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澄江学派针刺治疗急性膝关节疼痛的临床应用∗

2021-03-28陈波翰张贵方田丰玮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5期
关键词:腓肠肌髌骨肌腱

陈波翰 张贵方 田丰玮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

膝关节作为重要的滑车关节,其急性疼痛常见于体育运动中的接触性或非接触性损伤,伴有关节伸屈活动受限、局部皮肤红肿、发热,若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影响患者膝关节的正常活动功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针对临床各类急性膝关节疼痛,澄江学派特色技术以病变定部位、以虚实定补泻深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将附验案1则讨论澄江学派治疗的特点。

1 急性膝关节疼痛病因病机及辨证要点

膝关节乃胫股之枢纽,机关之室,诸筋之会,多气多血之节。由于年老体弱,肝肾亏损,气血不足,筋骨失养,出现肝亏则筋驰,肾虚则骨疏,动之不慎则伤节,或者复感风寒湿邪,气血滞留节窍,不通则痛,不荣则痛。骨质稀疏,骨赘形成,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而生本病[2-3]。《素问·痹论》中描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涩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本病治疗采用筋经理论,“以痛为输”,分为虚实两大证型。1)实证:实证患者多由感风、寒、湿、热、瘀之邪后,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多属“不通则痛”,具体可表现为患者膝关节疼痛发作较急,痛势较猛,疼痛拒按,还可伴局部肌肉酸楚、红肿等。2)虚证:虚证患者多病程缠绵,反复发作,从而耗伤气血,损及脏腑,肝肾不足,多属“不荣则痛”,具体可表现为患者多存在膝关节疼痛病史,多为慢性膝关节病的急性疼痛发作,患者疼痛喜按,可伴有关节屈伸不利,肌肉瘦削、腰膝酸软等[4-6]。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方法 本法以髌骨中心为针尖方向,将膝关节分为8个针刺进针穴位,取穴则“以痛为输”,选取8个方位中的痛点作为针刺穴位。同时本法结合了针刺的筋经理论和西医学膝关节局部解剖学,分别将8个穴位下的肌肉组织韧带进行了精确定位,从而方便取穴,同时精确地对局部肌肉韧带组织进行松解[7-8]。1)髌骨区域定位:以左膝为例。离:该穴位位于髌骨正上方,其下组织分别为股直肌、髌上囊、膝关节肌。坤:该穴位位于髌骨外上方,其下组织为定位股外侧肌。兑:该穴位于髌骨外侧,其下组织包括腓侧副韧带、髂胫束。乾:该穴位于髌骨外下方,其下组织趾长伸肌、胫骨前肌。坎:该穴位于髌骨正下方,其下包括髌韧带、髌下皮下囊、髌下脂肪垫。艮:该穴位于髌骨内下方,其下包括缝匠肌腱、股薄肌腱。震:该穴位于髌骨内侧,其下包括胫侧副韧带、缝匠肌、股薄肌。巽:该穴位于髌骨内上方,其下包括股内侧肌、大收肌腱。2)腘窝区域定位:以左膝为例。离:该穴位于腘窝正上方,其下组织包括半膜肌、胫神经。坤:该穴位于腘窝内上方,其下组织包括半腱肌、半膜肌。兑:该穴位于腘窝内侧,其下组织包括半膜肌肌腱、半腱肌肌腱、半膜肌囊、隐神经。乾:该穴位于腘窝内下方,其下组织包括鹅足囊、腓肠肌内侧头下囊、胫神经、腓肠肌。坎:该穴位于腘窝正下方,其下组织包括跎肌、胫神经、腘肌、腓肠肌、腓肠内侧皮神经。艮:该穴位于腘窝外下方,其下组织包括腓肠肌外侧头下囊、腓总神经、腓肠肌肌腱。震:该穴位于腘窝外侧,其下组织包括腓腘囊、股二头肌长头肌腱、股二头肌短头肌腱、腓总神经。巽:该穴位于腘窝外上方,其下组织包括股二头肌短头肌、股二头肌长头肌、腓总神经[9-10]。

2.2 针刺操作 1)针刺操作:此疗法首先于膝关节处,依次按穴位寻按痛点;寻得痛点后,由痛点进针,针以髌骨中心为针刺方向直刺,并行“九六补泻”手法。九六补泻法,是依据《周易》理论,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奇数;以二、四、六、八、十为阴数、偶数,选其中九六两数为基数,应用捻转、提插的九六数或九六的倍数作为补或泻的刺激量[11-12]。操作如下:穴位进针得气后,根据穴位对应实施补泻操作3次。拇指向前连续小幅度捻转(45°左右)9次为补,向后连续大幅度搓(180°左右)6次为泻[13]。“九六补泻法”能达到质变刺激量,补泻效果明显[14];期间可与针刺深浅(天部、人部、地部)相结合,实证操作时,针刺深度应由深至浅,依次于地部、人部、天部各行1次“九六补泻法”,操作结束后留针30 min;虚证操作则应由浅入深,依次于天部、人部、地部各行1次“九六补泻法”,操作结束后留针30 min。2)电针操作:针刺操作后,于留针30 min的同时,结合筋经循行的走形,连接电针,电极遵循头侧为阳,足侧为阴的原则,波型顺应虚实辨证,虚则用低频连续波,实则用高频连续波[15]。3)TDP操作:电针期间,以TDP治疗仪照射针刺处,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16]。

3 病案举隅

患某,男性,28岁,自诉1 d前夜间吹空调后,晨起时感左侧膝关节疼痛不适,稍伴膝关节活动受限,行走时疼痛明显,上下楼梯加重,自行使用膏药敷贴后疼痛仍无明显缓解,遂于门诊就诊。查体:左侧膝关节结构未见明显异常,局部肌肉未见明显红肿,屈曲活动受限,膝关节局部压痛明显,浮髌试验(-)。舌淡红,苔白稍腻,脉滑。

中医诊断:膝痹,风寒实证;西医诊断:急性膝关节疼痛。治疗方案:结合患者发病时间、诱因、症状体征、舌脉象,考虑患者为感受风寒之邪后的实证疼痛,故嘱患者仰卧位,先予患者左侧膝关节进行疼痛定位定穴,仔细寻找后,明确患者为髌骨区域下离、巽、震、坎方位压痛最为明显,故局部消毒后,选用1.5寸毫针,分别以离、巽、震、坎穴作为进针点,以髌骨中心为针刺方向直刺,并于进针后在以上4穴分别行“九六泻法”3次(依次于地部、人部、天部各行手法1次),手法结束后留针,并予电针两组。第一组由离穴对接坎穴,离为阳极,坎为阴极;第二组由巽穴对接震穴,巽为阳极,震为阴极,采用高频连续波30 min,期间配合TDP照射针刺处。经治后,患者当下立觉疼痛缓解,左膝关节活动受限减轻。连续施针3 d,患者左膝关节疼痛消失,活动自如。

综上所述,澄江学派针法作为吴中朝老先生创立的治疗膝关节疼痛的特色针法,是以病变定方位,以虚实定补泻深浅的一种针刺手法上,结合了电针、TDP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的复合治疗手段,其临床应用范围广,可用于膝关节的各种非器质性损伤引起的急性疼痛。本法也可用于急性肘腕关节疼痛等,以治疗该关节下的筋伤类疾病,其治疗原理同急性膝关节疼痛的治疗原理。笔者认为本疗法是一种关节类疾患的新型诊疗思路,该方法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损伤小、操作难度不大等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腓肠肌髌骨肌腱
高频超声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腓肠肌病变的诊断价值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一例犬髌骨内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石氏三色膏治疗小腿腓肠肌损伤60例
髌骨钢板治疗髌骨骨折
克氏针张力带与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比较
腓肠肌损伤的MRI临床诊断研究
拇长伸肌腱嵌顿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