘤多数为良性,但依然存在癌变危险,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传统开腹手术是目前用于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疗法,但临床实践证实,该术式存在较高并发症,同时该术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大,术后恢复速度也比较慢[2]。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用于子宫肌瘤临床治疗的效果得到了人们的肯定,本研究以我院2019 年2 月至2020 年2 月就诊的30 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用于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2 月至2020 年2 月之间来我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30 例,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 例,分组法为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6~54 岁,平均(35.31±5.25)岁,肌瘤直径在2.5~8.2cm,平均(5.2±2.4)cm,7 例浆膜下肌瘤,8 例肌壁层肌瘤;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7~55 岁,平均(35.28±5.45)岁,肌瘤直径在2.6~8.4cm,平均(5.1±2.5)cm,8 例浆膜下肌瘤,7 例肌壁层肌瘤。两组子宫肌瘤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均经B 超或宫腔镜检查确诊;②均无手术禁忌证;③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内容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患者;②排除恶性肿瘤患者;③排除精神障碍患者;④排除不能主动配合完成研究者;⑤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3 方法

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对患者行全身麻醉后常规开腹进入腹腔,确定子宫肌瘤突出位置逐层切开肌层,将肌瘤剔除,最后缝合、关腹。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前准备工作与开腹手术相同,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改良膀胱截石位,于脐上1cm 取10mm 切口,腹内压为2kpa 之内,行切腹穿刺,取直径为10mm腹腔镜探查腹腔,给予明确诊断之后在麦氏点及其对侧取第2 和第3 操作孔,并置入Trocar,可于耻骨联合上取第4 操作孔,沿子宫肌瘤长轴切开,直至假包膜并分离,切断蒂部,分离时用双极电凝止血,关闭残腔并缝合。

1.4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疗效评价标准[3]:子宫肌瘤切除术后24-48h 可下床活动,存在轻微伤口疼痛或无痛,为优;术后48h 之内伤口存在轻微疼痛,卧床状态之下痛感不明显,但活动时疼痛感严重,为良;术后48h 之后疼痛症状并未改善,为差。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用SPSS 21.0 软件进行处理,临床指标等数据均采用t检验,用()表示,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用(%)。以P<0.05 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之间临床指标比较

组间临床指标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指标比较()

表1 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指标比较()

2.2 两组之间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优良率93.0%(14/15)高于对照组60.0%(9/15),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之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出现1 例术后腹部胀痛,未见其他并发症,对照组出现2 例切口红肿,经对症理疗后症状好转,组间差异不显著(χ2=0.370,P=0.543)。

3 讨论

子宫肌瘤还可称为子宫平滑肌瘤,一般情况下临床症状不明显,仅有少数患者会出现腹部压迫感、阴道出血、腹部肿物等表现[4-6]。由于患者体内雌激素含量长期过高,导致内分泌失调,极易引发子宫肌瘤,同时子宫肌瘤活性增强与肌瘤的发生、发展亦存在密切关联,如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发展为恶性病变,甚至导致子宫体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7-9]。

在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相比传统开腹式子宫肌瘤切除术,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可帮助其缩短缓解病痛的时间,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可于直视状态下进行手术操作,有效分离腹腔与盆腔粘连,其安全性较高,且术后不存在显著的体表瘢痕,与广大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对美观度的需求相符。这里需要关注的一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对操作者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不断提升其手术操作技巧,这样才能提升手术成功率[10-12]。本次研究中共选取30 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后,分别行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指标如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组间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下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疗效更佳。

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更小,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也更小,患者承受的痛苦更少,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开腹手术的不足,尤其是对于肥胖患者而言,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可有效避免传统开腹手术的并发症。随着近年来手术器械的改进与经验的积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将会在子宫肌瘤患者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虽然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优点很多,但目前使用该术式治疗巨大子宫肌瘤仍然存在一定争议,此种情况下是否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还需医护人员在手术之前进行全方面的检查,并对手术后果进行充分评估。另外,如患者存在剖宫产史,需剪开膀胱腹膜以分离下推膀胱,露出峡部下宫颈约1cm,以减少对膀胱的损伤。

通过上述内容的分析可知,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但对手术方案的选择还需对子宫肌瘤数量、大小、位置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巨型子宫肌瘤、多发肌瘤、肌壁间位置深者均需以传统开腹手术为首选术式,由于其手术操作难度不大、更利于术后恢复,因此腹腔镜手术需以肌瘤直径达到6cm 或肌瘤数量达到3 个作为其相对禁忌证。肌壁间位置较浅、浆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更适宜选择腹腔镜手术,由于切除子宫肌瘤之后深度较小,采用双极电凝止血效果比较好,体现为出血少、创伤小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本研究结果亦显示,腹腔镜手术在多方面临床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因此如在掌握手术禁忌证、适应证条件下,应该将腹腔镜手术作为子宫肌瘤临床治疗的最佳方案。

猜你喜欢

开腹肌瘤子宫
非脱垂子宫应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效果研究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跟踪导练(五)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106例临床研究
治疗子宫肌瘤视大小及位置而定
什么样的子宫肌瘤需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