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诊源流考
2021-03-27石雪芹赵杼沛朱婷钰刘美含秦培洁刘剑锋
石雪芹 高 雅 安 宏 赵杼沛 朱婷钰 刘美含 秦培洁 刘剑锋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 100700
“手诊”一词的提出源于1991 年刘剑锋教授[1]编写的《观手知病-气色形态手诊法精要》,但观手诊病古已有之,源远流长。中医手诊是传统四诊重要组成部分,手诊主要涉及四诊中的望诊、切诊,通过望手掌和手背的颜色、脉络、形态、动态、肌肉及指甲的形态色泽,切手的温度[2],来了解身体健康状态与疾病的相关信息,现代侠义的手诊主要是通过观察手的特定部位的气色形态等的变化来诊断身体的健康与否[3],这是《灵枢·本脏》“有诸内,必形诸外”“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其病矣”思想的展现,即“司外揣内”思想的运用。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古近代文献,以时间先后的顺序论述手诊发展源流,论述古人较其前人提出的新的理论和认识。
1 秦汉晋朝及以前时期
中医手诊渗入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通过对手掌、手背的相关信息的观察,来了解疾病的相关情况,丰富了辨证论治的内容,是颇具特色的传统中医诊断方法[4]。早在《周礼》中,就有以色诊判断疾病预后的记载,“以五气、五声、五色,胝其生死”,这是关于色诊的起源记载,而后奠定了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黄帝内经》更是有关于手诊的丰富记载。
《灵枢·经脉篇》“是主心所生病者……掌中热痛”,以手部症状反映相关脏腑疾病。并论述“胃中寒,手鱼之络青矣……其暴黑者,留久痹也”,手部鱼际络脉不同颜色反映不同的疾病性质及病程。《灵枢·逆顺肥瘦》“手之三阴,从脏走手……”,《灵枢》中对经脉循行的论述,多有涉及手部,以及脏腑病变手部变化的论述,《素问·痰论》也记载“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这些都可见手与脏腑联系密切。《素问·五脏生成篇》“掌受血则能握,指受血则能摄”,说明人体的气血变化会影响掌指功能状态。这些记载从脏腑学、经络学奠定了手诊学的理论基础,也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和“司外揣内”的特点。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也有多处涉及手诊的论述,如:“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维系在太阴。”这是结合手足温度来判断病位,“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综合手足温度判断疾病预后,手诊应用范围扩大,主要应用于内科,这丰富了中医诊断内容,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价值。东汉·华佗在《中藏经》中有“爪甲青黑者死”的记载,通过爪甲颜色推断疾病的预后,这丰富了手诊在临床应用中的记载,也是秦汉之际手诊的理论发展的彰显,可见临床应用也比较广泛。
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多种病种都有手部的相关症状记载,如风病、虚劳等都可以见到指甲的相应症状,涉及内科、外科、儿科等多个范畴,并有两种毒药可引起指甲色泽异常的记载,涉及病种多,内容相对比较丰富。
西晋王叔和在《脉经》中论述“病人爪甲青者死,病人手掌肿,无文者死……”,通过观察爪甲的不同颜色和手掌的不同形态来判断疾病的不同预后情况,在临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手诊学进入发展阶段,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认识,尤其是儿科因食指脉络法的提出大有发展,手诊学的应用范围也扩大到法医学。
唐代王超的《仙人水镜图诀》中首次提出了望小儿食指脉络法诊病的观点。创立了一直沿用至今的风气命三关理论,并详细论述了指纹形态的“八段锦”,这开创性理论大大促进了后期手诊学的发展、儿科病学的发展。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记载:“手白肉鱼际脉,黑者是痫候……”以手鱼际脉的不同颜色来诊断不同的病因,尤其是对惊痫的创新诊断,这是手诊的创新认识。
到北宋年间,在鱼际络脉诊法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儿科食指脉络诊法,宋代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为现存最早记载此法的医书,书中强调颜色和脉络的结合,此法为儿科另辟蹊径,使儿科不再是“哑科”诊断困难的局面,这是对《黄帝内经》望色诊病的发展。在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中也记载了指纹诊法,这进一步拓展了手诊的应用范围,手诊不仅可以诊断活人的健康状态及推断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程和预后,也可以运用在死者死因的相关推断上。
3 元明清时期
元明清时期,手诊学进入提高阶段。不仅有理论创新,也开始附有图幅。基础理论不断扩充,临床应用越来越成熟,尤其在儿科,已经广泛应用手部络脉诊法,内容较为丰富多样。
元代的医籍,食指络脉诊法在儿科上的论述更为丰富,不仅有理论阐释,也有图像记载,如曾世荣《活幼口议》附图幅等。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提出“……诊于外者,思以知其内……”,进一步阐述了人体外部手诊与内部脏腑的关系,这是对中医“司外揣内”思想的阐释。
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中,在小儿推拿部分中,载有阴阳两掌图,儿科学和手诊学的内容进一步充实。
清代陈复正《幼幼集成》提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将虎口望诊结合八纲辨证理论,成为延续至今的纲领,是对小儿食指脉络法的进一步发展,清代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中,记载了指甲与脏腑的定位的关系,提出了拇指对应肺,食指对应大肠,中指对应心包络,无名指对应三焦,小指内侧对应心,外侧对应小肠,手诊学与经络学理论融合,进一步丰富发展了手诊学。清代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论述“白而消瘦,爪甲鲜赤,气虚有火也……”从爪甲的不同颜色、手的不同形态及不同脉络形态来判断不同病因,论述准确而详实,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了辨证思路,具有较强临床价值。
清代林之翰的《四诊抉微》有对爪甲变化的详细论述,并且附有小儿指纹特殊诊察方法。《四诊抉微》设有手诊专篇,对手指脉纹有详细记载,并根据手指纹形态诊断病因病机,如“外感病多向内弯,疲食内热,纹多向外弯,鱼刺状多为惊风,水字状多见肺风痰咳,乙字状多见惊风或慢脾风。曲虫状可见于拒积,流珠状多为饮食所伤。”此外,由于鱼际脉络望诊的简便易行,进一步归纳了“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久痹,赤黑青色,多见寒热”,通过鱼际脉络多样色泽反应疾病不同的病因和病程。
清代周学海在《形色外诊简摩》中总结了前人对手诊的论述,并设立诊爪甲专篇,载有:“肝应爪,爪厚色黄者,胆厚。爪薄色红者,胆薄。爪坚色青者,胆急。爪濡色赤者,胆缓。爪直色白无纹者,胆直。爪恶色黑多纹者,胆结也。”论述爪甲色泽形态内容十分丰富,不同色泽形态可以诊断胆的不同疾病状态,从中可见当时手诊观察之细,专科化程度高。
清代汪宏《望诊遵经》记载:“以形言之,则形盛为有余,形瘦为不足……以容言之,则强者病气实,痰者形气虚……于是合形容而诊之,按经络而验之,审其寒温,察其部位,参四诊以究异同,分三因而辨本标,病症之殊,疗治之变,庶手知所适从矣。”对不同疾病状态下,手的不同形态、动态进行详细描述,并结合温度和经络定位来辅助诊断,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价值。
4 近现代时期
近现代对于手诊的论述更为丰富、研究更为深入,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早在1991 年刘剑锋教授[1,5]出版《观手知病—气色形态手诊法精要》,最早提出“手诊”一词,刘剑锋教授以《黄帝内经》色诊理论为基础,吸取为民间中医诊断宝贵经验,融入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并与现代西医学相结合,创新的提出了气色形态手诊法,通过观察到的手部气、色、形、态的状态,通过定位定性,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诊病相结。刘剑锋教授提出的气色形态手诊离不开山东大学系张颖清教授[6]提出生物全息论,全息论把人体看成一个全息胚,小全息胚组成大全息胚,大全息胚特定部位生物信息发生变化,小全息胚相对应特定部位反射区也随之变化,人体的局部蕴含着整个人体的全部信息,1973 年,张颖清教授[7]首先发现了手掌的第二掌骨桡侧有与人体器官部位相对应的穴位点,认为手的指掌包含了整个身体的健康信息,这为手诊基础理论进行了现代阐述,后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手诊全息观[8]。
除刘剑锋教授的《观手知病——气色形态手诊法精要》之外,近现代出版手诊相关书籍专著很多,早期有林郎辉的《手纹与健康》、王大为的《掌纹诊病实用图谱》、漆浩的《中华神奇手诊手疗》、杨旭的《形色手诊》、赵明的《实用掌纹诊病技术》、王晨霞的《现代掌纹诊病图谱》等等,2000 年后,手诊专著更是不胜枚举,如季泰安的《季泰安手诊手疗》、袁群华的《手诊密码》、蔡洪光的《观手知健康》、张文杰的《手诊大全》,鲍景龙的《手诊手疗小窍门》等等,手诊的研究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盛局面[2]。
除了手诊书籍专著的出版,随着现代科学仪器设备的发展,对手诊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也不断在发展。刘剑锋教授在生物全息论理论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临床实践,带领团队通过对急性胃损伤大鼠模型的观察,发现大鼠上肢手掌特定区域血含量有所变化,并进一步对急性结肠炎、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前爪对应部位血伊文思蓝含量变化研究,发现大鼠前爪与内脏之间应该存在着特定的相关性联系,这些给予了气色形态手诊的手与脏腑对应疾病理论的实验支撑[9-11]。而后进一步实验研究发现,可以在手掌相应区域通过黑色素的变化,反映应激性胃溃疡大鼠的病理变化,并初步推测其内在机制可能是通过作用于ghrelin-POMC 通路实现的[12],进一步验证手部特定区域变化与特定脏腑的对应关系。除了基础研究,刘剑锋教授通过临床研究,验证了手特定部位气色形态与脑动脉硬化症关系[13]。刘井红等[14]实验研究发现糖尿病右手掌心颜色可以作为区分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的指征,整理了中医糖尿病手诊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奠定了中医手诊临床研究的理论和临床基础。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孕妇手掌特定区域内可以观察到胎儿生物信息的成像信息,并用B 超进行了证实[15]。基础研究除了实验动物研究,还有解剖学基础研究,现代解剖学发现,手指和唇的感受器最为密集,在感受区投射范围最大[16]。这些是从不同层面对手诊学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发展。
目前手诊应用上,除了刘剑锋教授的气色形态手诊法,主要还有掌纹诊法、指甲诊法等。掌纹诊病是通过观察手掌纹路来诊断出疾病,是手诊中当下流传最广的[17]。主要研究者有王晨霞、王大有等。王晨霞[18]出版发行了《王晨霞掌纹图典》,这是医学界第一部制订了掌纹诊断疾病标准的专著,并成立了云南晨霞掌纹医学研究所,通过掌纹诊断疾病、治疗疾病及预防疾病。王大有[19]将掌纹分为16 条线和18 种纹符,从纹线中观察身体健康状况。
指甲诊法是主要通过观察指甲的形态颜色来判断疾病。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科学研究结果,认为人体若发生病变,指甲上大都可以反映出来。郭邦华等[20]通过研究发现了指甲与人体在血液流变上具有高度一致性。朱子青[21]发现,指甲特定部位形态颜色变化可以提前推断相应的肺部疾病。张超然[22]、詹爱菊等[23]认为将指甲的变化情况应用于骨科临床效果较好。
除了传统的临床应用,也有将手诊学理论与现代电子技术相结合,研发了手诊仪用于临床诊病[24]。现代对手诊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不胜枚举,涉及内、外、妇、儿、骨伤科等,这些大大丰富了手诊学的内容,为手诊学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科学研究基础。
5 总结
现代有统计,人体可以从视觉上得到80%左右的健康信息,而视觉信息的80%又可以从手中得到[25],这足见手诊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通过手的颜色、脉络、形态、肌肉、动态、指甲、温度等诊察人体健康与否,从中可以判断相应疾病、病因、病机、病位、病情轻重和预后情况,大大方便了临床诊断与治疗,简化临床诊治程序。从源远流长的手诊发展史上来看,手诊学在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基础上,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有丰富发展,不同时代有不同新理论提出,近代又融入了解剖学理论、遗传学、肤纹学说、微循环学说、生物全息学说[25],这些都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手诊学,丰富了手诊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而手诊也因其直观明了、简单易行、经济实用、可提前预测等特点,在临床上被广大医务工作者认可,也可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保健中。此简便廉验的诊断方法,为人类提供了一条从体表外在窥探人体内在疾病的途径,是中医“司外揣内”思想的很好的体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挥了不同的诊断作用,并不断拓展临床应用领域。未来,我们需要给予传统手诊学理论更多的现代科学研究数据支撑和临床验证,并可根据手诊基础研究,结合现代科技,研发一些简便实用的手诊手疗设备,来应用于临床诊治疾病或者日常生活保健中,这是个很有探索价值的领域。但就目前手诊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而言,手诊也只是一种辅助诊断方法,不能仅以手诊结果来诊断疾病,中医讲究“四诊合参”,需综合望闻问切来诊断疾病,并结合现代医学诊断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