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中国石化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的思考与研究

2021-03-29

当代石油石化 2021年9期
关键词:高质量战略财务

卢 静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北京 100728)

1 主要背景和内涵意义

1.1 高质量发展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成长,年均增速9.5%,2020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达14.7万亿美元(超100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经济总量17%,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二,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实现了“中国式发展奇迹”。同时也应看到,中国经济增长引擎主要来源于人口红利,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经济不平衡、生态环境质量恶化、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日渐突出,经济总体呈现出“大而不优”“大而不强”的特点[1]。

1.2 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和内涵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阶段的发展方向:经济增长要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当前在面对新的阶段、新的形势、新的变化下,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中国石化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即:锚定世界领先发展方略,坚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构建以能源资源为基础、以洁净油品和现代化工为两翼、以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为重要增长极的产业格局,全方位开启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新征程。

1.2.1 高质量发展是实施世界领先发展方略的必然要求

“十四五”是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集团公司迈向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的关键时期。中国石化积极应对能源化工行业重大历史变革,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让石化产品、服务质量、高端品类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2.2 高质量发展是集团公司落实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

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重要支柱,当前公司正迎来构建逐步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的战略机遇期。贯彻党中央新发展理念,服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落实国资委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都需系统思考、科学谋划。

1.2.3 高质量发展是构建战略型集约化财务管控体系的内在需求

集团公司2021年度财务工作会提出了构建战略型集约化财务管控体系的重要部署,建设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是其中重要举措,通过指标分解落实,引导各板块和企业结合自身战略定位,将“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细化落地,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战略承接和战略支撑作用。

2 中国石化经济效益及绩效指标发展历程

2.1 “十五”期间侧重规模指标,规模效应“突飞猛进”

“十五”期末,公司资产规模较1998年增长70.7%,营业收入增长1.9倍,世界500强排名由73位上升至31位;实现利润增长近15倍,为下一阶段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十一五”至“十二五”引入效率指标,业绩走向“蓬勃发展”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中国深入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中国石化加快“走出去”步伐,财务管理也开始向国际化接轨,财务绩效指标增加了反映价值创造能力的经济增加值(EVA)、反映资本回报水平的ROCE和反映资产运营效率的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

“十二五”期间,中国石化资产总额、营业规模持续增长,世界500强排名跻身第4名;实现利润总额突破1 000亿元大关,但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并未同步增强,EVA等指标在2011年触及峰值后大幅下降。

2.3 “十三五”增加风险防控指标,力争“稳中求进”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速由高速换挡至中高速,全球经济和石化行业进入大调整、大变革时期。为适应公司改革发展要求,财务系统率先转型,管理职能逐步转向服务经营、决策支撑、价值引领、风险防控等方面。加大了付息债务、自由现金流、两金占用等指标的考核权重,增加了资产负债率等风险防控指标。

当前全球治理体系深度重构、大国博弈愈演愈烈,中国石化发展也面临多重挑战:疫情重塑全球能源格局,原油需求增速有限,我国疫情防控和外部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经济恢复基础不牢,国内新建炼化产能集中释放,新能源替代加速,绿色低碳标准升级,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公司市场份额、利润空间面临较大挑战。

3 构建中国石化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思考

2019年,国资委印发《关于中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关意见》,提出经过5年时间,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要取得积极进展,经营机制、效益效率、科技创新、国际化经营、风险防范等得到全面提升;再经过10年左右时间,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要能够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一批在国际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引领全球行业技术发展、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2]。

3.1 总体思路

借鉴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等战略管控工具,全面推进中国石化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建设,在纵向上建立“集团公司—板块—企业”逐级细化的三级指标体系,横向上将绩效指标与业务发展有机衔接。

通过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为公司设立5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目标,通过功效系数加权计分方法,建立逐步提升、渐进改善的预算目标形成机制,为公司产业转型升级做好决策支撑[3]。

3.2 构建原则

一是突出资本回报。高质量发展指标要体现资本的投入产出水平和资本运营质量,关注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培养,更加重视和提高公司经济效益,避免短期行为。

二是突出创新驱动。践行创新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在技术、管理、产品、服务等方面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转变。

三是突出运营效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开展瘦身健体和提质增效,优化管理与运营机制,提升企业业绩和运行效率,抓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

四是突出问题导向。准确把握新形势对生产经营提出的新要求,正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找出企业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发展潜力,在指标应用上立足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坚持分类管理、因企施策。

五是突出全面系统。高质量发展指标选取要体现科学性与全面性、相对性与系统性、动态与静态相结合。选取指标应具有普遍统计意义,确保口径明确,数据来源真实,能够满足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和与历史自身的纵向比较。

3.3 指标选取与细化分解

结合国资委“两利四率”考核要求,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从资本获利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发展能力、跨国经营能力、企业运营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社会贡献能力、绿色发展能力等8个维度,构建战略落地执行的指标评价体系。中国石化所属板块和企业将按照公司高质量发展一级指标对发展方略和战略的承接模式,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定位,逐级细化指标[4]。

3.4 指标权重分值与标杆值设定

各项指标均要设定权重分值和5个档次高质量发展标杆值。权重分值的设定根据自身“十四五”发展子规划设置。高质量发展指标标杆值,原则上入门值要达到中国石化自身历史最好水平;良好值要达到国内行业标杆水平;领先值要能够满足公司成为世界领先能源化工公司要求,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

3.5 计分规则

高质量发展指标按照功效系数法计分,评价分数用百分制表示。得分计算公式为:

总得分=∑单项指标得分;

单项指标得分=本档基础分+调整分;

本档基础分=指标权重×分档系数(优秀档系数为1,良好档系数0.8,平均档系数0.6,较低档系数0.4,较差档系数0.2);

调整分=功效系数×(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

功效系数=(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

上档基础分=指标权重×上档标准系数。

当各项指标综合得分达到60分,视为满足“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得分越高表明高质量发展水平越好。

4 保障措施

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2021年度财务工作会议提出构建战略型集约化财务管控体系总体要求,以建设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为契机,探索形成党建引领、战略承接、常态化对标、预算牵引、高效财务运行等保障机制。

4.1 党建引领机制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事求是、深入研究,发挥“严、细、实、恒”优良作风,为推动指标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4.2 战略承接机制

巩固财务转型已有成果,在明晰各层级财务职能定位基础上,深化业财融合,为公司和企业发展规划提供更有力的战略支撑。

4.3 常态化对标机制

集团总部每年定期组织全系统开展评价工作,各管理层级动态跟踪分析国内外先进同行,客观评价自身在各个方面的差距与提升程度,促进相关业务改善提高或转型发展。

4.4 强化预算牵引机制

根据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引领预算目标优化调整,进一步提升公司预算的资源投向和配置效率,统筹好资源在优势业务、关键领域和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投向,在各业务单元以及企业间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机制。

4.5 高效财务运行机制

各财务层级履行职能定位,基础财务业务确保最大程度地实施共享,加快管理型财务人员从日常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推进数字化转型,以信息化手段提升财务管理效率。

5 管理创新预期成效

5.1 促进集团公司战略目标落地有效执行

在深入对标国际先进企业基础上,总结财务转型积累经验,将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应用到公司“十四五”规划制定过程中,发挥战略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促进集团公司各层级达成战略共识,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可落地执行的具体行动。

5.2 融合新管理理念加速推进财务转型

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借鉴了多种管理会计理念,在横向上将绩效指标与业务发展有机衔接,形成上下战略分解支撑,左右业财协同融合的金字塔式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强化目标对齐、落实对标对表,促进集团各层级达成战略共识,推动战略目标细化落地。

5.3 自上而下分步实施,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

集团公司统一发布一级指标体系后,各板块对照一级指标体系,结合战略定位,制定高质量发展二级指标体系,并督导下属企业完成三级指标体系建设。各管理层级常态化开展对标评价与系统优化。

综上所述,通过建设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对促进各个专业管理能力提升、推动实现业财融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建立中国石化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程,既要保证科学合理性,又要保持领先先进性,决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历经反复地实践到优化到再实践等过程后,指标评价体系才将更加稳固、完善和科学,才更加能为石油石化行业在高质量发展机遇期尽快实现世界领先发展方略创造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高质量战略财务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战略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