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压籽联合穴位按摩在骨质疏松患者疼痛中的应用

2021-04-06马红霞

光明中医 2021年5期
关键词:耳穴骨质穴位

马红霞

骨质疏松多见于老年男性和绝经女性,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骨折、驼背、呼吸功能下降以及身长缩短等,而疼痛是骨质疏松症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在腰部与背部[1]。通常情况下,骨质疏松症会使患者明显感受到骨骼疼痛,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组织硬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更容易增加骨折的风险,若未能及时控制,患者的疼痛感会加剧,严重者可能会引发全身性骨痛,严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给其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2]。因此,本研究对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疼痛患者,给予耳穴压籽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干预,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选2017年8月—2019年8月于本院收治的120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入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各60例,对照组男、女分别有22例、38例;年龄62~76岁,平均年龄(68.24±3.85)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89±1.10)年;致病因素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有47例,久用激素所致有6例,营养不良所致有7例。观察组男、女分别有28例、32例;年龄61~75岁,平均年龄(68.22±3.78)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年,平均病程(3.11±1.05)年;致病因素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有45例,久用激素所致有6例,营养不良所致有9例。2组患者资料均无差异。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所选患者年龄均在62岁或以上,入院前30d未服用过任何镇痛类药物,患者均能自主交流沟通,同时,对此次研究患者及其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有严重精神障碍者、神经官能症和老年痴呆者、腰椎管狭窄症者、腰椎间盆突出者以及导致疼痛腰背部器质性病变者等均排除。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是进行健康教育、制定合理饮食方案以及有规律的作息等指导措施。观察组则实施耳穴压籽结合穴位按摩,具体如下:(1)耳穴压籽法。患者耳廓表面行常规消毒,取心、神门、皮质下、腰骶椎、内分泌等耳穴部位,将王不留行籽粘附于0.7 cm×0.7 cm的胶布中央,分布贴至上述耳穴部位,按压直到耳廓有发热或胀痛感即可,按揉王不留行籽3 min/次,3次/d。(2)穴位按摩。①足三里,该穴位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操作时用拇指按压,力度有酸胀痛感为宜,一压一松,反复20次。②委中穴,该穴位位于膝关节后侧和腘窝处,按摩时患者小腿屈曲,以窝横纹的中心点用拇指按压,力度有酸胀痛感为宜,一压一松,反复20次。按压该穴尽量在下午3~5时效果最好。③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掌和第二掌的掌骨之间,靠近第二掌骨中点桡侧处,操作时用拇指顺时针或逆时针按摩5 min,2次/d。④天枢穴,位于脐中旁开2寸处,按摩时用拇指的指腹配合揉法按揉5 min,力度适中为宜,2次/d。⑤支沟穴,位于腕背侧横纹上3寸,尺骨和桡骨之间,操作时用拇指顺时针或逆时针按摩5 min,2次/d。(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并尊重老年患者的自身想法,给予关怀,通过多种方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心理上产生的压力。(4)饮食指导。食用含钙较为丰富的食物,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食用豆类、鱼、卷心菜以及富含维生素D的奶类、海产品等食物,同时注意将钙磷吸收控制在1∶1或2∶1的比例范围内,这样利于机体的吸收;此外,建议患者多晒太阳,多参与户外活动,对促进钙的作用和维生素D的吸收有协助的益处。(5)功能性锻炼。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评估,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案,腰背疼痛者,可进行仰卧位直腿抬高运动,或腰背肌锻炼等,1次/d,30 min/次,期间,护理人员应对其训练予以有效的监督。

1.4 观察指标采取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对其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分值数0~10分,评分越低说明疼痛程度越低,反之则疼痛感越高;生活质量则通过SF-36对患者护理后进行评估,包括生理机能、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等,分数值0~100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则通过本院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包括护理操作、服务态度、语言仪表等,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满意度越高。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护理前,2组疼痛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例,

2.2 2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护理前,2组SF-36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 (例,

2.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在临床调查中,60岁以上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最高,尤其是女性占据了65%[3]。骨质疏松症是由各种因素而导致的一种骨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骨基质、矿盐发生了退变和不足,其发病具有全身性,其中疼痛是最为突出的一种临床表现[4],该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加之大部分人认为疼痛是机体自然衰老的表现,对疼痛忍耐而不行治疗。骨质疏松的患者机体骨质不会再生,但通过治疗可将变细的骨单位复原,因此,一旦患上该病应及早进行治疗和护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疼痛评分更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观察组占据优势。可能是因耳穴压籽结合穴位按摩的中医特色治疗,因耳穴压籽法可刺激耳穴诱发十二经脉,同时耳部是全身筋络的连属部分,通过耳穴腰骶部正对病变位置,达到舒经活络止痛之效;取皮质下、内分泌可调节大脑皮层,有效减轻失眠、焦虑情绪,取神门、心、交感具有安神、活血止痛、镇静之效,达到经络通畅的目的[5]。而穴位按摩足三里可调节脾胃、解痉止痛和疏通经络;委中穴能够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疏通经络;取合谷穴能够驱除外邪、疏通经脉;按摩支沟穴可滋阴通便、调理脾胃等功效;按摩天枢穴能够行气活血、调理肠胃等;通过按摩可促使患者肌肉、精神得到放松,同时,使得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增加,从而有效减少致痛物质产生,提高局部组织痛阈,对消肿止痛具有极大帮助[6]。此外,通过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等方案,使得缓解疼痛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2组疼痛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SF-36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采取耳穴压籽联合穴位按摩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疼痛感,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猜你喜欢

耳穴骨质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骨质疏松知多少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