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确识变 积极应变推动山东肉鸡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03-28丁庆华山东省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山东省畜禽屠宰技术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肉鸡养殖生产

文│丁庆华[山东省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山东省畜禽屠宰技术中心)]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已如期完成全面脱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正在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坚定迈进。山东省肉鸡产业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淀,步入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加快转变、全面吹响高质量发展集结号的新时代。当前,正面临一些新形势、新情况,也面临新的时代任务,从业者应准确认识新发展形势,积极应对、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推进肉鸡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一、准确识变,客观认识当前肉鸡产业发展形势

1.产业优势突出高质量发展有基础。山东省是肉鸡养殖生产大省,具有数量规模优势、效率水平优势、产业体系优势、起步先发优势、市场布局优势以及产业化经营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产能基础不断夯实,据统计2020年山东省肉鸡出栏20.44亿只,产肉量276.12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8.55%和16.18%,无论出栏量还是鸡肉产量均居全国首位,鸡肉产量历史首次超过猪肉;饮水、喂料、环控、清粪等环节实现了自动化;已经初步建立起完整的产业体系和生产体系,如种鸡生产、商品鸡饲养、投入品供给、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畜牧装备、科技支撑服务体系等均已具备,为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产业化经营发展起步较早,并在国内外市场开拓方面也有先发优势。肉鸡产业初步具备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2.短板日益凸显,可持续发展压力大。在看到发展优势的同时,产业自身的短板也不能忽视,如山东省以白羽肉鸡为主体的产业格局,种源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主要依赖进口,直接影响到产业链下游各环节的健康发展;产业自我调控能力差、养殖从业者心态还不够成熟、行业自律意识不强,是造成行业大幅动荡的重要根源;产业综合效益不高,溢价能力差,竞争力不强;在主动应对市场、引导消费、创造需求方面还做得不够。与此同时,正面临省外及国外市场竞争冲击加剧、市场拓展遭遇瓶颈、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安全风险威胁不断、不确定性因素制约等外部形势和环境,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二、积极应变,加快推进肉鸡产业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发展形势、立足新发展阶段,对于今后肉鸡产业发展,肉鸡产业界、学术界及公共服务管理部门应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瞄定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聚力、突破。

1.拓展市场空间。开拓市场是推进肉鸡产业跨越发展的关键一招、重要一步,因为肉鸡产业的价值最终要通过市场作用来实现,一定程度上讲市场容量的上限决定着产业发展潜能上限和全产业链价值上限,近年来肉鸡产能有所过剩、产业利润整体较低,与市场开拓不足有较大关系。从目前来看,肉鸡产业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都有很大潜力可挖。要利用经济全球化和国家“一带一路”政策深入推进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我国技术优势、产业体系优势和经营优势,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把产品和技术以及模式输出去,在更大范围内聚合资源、布局市场、谋取发展空间。同时,大力普及肉鸡产品生产、加工和营养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养殖生产、加工过程的透明度,提高消费者对肉鸡产品的消费欲望和消费预期,进一步增强消费信心,缩短产品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进一步发展完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完善产品销售网络,使产品在维持品质特性的前提下可以快捷高效的到达消费者手中,缩短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时空距离;提高产品加工技术工艺,加大产品的开发力度,生产出多样化产品,满足多方面市场需求,提高产品市场支撑能力,为拓展消费市场打下产品供给基础。

2.加快自主育种。白羽肉鸡自主育种工作这些年业内一直在做,事实上目前做得还不够好,从当前形势看,无论解决种源“卡脖子”关键问题、实现种业安全,还是建立现代化生产体系、产业体系,提高核心竞争力,稳定产品有效供给,当下肉鸡产业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需要自主育种,通过高质量的自主种源供给,保障整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释放发展新动能。目前,国内不少企业在白羽肉鸡育种方面先行先试,已取得阶段性成绩,让大家看到了自主育种希望,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山东省作为白羽肉鸡养殖生产大省,开展白羽肉鸡育种工作责无旁贷。2020年,山东省启动的新一轮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已经将肉鸡育种纳入其中,预计后续会持续支持,从政府层面看已经将白羽肉鸡育种工作摆到相当高度。

3.培育新型主体。政府、行业组织、龙头企业等联合起来,大力培育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从业主体。借力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农业农村吸引力提升之势和国家鼓励万众创业、大众创新带来的人才回流之势,引导农村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创办领办家庭牧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畜牧企业。整合国家各类培训项目,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创业就业培训等实施,以懂技术、会经营、懂管理为方向,加快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训。规范引导现代畜牧专业合作社发展,通过“自愿参与、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将更多的中小养殖场户纳入组织化生产,提高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并充分发挥合作社带头人在营销渠道创新和品牌运营方面优势。加快培育畜牧业技术推广、粪污收集处理利用、优质饲料生产供应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着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4.转变生产方式。坚持以标准化生产为主体、多种生产方式并存的现代化肉鸡生产模式。基于主导消费群体、主导生产加工模式,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通过科技创新应用,完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加快现代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推广应用。基于消费市场的多元化、消费群体的多层次性,在养殖品种、饲养周期、饲料配方设计、养殖模式等方面可实施差异化,以保障产品供给的多元性,填补市场空白。践行绿色发展,加快种养衔接,通过采用低蛋白日粮、发酵饲料、微生物制剂等减量化技术和产品、优化养殖生产工艺、加快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手段,擦亮肉鸡产业的绿色底色。结合各地实际,积极探索多种合作经营模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水平。

5.优化产出供给。当前,供需矛盾的主要面已经转向供给侧,产品的相对过剩,除了肉鸡近年来扩张迅猛、生产规模总量大幅提高之外,供需结构性矛盾也是主要因素,产品同质化严重,优质供给不足,中高端市场挖掘不深,从业者同质化竞争成为普遍现象,不利于消费市场空间的拓展,失去许多原本可开发的市场。因此,下一步应主动研究分析市场、细分市场,借鉴国内黄羽肉鸡产业和国外白羽肉鸡产业的差异化发展模式,提高产品市场覆盖的广度、密度和深度。通过育种、营养、模式升级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龙头企业要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在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加快品牌培育、实施品牌化经营,以品牌经营提高产业价值和综合效益。

6.实施智慧赋能。以现代技术要素改造产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养殖生产领域,加大畜牧生产数据智能获取、反馈控制技术及智能设备研究应用,推进畜牧生产领域自动饲喂、自动饮水、自动控温、自动集粪、智能管理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推进智慧畜牧应用基地创建,引导涉牧企业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建设培育智能牧场,以数字化驱动生产模式转型升级。在政务服务领域,加快智慧畜牧业支撑平台建设,推进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互联互通,做好一体化畜产品追溯链、畜牧生产管控系统、动物疫病防控系统、供给保障管控系统等建设,提高行业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引领智慧畜牧业发展。

7.强化安全保障。应重点防范好重大生物安全风险和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重大生物安全风险仍然是对产业造成致命打击的风险隐患,肉鸡产业以高密度、大规模集约化养殖模式为主的生产格局,生物安全风险隐患较大。在信息高度透明、公众对食品安全风险高度敏感的现在,产品质量安全造成的影响也是难以预测的,必须高度重视。

(1)构建高水平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快现代动物防疫制度建设,确保诊疗机构、官方兽医、动物疫情等管理办法或制度规定得到较好的执行落实;开展兽医实验室改造,提升检测能力和预警预报水平,为疫病预防提供有力支撑。

(2)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大型龙头企业要发挥自身技术和资金优势,加快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采用联防联控模式,形成区域性、综合性的疫病防控屏障和净化体系,建成阻断病原传播的“真空地带”和“绝缘层”,并不断扩大覆盖范围;养殖场户要制定科学规范的生物安全操作规范,并严格执行,通过构建严格的场内生物安全体系,减少疫病风险;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大型养殖企业应优先在场内实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3)强化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体系。加强监管机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强有力畜产品安全监管队伍,配套配齐硬件设施设备,改进监管手段,提高监管工作效率;加强区域和部门协同监管,构建多部门共同协调配合、协同监管执法的机制,联抓共管;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强化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实现畜产品生产、收购、储存、运输、销售等各环节的可追溯,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总之,肉鸡养殖符合低碳、节粮型畜牧业发展需要,鸡产品特性符合当前居民膳食结构调整的需要,消费市场拓展空间较大,未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肉鸡养殖生产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肉鸡腹水咋防治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猪市虐我千百遍 我视养殖如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