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微纪录片创作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2021-03-28王岗
王岗
[摘 要]微纪录片是伴随新媒体的蓬勃发展而出现的一类影视体裁,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引入高校课程系统,进行专业化的教学活动。微纪录片创作实践教学既积累起一定的经验,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在简要阐述新媒体时代微纪录片创作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其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由此深化对微纪录片创作实践教学现状的认识,指导创作实践教学改革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微纪录片 创作实践教学 改革措施
微纪录片形式简短、内容精炼、写实性强、情感深厚,在新媒体平台中广受欢迎,成为近年来影视创作领域十分热门的一类体裁。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新闻专业普遍开设了微纪录片创作实践课程,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选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高校教师需要在系统了解微纪录片创作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应用教学方式。文章接下来将对这一主题展开系统研究。
新媒体时代微纪录片创作实践教学的现状
1.形成模式化创作实践教学内容系统
微纪录片创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选材、拍摄、剪辑、处理等一系列工作,每一环节的工作都影响到微纪录片的创作质量,甚至是决定着能否顺利完成微纪录片的创作任务。当前,高校微纪录片创作实践教学围绕着选材、拍摄、剪辑、处理,已形成了模式化的教学内容系统。具体来说,教师十分重视微纪录片创作中的每一个工作环节,将其切分为一系列的教学主题,运用专题教育、模塊教学等方式对每一个教学主题进行针对性、细致化的教学活动。这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微纪录片选材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拍摄、剪辑、处理微纪录片的技术水平,为策划和制作微纪录片奠定了基础。
2.采用以赛代练的创作实践教学手段
微纪录片创作具有明显的实操性特征,必须通过实际创作来巩固学生的选材能力和技术水平。高校教师最初是采用课堂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独自选材、制定拍摄计划、实施拍摄活动,并进行后期处理。这种教学方式灵活性比较高,但缺乏激励效果,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更无法激发学生的创作成就感。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策划了一系列微纪录片竞赛活动,包括中国国际大学生纪录片大赛、中国国际纪录片节、“读懂中国”大学生纪录片大赛等。高校教师将这些竞赛引入课堂,运用以赛代练的方式,要求学生本着参加比赛、获得奖项的目的,来进行宣传、策划、拍摄、制作、处理活动。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于微纪录片创作工作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在获得专家好评和重要奖项时,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这由此大大提高了微纪录片创作实践教学的效率。
3.引入多样化的网络教学技术与资源
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为微纪录片创作实践教学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技术和资源,成为保障微纪录片创作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首先,高校教师将蜜蜂剪辑、汇众剪辑、Edius、Vegas、Adobe Premiere、Final Cut Pro等软件资源引入课堂之中,培养学生掌握便捷、高效的软件技术。其次,高校教师将网络平台中优秀微纪录片《活着》《涅》《坎苏人家》《挑山工》《尕措和牛》等作为案例引入课堂,剖析其选材方式、拍摄手法、叙事特征、后期处理效果等。这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既通过优秀作品激发了学生创作微纪录片的兴趣,同时也从中借鉴优秀经验,提高学生的微纪录片策划与制作能力。另外,部分教师还引用了网络讲座、论坛、演讲等视频补充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微纪录片创作实践教学的质量。
新媒体时代微纪录片创作实践教学的问题
1.文化艺术教学活动的缺失
微纪录片虽然是记录现实人物行为和真实生活情境的方式,但却兼具“视觉审美”和“情感表达”双重价值,促使观众通过微纪录片作品感受独特的自然生态、个性化的情感思想、与众不同的人生境遇等,在产生美的体验的同时触发作品与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只有这样,这才能真正实现微纪录片的价值。当前,高校微纪录片创作实践教学缺乏对文化艺术教学内容的重视,一方面很少开设思想性、文化性、艺术性、审美性的课程;另一方面在选材、拍摄、剪辑、处理等课程中,也往往是“就事论事”,单纯地讲授主题知识,缺乏对文化艺术内容的介绍。这造成学生的文化修养不足、艺术水平低下等问题,导致微纪录片仅仅成为了单纯记录生活的视频作品,失去了其本身具有的表达“真、善、美”的价值。
2.教学内容碎片化问题突出
微纪录片的创作在宏观上可以划分为选材、拍摄、剪辑、处理几大板块,每一个板块又可以细分为一系列的内容,其相互关联、相互配合,协同服务于微纪录片的创作活动。当前,高校微纪录片创作实践教学内容表现出碎片化的问题,归其原因,首先是教师将教学内容划分为选材、拍摄、剪辑、处理等板块,进行专项性、针对性教学,但在宏观层面缺少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教学环节。学生无法综合应用各项知识,因此学生看似各门课程都掌握得比较好,但始终无法呈现优秀的微纪录片作品。其次是各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平铺直叙或者是单一模块的方式进行授课,缺乏关联知识的整合教学活动,致使学生仅仅掌握了碎片化的知识,而无法进行整合性、系统性的应用。
3.存在重记录轻策划的问题
微纪录片主要以记录现实人物行为和表现真实生活情境为主体内容,但并不是完整记录全程,更不是“流水账”式的展现,而需通过典型行为、代表性事件来表现其审美、经历、思想、情感等,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或者是情感共鸣。当前,高校微纪录片创作实践教学工作存在重记录、轻策划的问题,即要求学生一定要尊重事实,客观记录事件,而忽视了策划教学内容。这导致学生无法制订高效的微纪录片创作计划,更无法来有效地呈现微纪录片的叙事内容和叙事方式,从而导致微纪录片创作时间长、资源浪费严重,尤其是叙事拖沓、逻辑混乱、感染力差等。学生创作的作品虽然记录了事实,但缺少艺术化的处理,降低了微纪录片的质量。
新媒体时代微纪录片创作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1.完善文化艺术教学内容
拥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艺术素质是增强学生微纪录片创作策划与制作能力,延长学生微纪录片创作生涯的关键所在。针对当前微纪录片创作实践教学所存在的文化艺术教学活动缺失的问题,高校教师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完善文化艺术教学内容。首先在宏观上,高校教师需要根据微纪录片的创作能力与素质要求,在学生大一时安排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鉴赏、影视艺术史、影视艺术鉴赏等课程,培养学生基础性的文化艺术修养,在大二和大三,安排一些微纪录片审美、微纪录片文化方面的课程,培养学生与微纪录片相关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素质。其次在微观层面上,高校教师在进行选材、拍摄、剪辑、处理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课程知识点和教学方法情况,引入一些文化性、艺术性、思想性、审美性的知识,辅助微纪录片专业知识教学。这既提高了学生微纪录片课程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为更好地策划和创作微纪录片奠定基础。
2.进行整合性的教学活动
微纪录片的主題教学、专项教学、细分教学,最终都是为了策划和创作微纪录片作品而服务的。学生既要准确掌握和娴熟应用单项知识点,同时还必须能够进行综合应用活动,由此才能在复杂环境中创作出优质的微纪录片作品。针对当前教学内容碎片化的问题,高校教师首先需要采用“项目引导”和“阶段总结”的教学方式。“项目引导”即无论在选材、拍摄教学中,还是在剪辑、处理教学中,率先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自设项目或者是引入比赛的方式,确定一个明确的课程主体任务。该任务串联起课程中所有的知识点,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也是在引导学生逐步完成主体任务的过程。这由此强化了学生对于各项知识点的深入认知和综合应用能力。“阶段总结”则是根据教学内容,在完成一个阶段的教学工作之后,要求学生进行综合实操活动,巩固所学习的知识点,强化综合应用能力。另外,高校教师还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在本学期所学习的课程,安排一些整合性的实训课、竞赛指导课、寒暑假创作任务,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碎片化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3.加强创作策划教学工作
微纪录片的创作题材、角色定位、叙事方式、镜头内容、音乐情境都带有明显的策划性特征,既需要制订清晰的创作计划,同时也需要运用文化性、艺术性的手法来处理相关细节,由此才能呈现出具有“真、善、美”价值的优秀微纪录片作品。针对当前微纪录片创作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重记录、轻策划的问题,高校教师需要加强创作策划教学工作。一是要培养学生对于选题价值的分析能力,并且可以根据个人身份、设备、时间情况来判断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拍摄任务。二是要培养学生根据个人时间、创作目标、叙事思路来制订素材采集计划的能力,也即是在什么样的时间、地点来采集什么样的素材,保证后期拍摄工作顺利进行,高效获取所需要的素材。三是要培养学生制订微纪录片剪辑与处理计划的意识和能力,能够率先形成清晰的剪辑思路,拥有明确的镜头表现目的,从而提高后期制作工作的目的性与效率性,提升微纪录片创作质量和效率。
总体来说,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微纪录片创作的进步。高等院校普遍进行微纪录片教学活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模式化的创作实践教学内容系统,采用以赛代练的创作实践教学手段,引入多样化的网络教学技术与资源。这提高了微纪录片教学质量,但是文化艺术教学活动缺失、教学内容碎片化问题突出以及重记录、轻策划的问题成为推动微纪录片创作实践教学工作发展的“瓶颈”所在。据此,高校教师需要完善文化艺术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性的教学活动,加强创作策划教学工作,从而完善微纪录片的教学方案,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美)彼得·W.雷,大卫·K.欧文.影视短片制作与编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2]吕琳.项目教学法在影视短片创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2):162-163.
[3]贾战伟.普通高校纪录片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8):120-121.
作者单位: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影视系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