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
2021-03-28季晓燕
季晓燕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74200)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猪呼吸系统疾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该病常常会导致猪只生长放缓,增加养殖户养殖成本,甚至因猪群的大量死亡而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使养猪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地制约。因而,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猪呼吸道系统常见疾病的防治工作。
1 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
1.1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是养猪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病猪以及带菌猪,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猪只。病猪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集中于呼吸道,往往出现双侧肺炎病变,具体表现为肿胀以及暗红色,病猪胸腔内充满出血性纤维性渗出液,将肺脏切开可见其出现肝样变化,颜色为紫红色;病猪气管以及支气管内可见黏液性泡沫状渗出液。慢性病猪胸膜以及肺脏粘连,肺脏可见局部坏死病灶以及坏死性结节,同时边缘存在实变区,肺脏表面可见大量纤维性渗出液,气管肿大,下颌淋巴结因充血而水肿。
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治疗过程中,一般是将乳酸诺氟沙星原粉与饲料按照1∶10000的比例混合,为病猪拌料喂服。
1.2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病原一般为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以及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是猪只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为鼻甲骨萎缩以及鼻部变形,同时病猪生长发育受阻。其病变部位仅仅为鼻腔及其临近组织,其鼻中隔弯曲变形甚至消失,鼻黏膜大量充血同时存在明显的水肿现象,表面可见干酪样分泌物或者黏液性分泌物[1]。
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为:为病猪肌肉注射0.1mL/kg体重浓度为2.5%的恩诺沙星,每天2次,连续注射5d;或者为病猪肌肉注射2~5mg/kg体重的盐酸环丙沙星,每天肌肉注射1次,连续注射5d。
1.3 猪支原体肺炎
猪支原体肺炎又被称为地方流行性肺炎或者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症状为咳嗽以及气喘。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高发于气候寒冷时期以及圈舍环境恶劣的养殖场,急性病猪往往突然发病,呼吸加重,病情严重时病猪张嘴呼吸,口鼻内不断排出大量泡沫状分泌物;慢性病猪一般在清晨或者傍晚进食工作结束后出现明显的咳嗽症状,与此同时不断咳出分泌物。
针对猪支原体肺炎,一般通过为病猪肌肉注射2万~4万IU/kg体重的硫酸卡那霉素进行治疗,每天肌肉注射1次,连续注射3~5d;或者为病猪肌肉注射2.5mg/kg体重的恩诺沙星,每天肌肉注射2次,连续注射3~5d。
2 综合预防措施
2.1 加强饲养管理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落实疾病防控工作,同时对养猪场加强管理。做好外来人员以及各种运输车辆的管理工作,在其进入猪场尤其是生产区之前,必须进行彻底地消毒。强化养殖场内的灭虫以及防鼠工作,对装猪台等多个地区加强管理,避免此地集结有过多的外部传入病原体。
2.2 坚持自繁自养
如果养殖场条件允许,应当尽可能采取自我繁殖以及饲养方式,从而彻底阻断感染病猪的进入。如果确需引种,不得直接将其引入,而是需要将其置于远离生产区的地区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饲养以及观察,与此同时为引入猪只做好预防性投药工作,在确保其检验合格以后才可将其混群饲养。
2.3 严格控制猪场规模
猪场养殖规模越大,养猪数量越多,其呼吸道系统疾病发生的可能性越高。基于此,养殖户首先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养殖规模较大的猪场内,可以合理划分多个分场,严格控制分场间的距离,保证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隔离带,在一个分场出现疫病以后保证其他分场能够做好防疫工作。
2.4 加强猪场清洁工作
在猪场生产以及管理各个环节均需要切实执行卫生以及清洁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病原最为彻底地控制,避免其蔓延以及传播[2]。当前,相当一部分病毒对普通消毒剂已经存在明显的抵抗性,因而相关兽医工作者在选择消毒剂时,需要尽可能选择广谱并且具备较强挥发性的消毒剂,同时对猪场各个角落均做好消毒工作。
2.5 控制猪舍内环境
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养殖户需要结合时节的变化,合理控制猪舍内环境,保证其始终处于最佳水平。一旦圈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猪呼吸道系统疾病发生的概率,一方面会阻碍猪只的健康生长,另一方面还会在一定程度上腐蚀猪舍本身。需要结合时节确定适宜的猪舍温度,分别在冬季以及夏季做好相关保温以及防暑工作。只有为猪群提供卫生并且舒适的生长环境,才能保障其健康生长。另外,减小饲养密度也是降低有害气体浓度的一个有效措施。
2.6 落实免疫工作
结合当地疫病流行状况以及养殖场猪群实际健康情况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好免疫接种工作,从而有效降低猪呼吸到系统常见疾病发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