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2021-03-28郭久富
郭久富
(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何市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43208)
肉鸡具有生长发育快、饲养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等特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大养殖户的喜爱。肉鸡的生产性能需要配合好的饲养管理才能得以展现,在生产实践中,很多养殖场的饲养管理技术不科学,影响了肉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甚至导致肉鸡死亡率的升高,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1 鸡苗选择
高品质的肉鸡生长发育的速度快,且抗病性好,成活率高。所以在选择肉鸡时应当选择产肉性能好的品种,如艾维茵肉鸡、罗曼肉鸡以及AA肉鸡等,这些品种体型大,产肉性能好,料肉比高,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比较好。
在挑选鸡苗时,应当选择种蛋来源稳定,孵化管理比较好的厂家进行购买,挑选的鸡苗个体应当是腹部良好不膨大,体重适中,身材匀称,绒毛长短适中有光泽,泄殖腔处无粪便黏连,脐带吸收良好,没有血痕,身体各部分没有畸形现象。用手握住鸡苗时,体温适中,挣扎有力,叫声响亮清脆。
2 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不佳能直接影响肉鸡的生产水平,随着集约化、规模化肉鸡饲养模式的不断推进,环境应激反应时有发生,常见的引起肉鸡应激的环境刺激因子有: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养殖方式、地面材料、光照强度、噪声强度、运输应激、通风条件、空气质量等[2]。
2.1 温度
肉鸡生产的不同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只有温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才能使肉鸡的生长发育不受到影响,才能发挥出其最佳的生产性能。育雏前7d,鸡舍内温度应当在32℃左右,而后每周降低2℃~3℃,最终保持在21℃较为适宜。如果在育雏前期环境温度过低,则会引起雏鸡行动迟缓、食欲减退,卵黄吸收不良,甚至会导致消化道的疾病,此外,温度过低时,雏鸡会报团取暖,容易造成挤压、踩踏,被压在下面的雏鸡极易发生死亡。但温度过高也会影响正常的生理代谢,影响采食量,生长发育速度降低。环境温度的高低可以根据肉鸡的行为进行判断,如果肉鸡远离加热源,张口呼吸则证明鸡舍内温度过高,如果肉鸡抱团取暖,则证明鸡舍内温度过低。
2.2 湿度
鸡舍内湿度过高会使雏鸡成活率降低,过于干燥则会增加饮水量降低采食量,影响其生长发育。正常情况,育雏鸡舍内的环境湿度应当在60%~70%,1~2月龄的肉鸡舍环境湿度应当在50%~60%,当环境湿度大于80%或小于40%时,肉鸡都会产生环境应激反应,影响成活率的同时还会延缓其生长发育速度。
2.3 通风
开放式鸡舍可以通过打开保温塑料布的面积来控制鸡舍通风量,密闭的鸡舍则应当通过开门、开窗或控制开窗数量来控制通风量,对于通风条件不足的鸡舍,要配制排风扇进行辅助通风。通风不仅能够排出鸡舍内的污浊空气,保持鸡舍内空气清新,还能够调整温度和湿度。但在通风过程中应当注意不要让风直吹肉鸡,避免贼风。不同生长阶段的肉鸡对通风量的要求也不一样,21日龄内的肉鸡主要以保温为主,保证鸡舍内没有烟雾粉尘、氨气浓度在合理范围内,适时通风,但对于成年鸡来讲每小时的换气量为20~30m3/只,所以应当根据鸡舍内饲养肉鸡的密度来决定通风换气量。
2.4 光照
光照强度能够直接影响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所以应当将光照强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育雏阶段由于雏鸡的实力较弱,为了让雏鸡能很快学会采食和饮水,一般在7日龄内用60w的灯泡进行光照补充,但如果光照过强雏鸡的运动量会加大,同时还容易造成啄肛等现象,一周后可将鸡舍内的灯泡换位15~25w的,而后逐渐减少。目前,多数肉鸡饲养场采用24h连续光照的管理方法,这样能够一定程度缩短生产周期。
3 饲养方式
3.1 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适宜才能保证肉鸡健康,如果饲养密度过高,肉鸡没有安静的环境可以休息,鸡舍内温湿度条件也不好控制,氨气量大,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生长发育缓慢。但如果饲养密度过小则会浪费饲养设备,增加养殖成本。通常情况下7日龄内的饲养密度应为30~35只/m2,8~14日龄饲养密度为28只/m2,15~21日龄为18~20只/m2,21日龄以后为8~10只/m2。
3.2 饲料与饮水
首先要注意饲料槽和饮水槽的分布,雏鸡在1.5m内可以吃到料、喝到水,水中要定期加入消毒剂进行消毒[3]。雏鸡7日龄前要饮用温水,这样可以减少腹泻疾病的发生,为提高免疫力,可以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电解多维,应当注意每日饮水量的记录,通常情况下,每只鸡每日饮水量在220~280mL,当饮水量过大或过小时,都有可能是鸡群发生了疾病。7日龄内的雏鸡在饲喂开口料时要使用消毒后的饲布,一周后再使用料筒,在更换饲料时要循序渐进,不能突然换料,造成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