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 传承 传播
2021-03-29李小莹
福建闽南依山傍水、风光旖旎,八闽大地也活跃着丰富多彩和乡土气息浓郁的民族音乐文化艺术。庚子金秋九月,来自全国各地的音乐学者在美丽的鹭岛厦门举办了一场新时代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集美大学音乐学院主办,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厦门市音乐家协会、厦门市曲艺家协会协办。研讨会专家学者结合不同学术背景和研究视角,对新时代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提出独到的见解与思考。
一、关于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相关要求,中宣部出版局筹备设立了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项目组,召集工程项目组的指导专家委员会开展工程项目沟通会,并加强工程项目的相关组织、协调、评估、督查、验收等工作。
中华民族传承出版工程包含4个子项目:名录库编写项目、数字化修复项目、民族音乐资源库项目、精品出版项目。对于已完成结项验收的项目,工程项目组开展后续入库对接工作;对于成果质量不达标的项目,出具专家意见书推动整改。截至2020年9月,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已开展实施96个项目工作,涉及62家项目承担单位,已完成4家项目承担单位的采风录制,2家项目承担单位的数字化修复以及31个音色库、资源数据库、专家委员会办公室、精品出版等项目的结项验收工作。①从组织实施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至今,工程在制度建设、工作部署、组织保障、采风录制、数字修复、精品出版等方面均取得实质性进展,有效发挥了工程建设智库作用。
新时代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研讨会正是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2020年重点研究课题《新时代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策略研究》的系列活动之一。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汪京京是项目评审专家之一,他认为过去国内学者更多关注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保护与整理,但这只是完成了其中的一部分工作,今后我们还需更多关注传承与传播,这也是举办研讨会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二、新时代南音传播路径探讨
南音被称之为是“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新时代南音的传承与传播是本次研讨会的重点话题。
一直以来,南音对促进我们与东南亚地区和世界各国地区的音乐文化交流均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流传遍及海内外,不仅活跃在福建厦漳泉、港澳台等地区,还在海外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有广泛的交流。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王州认为,可以将南音的国际传播归结为为两种路径:扎根式传播和流动式传播,前者是扎根于当地华人华侨居民生活区的传播,后者是不受时间、地点、人群限制的流动式传播。
当下如何传播南音,如何吸引年轻人的关注与喜爱?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宋瑾以南音四大名谱之一的《梅花操》为例,从钢琴改编曲为切入点谈论民族音乐的移植传播,并提出,移植的改编曲作为一种混生音乐对原生音乐的阐释,它阐释了什么,改变了什么,不能阐释什么以及阐释有何意义?宋瑾认为,钢琴曲《梅花》阐释了南音《梅花操》静态音符,并力图阐释其活态韵味,但钢琴发声的“颗粒性”很难做到润腔,无法传达南音弦管“点线结合”的音韵,此外南音的多人游戏和弦友之间配合默契的合作交流状态也是钢琴改编无法阐释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移植的改编曲也造就了新南音审美趣味,如今有不少年轻音乐学习者或教师,正是通过弹奏移植曲而逐渐喜欢传统音乐的。
南音以闽南语演唱,其传播是否会受地方语言的影响?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陈燕婷重点观察了南音在北京的传播现象,通过在京的二十余年,见证了北京观众对南音从陌生到熟悉,从难以接受到逐渐接受并喜爱的变化过程。南音在北京传播的主要形式是演出、讲座、会议和教学,考虑到观众的接受能力,在京演出节目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与创新。陈燕婷认为,我们仍需避免为迎合观众而对表演节目所做的过多调整,当下仍需加强南音人的文化自信,要深挖传统,不必盲目迎合观众口味及外来标准。
笔者认为,南音的传承与传播中所遇到的困惑,诸如:要扎根式传播或流动式传播?要原曲呈现或鼓励改编移植?要原汁原味或变化创新?这些不仅是当下南音传播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其他众多民族音乐文化新时代传播所需要共同思考和探讨的话题。以南音为代表的民族音乐,虽然受地方语言理解与学习的限制,但保留民族音乐文化的语言特色,亦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体现。
三、民族音乐传承与人才培养思路
与会专家学者中,既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有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舞台表演实践如何与学校人才培养相结合也是研讨的重点之一。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天彤认为,高校传承“非遗”是依托课堂教学进行的,高校教师应该成为所在领域中新一代传承人的代表,身为教师理当率先垂范,要深度参与到调查对象的音乐文化场域,学唱、学跳民族歌舞和音乐。不论是“非遗”传承人或高校教师,他们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应该各展所长。传承人在传授技能方面更有优势,而教师对于帮助学生在研究中确立应秉持的文化观念方面则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研讨会邀请了二十余位来自泉州南音乐团的年轻演员,现场展示了《四静板》《玉萧声》《走马》等经典作品,泉州南音乐团副团长曾家阳担任演出讲解并做主题发言。他认为,我们不仅要发挥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还应重视民间馆阁对南音人才培养的作用,同时也不应忽视依托互联网培养南音人才的重要作用。泉州南音乐团曾采录了一批优秀南音演出资料,采用一个作品对应一个二维码的形式,此举对南音学习者来说无疑提供了更为便利的途径。
泉州师范学院是国内唯一一所专门培养“‘非遗南音”本硕生的高校,也是当今南音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发源地和实验田。泉州师范学院教授王丹丹分享了南音传播的“泉师方案”:从建设南音特色专业和教学与科研团队入手,发挥学科引领、技术融合和资源汇聚的作用,继而扩大南音专业品牌在海内外的办学影响。通过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如今泉州师范学院已打造成型的南音五大“金课”不仅获省级线上精品课程,还在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上线,选课区域涉及國内各省市以及新加坡等海外国家与地区。泉州师范学院也由此获评教育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南音艺术传承基地,入选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
笔者认为,以“泉师方案”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思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播提供了新思路,能够为其他民族音乐文化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类似中国音乐学院依托民族音乐的非遗保护与传承项目来开展教学的举措,在人才培养与科研工作方面也取得丰硕成果,亦值得其他专业音乐院校学习。与此同时,在互联网对各行各业全面渗透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人才培养也需要结合新媒介与新技术,从而给并不具备现场学习条件的民族音乐爱好者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素材与资源。
四、新媒介环境下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趋势
新媒体环境下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现象与趋势也是与会嘉宾所热议的话题。以中国乐派的提出为例,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谢嘉幸认为,从其背景上说,既源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唤醒国民精神之实际需要,又源于中国音乐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自立于世界音乐文化之林的强烈诉求,如今新媒介环境下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应以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为根基。
传统唱片公司结合互联网的转型升级与发展也是当前大势所趋。中国唱片集团副总经理侯钧认为,互联网善于将用户细化分类并增强互动性,“长尾理论”更是阐明了非头部热点的那些部位依然有很大的市场份额,类似民族音乐和古典音乐等小众音乐消费人群也是可以创造出惊人的销售规模,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全方位传播民族音乐和培养更多民族音乐的年轻群体。
对中华民族音响素材的挖掘、整理与应用,也得到越来越多学者和机构的关注。中国音网总编辑魏小石认为,历史音响档案是新时代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最全面的“资源池”,这些被记录在模拟录音介质上的资料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学术价值。魏小石结合国内外音响档案的研究与应用现状,阐述音响档案工作之于中国民族音乐传播的要义和广泛可能性,其所运营的中国音网是致力于传播民族音乐的公共平台,目的正是将历史录音传播到大众之中,让珍贵的历史音响得以被听到、被研究、被发展,而非仅仅只是珍藏。
中华民族音乐数据库的建设也是推进民族音乐传播的重要方面。以南音的数据库建设为例,集美大学副教授滕腾结合“非遗”南音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元数据的创建研究,阐述了南音资源收集与整理的关键问题与存在问题,探讨如何对南音文本、乐人、乐器、作品、唱片/光盘、音视频、口述史等做元数据进行创建与研究,从而有效实现南音资源的数字化管理与应用。
对于珍贵的历史民族音乐资料究竟是应该“束之高阁”式的珍藏保护,还是应该运用科技手段将其进行数字化呈现,让更多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研究者看到或听到,其答案不言而喻。但本次研讨会让我们更加关注将来,也就是未来如何更加科学系统地创建民族音乐资源数据库,更好地分类与使用民族音乐历史音响素材。中华民族音乐历史音响档案的有效完善、有效应用与有效传播,仍是今后有待深入探讨的话题。
结 语
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不仅着眼于优秀民族音樂的保护和传承,还对新媒介环境下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给予关注。伴随历史的进程,民族音乐文化的新态传播不可阻挡,对于历史悠久的民族音乐文化,我们应该保护什么?传承什么?传播什么?
首先,如果说保护与传承应以恪守传统为主基调,那么依托不同媒介的当代传播则应鼓励探索创新融合。就民族音乐瑰宝的保护与传承而言,我们当存敬畏之心,以尊重和珍视的心态去感悟、体验那些历史遗留的珍贵文化遗产,如此方能与之产生共鸣。
其次,就民族音乐的新时代传播而言,需要强调三种存在:原汁原味的历史文本存在,依托新技术进行复制和可再现文本存在以及不同年代的表演者与创作者的创新文本存在。新时代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此三个方面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共同存在。当我们强调多元音乐文化存在的重要意义时,也不应忽视多元保护、多元传承与多元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大格局与发展趋势。
再者,伴随未来5G技术的普及应用,优秀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也应更多依托新媒介开展传播。就此,本人在研讨会中阐述了媒介进程中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特点,继而提出不同媒介环境下民族音乐文化传播:近景传播模式、远景传播模式和场景传播模式,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关于新媒介语境下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播模式与传播路径的探讨,需要持续不断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摸索,未来仍需更多学者共同参与研究。
① 参见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专家委员会办公室2020年9月15日编印《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工作通讯(总第2期)》(内部资料)。
[本文系中宣部出版局委托课题《新时代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策略研究》(项目编号:ZW20056)的阶段性成果。]
李小莹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