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胃风理论探析风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

2021-03-27于靖文王少丽

吉林中医药 2021年4期
关键词:风药风邪胃脘

于靖文,李 萌,刘 震*,王少丽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痛”“痞满”等范畴,“胃风”一词首见于《素问·风论》,曰“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䐜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特指胃腑感受风邪后,出现的一系列消化功能障碍的病变。笔者结合临床实践及相关文献资料,发现胃风是导致慢性胃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之一,临证采用风药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探讨、总结基于胃风理论运用风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应用,以冀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提供新的思路。

1 胃风理论内涵

“胃风”首见于《素问·风论》,其后该理论不断发展:一则是病因的丰富,由《内经》时期单纯的外感致病论发展为内、外合邪致病论。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记载“胃虚必怒,风木已来乘陵胃中”,说明肝木之脏邪气也可乘虚入胃,导致“胃风”的发生[1];二则是方剂的完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中首创“胃风汤”[2],曰“胃风汤,治风冷乘虚入客肠胃,水古不化,泄泻注下,腹胁虚满,肠鸣绞痛及肠胃湿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日夜无度”,此后在《脾胃论》《仁斋直指方论》等医书中均可查阅到与“胃风汤”同名或类似名称的方剂,功效不外乎补脾和胃,祛风散寒,养血柔肝。现代“胃风”理论大多继承明清医家喻嘉言、王旭高[3]的学术思想,喻嘉言针对“胃风”理论提出以下3 个观点:一是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认为胃腑“空虚若谷,风自内生”;二是明确胃肠功能紊乱与内风袭胃的关系;三是认为阴虚郁热的病机同样可导致“胃风”的发生。王旭高则针对“胃风”提出培土宁风的治法,将补益脾胃与平息肝风的治法相结合,进一步丰富“胃风”学说,为后世胃风理论的继承发展奠定基础。20 世纪90 年代,徐景藩[4]首次将胃风理论归属于病机范畴,明确内风发病与胃腑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实践。

综上,“胃风”即胃腑外受风邪或胃中阳气变动,其风内生,使胃之体用受损。病位主要在胃,间可旁及于肝,临床常见受纳腐熟功能失调,或伴有神机失调的症状。

2 胃风理论与风药的相关性

2.1 风药源流考 风药之名起自张元素的《医学启源》,张氏按照四气五味理论将风药归纳为“风升生、热浮长、湿化生、燥降收、寒沉藏”5 大类之一,李东垣在《脾胃论》中采用药类法象的方法,将质地轻清,药性升浮,具有辛散发扬特点的药物统称为风药,同时将风药广泛应用于脾胃系疾病和其他内伤杂病,以升发脾胃清气及滋补元气[5]。明清近代的温补学派和温病学派进一步完善了风药的应用,温补学派代表医家李中梓将风药应用于治疗泄泻,拓宽了淡渗之法治疗泄泻的治病思路。温病学派代表医家吴鞠通善用质轻效灵的凉性风药助机体透邪外出,达到宣畅气机的作用。现代医家多依据药物功效主治将具有驱散外风、能治疗“风病”的药物统归属于风药的范畴[6]。综上所述,风药包括治疗“风疾”之药和具有“风”特性的药物。

2.2 从风邪致病特点认识“胃风”与风药 风属阳邪,为百病之长,常兼他邪合而伤人,以轻扬开泄,善行数变为致病特点。胃为阳土,乃六腑之长,纳水谷精微以养五脏气,胃虚则易中风邪,故临床可见慢性胃炎患者出现胃脘胀满,疼痛位置不固定,疼痛不定时的症状,兼见纳呆,吐酸,胁肋胀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与风邪易袭阳位,善动不居,发病变幻无常,他邪常依附于风而浸入发病等致病特点相吻合,故在此基础上提出胃风理论。

风药种类丰富,有“疗百疾”之功,适用于治疗由“胃风”引起的脾胃系疾病。刘尚义[7]创立膜病理论,认为胃黏膜类似人体皮肤,风邪内生可导致胃黏膜病变,宜选用风药驱邪、通络、护膜,恰与风药可治疗“胃风”所引起的脾胃系疾病相对应。风邪内生,走行中焦,游移不定,深伏胃络,兼夹他邪,日久化瘀。临床观察发现,“胃风”所致的慢性胃炎采用调畅中焦的常规治法疗效欠佳,故可依据风药的不同特性,选用适当药物以改善胃黏膜炎性状态。在认知胃风理论时,可借助风邪致病的特点,将具有辛散特性的风药细分为行气、引经升阳、通络止痛等药物,这样有助于理解及指导临床。

2.3 从现代医学角度认识“胃风”与风药 胃风理论的创新之处在于将胃肠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联系起来,即现代医学中的“脑-肠轴”学说。脑-肠轴[8]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个方面,将胃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联系起来的信号传导通路,具有双向调节的特征。中枢神经系统可通过自主神经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调控胃肠运动,反之,胃肠功能紊乱也会引发中枢痛感情绪和行为的失调,即心理状态的异常[9]。张燕等[10]发现,慢性胃炎患者中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反之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也可加重胃黏膜的炎症损害程度,这提示胃肠发病机制与精神心理因素的相关性。

笔者发现,临床上慢性胃炎患者的胃肠蠕动功能及消化吸收功能较差,且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伴有情志状态的异常[11]。此时运用健脾养胃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同时佐以风药,可通过脑-肠轴调整患者胃肠功能及精神心理状态。风药质地轻清,具有升散通行的特性。以防风为例,梁瑞峰等[12]发现,防风可降低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血浆,下丘脑,结肠中的5-羟色胺(5-HT)表达量,其机制可能为防风通过参与调节脑肠轴不同靶点5-TH 等脑肠肽的含量及表达,调节胃肠蠕动和分泌。

3 利用风药升散通行,以祛除胃腑风邪

3.1 风药辛散,行气开郁 慢性胃炎病变部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13],《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肝为刚脏,喜条达舒畅,主气机升发。然肝脏亦为柔脏,似春日萌芽,易受外邪侵袭,因此可发生肝气郁滞等病理改变[14]。肝木郁滞进一步可影响中焦脾土,久之则发为上腹部不适。临床证据表明,慢性胃炎病程较长的患者多合并心身疾病,如情志状态的改变[15]。风药多属辛味,辛能散、能行,其性轻扬开泄,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能透散邪气外达能促进肝气的条达舒畅,调节胃腑的气机升降,缓解慢性胃炎患者胃脘痞闷的临床症状。风药可开通郁结,含有风药的代表方剂柴胡舒肝散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肝气犯胃者效果显著[16]。此外动物研究证实,柴胡提取物可通过拮抗5-HT3R 信号通路,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维持在稳态水平,从而达到调控抑郁情绪的作用[17]。

3.2 风药引经,升举清阳 风药轻扬发散,其走而不守的特性有助于药物发挥“定向”治疗的作用,同时能够有效引导药物直达病所以增加疗效[18]。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脾胃不足之证,须少用升麻,乃足阳明、太阴引经之药也。使引阳道,自脾胃中右迁少阳,行春令,生化之根蒂也。更少加柴胡,使诸经右迁,升阴阳之气,以滋春之和气也。”说明升麻、柴胡二味风药作为引经药,可起升清之用,擅治疗脾胃不足之中气下陷证。风药可作为引经药,与其他药物同用以增加疗效。笔者发现,针对慢性胃炎脾胃虚弱型患者,可在使用健脾药的同时佐用风药,能够有效发挥其引经作用,使甘温益气之品上行肺脾以滋养营卫[19],正所谓“参术补脾,非防风白芷行之,则补药之力不能到”。因此在慢性胃炎临床诊治中可根据脏腑经络的不同属性酌情运用风药,以达到引药直达病所,增加疗效的目的。如患者情志不畅、郁郁寡欢,可酌加少阳经之风药柴胡[20]以滋养肝胆之气;若身体沉重,不思饮食,胃脘痞胀,可酌加太阴经之风药苍术[20]燥湿化浊,恢复脾胃升举清阳之用。临证时在配伍中佐使风药往往能鼓舞脾胃之元气,恢复脾胃之生机,以达到治疗慢性胃炎的目的。

3.3 风药善行,通络止痛 胃络血瘀亦是导致慢性胃炎发病的常见因素,《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记述:“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说明了胃痛反复发生的病理基础在于痰凝血瘀,即久病入络,不通则痛。瘀血、痰毒是慢性胃炎发展至肠上皮化生或是异型增生阶段的关键致病因素[21]。瘀血作为致病因素,其形成原因复杂。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提出:“风邪克之,使气血否涩”,提示风邪侵及人体时,会影响气血运行[22],若作用于中焦脾胃,便会引起胃脘部气血不畅,气滞则血瘀,瘀血阻滞胃络,引发胃痛。此外现代医家也提出“瘀血生风”的学说,认为在慢性疾病或者老年疾病中,血与风关系尤为密切[23]。基于上述观点,笔者认为,临床选用风药疏通胃腑血络,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具有特别意义,也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观点相对应。如独活、川芎等风药性属辛温,辛散走窜,可助脏腑行气散血,帮助机体全身血脉流利,发挥通络止痛的功效。僵蚕作为虫药中的质轻味薄者,也可归于风药的范畴,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起到促进微循环[24]、止痛抗癌[25]的作用。

4 病案举例

患者郝某,男,37 岁,于2019 年12 月5 日初诊。主诉:胃脘部胀痛反复发作10 年余。患者10 年前因工作压力大,偏嗜烟酒,饮食无规律致胃脘部胀痛,发作不定时。经西药抑酸护胃等常规治疗后病情缓解,此后仍经常反复发作。近1 年来发作频率增加,伴口内泛酸,夜间食物反流。2019 年11 月15 日于北京301 医院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胃多发息肉,肠镜:直肠息肉内镜下钳除术。既往:高血脂病史2 年余。刻下症:胃脘胀闷,偶有反酸烧心,口腔上颚、舌体见散在片状溃疡,影响进食。情绪焦躁易怒。大便1 日一行,质软不成形,粘滞不爽,有便不尽感。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西医诊断:1)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2)胃多发息肉;3)直肠息肉钳除术后;4)高脂血症。中医诊断:1)胃痛,湿热阻胃证;2)口疮,脾胃伏火证。治以清热化湿、散脾胃伏火为法,予泻黄散合乌贝散加减,方药组成:广藿香10 g,绵茵陈15 g,栀子6 g,防风10 g,生薏苡仁30 g,炒杏仁9 g,豆蔻10 g,白茅根15 g,陈皮10 g,荷叶15 g,炒神曲15 g,海螵蛸30 g,浙贝母15 g,合欢皮30 g。14 剂,每日1 剂,水煎服。同时嘱患者调畅情绪,忌辛辣油腻之物。

2019 年12 月10 日二诊:患者胃脘胀痛发作频率较前减少,焦躁情绪较前缓解,口腔多发溃疡、反酸烧心症状已消失,现仍伴有口苦口臭,大便2 日一行,质粘滞不爽,时有便不尽感。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考虑患者症状已有改善,治参原法,仍投清热化湿,升发脾胃伏火之药,方药组成:党参15 g,茯苓30 g,炒白术30 g,炒薏苡仁30 g,陈皮10 g,山药20 g,炒杏仁9 g,豆蔻10 g,木香10 g,防风10 g,柴胡10 g,莱菔子20 g,广藿香10 g,蒲公英15 g,炒枳实10 g,鸡内金15 g,14 剂,每日1 剂,水煎服,早晚温服煎。

后随诊诸症明显改善,故仍守原方加减。

按:患者为中年男性,病程初期因饮食不节,偏嗜烟酒导致胃中湿热蕴结,阳气被伤,此外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横逆犯胃,阻滞气机,故发为胃痛,符合“胃风”致病特点。“气有余便是火”,患者气机不畅,蕴久化热,积于胃脘。胃主受纳,开窍于口,伏火外溢,发为口疮。初诊时患者口腔溃疡症状较重,已影响日常进食。此为脾胃湿热,内有伏火的表现。“急则治其标”,先拟用泻黄散清泻脾胃伏火以缓解口疮,恢复日常进食。二诊时,患者诸症均减,口疮已基本消失,辨证仍属脾虚湿热,湿重于热,伴有中焦气机不利,故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以健脾渗湿,木香、防风、柴胡3 味风药开发清阳兼以行气消胀;蒲公英清热解毒;莱菔子、枳实、鸡内金消食除胀,使患者清阳自升则脾胃运化功能恢复,气机条畅,诸症自除。

5 小结

胃风理论是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重要补充,也是中医运用风药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指导。在慢性胃炎的发病及病变过程中,风邪对于机体的影响是由气至血的不断深入,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应重视风药的不同特性,明辨风药的特点,根据慢性胃炎不同病变阶段有目的地选用风药,消散胃腑风邪,恢复脾胃升降,方能达到“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至和平”的状态。此外,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应注意风药辛香辛燥之弊,不宜久用或过量,以免伤阴耗气动火[26]。临床尚需根据具体病情加以选择,方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风药风邪胃脘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小儿推拿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八十二)——小儿胃脘痛的推拿治疗
东垣倡风药在脾胃病中的运用溯源
风邪伤人速 避风如避箭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风药之功用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