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与“不让”中彰显家国情怀与人文精神
—— 黄梅戏《大清名相》赏析

2021-03-29韩婷婷

黄梅戏艺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张廷玉贪腐家国

□ 韩婷婷

明清时期,号称天下文都的桐城,出现了张、姚、马、左、方等诸多世家大族,形成了影响清代文坛两百余年的“桐城派”,一时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以张氏家族为例,明清时期出现了“父子双宰相”、“三世得谥”、“五朝金榜题名”、“六代相继为翰林”的家族盛景,可谓“门族清华,世代簪缨”。张英、张廷玉父子作为这个家族的代表性人物,先后为官七十余载,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就堪为世范。雍正皇帝曾经评价张氏父子曰:“今日桐城人文之盛,实海内所少。况汝父子相继,为国家贤宰辅,即求之史册中,亦所罕见”。1张英父子还总结了一生为人、处事、读书、治家、做官的经验,为后世留下两部著名家训《聪训斋语》、《澄怀园语》,与几代族人共建了礼让谦慎的“江左第一家风”;更恪守“为官第一要廉”的官德,清廉勤慎,为“康乾盛世”立下了不朽之功。2014 年11 月,时任中纪委书记的王岐山同志低调造访安徽桐城“六尺巷”,随后中纪委网站刊发了《德法相依相辅而行》一文,赞誉六尺巷的故事在为官修德方面,留下了最好的文化传承遗产——六尺巷礼让为先,笃素堂廉俭传家。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2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给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正确导向与具体路径。

2015 年,安徽省委宣传部与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立足桐城历史文化资源,精心打了造黄梅戏舞台剧《大清名相》。该剧讲述了三朝老臣张廷玉为反朝中贪腐巨蠹,强忍丧子之痛,不惜辞去内阁官职甚至配享太庙这样的身后殊荣,以退为进,终于惩治了以讷亲为首的贪官污吏,维护了朝纲法度。

《大清名相》由国家一级编剧、曹禺剧本奖两度获奖者余青峰及其夫人屈曌洁担纲编剧;国家一级演员、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原主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新德出演主角张廷玉(A 组)。该剧在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开幕式上首演之后,因其厚重的历史感和深沉的艺术感染力,在北京、广州、海南等地巡演中获得巨大成功。作为一部新创黄梅戏,《大清名相》不管是在题材选择、主题立意及演出组织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和超越。

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让”与“不让”中彰显家国情怀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3《大清名相》突破了对于六尺巷故事礼让家风的粗浅认知,通过张廷玉治家与从政生涯中的“让”与“不让”,进一步体现了张廷玉及其家族的礼让、廉洁、谦慎等修身齐家治国之道,体现了一位三朝重臣的家国情怀,也让观众更形象、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历来推崇的家国情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4

(一)《大清名相》对“江左第一家风”的深刻呈现与超越

“十部传奇九相思”,概言许多戏曲的题材大多描绘男女爱情抑或家长里短,而对涉及政治斗争、家国命运的重大题材鲜有涉及。《大清名相》在题材选取和立意升华方面,开始了诸多有益尝试和突破。这首先表现在对被雍正皇帝誉为“江左第一家风”的张氏家风内涵的挖掘上与提升上。

众所周知,六尺巷故事传达的最直接的精神就是“礼让”,这点无论在巍峨庄严的古代牌坊还是在今日的官方评价中都得到了印证;《大清名相》也正是通过“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封观众耳熟能详的家书作为切入点来开序幕。但《大清名相》在仔细研读《聪训斋语》《澄怀园语》二书的基本上,更多地立足于六尺巷反映的家国情怀、为官之道与文化意蕴,其立意已经远超固有的“礼让”美德,实践了“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的价值传递和链接。在“父子让探花”、“让官”、“退赃”“让配享殊荣”等章节中,剧本将家风延伸到为官之道。让观众领会到这种“终身让路, 不失尺寸”的家训不是兴之所至的偶尔为之,也不是别有用心的政治做秀,它是张廷玉信奉的人生箴言与治家圭臬,更是他为官知进退、明得失思想的折射。“礼让”精神在《大清名相》中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民间教化和美德歌颂层面,而是体现了张氏家族要求自己和他人讲规矩、守戒律,把握好为人、处世、做官的尺寸与底线。通过对国家大事的处理塑造了一位为官清廉、克己奉公的一代名相。可以说,此处之“让”,更多的是“在朝”、“在国”,是为国家为百姓而做的礼让。

(二)寸步不让的“伏虎侍郎”——《大清名相》中张廷玉的“不让”

相对于其他文学作品中更多的是对张氏家族礼让三尺家风的讴歌,《大清名相》更多的是通过对《清史稿》列传七十五《张廷玉》《聪训斋语》《澄怀园语》等史料的研读和加工,展现了张廷玉清廉为官、刚正不阿又兼具政治智慧的形象。三尺之巷、自己与儿子的功名利禄甚至配享太庙的至高荣耀,张廷玉可以让;但对朝中贪腐集团哪怕是皇亲贵胄,张廷玉却是寸步不让,这样的家国情怀、政治胸襟,在《大清名相》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张廷玉作为一代名臣,史载其“登朝垂五十年,掌词林二十四年,主揆席二十四年,凡军国大事,奉旨商度”5“居官清廉乃分内之事。为官第一要‘廉’”、“养廉之道,莫如能忍。人能拼命强忍不受非分之财,则于为官之道,思过半矣!”6等是他在《澄怀园语》中反复强调的家训,更是他秉持一生的为官之德。《大清名相》第一场中就通过朝臣之口言张廷玉“为官五十年都不犯错”,正是源于其终身清廉谨慎。张廷玉不但严于律己更教子以廉。《大清名相》中他教训儿子张若松:“何谓钱?左边一个进,右边两个戈,分别是两把刀;左边一个贝,右边两个戈,是个‘贱’字!”亦正是他要求家人清廉为官、严禁贪腐的生动写照。所以对于贪腐官员,他是深恶痛绝、寸步不让。“不让”通过对史实的艺术呈现,更加丰富了张廷玉这个历史人物形象。

二、极具家国情怀与人文意蕴的反腐大戏

(一)适应时代需求的反腐大戏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揭示人类命运和民族前途是文艺工作者的追求。伟大的作品,一定是对个体、家族、民族、国家命运最深刻把握的作品。7《大清名相》创作于王岐山书记低调莅临六尺巷之后,又处于反腐败斗争全面拉开序幕的时代背景下,毫无疑问该剧是一部适合时代需要的反腐大戏。据《清史稿》记载,张廷玉曾任吏部侍郎,上任伊始就不畏阻力,严惩了一个依仗权势、胡作非为的吏部官员,被时人誉为“伏虎侍郎”。不过,张廷玉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敏锐地意识到“治天下必先治官,治吏须以严为先。”他在雍正皇帝的授意下主持编纂了《雍正会典》,对清朝行政管理的制度化、法律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大清名相》立足史料,突破传统反腐大戏窠臼,不仅仅是从道义上谴责贪腐官员,更多地从制度的建设、从政治斗争的艺术等角度来思考反腐斗争的路径,以求“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这些都不同于以往过于强调“邪不压正”道德理念却缺乏深思的作品。

(二)《大清名相》对个人、国家命运的关照与深思

《大清名相》遵循张氏家训,一方面要求个体在追求理想人格的同时能够与他人、社会和谐共处,此为“小和”;另一方面更要求个体承担对他人、对家国的责任,此为“大道”。张氏家族严以律己,谨言慎行,“一门感励名节,温恭谦谨”8;但看到贪腐横行、危害家国百姓时,张廷玉并没有选择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而出与之抗争。“树有蛀虫连根坏,杂草烂叶未尽摘;若使这江山社稷永不败,须果敢,休懈怠,严吏治驱豺狼”、“须警醒,吏治不严国衰败”。在这段君臣合唱的台词中,展现了一个嫉恶如仇、对贪腐巨蠹者毫不退让的张廷玉形象;更展现了张廷玉的家国情怀与哲学思考。让观众感受到张廷玉的“让”或“不让”,均超越了基本的扬善惩恶的道德范畴,更多的是反映了对他人、对自己、对家国命运的关照与深思。礼让探花,是为了寒门士子能登天子之堂为国效力;力阻张若松为学士,是为了家族不被额外关照,哪怕被人讥笑“儿子分明千里马,老子视若井底蛙”;张若松不慎掉入贪腐分子设置的陷阱中,他一边痛斥其要“慎独慎初在朝堂”,一边逐户退赃方能心安;张若松于愧悔之中病逝,他又以风烛残年之躯与贪腐之徒斗争到底。通过“斥子”、“退赃”、“让配享”等几场极具戏曲张力的几场舞台戏,让观众感受到张廷玉及其家族最值得今人学习的,不仅仅是他们礼让为先、俭朴持家的私德,还有“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刚烈与执着;更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从而传达出一种更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启示意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一种人文精神,是一种责任担当,这是任何时代都不可或缺的。所以,编剧屈曌洁在谈到该剧的创作时说:“这部戏不再是世俗意义上的清官戏,而是求索为官之道,试图从哲学的高度探寻一个三朝元老的内心世界:何时该进,何时该退;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该让,什么不该让。”9《大清名相》正是通过张廷玉“让”与“不让”的选择,赋予了六尺巷更为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三、《大清名相》的现代启示意义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一切文化最后都沉淀为人格。个人的文化,最后成为个人的人格;一个民族的文化,最后就成为这个民族的集体人格。”10张氏家族传承了中华民族严于治家、克己奉公、勇于牺牲的文化精神;六尺巷承载了一种人文精神,那就是中国人理想中的君子人格:君子之宽容礼让,君子之厚德载物,君子之嫉恶如仇,君子之自强不息。这些对于今天我们在戏曲传承、廉政建设、社会治理上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华民族历来都有珍惜名节、注重操守、干净为官的传统。古人尚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12今日领导干部更应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所以,我们首先要积极学习父子宰相及张氏家族“为官第一要廉”的家风政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物小而贪之;加强家教家风,杜绝枕边风、膝下风。其次要以铁肩担道义的高度责任感,不断增强执政能力。做一个敢于干事,勇于创新的担当者和执行者。

2015 年,桐城市孔城镇人民法院立足社会治理科学化,不断挖掘“六尺巷”故事内核,整合各种司法资源,创设性地提出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安庆枫桥”模式——“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在实践中取得重要成绩;2021 年1 月,安庆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陈冰冰市长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六尺巷调解工作法”。2018 年,桐城“三街一巷”文化街区开工建设,该项目集文化、旅游、居住、商业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必将大大促进桐城地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也为弘扬桐城文化和六尺巷故事贡献一己之力。

总之,作为传统剧目,《大清名相》通过对一代名相张廷玉这一历史人物题材的精准选择、立意的深刻挖掘,用精湛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展现了张廷玉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忍让牺牲精神与坚决“不让”的拒腐惩贪政治底线,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它既弘扬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又丰富和提升了张廷玉家族及六尺巷故事的人文内涵与历史意蕴,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并具有重要的当代启示意义。

1、[清]张廷玉.《澄怀主人自订年谱》卷三.清光绪六年桐城张绍文庞山刻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P182]

2、[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 年11 月30 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单行本:12]

3、[汉]戴圣.杨天宇校注.《礼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02]

4、[宋]张载著、章锡琛点校《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319]

5、[清]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五百八. 北京:中华书局, 1977 年版:14230]。

6、[清]张英 张廷玉著:江小角 陈玉莲点注:《父子宰相家训—聪训斋语 澄怀园语》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17:115]

7、[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 年11 月30 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单行本:13)]

8、[清]黄之雋等编纂.[清].赵弘恩监修.江南通志.人物志.卷一百三十八.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7:1586]

9、[余青峰;屈曌洁:《大清名相》.《戏剧文学》.2016(5):170]

10、[卡尔.古斯塔夫.荣格《人格的发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 年:109]

11、[摘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 年10 月15 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

12、[清]薛瑄撰《薛文清公全集》第二十四卷.国家图书馆馆藏 ]

猜你喜欢

张廷玉贪腐家国
常去街边馄饨馆吃饭的副院长——山东省烟台市毓璜顶医院副院长于国平的别样贪腐之路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诗人的家国情怀
张廷玉配享太庙风波
张廷玉训子
张廷玉训子
贪腐搭档落马记
家国情怀(组诗)
联墨双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