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课程思政的策略与举措——以《教育传播学》课程为例

2021-03-29郑燕林任增强

中国电化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在线教学课程思政

郑燕林 任增强

摘要: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举措。该文以教育技术学专业主干课程《教育传播学》为例,探讨了实施课程思政的四个基本策略与四项具体举措。四个基本策略包括:一是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线,强化课程思政目标的隐性融合;二是以挖掘思政元素为核心,选择适当的素材承载思政元素;三是以教师角色转换为关键,重视课程思政过程师生同参与;四是以激发内生动力为重点,强化课程思政效果的持续作用。以2020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情境下“理解传播的内涵”课节为例,以“正能量传播中学传播”为教学设计思路,该文介绍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落实课程思政的四项具体举措:说文解字追本溯源,培养学生传统文化意识与探究意识;问题牵引层层递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批判性思维;正能量事件巧串联,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民族自豪感;由人及物由内及外,促进学生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实践表明,课程育人效果达到预期,学生学习满意度高,所提的策略与举措具有可行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育传播;在线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立德树人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与现实要求[1]。推进课程思政,将价值观引导融入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时代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要使命。教育部2020年5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一,解决“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如何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重育人”的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诸多专家学者对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实践逻辑、教学体系构建等进行了相关探索[2][3]。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一方面,课程思政虽然与思政课程要保持同向同行,但是两者在功能与边界、内容载体、实施方式等方面仍然存有差别[4][5],因此课程思政并不能照搬已然比较成熟的思政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另一方面,虽然在理想层面所有专业课程本身就应该有思政教育之意蕴——因为教育教学本身是人类特有的、培养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因此教育教学需要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尤其是学校教育情境下,教育教学是经由系统规划的、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专门活动,务必指向服务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可靠接班人与建设者这一根本目标。然而,在实践层面,由于每一个学科专业有其自身特点,每一门专业课程有自身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要求、有教学时长限制等,课程思政最终是否能够得以实现还需要任课教师的系统规划与精心设计才能将其落实到每一次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提议了在专业课程中落实思政教育的四个基本策略;同时以笔者2020春季学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线主讲的《教育传播学》课程中“理解传播的内涵”课节为例,提出课堂教学实践中落实课程思政的四项具体举措并通过效果测评验证策略与举措的有效性。

一、专业课程中落实思政教育的基本策略

1.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线,强化课程思政目标的隐性融合

笔者认为,虽然课程思政的实现需要教师显性的教学设计(教师自身在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时需要指向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目标的达成),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多是隐性的推进——不同于思政课程明确的、系统的教学,而是隐含在学科专业内容的学习过程中。一个典型的做法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到专业知识背后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元素,引领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探寻专业知识服务国家与社会的本真价值,引导学生探究专业知识应该如何在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得到合理的、正确的应用。

以笔者所教授的《教育传播学》课程为例,本门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主干课,在知识和能力层面,旨在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深入理解教育传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能够运用传播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揭示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过程及规律;能够运用教育传播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评价教育教学过程,探索优化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能够认识到教育传播环境的综合育人功能;能够从教育传播学的视角反思并提升自身的沟通协作能力。本课程在专业认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理念的引领下,对标本专业的毕业要求指标点,从传播自身的四大要素(信源、信息、通道、信宿)及其互作原理切入,以现代教育传播的四大要素(教师、内容、媒体、学生)及其互作关系为主线,兼顾教育传播环境的优化,指向教育传播效果的优化。学生学习的主线仍然是专业知识层面的传播要素及其互作关系,但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教师将有意识地挖掘学习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将培养探究意识、问题意识与批判性思维、民族自豪感与社会责任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等育人目标隐性融入到对传播与教育传播内涵的理解之中,融入到对教育传播原理与方法的应用过程之中。

2.以挖掘思政元素为核心,选择适当的素材承载思政元素

其一,要对标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课程思政实施的重点内容,包括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六大方面。专业教师首先有必要对照指导纲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形成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清单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应用。

其二,要利用适当的案例素材承载思政元素。如何选择学生感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案例素材,让其在表征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有效承载思政元素,是专业课程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时面临的重要挑战。在专业课程《教育传播学》教学中选择案例素材的基本策略是:一是选择正能量素材,在传播正能量的过程中教传播,让学生在感受正能量传播的过程中学传播;二是注意选择与学生相关的素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三是关注素材之间的关联性,素材本身的关联性更容易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联通,也能推进不同育人目标之间的整合。如果案例素材选择适当,更容易让思政元素自然融入专业学习内容,让课程思政进入“育人无声”之境界。

3.以教师角色转换为关键,重视课程思政过程师生同参与

教师角色转换意味着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者,而是具有共情能力的学习同伴。一方面,在育人理念上,教师应做学生学习路上的一盏探照灯(通过关照学生个性差异,重视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等方式,尽可能了解学生的特征与学习需求,分析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教学得失,不断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创意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享学习过程。将生活中的案例、故事引入课堂,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自主设计一系列学习支架,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与责任感)、智能灯(促进学生智慧生成,鼓励学生成为智慧的对话者与自我成长者。相信真正有效的教学,也需要时常让学生自己在对知识的“困惑黑暗”中进行独立探索,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

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尤其要注重让教师化身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分享者与传播者,注重如何“隐形地”发挥好教师在“引”“领”“扶”“推”四个方面的作用。注重“引”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注重“领”,就是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共同进步,必要时作为“有经验的学习者”为“学生同伴”提供学习建议;注重“扶”就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要化身为学生的学习帮扶者(包括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架);注重“推”就是要通过设置系列问题,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与深度参与。

4.以激发内生动力为重点,强化课程思政效果的持续作用

价值塑造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引领需要得到学生的充分认同,让学生将正确的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笔者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与研究过程中一直非常重视凯勒的ARCS动机模型的应用[6][7],该模型由注意(Attention)、关联(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与满意度(Satisfaction)四个紧密相关的要素与环节构成。该模型不但关注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更关注学生学习动机的维持,而动机的维持可以促进学生持续学习。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也同样可以关注ARCS模型的应用。例如,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学生熟悉的情境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要重视这些素材之间的关联、素材与学生之间的关联,同时可以通过系列进阶的问题让学生既感受到有信心完成学习又能感知到问题的挑战度,并结合课后作业让学生感知到课程学习的成果的可迁移应用,从而有助于推進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主动关注思政元素,实现自我提升,有助于发挥课程思政效果的持续作用。

另外,可以关注可以通过利用适当的信息技术手段分享课程思政成果——尤其是学生学习的成果,让学生之间可以有相互学习借鉴的机会,也可以为教师积累课程思政新资源,让课程思政成为生成性的、持续改进的育人活动。以笔者本学期所授的《教育传播学》为例,本课程第一次采取完全的在线教学方式,因为师生在物理空间上分离的特定性,一方面为教师教学带来了新挑战——教师更需要关注如何采用更精准适切、有吸引力的案例与任务促进学生自主深度参与学习过程实现价值塑造,但在另一方面也有望促进教师采用在线教学平台的技术优势收集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建议与学习成果。

二、专业课程中落实思政教育的具体举措

下面以《教育传播学》课程导入后第一节课“理解传播的内涵”为例分享在一堂课中落实课程思政的具体举措。在2020春季学期,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境,以“正能量传播中学传播”为主要设计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引入正能量素材、案例,关注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不但指向让学生对传播的构成要素与意义形成系统的认识,为后续理解教育传播的本质内涵打下良好基础,也指向多方面课程思政目标,尤其关注如何促进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到自己未来成为人民教师后在教育传播中“传播正能量”的社会责任。

1.说文解字追本溯源,培养学生传统文化意识与探究意识

一方面,本课例中在专业知识层面教学目标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理解传播的概念,因此有必要追本溯源让学生理解传播之本义。另一方面.由于传播学研究起源于国外,传播学学科最先建立也在国外,但是“传播”之要义在中国本土早有讨论,尤其是在中国古代汉语中“传播”的意蕴极为丰富,如能引导学生关注,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传播”的多重意义,也可引领学生进一步关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在课例中笔者除了解释现代中英文词典中对“传播”的定义之外,还引用了学生在高中曾经学习过的古代汉语中典型的含“传”这一关键字的案例,包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传以示美人及左右”、韩愈《师说》中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苏轼《石钟山记》中“此世所以不传也”等。学生因为原来学习过这些内容因此有较强关联感,从而不但能够比较快速地理解“传播”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含义,并且也能积极参与互动。更进一步,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的“和诗以歌”的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名称中“传”字为例,让学生体会到新时代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应该关注如何以人们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共同感受中华民族的厚重文化底蕴、在文化自信中传播文化自信。

与此同时,引导学生从说文解字追本溯源去理解概念,本身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中文的“探”在古代有“伸长手臂够取较远的东西”之意,现代文中常有“尝试”“探索”之意, “究”在古文中有“穷尽”之意,现代文中则有“研究”“问个究竟”之意。中国自古就讲究“格物致知”,《韩非子·说林上》有道“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淮南子·说山训》中有“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之说,无不与探究相关。探究就是要探索事物的来源与本源,唯有探究,才能让人类有追本溯源、以小见大的智慧。

2.问题牵引层层递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批判性思维

理解一个概念最重要的不是记住专家对概念的定义,而是能够形成自己的认识。这些认识可能来自于对不同专家定义的异同比较,更来源于自己批判性思考,来源于自己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以及领域研究前沿形成的新理解。真正的批判性思考并不是“故意找茬式”挑错,而是既要冷静地考虑“被批判事物”在原来产生背景下的合理性,又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对未来的展望形成比较全面的审思式认识。在本课例中,笔者安排学生課前预习了教材,课本上对“传播”的界定主要是指“人类传播”。课上则通过设置不断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例如,提出“传播的本义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引领学生追本溯源;以“除了书上的定义还有其它什么界定?”“教材上对‘传播的定义体现出什么样共性?这种界定有没有局限性?”“除了人类传播还有什么传播?”“人类传播之外的传播对人类传播与发展有什么影响?”这样一系列问题引领学生批判性地反思教材上的定义,思考到“传播”不局限于人际传播,自然界也有传播,人与自然界之间也有传播。

3.正能量素材巧串联,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民族自豪感

笔者首先以一个小故事引导学生提取传播要素——从专业知识维度,传播包括信源、媒体通道、信息、信宿四个构成要素。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四个要素的内涵及其互作关系并促进育人目标的达成,笔者选择串联新冠肺炎疫情危机期间的几个典型正能量事例并以多媒体方式呈现作为分析载体。

其一,以钟南山院士的逆行和权威发言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信源的权威性、理想信念等对信息传播质量的决定性作用。再由此迁移到教育传播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到教师作为学生知识的主要信源,教师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精通程度、教师的理想信念等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

其二.以互联网能够及时地、动态地、图文并茂地发布精准疫情信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张文宏主任以专业又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圈粉无数”,新华社公众号转发的全国各地小吃为武汉热干面加油的漫画温暖人心这三则事例引导学生理解选择适当媒介通道的重要性。

其三,以网上疫情信息图标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一致为例,分析确保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性;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持续更新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为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知识是在不懈探究过程中得以发展的,因而信息质量是可以得到不断优化的。

其四,以确诊新冠肺炎的武汉大学生郭岳“硬核”自我隔离38天未感染一人、病愈后捐献血浆的案例,以及同学们身边的案例(本学院同年级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成为街道防疫志愿者,在地方报刊上有详细报道),引导学生认识到传播最终是否有效主要体现在信宿的变化上(案例中两位大学生不但接收到、习得国家持续更新发布的疫情防控知识,自己又转化传播正能量的信源)。

最后,以《中国一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中指出的“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为总结串联正能量事件,不但引领学生能够理解传播四要素内涵及其互作关系,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引领学生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担当意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在引导学生分析上述案例的同时,时时注意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结合自己未来的职业(人民教师)做相应思考。在分析过程中,同时注重往专业知识、往学生未来作为人民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发展方面引导,一举三得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价值塑造(课程思政)、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本质上也是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实现三维一体发展。提醒学生主动思考自己未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专业知识、传播技能、有温度的好老师,能够与自己的学生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

4.由人及物由内及外,促进学生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一方面,注重由人及物,以灰雁的动作信号、蜜蜂的8字舞、新冠肺炎病毒由动物传向人类等信息传播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广义上的传播并不限于“人类传播”。以南北地域树木年轮的疏密程度、科学家通过分析树木年轮进行气候测试、环境测试等整合引领学生认识到人类可以探索非人类传播背后的“秘密”进行科学研究。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也需要理解自然界的信息传播、理解自然界与人类之间的信息传播、人类需要充分利用自然界的信息传播进行科学探究、人类更需要关注如何更好地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另一方面,重视由内及外,通过让学生看国外疫情图的变化引导学生关注国外疫情现状及严峻形势促进学生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是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也是中华民族的教育价值观[8],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心怀天下的博爱情怀,现代中国更是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并予以实践取得积极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不但要有互帮互助,更需要相互之间的有效沟通,也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这些沟通交流正是传播的内涵所在。

在课程总结阶段,笔者对“传播的内涵”作了以下梳理:有效传播促进人际互动与合作、有效传播促进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传播可帮促人类探究未知世界、有效传播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传播学是值得研究的一门学科。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巩固学习成果,为学生布置了课后作业:“从传播四要素视角,你认为教育技术专业在疫情危机下可以怎样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教育教学发展?(要求:必须是原创观点与自己的见解;可以适当借助文献支持,但需要标明文献来源;逻辑清晰有层次;字数不少于600字)”。

三、专业课程落实思政教育的效果评价

在“理解传播的内涵”这一节课教学结束后,笔者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做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满意度、收获与学习体会。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同学都对本次课程教学效果感到满意(全班53人,仅3人表示效果“一般”),表示课程学习有效地拓展了自己基于阅读教材或自己原有的对“传播”的理解。很多学生在学习平台上留言表示在本次课程学习中不但有效地理解并掌握了专业知识,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方面有很大收获。以下摘录四位同学的留言:

张同学:首先老师从字面意思去阐述传播,学生便对传播有了另一视角的认识。其次我觉得特别好的是结合了疫情以及身边的案例去论证传播的内涵。并且对人际传播之外的传播有了新的认识,像传播与科学研究等,在传播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我觉得使纸面知识更加的立体化。尤其是最后的小结里老师提到的命运共同体,使知识更有温度。

孔同学:这节课收获颇多。不仅了解了传播的多个不同的定義及内涵,也分析了在传播中信宿和信源的作用,让我思考了在之后教学中从权威性、表达方式、媒体通道及信息质量等方面设计和优化教学过程;理解了传播在我们探索未知领域时的重要作用,有效的传播也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不仅仅可以是国家层面,也可以小到教学时的师生关系,传播学是十分值得研究的一门科学。

李同学:老师课堂后面的时间给我们讲了自己对新型冠状病毒期间的信息的理解和看法,并依据钟南山老先生这一鲜活的人物讲述了逆行者精神,让我们受益匪浅。老师在讲传播的定义的时候,由于定义的多样性,让我们选择性地批判性地去理解和接受,我觉得很好,我们要会读书,更要有质疑精神。通过多种多样的例子,让我对传播有了更深刻与精确的理解。

李同学:不知道以前老师教授这方面的知识时是用什么例子,但是今天老师结合今年的特殊问题,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反而加深了我对传播,对教育传播的理解。我觉得这是以后自己做老师需要学习的地方,以后教信息技术,要结合实际,同时信息技术不是冷冰冰,老师教授应该是有温度的。对于知识来说,以前考虑教育传播的效果时,没考虑到信宿接受态度,学习是否积极,这节课其实真的是一种正能量的课,增强了自己的国家自豪感,真希望全国的老师能注意这方面,加强爱国教育。

另外,在评价学生的课后作业时,主要从原创性(占比30%。要求无抄袭,可有少量引用,但应引用规范且善于利用他人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创新性(占比30%。要求必须切题——从四要素角度切入且关注疫情危机情境;有独到见解、批判性思考;创新点表述须有理有据)、逻辑性(占比20%。要求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前后论述相互印证)、认真程度(占比20%,要求态度认真、字数达到要求等)等几个维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的作业能够有效结合课上所学内容深度思考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也直接说明整体上学生本次课程的学习效果较好,达到了教学预期。与此同时,本课例也作为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在学校公众号上得到推送。

四、结语

本文基于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提出了实施课程思政的四个基本策略: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线,强化课程思政目标的隐性融合;以挖掘思政元素为核心,选择适当的素材承载思政元素;以教师角色转换为关键,重视课程思政过程师生同参与;以激发内生动力为重点,强化课程思政效果的持续作用。更进一步,本文以2020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情境下教育技术学专业主干课程《教育传播学》中的“理解传播的内涵”课节为例,介绍了基于上述基本策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落实课程思政的四项具体举措并通过教学测评验证了策略与举措的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思政本身内涵丰富、实施方式多样。由于学科专业与课程自身的特定性,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与举措并不是唯一的。但笔者相信,既然实施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每一个教师应该担负的历史使命,那么每一门具体专业课程所蕴含的育人价值是需要教师深度挖掘的、课程的育人策略和方法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的。

广义上的人类学习可以无处不在,只要人们能够意识到当前自己所见所思与从前有所区别并进行主动观察与思考,学习就已经发生了。这样看来,“学”并不一定依赖于系统的“教”。 “言传身教”显示出“言传”之外“无声”的“教”甚至是无意识的“教”之功用。课程思政同样不但有“言传”之路,亦可寻“身教”之径——强调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因为较之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在促进学生习得专业知识学习、发展专业能力方面负有重任,且专业课程的教学时长是有限的,因此如何有效发挥其育人价值更需要任课教师跳出专业知识传授与技能教学之视野,对课程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深度挖掘与有效利用,并且细化育人目标将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在未来的研究与实践中,还有必要更进一步关注如何全面挖掘课程育人价值形成育人元素清单,重视研磨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推进深度反思协同探究,同时也有必要探索课程思政实施模式不断完善课程思政体系,并探索完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实现课程思政效果的持续优化。

参考文献:

[1]王嘉毅,张晋.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与现实要求[J]中国电化教育,2020.(8):1-6+40.

[2]张驰,宋来.“课程思政”升级与深化的三维向度[J].思想教育研究,2020,(2):93-98.

[3]张铭凯,靳玉乐.论立德树人的实践逻辑与推进机制[J].中国电化教育,2020,(8):7-13.

[4]唐汉卫.学校立德树人的全面渗透:意蕴、实践与优化[J].中国电化教育,2020,(10):1-6.

[5]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4):109-113.

[6] Keller,J.M.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ARCS Model of InstructionalDesign[J]. Joum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1987,10(3).2-10.

[7]郑燕林.ARCS模型视角下高校推进MOOC应用的路径选择[J].中国电化教育,2015,(3):2—9.

[8]顾明远.再论教育本质和教育价值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J].教育研究,2018,39(5):4-8.

作者简介:

郑燕林: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在线教育。

猜你喜欢

在线教学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在线教学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应用
浅谈基于Web试题库系统的设计
浅谈基于Web在线教学系统设计
互联网+教育微网站的设计与应用
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