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类圆线虫病的防治
2021-03-28吴发丹
吴发丹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农业农村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353600)
南平市政和县某乡镇猪场养殖一万多头生猪,由于夏季气温高,环境湿度大,加上饲养密度偏大,部分保育后期和育肥前期的猪出现生长发育不良,体质瘦弱,采食量不增的情况。 一开始以为是细菌感染, 但连续用了将近一周的抗生素治疗也未见好转,后来经实验室诊断确定为类圆线虫感染。
1 类圆线虫
类圆线虫属于线虫类寄生虫,常寄生于猪小肠内,雌虫呈乳白色,虫体细小,毛发状,长度在3~5mm,宽约0.05~0.08mm。虫卵呈椭圆形,大小约为40~55μm×25~30μm,无色透明,卵壳较薄,内含折刀样的幼虫。 虫卵产出后可随粪便排入环境中,在高温高湿的夏季一般需要6~8h 即可孵化出杆状的幼虫, 再经3d左右时间,幼虫蜕皮,变为丝状幼虫,此时具有感染力。 还有一部分杆状幼虫经蜕皮可发育为自由生活的雌虫和雄虫, 雌虫受精后产出的虫卵与寄生在猪小肠中的雌虫所产生的虫卵相似,他们在环境中经5~6h 可孵化出第二代杆状幼虫, 如果环境适宜,还能继续以这种方式传代,如果环境不适宜,则经24~48h 后蜕变为丝状幼虫[1]。
2 生活史
仔猪感染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经口感染,另一种是经体表感染。 环境中的丝状幼虫一旦污染饲料和饮水,健康猪采食后可进入肠道内,特别是哺乳期的仔猪和保育前期仔猪,天生喜欢玩耍,经常将饲料拱出料槽,饲养员有时为了教槽也会将饲料撒在地面让其识别,这些行为都容易使地面的幼虫污染饲料,之后经口感染。 丝状幼虫可经胃黏膜钻入血管,随血液流动到达肺部,再由肺经咽喉返回小肠发育为成虫。 仔猪由于皮肤娇嫩,环境中的虫体可主动穿透皮肤,钻入皮下蜂窝组织、肌肉等处,经血管、淋巴管等通道到达肺部,再随气管中的粘液到达咽喉部位,吞咽后到达小肠,发育为营孤雌生殖的雌虫。 从猪感染到雌虫产卵大约需要10~12d 的时间,寄生性雌虫在宿主体内可连续生存6~9个月。
3 流行特点
病猪和隐性带虫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高温高湿的夏季发病率最高,卫生条件差的猪场最容易发生本病,疫区猪场感染率最高时可达60%以上,未经治疗的情况下病死率能达到50%。 本病对仔猪危害较大,处在哺乳阶段的仔猪表现易感,有文献报道,最早一周龄左右的猪体内都能分离到虫卵,一月龄左右时感染最为严重,过了保育阶段后感染会逐渐减少。 虫卵排入环境后对不良因素的抵抗力较强,耐干燥,最长可保持半年以上的生命力, 即使发育的丝状幼虫没有机会感染猪,其也能在环境中存活2 个月,这些特征使得该病临床防控难度较大,尤其是不注重环境卫生管理的猪场,每批次猪基本都发生本病。
4 临床表现
经皮肤感染的仔猪,由于体表受到幼虫的物理刺激,常常表现出皮疹和皮炎,当幼虫侵入到肺部时,其活动又会影响肺泡的完整性,猪表现肺炎症状,炎性区域扩散时可对胸膜造成影响,引发胸膜炎,猪呼吸困难,体温升高,时而咳嗽、气喘,采食量下降,机体因营养供应不足而生长发育缓慢[2]。 当大量虫体寄生到小肠时,可引发肠道寄生虫性炎症,黏膜增厚、脱落、出血,消化酶分泌不足,饲料消化和吸收不充分,机体同样出现营养障碍。病猪消瘦,贫血,腹部膨胀,疼痛,精神萎靡,经常下痢,粪便中带有血液和脱落的肠黏膜,未经有效治疗的情况下,大多猪最终因衰竭而死亡。
5 预防
预防本病必须做好猪场的卫生管理工作, 类圆线虫的虫卵对环境不良因素抵抗力很强,只有做好卫生管理,将虫卵及时清扫,远离易感猪群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3]。 临床上发生本病的猪场大多都是卫生条件较差,猪粪未及时清理,饲养员使用污染的公共器具而将本病传播。 清理粪便时建议采用干清粪的形式,这样虫卵不易扩散,同时,清理完的地面湿度小,不利于虫卵的进一步孵化。 保持环境干燥,高温高湿是虫卵孵化的基本条件,干燥的环境可切断虫的生活史, 疫区猪场或曾发生过本病的猪场可在地面多撒生石灰,通过生石灰的吸潮作用使环境湿度下降,同时生石灰吸潮后碱性增强,有利于环境微生物的杀灭。
6 治疗
本病治疗所使用的药物同样推荐伊维菌素、左旋咪唑等,如果是群发,建议采用拌料的方式大群饲喂,如果为单发,则用注射液剂型肌注即可。 除了化药外,中药驱虫散对本病也有治疗作用,方剂为鹤虱30g、使君子30g、槟榔30g、芜荑30g、雷丸30g、贯众60g、炒干姜15g、制附子15g、乌梅30g、诃子肉30g、大黄30g、百部30g、木香25g、榧子30g,将上述原料打碎后研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或用水煎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