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1-03-28牟若楠孙忠人李超然吕晓琳韩名媛尹洪娜
牟若楠 孙忠人 李超然 吕晓琳 韩名媛 尹洪娜△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近年来,中风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具有高发病、高风险、高致残的特点[1]。患者中风后,会经常出现呃逆症状,其产生的刺激或冲动多是由迷走神经或膈神经的感觉神经纤维传入,从膈神经运动纤维传出。主要临床表现为呃呃连声,声短且急,无法自止。西医称之为“膈肌痉挛”,多在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氯丙嗪片、甲氧氯普胺片等药物,但常伴有一些不良反应[2-5]。相对而言,中医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的方法种类较多,临床操作简捷,实践应用广泛,治疗效果明显[6]。为此,本文对近五年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研究进行归纳整理,综述如下。
1 针刺疗法
在中医治疗中,针刺疗法常用于中风后呃逆的临床治疗。呃逆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胃气上逆动膈所致[7]。有研究表明,中风后呃逆不单是因为胃气上逆,更多原因是患者大脑功能的异常变化,因此,“调神和胃法”尤为重要,即在和胃的基础上注重调神的作用。临床选择内关、人中、四神聪、足三里、中脘、膻中、攒竹、双侧内迎香、公孙等多穴位共同配合治疗[7-9]。李彩莲在《黄帝内经》天人相应基础上,采用“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对照十二经与地支时辰的规律,强调依时取穴、选时针刺。根据此法选取曲池、足三里穴,得气后,采用提插捻转补法,留针30 min内行针2次,临床观察总有效率88.9%[10]。孙一丹等认为,仅取阳明经穴温补脾胃不足以根治呃逆病症,背俞穴直接与脏腑相通,通过针刺局部背俞穴达到调理脾胃、加强止呃的疗效,具体包括膈俞、肺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中脘、水道、归来、天突、膻中等穴位,使用此法医治中风后呃逆患者1例,30 d无复发[11]。董建平等采用头针胃区,抑制迷走神经,促进胃排空,减轻胃负担。同时,针刺腹部腧穴,由浅层皮肤刺激到腹部筋膜,调整脏腑生理功能,头针选取百会、四神聪穴及头部双侧胃区(瞳孔正中直上入发际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腹针选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阴都、滑肉门穴,针刺治疗1周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发病次数明显减少,有效率93.10%,2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12]。黄玉婷认为,中风后呃逆与心神失于濡养、统摄无权导致气逆动膈有关,故对治疗组采用镇静安神法进行针刺,选取百会、三阴交(双)、神门(双)、中脘、阳陵泉(双)、安眠(双)、内关(双)、攒竹穴,标本兼治,宁心神、安胃气,治疗30例患者,治愈17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13]。魏超博单独选取涌泉穴,“独穴”治疗中风后呃逆,针刺得气后,同一个方向360°捻转,使肌纤维缠绕针身,再采取提插手法激发肾经经气,通过对涌泉穴强刺激产生的疼痛感转移患者注意力,同时抑制迷走神经的异常兴奋,起到止呃的作用,这与《杂病篇》中记载“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有异途同归之意,治疗23例患者,5次治疗后痊愈15例、有效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达100%,随访1个月无复发[14]。
2 针刺配合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辅助疗法之一。进针得气后,通以微量低频脉冲电流,针与电两种刺激相结合,利用不同波形调整刺激强度,提高治疗效果。王博对治疗组30例患者采用疏波波形,颈3到颈5中线旁开0.5寸的双侧夹脊穴正负极左右交叉通电,通过背内侧支传导至呃逆反射中枢,降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同时配合双侧攒竹穴疏波通电及双侧翳风穴针刺,阻断呃逆反射、控制呃逆,总有效率93.33%[15]。刘琦虽亦用交叉通电法,但取一侧风池穴和对侧翳风穴,密波波形,配合中脘、足三里、内关穴平补平泻,以及攒竹穴提插捻转的针刺手法,通过电针作用于颈部脊神经和前角运动神经元,刺激脊神经的运动和感觉支纤维,降低迷走神经兴奋,减少呃逆,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16]。朱心玮等对治疗组采取与上述取穴不同的治法,对足三里穴给予平补平泻的同时,增加太冲、内关、攒竹、中脘穴的泻法操作,进针连电后,选用高频密波波形,治疗时间为 20 min,总有效率 86.21%[17]。虽然与对照组使用巴氯芬有效率差别不大,但运用针刺疗法可以减轻患者肝肾等重要脏器的代谢压力。
3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疗法
穴位注射疗法是将针、药、穴三者联合,加强穴位的持久性刺激。李艳对两组均采用1 mL盐酸甲氧氯普安注射液对双侧足三里穴进行穴位注射,使药物直达作用部位,促进恢复胃肠动力。治疗组结合针刺天突、中脘、膻中、双侧攒竹、内关、足三里等穴位,调气和胃,降逆止呃。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持续1周。结果穴位注射结合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肌注组为81.40%[18]。钟如春等与上述穴位注射用药相同,针刺选穴根据“八脉交会穴”的理论,选取内关、公孙等穴位,公孙通过冲脉到达胃心胸,内关通过阴维脉而联络胃心胸,二者上下相通,降胃气,调腹气,和胃止呃,患者症状明显缓解[19]。王东平和刘效娟治疗此病也采用了针刺配合穴位注射的方法,虽然选穴及药物不同,但均有效降低了呃逆频率、改善了患者不适症状[20-21]。由此可知,穴位注射多选择理气和胃的足三里穴或降逆止呃的内关穴,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较单纯针刺或肌肉注射疗效更为明显。
4 针刺配合耳针及耳穴压豆疗法
《灵枢·口问》篇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是全身经络分布最密的地方,十二经脉会聚于耳,连接全身脏腑器官。选取相对应的耳穴,通过采取针刺、耳穴压豆等刺激耳穴的治疗方法,达到调理脏腑、治疗疾病的目的。陈文平将耳穴作为医治脑源性疾病的首选,通过刺激耳部对应的穴位调脏腑、疏经络,止呃逆。选取耳穴胃、膈,体穴内关、足三里、太冲穴,施以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36例患者中,治愈31例,好转3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4.4%[22]。中医理论认为,耳穴压豆可以通过刺激耳郭反应点(耳穴)对五脏六腑的疾病进行调节,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于小洁将王不留行籽贴于单耳胃、膈、神门、交感、下脚端、十二指肠穴,并进行按压刺激,隔日更换另一侧,治疗总有效率为90%[23]。刘云认为,耳穴治疗具有调节神经反射、内分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对治疗组30例患者选取攒竹(双)、中脘、内关(双)、足三里(双)、太冲(双)穴,耳穴埋豆选取膈、胃、神门、交感、肝。治愈11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24]。以上研究表明,针刺配合耳针及耳穴压豆疗法,常取膈、胃、交感、神门,通过对穴位的持续刺激,调节迷走神经,改善平滑肌的异常蠕动,降逆止呃。
5 针刺配合艾灸疗法
《医学纲目》记载“呃逆服药无效,灸中脘必有效”,表明呃逆治疗可通过艾灸中脘来实现。近五年运用针刺配合艾灸疗法的临床研究仅有两例,虽各治疗了一例患者,但二者针刺及艾灸取穴均不同[25-26]。由此可见在此方面研究应用较少,未来仍需通过加大样本量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6 针刺配合温针灸疗法
温针灸是首先进行针刺,然后在留针过程中配合艾灸,通过热传导原理,使穴位感受热能,促进温通经脉、扶正祛邪。朱亚楠和卢建虽然针刺取穴有所不同,但温针灸取穴均为中脘、下脘,温中和胃降逆。研究结果示针刺配合温针灸治疗较西药组疗效更佳,且操作方便,无不良反应,可用于临床推广[27-28]。
7 针刺配合汤剂治疗
中医治疗中风后呃逆多选用降逆和胃、疏肝健脾的旋覆代赭汤或芍药甘草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采取调神降逆针法与旋覆代赭汤加减协同治疗,可减少呃逆发生频次和持续时间。满斌等采取调神降逆针法与旋覆代赭汤加减,总有效率为97.62%[29]。刘翠华等采用阴阳九针的第八针“秋风扫叶”平肝阳、除病气,以及第六针“针通人和”疏通中焦气机,配合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阴阳九针通过针刺拇指相应部位,平衡阴阳、恢复气机,实现治病目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30]。徐辉采用针刺结合降逆止呃汤加减治疗患者52例,显效28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23%[31]。王思聪等针刺选取内关(双)、人中、三阴交(双)、攒竹(双)、膻中、中脘、足三里穴(双)、咽后壁双侧软腭弓,配合芍药甘草汤加减,平气逆、畅气机,呃逆自除,治疗6 d后,未见复发[32]。范涛等针刺选取百会、太渊、膻中、中脘、天枢、气海、内关、足三里、合谷、太冲、太溪穴,配合中药白蔻仁9 g,山楂核30 g(研末冲服),行气宽中,治疗呃逆,总有效率95%[33]。宋秀霞针刺选取内关、足三里、印堂透攒竹穴,配合五磨饮子,顺气解郁,和胃降逆,总有效率95%[34]。
8 结合疗法
刘文博选取膻中、中脘、内关、足三里、太冲穴,平补平泻,留针20 min期间每10 min行针1次,同时对神阙穴施以间隔灸(隔盐或隔姜),配合中药生牡蛎25 g,代赭石20 g,旋覆花15 g,芡实25 g,熟地黄30 g,韭菜子10 g,白芍15 g,牡丹皮10 g,生麦芽12 g,水煎服用,结果针刺中药联合组的疗效评价、总体有效率高于西医治疗组,且呃逆症状评分、不良反应方面较西医治疗组低[35]。林广清等采用隔姜炙方法,将艾灸温通经络补虚和生姜温中散寒二者有效结合,温热经络,调和气机,和胃降逆。取颈3到颈5旁开0.5寸的双侧夹脊穴配合电针,并隔姜灸中脘穴,灸3壮,1周内6次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痊愈20例,显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36]。
9 小结与展望
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法多样,且可相互配合,均能有效改善中风后呃逆,达到最终治疗目的。目前研究临床多采用“调神和胃”“疏肝健脾”“温热经络”的治疗原则,选穴多以内关、中脘、足三里、膻中为主,配合辨证取穴并结合相应疗法;电针、艾灸、穴位注射、耳针及耳穴压豆等辅助疗法,增强穴位刺激,达到和胃降逆,调畅气机之效,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针刺配合汤剂疗法“针药”并用,结合旋覆代赭汤或芍药甘草汤等中药内治法,辨证施治,助力止呃。
从目前研究结果来看,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由于呃逆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各有不同,缺少相关统计,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体系;第二,个别特殊针法临床应用样本量相对不足,缺乏推广说服力;第三,中风后呃逆病因不同,需辨证施治,故针刺取穴、手法、诊疗方法无法统一,缺少横向比较。未来希望从大样本、多中心拓展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在适当的前提下增加疗程、随访时间,进一步跟踪研究远期疗效,逐步形成统一诊断依据和疗效标准,推动中医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