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沈林教授辨治慢性泄泻经验*
2021-03-27刘沈林
崔 洋 刘沈林
慢性泄泻是一种反复发作或缠绵不愈的常见肠道疾病,中医学称为“久泄”。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克罗恩病、胆囊切除术后、慢性结直肠炎以及胃肠道肿瘤化疗后都常有泄泻的临床表现,其原因与菌群异位、短链脂肪酸生成障碍、食物过敏、胃肠激素分泌紊乱、寄生虫、基因调控等因素相关[1],中医药对治疗该类疾病具有明显优势。刘沈林教授为全国名中医,师承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受孟河、吴门医派学术影响较深,从事脾胃病及消化道肿瘤临床及研究4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慢性泄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常选经典名方加减,组方用药细腻,药性平和,配方精巧,有平中见奇之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良多,兹将其临证经验阐述如下。
1 脾虚湿胜者 化湿和中 运脾为先
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中提出“湿胜则飧泄,乃独由于湿耳”[2]。程国彭《医学心悟·泄泻》则云:“湿多成五泄,泄之属湿也,明矣”[3]。故慢性泄泻的病理因素主要是湿,湿为阴邪,易困脾阳,脾受湿困,则运化不健,清浊不分,相夹而下,发为泄泻。而湿之所成多由脾虚失运所致,常表现为大便濡泄,时有肠鸣,不思纳谷,食后腹胀,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腻,舌边齿印,脉濡细等。
刘教授对脾虚湿胜而致泻者,常选参苓白术散为主方加减,以达健脾渗湿之效。该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助君药健脾益气,兼能止泻;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桔梗宣降肺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炙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脾贵在运”,故又常配伍陈皮、木香理气和中,焦楂曲、炙鸡内金、炒谷麦芽消食助运。若湿邪较重,表现为脘腹痞胀,不思纳谷,时有肠鸣辘辘,或呈水泻,苔白而腻,脉濡者,常在健脾益气基础上参入胃苓汤加减,此方系平胃散与五苓散合用,具有行气利水、祛湿和胃之功。在组方特点上,刘教授还认为久泻脾虚,湿盛则水泻,尤宜加强分利水湿之品,以达“利小便,实大便”之效,如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等均为常用药物,故治而多效,水泻乃止。
参苓白术散中的白术、人参、茯苓成分均具有双向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可拮抗肠道痉挛,增强肠管对水及电解质的吸收,减少腹泻次数;同时可提高益生菌,改善胃肠道功能,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发挥止泻作用[4];还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恢复血清胃肠激素的正常分泌,从而降低血清胃泌素(GAS)、血清素(5-HT)、胃组织中胆囊收缩素(CCK)、血管活性肠肽(VIP) 水平,缩短其治疗的时间,且安全性高[5]。此外,此方还能有效解除直肠高敏状态,降低直肠平滑肌的兴奋性,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正常[6]。动物实验表明,参苓白术颗粒能够上调功能性腹泻大鼠结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从而改善大鼠肠道屏障功能,提高大鼠消化吸收能力,改善脾虚证候[7]。
2 脾阴不足者 酸甘敛阴 健脾益气
慢性泄泻,脾气必虚,泻久不愈或素体阴虚者,常易导致脾阴亏虚,表现为大便易溏,口干,食后脘腹痞胀不适,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舌质偏红,少苔或无苔,脉濡或细而略数[8]。该证的特点是既有脾气虚的一面,又有脾阴不足的一面。刘教授常选慎柔养真汤加减,全方甘淡平和,常用药如以四君子汤补益脾气;淮山药、莲子、白扁豆既补脾气,又益脾阴;配伍乌梅、炒白芍、五味子、炙甘草、焦山楂、木瓜、石榴皮等酸甘化阴、涩肠止泻之品,以加强养阴收涩之效。脾阴虚而消运不力者,常兼气滞,故佐以理气而不伤阴之品,如橘皮、佛手等,以使补而不滞。从临床治疗效果来看,对于脾阴不足之泄泻,能使阴虚得复,脾运复健,而泄泻宜止。
现代药理学证实,乌梅及其制剂在体外对大肠埃氏杆菌及变形杆菌、伤寒杆菌、霍乱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而且对苍须癣菌等真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9];还可通过抗过敏、抗菌、抗病毒、抑制小肠平滑肌的收缩而对过敏性肠病发挥治疗作用[10]。白芍总甙抗炎作用很强,可调节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11]。五味子通过下调肠道组织中炎症因子IL-6、TNF-α的表达水平,从而对5-氟尿嘧啶(5-FU)引起的肠道黏膜炎小鼠出现的体质量下降、腹泻的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12];五味子醇甲介导的结肠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NANC)弛豫可降低结肠推进速度,调节结肠的运输,抑制结肠的自发性收缩,有利于改善胃肠道疾病的腹泻症状[13]。
3 脾虚气陷者 健脾升阳 调中止泻
脾主升清泄浊,脾运失常,清浊不分,功能紊乱,水谷失于分化,也致泄泻。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14]。临床多表现为腹泻,肛门坠胀,神疲乏力,胸闷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刘教授认为“脾宜升则健”,常选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陈皮理气,使补而不滞,方中少入柴胡、升麻升阳举陷,此为脾胃引经要药。刘教授对久泻不愈的患者常在方中配伍煨葛根、干荷叶以加强升清泄浊的作用。由于组方配伍合于病证,脾气渐旺,清阳得升,浊气下泄,故对某些久治不效之泄泻每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补中益气汤可能通过提高SGLT1蛋白的表达,促进p38MAPK/Ezrin通路中蛋白的磷酸化,进而促进包浆内NHE3向顶端膜转移来增加水、钠的吸收,从而治疗脾虚泄泻[15];还可增加脾虚大鼠胃黏膜TFF1蛋白及上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的表达,促进胃黏膜修复[16];对胃肠功能紊乱有双向调节作用,能促进胰腺的分泌和小肠的吸收功能以及减轻和修复肠道黏膜损伤,促进消化道黏膜病变愈合,从而改善机体代谢功能,缓解腹泻症状[17]。
4 肝郁脾虚者 抑木扶土 风能胜湿
《景岳全书》曰:“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夹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18]。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肝郁气滞,犯胃克脾,则中焦失于运化,而致泄泻。临床表现多为少腹或脐周疼痛,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腹部胀满,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肠鸣,苔薄白,脉弦细。此证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胆囊切除术后、慢性结肠炎等。《医方考》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19]。
治疗常选痛泻要方加减。刘教授认为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之泄泻,在辨证上重点掌握痛和泻的特点,常与情志不和、精神压力有关,但该方药仅四味,组方尚嫌薄弱,应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减扩充,使其符合病证特点。如常在痛泻要方的基础上,加用枳壳、香附、大腹皮、香橼皮、佛手、木香、沉香曲等理气之品以增强疏泄行气之效。在寒热辨证上,对于郁热伤阴,口苦口干,溲黄,舌红者,则加黄芩、炒竹茹以及乌梅、麦冬、石斛等酸苦泄木以养阴生津;对久泻脾阳不振而腹部冷痛者,则加炮姜、吴茱萸等温中暖脾。痛泻要方是取其“风胜湿”法,刘教授对肠鸣较频者除用防风外,又常加羌活,以增其“胜湿”之效。另外腹痛急迫,矢气则舒,方中每用沉香曲,该药疏肝下气作用显著,对改善症状有效,这也是刘教授多年临床实践的用药经验。
痛泻要方能促进乳酸杆菌等益生菌增加,对肠道致病菌和病原菌也有抑制作用,可促进黏膜愈合及炎症的缓解,还能恢复甚至提高肠道黏膜微生物参与化学反应的活跃程度,有利于肠道微生态恢复平衡而减少腹泻的发生[20]。动物实验表明,本方能够通过降低MC活化、降低SP释放、表达,通过调控神经介质和免疫细胞关系而改善IBS内脏高敏性,从而缓解患者的腹痛症状[21]。
5 脾肾阳虚者 温补脾肾 涩肠止泻
脾阳不振,久病及肾,中焦失于运化,而致泄泻。脾肾阳虚的临床表现常为四肢逆冷,腹部欠温,受寒饮冷后腹痛泄泻,水谷不化,舌质偏淡,苔薄白,脉沉细。刘教授常用附子理中汤、四神丸化裁。药如炮附片、炮姜、肉豆蔻、吴茱萸、补骨脂、菟丝子、益智仁等温肾暖脾,党参、黄芪、白术、怀山药、炒扁豆、莲子等健脾益气,方中常少佐酸收固涩之品,如乌梅炭、炒白芍、炒诃子、石榴皮、赤石脂等加强涩肠止泻之效。若脾肾阳虚,复感寒邪,水湿较盛,肠鸣如雷,泻下如水,则在温补脾肾的基础上,配伍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等利水渗湿之药,以达到利小便实大便之效。若大便夹有黏液,此为脾虚为本,肠腑湿热积滞未清,虚实并见,寒热错杂,则在温运脾肾的基础上,加川黄连、地榆炭、马齿苋、败酱草等清利肠腑积滞,使脾肾得补,湿热亦清,症状得以改善。
现代药理学发现,附片含乌头碱、中乌头碱等,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22]。吴茱萸可通过提高结肠黏膜 VIP 含量,降低内脏敏感性,使胃肠道动力恢复[23]。茯苓提取物有抗炎作用,可使肠道炎症得以改善[24]。“补骨脂-肉豆蔻”醇提物是通过调节CRF-CREB 信号通路, 从而改善肠道过敏状态[25]。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能明显降低血清中TNF-α、 IL-6和IL-8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26]。
6 验案举隅
6.1 脾阳不振案田某某,男,20岁。2019年4月15日初诊。患者慢性腹泻10余年,自幼体质较差,遇冷或饮食不慎,则泄泻反复发作,伴食欲不振,腹部微胀,四肢欠温,腹部畏寒,形体消瘦,舌质淡,苔薄白,边有齿印,脉沉细。证属脾阳不振,治以温运脾阳。处方:炒党参15 g,炒白术10 g,炮姜3 g,肉豆蔻5 g,炮附片5 g,茯苓15 g,怀山药15 g,炒薏苡仁15 g,炒扁豆15 g,煨木香10 g,砂仁(后下)3 g,陈皮6 g,炙甘草3 g,炒诃子15 g。14剂,水煎日2服。4月29日二诊:药后腹泻减少,大便仍未成形,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脾肾阳虚,运化无权,再予温养脾肾,固涩止泻。处方:炒党参15 g,炙黄芪15 g,炒白术10 g,炮姜5 g,肉豆蔻5 g,吴茱萸3 g,肉桂(后下)3 g,炙乌梅5 g,陈皮6 g,煨木香5 g,炙升麻3 g,炙甘草3 g,炒建曲15 g。14剂。5月16日三诊:药后大便已成形,每日1次,腹已不痛,食欲转振。继服原方,巩固疗效。
按:刘教授认为本例患者病程已久,脾虚及肾,火不暖土,阳虚则生内寒,运化功能失常,故见腹泻、腹部畏寒。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则食欲不振、形体消瘦。治当温补脾肾,化湿和中。方取附子理中丸、四神丸加减。方中炮附片、肉桂、炮姜、肉豆蔻、吴茱萸补火暖土;炙黄芪、党参、炒白术、茯苓、怀山药、炒薏苡仁、炒扁豆健脾化湿;木香、陈皮、砂仁理气和中;炙乌梅、炒诃子酸收止泻;炙升麻升提脾气;炒建曲消食助运。药后泄泻渐止,畏寒腹痛症状改善。患者用药月余,脾运得复,多年泄泻即愈。
6.2 肝脾不调案杨某某,男,45岁。2018年8月24日初诊。患者慢性溏泄20余年,自幼脾胃功能薄弱,常有腹泻。1年前肠镜检查为慢性结肠炎。近数月来因情志不畅,心理压力较大,以致腹泻时而发作,泻时腹痛,下腹胀满,泻后痛缓,得嗳气则舒,口干口苦,舌苔薄黄,脉细。审其病机属肝脾不调,治以抑木扶土,酸苦泄木。处方:煨葛根15 g,炒白术10 g,青皮、陈皮各6 g,炒防风10 g,炒白芍10 g,枳壳10 g,台乌药10 g,佛手10 g,沉香曲5 g,乌梅炭5 g,炒黄芩10 g,怀山药15 g,川石斛15 g,炙甘草3 g。14剂,水煎日2服。9月6日二诊:药后症状减而未已,再予抑肝扶脾,调和胃肠。原方去乌药、怀山药,加泽泻10 g,吴茱萸3 g。14剂。9月20日三诊,大便已成形,口干口苦改善,腹未再痛,然自觉怕冷怕风,苔薄白,脉细。再予原方加桂枝5 g,炒建曲15 g。14剂。后来复诊,据云腹泻基本已愈。
按:患者泄泻,常因情志不和而诱发,刘教授认为与肝木横逆乘犯脾土,以致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有关。故以调和肝脾为法,以痛泄要方为基础,配伍煨葛根、枳壳、台乌药、佛手、沉香曲以加强疏肝理气,升清降浊之效;乌梅炭、炒白芍缓急止痛,柔肝敛酸;怀山药、川石斛健脾养阴;因肝有郁热而口干口苦,故用黄芩清泄肝经之郁热。二诊腹痛腹泻症状虽有减轻,但畏寒怕风,故加吴茱萸温中暖土,与黄芩相伍,寒温并用,引入肝经。三诊,大便已成形,无腹痛,再加桂枝、炒建曲以温阳助运,巩固疗效。
7 结语
刘教授治疗慢性泄泻,重在辨证求精,突出脾虚失运、水湿偏盛的病机,根据虚实寒热的不同特点,灵活应用经典名方随证化裁,临床疗效显著。慢性泄泻临证治疗时,除药物之外,还需嘱咐患者注意饮食的调护。脾胃素虚者宜进食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内热偏旺或痰浊偏重者,忌食辛辣炙煿、肥甘厚味;素体中阳不振者,应嘱其腹部保暖,禁食生冷;而肝气乘脾之泄泻患者,则当调畅情志,尽量消除紧张情绪,尤忌怒时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