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败血症疾病的有效诊治
2021-03-28齐德臣
齐德臣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466700)
生猪养殖作为畜牧养殖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提升了地区发展的经济效益。伴随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市场中对猪肉食品以及加工产品的需求性不断增强,并且对猪肉的质量提出了要求,促使养殖行业的市场竞争压力变大。由于猪属于杂食性的动物,因此其患病率较高。
1 具有猪败血症状的疾病
1.1 猪肺疫的病症与治疗方法
猪肺疫疾病的病原是巴氏杆菌,其潜伏期为2~3d,按照其发病时间可以分为最急性猪肺疫疾病、急性猪肺疫疾病和慢性猪肺疫疾病。在病猪出现最急性型猪肺疫疾病时,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败血症的病状,会出现突发性死亡的现象,在患病期间猪的体温会升高至41℃,此时病猪会出现呼吸急促、困难的现象,食欲大大降低,呼吸黏膜表面表现出蓝紫色,病猪的咽喉部位明显肿胀。病猪在发病后期,其耳根和腹部等大部分表皮,会出现明显的血斑,病猪大多是由缺氧而导致的死亡,发病时间一般为1~2d。急性猪肺疫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的病状,以及轻微的败血症症状,发病时间通常为4~6d。慢性猪肺疾病主要发生在流行病传染的后期,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慢性胃肠炎的症状,发病时间一般为14d以上[1]。
猪肺疫疾病的治疗方法,需要以预防为主,养殖人员对已经发病的猪进行隔离管理,对其进行及时地治疗。利用磺胺类药物以及抗生素等进行治疗,这类药物的治疗效果较好。并且对病猪居住的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同时给其他正常的猪注射猪三联疫苗。对于病猪可以使用适量的青霉素,或是使用链霉素进行混合肌肉注射。对病猪实行无害化的处理方式,严禁贩卖或食用病猪肉。
1.2 仔猪副伤寒的病症以及治疗方法
仔猪副伤寒疾病的病原是沙门氏菌,容易对6个月以内的仔猪造成感染,产生急性败血的病症。根据病情的强弱将仔猪副伤寒分为急性仔猪副伤寒、亚急性仔猪副伤寒和慢性仔猪副伤寒等三种类型。猪在患有此病后,自身抵抗能力会下降,猪的体温会急剧升高至41℃,精神低迷,伴有呼吸困难,病猪的耳朵、胸部以及腹部会出现明显的紫色斑点等症状。病猪的脾脏肿胀,出现蓝紫色,盲肠和结肠等部位的肠壁增厚。发病时间可以长达3周,病猪最后会因为心力衰竭出现死亡。治疗仔猪副伤寒有效措施,首先,养殖人员需要对病猪加强管理,对于经常发生仔猪副伤寒病症的地方,使用疫苗进行防疫。可以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注射卡那霉素。
1.3 猪丹毒的病症以及治疗方法
猪丹毒疾病的病原是猪丹毒杆菌,它是一种高发性传染疾病。猪丹毒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症状,或是亚急性疹块型症状。猪丹毒的病发初期,是没有任何表现症状的,病猪会出现突发性的死亡。体温会迅速升高至43℃,食欲下降,结膜充血,粪便呈球状,且附有黏液,呼吸急促,皮肤呈现红发紫的状态。猪在患有亚急性猪丹毒病症时,临床特征表现为,猪的下腹部和胸部等部位的皮肤表面出现明显的瘀块,在病情发展中期,会出现按压不可消失的蓝紫色瘀血。通过对病猪进行解剖,发现其病理特征表现为全身出现淋巴结充血现象,并且器官出现肿大症状[2]。
治疗猪丹病毒的有效措施。养殖人员需要定期给猪群注射猪丹毒疫苗,接种时间一般选在春秋两季,防止猪丹毒病的蔓延扩散,对其进行有效地防控,经常打扫注射,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
1.4 猪瘟疾病的病症以及治疗方法
猪瘟疾病的病原是黄病毒科猪瘟病毒,猪瘟病毒的传染性极高且致死率较强。其临床特征主要为败血性变化,器官内部出血、后期伴有副伤寒疾病的并发症状。猪瘟在发病后,会出现高热、精神低迷、食欲不振、伴有咳嗽、出现结膜炎和腹泻、甚至是流产现象。根据病情的发病症状将其分为最急性病瘟、亚急性病瘟和慢性病瘟等。病猪在患有最急性病瘟时,除了体温升高并无其他症状,会在1~2d出现死亡。在患有急性型猪瘟时,猪的体温会迅速升至42℃,食欲消退直至废绝,在病情中期出现眼角结膜炎,眼角有白色分泌物,猪的鼻腔处会流出脓性黏液,并在粪便物中出现血丝。在初期,病猪的耳后以及腹部会出现点状的红点,发病时间为1~2周,致死率较高。亚急性猪瘟的发病时间通常可延至2~3周,然后转为慢性猪瘟,可以延长1~2个月的时间。病猪在发病后会出现黏膜苍白,且眼睑处有红色圆点。病猪皮肤出现紫色斑点,且体型消瘦。仔猪的死亡率较高。
猪瘟的治疗措施,可以使用瘟感全能药物对病毒进行有效的预防治疗,还可以配合龙达核酸肽,进行混合注射治疗。
2 结语
总而言之,在养殖生猪的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各类疾病的发生。因此,需要养殖人员增加预防措施,定期接种有关疫苗,对疫情进行有效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