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血吸虫病的防控

2021-03-27冯培松

浙江畜牧兽医 2021年6期
关键词:钉螺血吸虫血吸虫病

冯培松

(山东省沂水县四十里铺镇兽医站,山东 沂水 276400)

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重点防控的热带病之一。我国是人畜共患病危害比较严重的国家,血吸虫病曾在我国南方12 个省流行,疫区受威胁人口达到6000 万,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病1100 万人。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通过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认真抓好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的源头防治,血吸虫病等的防治取得显著成效,血吸虫病疫区2015年全部达到传播控制标准,人和家畜血吸虫病感染率降到历史最低。但是,由于南方长江流域洲滩上放牧的奶牛多,血吸虫病的威胁短时间内仍然存在,特别是随着夏季雨水来临,钉螺大量孳生,给血吸虫病的防控带来一定的压力。加强奶牛血吸虫病的防治,对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公共卫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病原及生活史

1.1成虫与虫卵特征 日本血吸虫成虫也叫日本裂体吸虫、日本分体吸虫,雌雄异体,雌虫和雄虫常合抱生活。雄虫粗短,长9.50-20.00 mm,宽0.50-0.55 mm,乳白色,有口、腹两个吸盘,从腹吸盘向后,虫体两个侧面向腹面卷曲,并一直延续到尾端,形成一条沟状结构称抱雌沟,这是雄虫抱住雌虫进行交配生殖的结构部位。雌虫呈线状,前细后粗,比雄虫细瘦,长15.00-26.00 mm,宽0.30 mm,常被雄虫抱在抱雌沟内。

日本血吸虫虫卵大小为(0.07-0.10) mm×(0.05-0.08) mm,呈淡黄色,短椭圆形,无卵盖,一侧有1个小刺或小结。卵内含有1 个已经发育成熟的毛蚴。

1.2生活史 日本血吸虫常寄生于人和动物的门静脉、肠系膜静脉或盆腔静脉等血管内,以血液为食。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和童虫7个阶段。

日本血吸虫雌、雄成虫结伴合抱,交配后,雌虫在宿主小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小静脉血管里产卵。正常情况下,1条成熟的日本血吸虫雌虫1 d产卵1000~3500 个,一部分卵顺着血流沉积于肝脏;另一部分卵逆着血流沉积于肠壁血管内和周围组织中。肠壁微血管中的虫卵堆集,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反应,引起炎症、白细胞浸润,局部组织溃疡、坏死。虫卵崩解后,落入肠腔,随粪便排出宿主体外,在20~30℃的潮湿环境中,经12-24 h即可孵化出毛蚴。

毛蚴依靠体表的纤毛在水中运动,在遇到中间宿主钉螺后主动钻入螺体,经母胞蚴、子胞蚴的无性繁殖发育成大量的尾蚴;成熟的尾蚴自钉螺体内逸出并悬浮于水面,一旦遇到人、兽等终末宿主,借助头腺分泌物的溶解作用从皮肤钻入宿主体内,尾部脱落,成为童虫;童虫经过一定时间的生长发育,最终在肝、肠附近的血管如门静脉、肠系膜静脉、盆腔静脉等血管内定居寄生,并发育为成熟的成虫。

从尾蚴经皮肤感染到发育为成虫交配产卵,一般需要经过30 d左右,最短则需23 d。

1.3流行情况

1.3.1传染源、中间宿主、易感动物 日本血吸虫感染者或感染动物的粪便中均含有活卵,是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带有活卵的粪便通过人工倾倒、河水冲刷、放牧排便等方式进入河流或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鲜粪直接施肥,均可污染水源。我国日本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奶牛,不但因为奶牛易感,更因奶牛在钉螺孳生的滩涂上放牧,粪便到处排放,污染环境所致。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的唯一中间宿主是钉螺,喜欢在近水岸边、死水湖泊、沼泽洼地、潮湿荫蔽的水草上孳生、附着,秋季最常见。

日本血吸虫病为人兽共患病,不同种族、不同性别的人对日本血吸虫均有易感性。牛、羊、猪、马、狗、兔、猫等家畜,野鼠、家鼠、野兔、猴、狐、豹等野生动物也可感染。

1.3.2传播途径与方式 日本血吸虫病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即当动物或人接触了含有感染性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疫水),即可感染该病。有时,因饮用被污染的水时被血吸虫尾蚴侵入口腔黏膜,也可引起感染。

1.3.3流行特点 由于中间宿主钉螺活动范围和扩散能力的局限性,日本血吸虫病为地方性流行病,仅在一定范围内流行,在某些地区呈小块状或点状分布。另外,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病家畜生产能力下降,如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时致死率极高。

2 临床症状

奶牛日本血吸虫病的临床症状与年龄、感染毛蚴的数量等有关。感染日本血吸虫后,临床症状比猪和水牛明显,成年奶牛比奶犊牛明显。奶犊牛感染毛蚴数量多时,往往呈急性经过,体温升高达40℃以上,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离群呆立,不愿活动;之后腹泻下痢,里急后重,排粪失禁甚至脱肛,便中带血或黏液;后期黏膜苍白,被毛粗乱,日渐消瘦、贫血,卧地不起,呼吸微弱,最后衰竭致死。少量毛蚴感染时,症状多不明显,呈间歇性下痢,渐进性消瘦,体温、食欲都无大的变化,病程多为慢性经过。患病母牛不孕、孕牛流产或产死胎、产奶性能下降。

3 诊断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

3.1病原学检查 确诊需要从病牛的粪便中检获日本血吸虫虫卵或孵化毛蚴,或从直肠黏膜活体组织中检获到虫卵,以及奶牛被宰杀后检获到虫体和虫卵。

通过粪便毛蚴孵化法观察毛蚴,是检测病原体最敏感的方法。

3.2血清学检测 免疫学诊断是检测奶牛体内的抗血吸虫特异性抗体,包括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和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DIA)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疫区的奶牛在治疗后抗血吸虫抗体会在体内存在一定时间,在进行血清学检测时,如表现为阳性,也只能判定为疑似病例,如要确诊,必须再进行病原学检查。而诊断为血清学阳性的奶牛,必须服药治疗。

4 治疗

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是吡喹酮。吡喹酮片,奶牛30 mg∕kg体重(限量300 kg/头),一次内服。也可使用吡喹酮注射液,相同剂量,一次性肌内注射。弃奶期7日。

5 防控

5.1灭螺 每年3-11月,是实施药物灭螺的最佳时间。灭螺药物使用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无异味,无刺激,对人、畜毒性低,不伤害农作物,杀螺效果好,持续长。喷洒灭螺时,地面按氯硝柳氨2 g/m2配制药液,则100 kg水中加药200 g,灭螺面积为100 m2。先清除灭螺区域内的植被,所有植物齐根割下,集中进行填埋或焚烧,不断搅动药液,直接喷洒地面。大面积滩涂灭螺时,可使用灭螺机提高工作效率。

大力推行环改灭螺,在有钉螺的湿地开挖鱼塘,塘埂硬化或种草养鱼,实施水田改造,水田改旱田,彻底消灭钉螺。

5.2搞好粪便管理 奶牛的粪便是感染该病的根源。牛粪要集中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以杀灭虫卵,切断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通过堆沤发酵、固液分离生产有机肥,通过制备沼气,获取干净能源,沼渣肥用,配制营养土,栽培食用菌,沼液肥用、浸种,循环利用。

5.3改变饲养管理方式 疫区尽量避免奶牛放牧,特别是不去易感地带放牧,逐步改放牧饲养为舍饲。在血吸虫病流行的地区,要切实管好水源,保持清洁,防止污染。牛饮用水必须选择无螺水源,坚决避免尾蚴侵袭引发感染。

5.4做好疫情监测 及时做好疫情监测,认真分析疫情,及时做出预警。

5.5搞好人员防护 对疫区居民和到疫区探亲访友、旅游的人员,要开展血吸虫病预防和健康教育,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尽量不玩水,不喝生水,不生吃生水食物,不去有钉螺生长的环境里放牧牛羊、捞鱼摸虾、洗衣洗菜、游泳健身;抗洪抢险期间,当地居民不要急于下水入田劳作,抗洪抢险人员下水前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好皮手套、口罩,穿好雨靴、雨裤,打好绑腿,涂抹防护剂等,有条件时还可使用1%氯硝柳胺浸泡衣裤。一旦感染血吸虫病,要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猜你喜欢

钉螺血吸虫血吸虫病
2020年洪涝灾害后湖北省钉螺扩散情况调查
2016—2021年池州市贵池区新发和复现钉螺情况分析
肉牛血吸虫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及防治
日本血吸虫与曼氏血吸虫的致病差异
一种快速鉴别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雌雄性的方法
血吸虫的种类:并非固定不变
血吸虫并非“吸血虫”
我省举办家畜血吸虫病监测点培训班
一例牛血吸虫病的诊疗与体会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