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针治疗老年肥胖症的临床体会
2021-03-28袁文君
袁文君
随着当前生活条件改善,人口结构老龄化加速,老年肥胖症日益成为危害广大患者的严重健康问题。肥胖是机体脂肪细胞数量增加或体积肥大使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病理状态。老年人肥胖症指的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出现或存在的肥胖。老年肥胖症患者可因体型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也可出现气急、关节痛、水肿、肌肉酸痛、体力活动减少等行动问题。此外,老年肥胖症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也密切相关。刘媛[1]等在老年肥胖症患者心理社会问题的研究中发现老年肥胖症会给患者带来心理、社会功能、生活质量、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曹志[2]等研究利用大样本数据分析中心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和脑卒中5种慢性病的风险密切关联。因此有效治疗老年肥胖症,控制老年患者体重,减少相关心理问题,降低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成为临床工作者的迫切任务,故笔者根据既往临床经验,将揿针治疗老年肥胖症经验分享如下。
1.中医学对老年肥胖症的认识
肥胖在我国古代医学书籍中有很多的记载和描述,如《素问·通评虚实论》云:“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古人将肥胖者称为“肥贵人”“肥人”“肌肤盛者”等。古代医家认为肥胖是一种营养过剩的疾病,肥胖的病因多为过食膏粱厚味、贪于摄取、久卧、久坐、多逸少劳等。该病病位在肌肉,与脾肾相关,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为主,主要表现为脾肾气虚,标实为痰浊、膏脂为主,兼有水湿、血瘀、气滞,临床上各有表现。不同于青壮年肥胖患者,老年患者由于平素膏脂摄入有限,主要表现为脾肾不足、痰湿内阻之证,老年患者脏腑功能衰退,尤以脾肾不足为主。清代李用粹在《证治汇补·痰证》中指出“脾为生痰之源”,脾失健运,运化失司,精微不生反化痰湿,加之肾气不足,气化无力,水饮不化,反成水湿,日久凝痰,流贮肌肉,而致形体肥大。李耀兵[3]在老年超重和肥胖患者常见中医体质类型的临床研究得出结论老年超重和肥胖患者中痰湿质和气虚质明显多于平和质。故笔者在治疗时以补益脾肾,化湿行水为根本治则,重在补益脾肾,脾气健运,痰湿不生,肾气充盈,气化有权,从根本上杜绝水湿痰饮之源,兼以化湿行水。选穴时以足三里、丰隆、天枢、中脘、三阴交、地机为主穴,配穴随证加减。其中足三里归足阳明胃经,有健运脾胃之功,具有提高机体功能、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是人体强壮要穴;中脘为胃经之气聚于腹部的穴位,又为腑会穴,针刺此穴既可发挥局部效应治疗腹部的脂肪堆积,又可调理胃肠之腑畅通顺达,与足三里相配,健运脾胃;天枢归属足阳明胃经,有健运脾胃,清热利湿之功;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穴,有补益脾肾、健脾除湿的功效;丰隆归足阳明胃经,为健脾除湿之要穴;地机归足阳明胃经,功效为健脾渗湿。诸穴合用,共奏补益脾肾,化湿行水之功效。
2.揿针的特殊优势
揿针治疗是临床常见的针刺适宜技术。揿针为皮内针,具体方法为将揿针刺入并固定于腧穴部位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的一种针刺方法,一般在体内保留3~4天,能够产生和缓而长久的刺激,以达到治疗目的。该法应用历史久远,早在《素同·离合真邪论》一书中就有“静以久留”的针刺治疗方法。揿针通过长时间留置在人体内,产生持续性且较稳定的刺激,促进体内经络气血的运行,促进人体正气运行,使邪祛而正安,对人体气血循环起到促进作用,能够起到舒筋活血、加快新陈代谢等作用,可以在不影响患者生活活动的基础上,给予持续的刺激治疗,减少患者就诊次数,节约患者时间。与药物治疗相比,揿针治疗无副作用,对人体损伤小,且患者不会形成药物依赖性,揿针针体较短小,在治疗时患者疼痛感不强,减少患者晕针的概率。目前揿针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在脏腑调解及头面五官等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一定疗效。
3.揿针在肥胖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揿针在治疗肥胖方面有肯定的临床疗效,张丽[4]在揿针耳针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35例疗效观察研究中,用清铃揿针的耳针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针刺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停针1年后的各项肥胖指标、生化指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治疗1月后,各项肥胖指标、生化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曾尹亮[5]等皮下揿针联合循经走罐治疗脾虚痰湿型中心型肥胖伴高脂血症疗效观察研究中,发现揿针联合循经走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张红[6]等在电针联合揿针治疗肥胖并发高脂血症胃肠腑热型患者良性作用的研究中发现,采用电针联合揿针治疗肥胖并发高脂血症胃肠腑热型患者效果极佳,治疗后患者的体重、肥胖度、身体质量指数、体脂百分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王凯悦[7]等在电针联合耳针治疗胃肠腑热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观察中,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采用针刺加电针治疗,另对治疗组联合耳针治疗,持续3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体质量、肥胖度、BMI指数、体脂百分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由上述资料综述可见,揿针在治疗肥胖有明确的临床疗效。故笔者选用揿针治疗代替传统针刺治疗方式,给予患者持久平和的穴位刺激,留针时间多为3~4天,大大减少了患者就诊次数,方便有效,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
4.结论
祖国医学认为,不同年龄患者因生理病理、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不同,其临床证型亦有所不同,青壮年多为胃热湿阻型,中年人多为阴虚内热型,老年人多为脾肾两虚型。在治疗老年患者时多从补益脾肾入手,痰湿是贯穿于疾病始终的病理产物,故在培补脾肾的基础上祛湿化痰,使脾机得升则清阳升,浊毒降。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刺疗法在治疗肥胖时存在以下机理,针刺可减少脂肪细胞数量及体积,可降低及改善胰岛素抵抗,可降低异常表达的调节因子,恢复能量平衡状态,改变进食和产热之间的调节,虽具体因果机制尚不明确,但针刺治疗肥胖在临床上疗效肯定。笔者选用揿针这一特殊针刺方法,选取足三里、丰隆、天枢、中脘三阴交、地机等穴,补益脾肾,化湿行水,具有便捷、省时、安全、有效的临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