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医与“蛊”

2021-03-28李虹燕童晓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22期
关键词:血吸虫血吸虫病热毒

李虹燕 童晓云* 梁 玲

1.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 650032;2.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蛊”在我国民间,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中作为一种信仰或文化,被赋予了许多神秘色彩,多数人把“蛊”与“巫”联系在了一起。而在《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论》《肘后方》《神农本草经》等中医古籍中,也有许多关于“蛊”的说法:一说“蛊”是自然界或人工蓄养的毒虫;二是认为“蛊”是一种毒药或是自然界的热毒厉气;还有人认为“蛊”其实是古人对细菌的一种认识;也有认为“蛊”是病名或是证候名的。总之,中医对“蛊”的认识多种多样,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将中医“蛊”的含义归纳为致病因素、病名和证候名三类。

1 “蛊”——中医致病因素

作为东方具有神秘色彩的“蛊”,从中医中药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蛊”在一定层面上可作为中医的致病因素来理解。早在甲骨卜辞中就涉及蛊与疾病。如:“有疾齿, 唯蛊虐?” (《小屯·殷墟文字乙编》7310片)。又如“贞: 王骨唯蛊? 贞: 王骨不唯蛊?”(《合》286 )。殷人认为齿病、骨病都可能由“蛊”所致,可见“蛊”是一种致病因素[1]。《神农本草经》中“蛊”多与“鬼”“毒”“恶气”等词并列,其性质大可与此类致病因素类似。以下列出5种可作为中医致病因素的“蛊”的含义。

1.1 “蛊”为毒虫 在古代文献中,对“蛊”的说法很多,较普遍地认为“蛊”为一种毒虫。《说文解字》言:“蛊,腹中虫也。”[2]《左传·昭公元年》言:“谷之飞亦为蛊。”[3]《论衡·商虫》言:“谷虫为蛊,蛊为蛾矣。”[4]《左传》中“皿虫为蛊”,蛊由“皿”和“虫”组成。而古代的字大多都是根据具体事物的形态来造的象形字,所以推断“蛊”可能是虫。也有学者[5]认为“蛊”本义是吃谷物的螟蛾,也是其他害虫的统称。而对于这种毒虫的来源,一般认为有两种可能,一是来源于自然界的毒虫,一种是人工畜养的毒虫。

1.1.1 自然界的毒虫 古人很早就知道,自然界的某些虫子带有毒素,它们会叮人咬人或钻入人体中,使人中毒,甚至死亡。比如蝎子和毒蜘蛛之类可叮咬人的皮肤使人中毒,而有的则是在人体内为患。有说法认为“蛊”是人体寄生虫,如有学者[6-7]认为蛊虫是血吸虫。血吸虫是近代才发现的人体寄生虫,古人是不可能从血吸虫角度认识疾病的,但古人之所以造出蛊字,也是有根据的,古代很多文献中“血”和“皿”是可以交替使用的,蛊可以理解为血虫,即血中有虫,这和现代的血吸虫是相吻合的。当然,谨以此点不足以说明蛊即为血吸虫。古人还通过长期对一些腹胀、下血等症状的观察,推想此类疾病可能与人体内有毒虫有关,并造了“蛊”字。《肘后方》[8]中对蛊的描述是:“中蛊,令人心腹切痛,如有物啮,或吐下血,不即疗之,食人五脏,则死矣”“中蛊毒,吐血或下血皆如烂肝” “食下部,肚尽肠穿”“中蛊毒,令人腹内坚痛,面目青黄,淋露骨立,病变无常”。

1.1.2 人工畜养的毒虫 在先秦时期,普遍认为蛊是某些人有意畜养的毒虫。甲骨文中多次出现“蛊”字,写作(佚七二三)像一个容器中盛着两只或一只尖头而有尾,似为蛇蝎的毒虫。从造字上看,可以体现古人一种造畜蛊毒的方法。《本草纲目·虫部四》 载: “取百虫入瓮中,经年开之,必有一虫食尽诸虫,即此名为蛊”。《隋书· 地理志》也记载了制蛊之法。这些人工畜养的“蛊”,用来毒人害人,侵袭人体就成了外来致病因素。

1.2 “蛊”为细菌 随着显微镜的产生,人们认识到一个新的致病因素——细菌,它十分微小,肉眼看不到,但却是能致病的。两千多年前的人们是不可能观测到细菌的存在,但已感觉到且极肯定地认为它们的存在,并用观物取象的办法,将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作了形象的描绘[9]。“蛊”谓皿上有虫,器皿一般是用来盛放食物的,现在皿上居然有虫,但是又看不见虫,那么虫在哪里?古人认为虫在食物中,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皿上有虫而不见虫的原因。虫在食物中,随食物入口,侵入人体,就成了致病因素。

1.3 “蛊”为毒药 《左传·疏》言:“以毒药毒人,令人不自知者,谓之蛊毒。”亦有人[10]将“蛊”分为四类:虫蛊、草蛊、药蛊、咒蛊。笔者认为其中人工合成的“药蛊”和自然界中本性剧毒的“草蛊”是为“蛊”中的毒药解。现代研究[11]证明蛊毒有药理学依据,人们在蛇、蜈蚣和虾蟆等身上都相应的提取出有关毒素,而这些毒素会引起癫痫和抽搐等一系列病理症状,这即所谓的药蛊。而关于草蛊,在云南很多原始森林中有许多的毒草,例如有一种草叫胡蔓草,叶子像莼花,有黄色,有白色,叶子含有剧毒,放入人的口里,人就会百孔出血,叶汁若吞进肚子里,肠胃也会溃烂,当地的莠民常常利用胡蔓草做蛊害人[10]。还有其他的一些毒草,当地或邻近地区的人熟知它们的毒性而其他人不知道,这就成了当地人毒人害人的草蛊。不管是药蛊还是草蛊,人食之都会患病。

1.4 “蛊”为自然界热毒厉气 《论衡·商虫》曰:“谷虫为蛊,蛊为蛾矣。”蛊为虫,为蛾,蛾生于夏季炎热之时,此时热毒较盛,所以刘瑞明[5]认为蛊乃是一种热毒气。《史记正义》注: “ 蛊者,热毒恶气为伤害人。”[12]《诸病源候论》中有关于蛊的记载:“凡蛊毒有数种,皆是变惑之气。”主要有山林间之雾露瘴气、湿毒之气、沙虱与射工、水毒等,此类热毒厉气侵入人体必使人体患病。

1.5 “蛊”为心理精神致病因素 先秦时期,人们对“蛊”的另一种看法是自然界的厉气或鬼气,他们认为“蛊”是人死后变成的厉鬼来害人。心理学家认为“蛊 ”致病其实是一种错误的心理暗示导致的。人们在内心极度不安的状态下,接受反复的心理“暗示”后,变生出许多病来。美国学者坎农在《“巫蛊”死亡论》中认为,巫蛊所引起的恐惧有导致人类死亡的生理机制。他对猫进行了试验,强烈的刺激会使猫的毛发竖起,大量汗出,血压急剧上升,心率加快,短期内得不到缓解就会休克死亡。已有科学家利用植物神经敏感作用的生理学资料来支持坎农的观点[13]。

另外,“蛊”可做蛊惑解,有迷惑的意思,是一种精神上的诱惑,而这种诱惑有时会成为致病因素。《左传·昭公元年》:“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生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晋平公之病起女色所惑,惑以丧志。”

2 “蛊”——中医证候名

“蛊”不仅可以作为中医致病因素,同时它也是中医的证候名。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14]卷二十五·蛊毒病诸侯中有关于“蛊”的详细记载,其中涉及“蛊”证候的条目诸多,如“此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常欲饮水,皮肤粗黑,如似肿状,名水蛊也”(水蛊候);“腹内胀满,状如虾蟆”(蛊毒候);“此由岁时寒暑不调,则有湿毒之气伤人……则成血痢也。……毒气侵食于脏腑,如病蛊注之家”(《痢病诸候·蛊注痢候》);“凡蛊毒有数种,皆是变惑之气”(蛊毒候)等。将“蛊”的证候详细分成了九类,分别是:蛊毒候一,蛊吐血候二,蛊下血候三,氐羌毒候四,猫鬼候五,野道候六,射工候七,沙虱候八,水蛊候九( 引)。

当然还有妊娠中蛊毒候、小儿蛊毒痢候、蛊风、蛊注痢、肠蛊痢等,《圣济总录》中有蛊疝( 即《素问》之疝瘕)、水蛊、蛊痢等。

3 “蛊”——中医病名

“蛊”作为中医病名,在《黄帝内经》中共出现两次。《素问·玉机真脏论》云: “ 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所论之“蛊”,是以脾传于肾为关键病机,以“少腹热而痛,出白” 为主症的疝瘕之疾。《灵枢·热病》云: “男子如蛊,女子如怚,身体腰脊如解,不欲饮食。”所论之“ 蛊”,为男子之疾,有“身体腰脊如解,不欲饮食”,亦即倦怠、食少的表现[15]。《左传·昭公元年》曰:“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是谓近女室,疾如蛊。”唐代孔颖达解释为:“蛊者,心志惑乱之疾,若今昏狂失性……如彼惑蛊之疾也。蛊是惑疾,公心既惑,是蛊疾而云如蛊者,蛊是失志之疾,名志之所失,不独为女……病有鬼为之者,有食为之者,此病非鬼非食,淫于女色,情性惑乱以丧失志意也。”[16]此言“蛊”乃“心志惑乱之疾”“失志之疾”,说明“蛊”为疾病名。

范行准先生[17]认为中医蛊病部分包含了晚期日本血吸虫病。1964年我国卫生部编写的《血吸虫病防治手册》[18]正式承认“晚期血吸虫病是属于蛊病的一种”。1982年第二版时又再次重申了上述观点;到1990年,经修订后该手册再次确认蛊病应包涵晚期血吸虫病。

蛊病在一些医学或非医学典籍中以“蛊胀”“蛊毒”等说法出现,现部分医家用治“蛊胀”的方法来治疗晚期血吸虫肝硬化腹水,并认为这是一条有效可行的途径。如陈永明[19]谈其师陈啸山治蛊证的经验,其实就是治疗血吸虫肝硬化腹水。张景述[20]总结的治疗血吸虫病晚期肝硬化腹水中医药疗法也是中医对蛊胀的疗法,其中提到“泻水法”“利尿法”等等。由此可见,晚期血吸虫病与蛊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傅安辉[21]指出蛊病其实是西南少数民族对传染病的一种无知的说法,他通过对少数民族认识蛊和处置蛊的情况来看出他们所谓的“蛊”就是传染病的化身。由于西南少数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生活条件、习惯等导致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4 小结

通过文献分析可以看出, 作为与疾病相关的“蛊”,人们对它的认识由来已久,对它的理解也仁者各见。作为中医致病因素来说,不管是毒虫、毒药还是自然界热毒厉气,都是古人对外来致病因素的一种总结和概括,体现的是前人对疾病的早期认识,而将“蛊”视为细菌和心理精神致病因素则是科技进步下人们对病因的进一步认识和解释。作为中医证候名,它概括了“蛊风”“蛊痢”“水蛊”等复杂证候,为临床观察治疗痢疾、鼓胀等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虽不可与现今之证一一对应符合,但作为部分参考亦无不可。作为中医病名,其主要意义在于概括了一系列复杂而严重的症状表现,诸如身痛、腹痛、腹部肿胀、呕吐下痢、吐下血等,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重症肝炎等疾病的进程中,都可见到这类症状,且都可按治蛊疾之法治之。然而不能直接把蛊疾与现代医学的某一种疾病划上等号,因为二者的认识角度是不相同的[1]。但可以将其作为诊断和治疗一些疾病的参考,取其精华,用之于精,亦能取得临床良效。

猜你喜欢

血吸虫血吸虫病热毒
肉牛血吸虫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及防治
日本血吸虫与曼氏血吸虫的致病差异
血吸虫的种类:并非固定不变
血吸虫并非“吸血虫”
浅析热毒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我省举办家畜血吸虫病监测点培训班
一例牛血吸虫病的诊疗与体会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大肠癌伴血吸虫病临床病理分析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药物配伍禁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