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浙派中医文献整理研究与数据库构建*

2021-03-27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310053狄碧云

中医文献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医籍医家古籍

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310053) 焦 阳 凌 天 狄碧云

近代中国,社会动荡,但总体来看,出版业仍相对繁荣,有大量的中医书籍出版发行。近代中医文献包括清末古籍、民国图书及期刊等文献,是传统医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梳理中医文献著作并利用知识挖掘技术,构建中医文献特色数据库,分析某一特定时期特定区域医家医籍文献的分类、分布情况,以期让读者更好地利用中医文献资源,使其展现经典价值,并为中医文献数字化建库模式提供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背景与意义

浙派中医源远流长,历代名医辈出,医籍汗牛充栋。历史上先后产生众多中医学术派别,诸如永嘉医派、丹溪学派、钱塘医派、绍派伤寒、温病学派等,具有深远影响。近代以来,中医受到了西学东渐、“中医存废”政策的冲击,浙派医家们积极探索中医学发展新模式。许多中医名家如国医革新导师章炳麟、钱塘医派仲学辂、永嘉徐定超、绍兴裘吉生等,共同推动了地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著作方面,近代浙江重要医籍虽不及以前,但也数量众多,精品迭出。因此整理研究近代浙派中医文献并建设中医文献特色数据库,对彰显和保护传统医学、挖掘浙江医学流派及贤哲经验智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全面整理、继承,精心研究。

1.近代中医文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近代中医学术上秉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对当代浙江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体现在:(1)中西医论争与汇通类著作涌现。中西医汇通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医学的发展,也是近代医学发展的重要特征。浙江地区中西医汇通之作集中于民国时期,随着中西医对比研究更加深入,浙派医家尝试用西医知识来解释中医理论,力图实现中西医汇通。比较有影响的是杨则民,其《内经的哲学检讨》一文,驳斥了废止中医派的各种错误观点[1]。当时中西医汇通的思想虽有很多局限,但也有很多值得肯定之处。(2)中医教材著作推动近代中医学校教育。清末废除科举,设立新式学堂,改良了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开启了近代中医教育的序幕。浙江作为近代民办中医教育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创办了许多新式中医学校,编写了大量教材著作,如“浙江中医专门学校”校长傅崇黻所编教材《外科要旨讲义》(1938年)等。这些中医教材凝聚了浙江中医教育界人士的拳拳之心,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为中医学术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2]。(3)临床医学著作占据主导地位。近代西方医学的传入推动了中医学尤其是中医临床的发展,使其成为近代中医学发展的核心,浙江地区也大致如此。中医临床各科著作以温病、内科、儿科为主,出现了《温热经纬》(1852年)等经典医学巨著。民国时期的浙派医家如曹炳章、何廉臣等注重中医临床治疗效果的总结,以证明中医科学有效。(4)大型医学丛书汇编类著作发展。沿袭前代传统,医学丛书的汇编汇刻是近代中医书籍发展的主流。浙派医家所编丛书汇编类著作主要是一些大部头的医学工具书。比较著名的是祝韵梅《寿世汇编》(1867年),重印多次,版本众多。贡献最大者当属裘吉生、曹炳章二人。裘吉生的《三三医书》(1924年),保存大量江浙一带的名医方论,内容齐全,兼顾各科,其中有些书已是孤版,价值很高[3]。曹炳章的《中国医学大成》(1936年),汇集汉唐至明清一百余医家及日本汉医家著述,也很有代表性。丛书汇编类著作为研究近代医学发展提供了珍贵史料和宝贵经验。

2.文献数字化有利于近代中医文献保护和利用

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国,发生过很多极具影响的社会事件,近代文献在这场社会变革浪潮中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利用价值。这一时期的中医文献既有古籍的特性,又有现代文献的特性,体现中医由古代向现代迈进过程中的诸多时代特征。当前许多收藏机构,如国家图书馆已经把清末民国时期文献列入馆藏珍品的范围,并开展数字化研究[4]。但是从一些调查数据来看,当前近代文献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损毁,文献保护工作尚需加强[5]。究其原因,首先是自然原因导致的文献本身的酸化和老化。近代出版的中医文献多是采用机制含酸纸张印制而成,纸张质量较差,易于老化, 以其为载体的文献, 据说只能保存百年左右。其次是人为因素,即早期研究和管理人员认识观念的偏差,较之那些备受推崇的年代久远的古籍善本,近代文献备受冷落,保存随意,过度翻阅,导致很多的近代文献损毁严重,修复困难。再者,许多近代中医文献没有重新整理再版,仅存唯一抄本,且利用率远高于传统古籍,面临失传的风险。最后,近代文献采用双面印刷形式,传统的古籍裱托修复方法并不适合近代文献[6],需要用西方的文献修复技术,成本很高。因此,文献数字化,建立特色数据库是最好的文献保护方法。首先,建立特色数据库实现了对文献数字化还原,原貌再现;其次,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大部分近代文献已过知识产权保护期,为数字化资源共享带来便利;最后,资源平台可以丰富用户体验效果,实现模拟文献翻页、缩放等全新体验[7]。

概 况

1.研究资料及方法

本文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2007年)(以下简称《古籍总目》)中记载的中医书目为主要数据来源,以近代时期(1840—1949年)浙派医家医著文献为研究对象。《古籍总目》收录了全国150家图书馆馆藏1949年以前出版的存世中医古籍书目13455部,是迄今为止覆盖面最广的反映中医文献现状的大型联合目录[2]。

圈定研究范围后,本研究主要以文献调查法与网络调查法搜集、查证相关文献。参考了《中医人名辞典》、《浙江医籍考》及浙江地方志等众多文献,对《古籍总目》中医著作进行标注,做到书名、著者、名号、出版年代一致,剔除了原著补正、校注等非原著者、审定者、无法考证者、著者佚名者医籍书目,同时还注重《古籍目录》未收录的现存文献的整理和收录。在整理文献中,关于收录的著者遵循以下原则:(1)原籍是浙江、后迁居外地的浙派医家的医著以及本土资料记载的医著,予以收录;(2)原籍外地,但长期在浙江居住、工作,并对浙派中医有研究者,医著可纳入;(3)浙派中医的专论著作予以收录。

2.馆藏分布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古籍总目》中共整理出近代浙派中医医著475部,各种版本的医籍数据3944条,涉及医家近100位。我们从馆藏角度将3944条医籍数据录入计算机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版本数879种,藏于139个图书馆中,主要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226种)、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212种)、上海图书馆(149种)和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105种)。这些单位收藏量都在百种以上,其中上海中医药大学收藏最多。收藏量分列其后的是国家图书馆(89种)、南京图书馆(88种)、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81种)、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81种)、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76种)、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74种),另外,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也收藏了70种以上的医籍。由于版本的原因,这些医籍种类是存在重复的。

3.版本特点

从版本类型来看,879种版本的中医典籍主要有铅印本、刻本、石印本、抄本、稿本、影印本等,载体丰富,形式多样。其中刻本数最多(309种);其次是铅印本(250种)、抄本(153种)和石印本(112种),稿本(42种)和影印本(8种)较少。可以看出,清末民国时期,现代机械印刷工艺尚未完全取代传统的雕版印刷,抄本和刻本仍然是主流的书籍出版手段。鉴于铅印和石印工艺物美价廉、印制方便,可以快速有效地增加馆藏数量,方便了书籍的保存和流通,所以从民国开始,以铅印与石印为代表的机械印刷工艺后来居上,逐渐取代雕版,成为主流的印刷手段,直到今天,也充分说明了近代充满变革的时代属性。

4.分类概况

从分类概况来看,475部浙派中医医著研究内容广泛,几乎涵盖了中医药的所有门类。其中,有关医案医话医论的著作最多(81部),其次是方书(42部)、温病(41部)、本草(37部)、综合(35部)、内科(33部)、伤寒金匮(24部)。这几个门类也是近代医家普遍关注的门类,故著述相对集中。另外,临证类各科(临证综合、温病、内科、女科、儿科、外科、五官科、伤科)著作共有178部,中医基础理论类(基础理论、医经、伤寒金匮)著作共有56部。可以看出,临证医学各科研究成果丰硕,已成为近代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特征[3]。

数字化保护实践

1.中医文献数字化现状

国内中医文献数字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古籍数字化,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在基础理论和标准化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比较成熟[8]。近年来,中医文献数字化逐渐受到国家和中医药类高校、公共图书馆、中医科研机构、商业公司等重视,陆续建成一批书目数据库和全文资源库,反映了收藏单位的古籍收藏情况。部分数据库还实现了数据挖掘功能,但是在近代中医文献数字化研究方面稍显不足。在取得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中医古籍文献数据库的规划、建设、共享、利用等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缺乏整体规划。在中医古籍数字化规划中,各个机构和商业公司往往独立开发,建成的资源库涵盖数据量有限,缺乏整体规划。一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非医学专业收藏机构,没有做到对馆藏资源的分门别类,医著数字化散见于各个古籍数据库中,不利于文献利用[9]。(2)建设滞后。中医古籍数字化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除了一些商业公司和少数单位外,多数单位都存在技术人员与设备不足的问题,缺乏深层次开发。收藏机构数据库建设质量参差不齐,古籍目录类数据库居多,许多数据库建成很早,缺乏必要的升级维护,已经无法访问。(3)资源共享不足。资源共享是提升古籍资源利用价值的重要手段,调查发现,除了少数数据库外,许多库在互联网上无法访问,了解不到该收藏单位的古籍资源情况。

2.文献全文数字化采集策略

为了避免重复建设,我们在文献扫描前对文献数字化情况进行了查重调查。调查发现,当前有关近代浙派医家医著主要散见于各个古籍数据库中或是收录在民国图书数据库中。进行近代中医文献全文数字化保存的单位有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通过检索本单位已购买或公开可共享的大型古籍全文数据库后发现,前期整理475部浙派中医医著目录中有139部医籍已经完成数字化,占29.3%。其中超星读秀数据库全文数字化数量最多,达到101部,之后依次是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76部)、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以下简称CADAL,26部)和瀚堂数据库(3部)。各个数据库之间数字化医籍互有重复,相互补充,采用版本也不同。其中超星读秀数据库可以提供全文检索,使用方便,而CADAL扫描的医籍质量较高,内容清晰。可以看出,目前浙派医家医著数字化程度很低。对于已经数字化的文献,我们购买数字化全文,下载已购数字资源或远程调用全文链接。除此之外,针对本单位收藏的70余种浙派中医文献,我们进行CCD扫描数字化处理,通过纠偏、裁剪、加水印、文件命名等技术化操作,完成数字化加工。对于其中属于古籍的,数据采集过程严格按照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古籍数字化工作手册》(2014年)来执行。对于非本单位收藏的文献,我们以单位的名义与该文献的收藏单位协商解决数字化问题。在数字化过程中保证文献资源全貌,符合读者阅读习惯。

数据库构建

1.平台架构

根据前期的文献梳理情况,本文以“近代浙派中医文献数据库平台”(以下简称“数据库平台”)为例,介绍中医文献古籍数字化建设。当前各类中医古籍数据库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在古籍数字化平台建设中应当充分吸收各个数据库的成功经验,立足收藏单位的实际需求,自建或采购商业平台。为了更好地研究浙派中医发展情况,我们经过对各个商用数据库平台的综合调研,最终决定依托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组织相关专业和技术人员自建该平台。网站平台采用B/S架构,HTML5页面,利用主流的Java+MVC框架技术,构建基于mySQL的医家子库、医著子库和流派子库的数据库,在兼顾实用性的基础上,页面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适合各种浏览器、中医文化墙等大屏幕展示,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广中医药文化的作用。“数据库平台”构建主要分全文数字化和数据库管理平台搭建两个部分。

2.元数据著录

元数据的著录是数据库建设的基础, 统一结构的元数据,有利于古籍数字化成果的共建共享。由于本数据库文献类型既有清末古籍也有民国出版图书,为了方便建库,统一按照古籍数字化元数据处理。首先要制定好描述策略,确定描述单元和描述深度。本“数据库平台”根据《古籍数字化工作手册》和《古籍描述元数据著录规则》要求描述和管理元数据, 著录字段包括加工记录标识号、名录号、索书号、分类、题名、卷次、责任者、版本、册数、版式、装帧形式、馆藏单位、制作单位,同时根据需要增加了内容提要、全文地址等字段。另外针对医家的著录字段包括姓名、字号、生卒、出生地、现地名、所属流派、省份、介绍等。统一标准的著录方式是下一步数据库平台数据挖掘和可视化研究实践的基础[10]。

3.功能模块设计

医籍文献数字化后需要发布到特定的数据库服务平台上,为网络用户提供类型多样的文献资源,实现对文献的浏览、检索和文献发布。根据前期需求整理,该“数据库平台”可划分为前台展示页面和资源管理后台。数据库平台前台展示页面分为首页主页面、统一检索页面、医家模块、医著模块、医派模块、中医文化模块等内容模块。其中主页面实现了对医籍的分类展示和医家的地域分布可视化时间轴展示,实现了文献信息的主流社交媒体如豆瓣、微信的分享,实现了多条件统计在线可视化展示等特色功能。医家、医著模块为核心服务模块,分别实现了对收录医家、医著的详细展示。后台管理页面实现了在线的医著采集加工、全文链接、发布等操作,界面友好。在安全管理方面,该后台模块需要账户密码登录,对后台用户的访问权限进行控制,IP登录审计管理与限制使用。该数据库发布到互联网上,实现了数字资源的共享。

总 结

近代中医文献的整理和数字化,反映了近代浙派医家医著的基本概况,在揭示层次和角度方面作了一些先进性的探索,方便了文献查找,更好地为中医文献资源的数据挖掘提供了决策支持。该数据资源库已经初步建成,各项功能和数据已基本完善,平台发布在图书馆中医文化墙上,也可基于互联网共建共享。近代中医文献整理和数字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及持续的经费投入[11]。目前,在文献数据库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1)由于时间和经费问题导致一些前期规划的建设内容来不及实施;(2)在对近代文献数字化扫描过程中,扫描设备可能会对文献造成未知损毁;(3)许多浙派医家医籍文献收藏于其他地区图书馆,纸本文献获取渠道需要有关部门一起协商打通;(4)当前数据库中收录的浙派医家和医籍数量可能有遗漏,需要进一步搜集补充。下一步,该资源库将会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并考虑继续扩充数据平台的内容,补充遗漏的近代浙派中医文献,继续加强对非馆藏的中医文献数字化全文的收集,建立馆藏古籍模块,展示本馆收藏古籍的数字化成果,运用数字人文相关技术揭示医籍、医家、医派间的关联性等内容[12]。

猜你喜欢

医籍医家古籍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3种医籍考对比
我是古籍修复师
新安医家吴楚《吴氏医验录》补中益气法辨治特色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古医籍中刺络放血医案浅析
浅谈清代河南医家李守先《针灸易学》的学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