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分析

2021-03-28陶惠芳

考试周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初中意义

陶惠芳

摘 要:教育体制在不断地改革,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界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思想并不成熟,又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若不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很容易造成其误入歧途。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主要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传递学生基础的法律知识为主,这门课程理所当然也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责任。文章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进行阐述,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意义;问题;核心素养;策略

一、 引言

核心素养通常指的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且能够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一种品格以及能力,具体是指一种基础文化知识、自主发展的素养,如学习和健康生活、社会参与的能力,如创新精神以及责任担当。对于每个学科而言,都有学生应该掌握的核心素养。而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本身就是传递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素养的一门课程。在该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则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健全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有利于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其很容易被社会以及网络中各种事物所吸引。而初中学生又缺乏一定的判别是非的能力,一旦学习到了错误的思想,可能会使得初中生误入歧途。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内部包含了很多的知识,例如让学生正确地对待网络、遵守社会的秩序、正确地面对自我、处理人际关系等等,都能够增强初中生对事物辨别的一种能力,引导初中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对于初中生的成长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道德是一个人个性品质的体现,而当下的初中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多,很容易出现思想上的误区,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中,包含着友谊的处理关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等相关知识。通过对这类知识的学习,可以不断地健全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为未来的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三)有利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知法、懂法的有用公民

青少年犯罪事件在不断地增加,其背后反映的是当下的学生缺乏对法律的了解,继而造成了一系列违法事件。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除了包含一些道德、价值观等知识之外,还能够为青少年普及法律的常识,让青少年了解当下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继而引导青少年逐步成为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该门课程未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初中阶段的教师往往更注重语、数、外等一些知识的教学,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具体体现在安排的课时较少,在语、数、外课时较为紧张的情况下,还会占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时间。这也使得该门课程立德树人的作用难以发挥,更无法落实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第二,教师在传递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时,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的单一。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主要以文字为主,向学生传递一系列的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知识。通常教师在教学环节使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就是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但是并未真正地发挥出多媒体存在的图像、视频、声音等一些优势,也使得该门课程缺乏了趣味性,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极低。第三,未注重落实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该门课程在初中阶段的设立,就是为了健全初中生的人格,引导初中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但是在教学环节,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一味地在灌输知识,并没有结合生活的实际对学生进行品德的优化,法治知识的传递,也使得这门学科的核心素养难以落实。

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初中生优秀的品质

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想要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必须要讲文明,懂礼貌,了解社会的规则。但是对部分初中生而言,

父母对他们比较骄纵,叛逆心理较为严重,往往并不受社会规则的禁锢。甚至被社会不良习气所影响,产生一种逆反的心理,这也造成一些初中生不尊老爱幼、对待他人时不友好等不良行为。如若对这些问题不进行有效引导,必然会使得初中生向错误的方向发展。

例如,在学习《社会生活讲道德》这一节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以礼待人以及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优秀品质的认知,指引学生向正确的方向發展。在《尊重他人》以某电子厂工作人员给新员工粗暴地发证件,导致大量员工离职一事导入新课。视频直观展现出工作人员给新员工发送证件时,像扔垃圾一样扔着员工的工作牌,漫不经心地念着员工的名字。员工上前领工作证时,不得不弯腰到地上去捡工作证。而且点名的速度非常快,部分员工甚至要趴到地上找工作证才能够找到。这种行为完全没有尊重员工的人格。在网络上事件曝光之后,某电子厂本不愿意承认,通过网络影响,主管只好出面致歉。有90%的员工选择离职,新开的一些产线也被迫停掉。通过这个案例,要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不能以家境、工作、智能、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通过时政新闻结合自身实际让学生明白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也可以此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优秀品质。

(二)融入小组合作探讨法,培养初中生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

小组合作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将班级的学生根据成绩、学习能力等指标科学分成4至6人一小组,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小组内部讨论、分析、得出结论。该方法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符合了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加强师生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兴趣,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初中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升初中生公共参与意识的路径选择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