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构建“理想和谐课堂”策略研究

2021-03-28张丽娥

考试周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新时期

张丽娥

摘 要: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对教材、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标准和效果进行新的实验和变化,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要真正认清推进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的中心点,找准深化课堂教育改革的关键点,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和谐的,是实现学生和教师能力、身心的发展,最终实现学校发展的课堂教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这样的课堂也是好课堂。和谐的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缩小差距、弥补差异,课堂改革是在不断地实践与总结中逐步完善和落实的。

关键词:新时期;理想和谐课堂;策略研究

一、 引言

课堂教学为什么要改革?理想中的课堂教学是什么样的?自夸美纽斯提出实行班级授课制以来,课堂教学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它大面积地对受教者实施同步教育,的确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培养了无数的人才。但是,班级授课制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客观原因,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因为要“齐步走”,要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要求,对小部分后进生可能顾及不足,在评价机制上,教育的主管部门更多强调终结性的评价,因此,一些教师片面追求成绩,而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主观原因,一些教师在教育上墨守成规,在教学方法没有创新,一味地灌输式教学,并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反而教师成了教学的主体部分;无法实现新课改对以学生为中心,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能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三维目标”、核心素养;存在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形等等。因此,课堂教学要进行改革。

二、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在和谐的课堂环境氛围下,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促进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比较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落实“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达成学生和教师知识、能力、身心的发展,最终达成学校发展的课堂教学。

对“有效课堂未必是好课堂”的质疑,我们认为,存在质疑的原因可能是对“有效教学”标准的内涵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答案当然是丰富多彩的。是不是可以这么说,从有教育开始,教育者都一直在进行有效教学、为有效课堂而努力,比如班级授课制,相对于个别教学,大面积提高了教学效率,这难道不是有效教学、有效课堂?按照对“有效教学”“有效课堂”的通常认识,即课堂教学要有效,必须使教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那么,我们认为,这样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有效的,这样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好课堂”,关于“有效课堂”和“好课堂”,我们同意华东大学叶兰教授的观点。即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这大致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有意义

在课堂上,学生学习首先是有意义地进行学习。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汲取到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会主动投入学习中去。

(二)有效率

有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就班级而言,每堂课有多少学生会有成效。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

第二,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些是较低的,但如果没有效率或只是为少数学生,这个班不是一个好班。从这个意义上说,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很大。

(三)生成性

生成性,即豐实。一堂好的课不是事先完全设计好的了,而是在课堂上有一个真实的、感性的、智能的、有思维和能力的师生,有一个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堪称富有实践性的课堂。

(四)常态性

常态性,即平实。很多老师深受公开课和观摩课的影响,一旦开课,问题就是准备过度,老师上课前很辛苦,学生来上课时也很兴奋,他们会用自己准备好的东西表演,但没有什么新东西可以展示。备课自然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其独特的价值,这种价值在于它是一个需要思想碰撞和相应讨论的公共空间。公开课和观摩课应该是“神学院班”,叶兰教授告诫老师:“无论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或市长,你都要像没有这些光环映衬下一样;你是为孩子和学生而教,而不是为公众而教。”她把这种类型的课称为普通班,并强调这种类型的课通常可以上,而不是有多人帮着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

(五)有待完善

有待完善,即真实。课不可能是完美的,完美是最容易造假的。只要是真的,就会有瑕疵,这是一个指标现实。如果公开课没有问题,观察课本身就是课程的默认目标。这就假定了教师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然后再做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往往并不丰富多彩。有了问题,才会是有进步的开始,不能把自己装扮起来、遮掩起来,要含有真实性。

三、 基于差异性组织教学的策略

学生的学习有差异。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应该如何基于这种差异组织教学?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存在差异这是毋庸置疑的。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实践“和谐课堂”,运用“和谐课堂五个环节”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缩小差距、弥补差异。我们认为,“和谐课堂”,就是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如果在课堂教学上能建基于合作学习的四要素“互赖、责任、互动、机会均等”,则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缩小差距、弥补差异。通俗地说,即通过“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做法来达成我们的目标。美国教育家沃尔特认为“合作是近十年来教师教育中最重要、最成功的形式”,在改善课堂教学模式中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知素质的发展。所以,笔者觉得应建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来组织教学。

四、 让学习真正发生是课堂教学的理想追求

什么样的课堂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笔者认为,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

(一)有恰当的目标内容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新时期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