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墓形制及历史环境研究初探
2021-03-27胡晓宇
胡晓宇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030)
湛若水墓位于广东省增城市永宁街陂头村天平山(土名“天蚕岭”)东麓,坐北偏西46°。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其规模宏大,形制独特,对于研究岭南明代大型墓葬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1 湛若水生平
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广东省增城人,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明弘治五年(1492)乡试第二名。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南京国子监,吏部侍郎等职,官至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卒后曾停厝三年多,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葬于此墓。隆庆元年(1567)被追封为太子少保,谥文简。
少师事陈献章(白沙),成为陈白沙晚年得意弟子和学术继承人。后对“白沙学说”进行扬弃,一生潜心钻研心学,在继承陈献章“白沙学派”的理论基础上,创立了以“随处体认天理”为宗的哲学思想体系。其学术见解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力,其学派被称为“甘泉学派”,又称为“广宗”,与王阳明并称明代理学家两大流派之一。
他生平以著书立说和兴学养贤为己任,除经常各地讲学以外,还致力于编撰有关论著,亲自修订《大科训规》,对教育管理的体制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编有《湛甘泉集》32 卷、《圣学格物通》100 卷、《春秋正传》37 卷、《礼经传训》68 卷、《黄通志·翁泉大全》60 卷、《增城县志》19 卷、《四书训》19 卷、《诗厘正》42 卷等。至今,束樵(罗浮)、西樵、南樵(南香山)、崖门、飞霞洞、南海神庙等地,都留有他的墨迹。
2 湛若水墓形制
由墓园及神道两大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15 480 m2。
2.1 墓园
顺山势营建,分为五级,包括北部坡地和南部四级台地,自南向北逐级升高。总面阔48 m,总进深172 m,占地面积8 256 m2。墓园内原有主要建、构筑物包括北部坡地上的湛若水墓体,第二级台地的墓祠,第一级台地南部入口的棂星门。墓园北边有护岭,往南延伸为矮墙,围合至棂星门两侧。墓园内的第三、四级台地南边设挡土墙,与墓园东西两边围墙相接。各级台地南边中部设台阶,自南向北可达湛若水墓前。墓园围墙外侧有顺山势而下的纵向排水沟,其中第三级台地南侧边缘有石块砌筑的横向排水沟(见图1)。
图1 墓园现状平面示意图
2.1.1 墓体
墓体位于墓园北部坡地中间。面阔44 m,进深42 m。灰砂版筑的太师椅形山手墓,工艺精良,夯层厚度均一(每层约5 cm)。包括一级护岭、垅环、享堂、山手、三级拜台、月池(见图2)。
图2 墓体的全貌(由东南向西北)
东侧山手刻有“山斗八座,真儒千载”,西侧山手刻有“九十五秊,全归不朽”(见图3),共16 个篆书大字。(注:“秊”为异体字,通“年”)
“山斗”是泰山、北斗的合称。“八座”指封建时代中央政府的八种高级官员,历朝制度不一,所指不同。东汉以六曹尚书并令、仆射为“八座”;三国魏、南朝宋齐以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座”;隋唐以六尚书、左右仆射及令为“八座”;清代则用作对六部尚书的称呼;后世文学作品多指称尚书之类高官。“九十五秊”是指湛若水享年九十五岁。这16 个大字是对湛若水一生辉煌的学术成就的赞誉。
图3 山手刻字拓片
享堂内灰砂版筑象征性的明楼,重檐庑殿顶,面阔三间4.18 m,进深三间3.4 m,均刻四柱,高两层,顶已残,残高3.63 m。首层正面设墓碑龛,宽0.78 m,高1.41 m,内嵌1991年重修时新制的白色大理石墓碑,刻“明赠太子少保谥文简南京礼吏兵部尚书湛公讳若水墓”。二层正面刻篆书“谕葬”二字(见图4)。
图4 明楼正面(由东南向西北)
2.1.2 墓祠
位于墓园第二级台地。损毁年代不详,地表仅存4 个红砂岩大柱础、1 个红砂岩小柱础和4 根花岗岩石八棱圆柱。石柱有3 根断裂,柱身纵向凿有八条浅槽,柱头均开两个方向垂直的榫口。每根石柱旁均有一个红砂岩石的大柱础,呈八瓣覆盆形。西侧的两个大柱础残碎严重。东北角的大柱础保存较为完整,底座呈正方形。
墓祠大部分基址埋于地表下,保存较完整。西北角的大柱础北侧有一个八边形的红砂岩小柱础,底座呈正方形。地表有大量的瓦砾和青砖堆积。
在倒塌的石柱以南发现红砂岩条石、台阶、垂带石等遗迹。在倒塌石柱的东西两侧发现局部有青砖墙基、青砖铺地、红砂岩的门臼石、一个红砂岩石柱础。红砂岩石柱础位于倒塌石柱的东侧,底座呈长方形。
据基址现状可知原墓祠为三路建筑,由中路主体建筑及东、西两路附属建筑组成。中路主体建筑与东、西两路附属建筑之间以青云巷相连。中路主体建筑为两进式,前有拜亭,中为天井及两侧廊,北有后堂。拜亭平面略呈长方形,后部出檐,面阔一间,进深两间。后堂前带天井,以红砂岩条石和青砖铺地。天井两侧为廊,各面阔三间。后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两侧带耳房,与天井两侧的廊相通。后堂后金柱间设屏门,通过屏门后有台阶上第三级台地。天井铺设左中右三条红砂岩走道。东、西两路附属建筑南侧有檐廊,内部有间隔。拜亭前的月台铺红砂岩地面,月台前方中间铺设红砂岩台阶。
2.1.3 棂星门建筑基址
位于墓园第一级台地南边中路入口处。东、西两侧为石砌矮墙分隔开的院落。原棂星门面阔三间,红砂岩砌筑,石牌坊式建筑。遗存构件有红砂岩雕凿的石柱、仿筒瓦屋顶、栏板等。棂星门内侧左右两侧有砖墙、石台阶和石砌小平台等遗迹,类似门阙设置。建筑已毁,仅存地下的建筑基址和部分石构件。
2.1.4 墓园围墙墙基
墓园北边有护岭,往南延伸为东西两边矮墙,与墓祠东西两路附属建筑的山墙相连,南端与棂星门两侧院落的外墙相接,围合成为墓园。第四级台地南边有青砖砌筑的挡土墙,与东西两边矮墙、北边护岭围合,成为以墓体为核心的相对独立的墓区,平面范围略成圆角龟背形。第三级台地东西两边矮墙北接墓区南墙,南接第二级台地墓祠东西两路附属建筑的山墙。第一级台地东西两边矮墙与南边棂星门两侧院落的外墙相接,第一级台地内部的中路与左右两路之间也有矮墙间隔。棂星门以南发现有一道墙基,和一个可能是华表基座的红砂岩石础。围合墓园的矮墙除北边护岭之外均已不存,仅残存石块砌筑的墙基。
2.2 神道
神道长516 m,宽14 m,占地面积7 224 m2。神道两侧自北向南依次排列有:石人、石马、石虎、石羊,其中石人、石马位于神道北端,石虎、石羊位于神道南端。石人有文官、武官相对而立,文官俑头部缺失;石马、石虎各一对,保存完整;石羊仅存一只,已不在原位。神道局部残存有石铺地面(见图5)。
图5 西侧石马
3 墓葬选址与历史环境研究
中国古代墓葬选址与众多因素有关,风水理论是其一。“风水”二字出自东晋郭璞所撰之《葬书》:“《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1]。这一理论自出现后,影响逐渐扩大,至明代,堪舆术与墓葬选址的关系已经相当密切。湛若水墓也不例外。
《葬书》主张:“夫葬,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玄武垂头,垂头言自主峰渐渐而下如欲受人之葬也”;“朱雀翔舞,前山耸扳端特,活动秀丽,朝揖而有情也”;“青龙蜿蜒,左山活跃宽净展掌,而情意婉顺也”;“白虎驯頫,驯善也,如人家蓄犬驯扰而不致有噬主之患也”;“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2]。
虽然现状湛若水墓周边山体不免有建设活动,但是其历史环境基本尚存,可以看出当初选址基本符合上述要求,是理想的卜葬之地。地属半丘陵地带,墓背靠天平山,为玄武山(主山),山体高大(土名“天蚕岭”,海拔高度107.1 m)。墓左、右两侧山脊延绵而下,高度逐渐降低,犹如双臂将墓环抱:左侧山体为青龙山(龙砂),延续长度约580 m,有一座山岗,土名“大冚”(海拔高度52.2 m);右侧山体为白虎山(虎砂),延续长度约830 m,自北向南共有三座山岗,依次为 “石马山”(海拔高度56.2m)、“下龟山”(海拔高度36.8 m)和“上龟山”(海拔高度28.3 m)。墓前方有两座山岗:近山小而平为朱雀山(即案山,也叫迎砂),土名“石老虎山”(海拔高度22.3 m);远山为朝山,山体高大,土名“后龙山”(海拔高度48.5 m)。湛若水墓位于以上山体围合的缓坡地带,是为“玄武垂头”处——吉穴之所在(见图6)。
墓园围墙外侧有顺山势而下的纵向排水沟,其中第三级台地南侧边缘有石块砌筑的横向排水沟,是为“得水”和“界水而止”的风水效果,同时具有将山水排走使之不侵染墓穴的实用功效。堪舆之说带有唯心主义色彩,自古以来亦并非社会意识的主流,运用其理论择地而葬,其利在于:“盖不过远水患、处原避湿、得土之宜,而无浸淫之虞也……则埋葬以安亲体魄。孝子慈孙之心,惟欲得善地,永无崩蚀侵损患害是已”[3],是为古人智慧之处。
图6 湛若水墓历史环境山体示意图
4 形制研究
4.1 与明代陵寝制度比较
湛若水生前是南京三部尚书,为当朝正二品官员。按照《大明会典》有关记载[4]:“洪武元年定坟茔石兽……二品,茔地八十步,坟高一丈四尺……以上,石兽并六……以上步法,皆从茔心各数至边。五品以上,许用碑、龟趺、螭首……”,“二十九年定坟茔……二品,茔地周围八十步,坟高一丈六尺,围墙高八尺……碑碣石兽,二品石碑盖用麒麟,高二尺八寸。碑身高八尺,阔三尺二寸。龟趺高三尺二寸。石人二、石虎二、石羊二、石马二、石望柱二。”
经比较可知,湛若水墓现存无碑碣,有围墙(高度不详),茔地尺度在规制之内,神道石像生与洪武二十九年规制基本相符虽现存无望柱(即华表),但发现有华表基座。
4.2 与族谱比较
民国十一年(1922)版《增城沙隄湛氏族谱》中有山坟图一幅(见图7),据其记载为湛若水墓。
图7 《增城沙隄湛氏族谱》山坟图
经与现状相比可知,湛若水墓确由墓园和神道两部分组成;墓体形制(山手墓、半圆形月池、双层明楼等) 基本相符;石像生数量与排列顺序基本相符(族谱山坟图中石马有两对,其中最南端的一对应为石虎,猜测其标注有误)[5]。从此图中可知,石羊本应为一对,且原位于石马与石虎之间。
族谱山坟图中有一对石望柱(华表)及面阔三间的牌坊式建筑,分别与《大明会典》中洪武二十九年的官员坟茔规制、调查发现的棂星门南侧墙基位置(神道的最北端,墓园的最南端)相符。但是族谱图中华表与牌坊的相对距离较远,并且牌坊的3 个拱门宽度较大,与现状情况有较大出入(棂星门南侧残存墙基为青砖所筑,缺口段宽度与墙体宽度比例明显不同于山坟图中的牌坊)。
按照族谱的编撰年代推测:墓园围墙、墓祠、棂星门等建筑在1922年之前已毁,因此族谱图中并无记载;族谱山坟图中华表的位置与牌坊的形式可能非墓始葬时的原状,而是被后人所改建并绘于族谱中,且华表与牌坊在1922年之后也被毁无存[6]。
4.3 与明代现存王陵的比较
根据杨宽先生的研究,较之前代,明代对陵寝制度做了重大改革。现存皇陵、王陵数量众多,虽然具体形制并不完全统一,但是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点:(1)陵墓由方形改为圆形,称为“宝城”或“宝顶”;(2)陵园的围墙从方形改为长方形,分为3 个院落。[7]其中,陵门设在第一进院落,用于祭祀典礼的裬恩殿设于第二进院落,五供座(或称石几筵)和明楼置于第三进院落,第三进院落之后是圆形大坟(封土,即宝顶)见图8。
图8 对比示意图
作为人臣,湛若水墓的营建当然不能僭越,虽然其在等级、规模、用材上远远无法与同时期的皇、王陵相比,但是仍然具有许多共同之处,明显是秉承了同一规制:(1)由陵园(墓园)和神道组成,神道两侧立石像生;(2)(陵园、墓园)均为前“方”后“圆”、三进院落式的平面布局;(3)墓祠作为祭祀、纪念建筑,其功能类似于裬恩殿,均布置于第二进院落;(4)虽然明楼从巍峨的建筑大大缩小为象征性的构筑物,但位置仍然在第三进院落,为“圆形”(宝顶、垄环)前的标识性存在;(5)五供座(石几筵)演变为拜桌,其相对位置、功能均相似。
从中可窥一斑,及至清代,广州地区的墓葬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明代墓葬的基本形式,例如:前“方”后“圆”的平面(前为方形的山手,后为圆形的护岭或垅环)。
5 结语
湛若水,作为明朝著名的理学家、一代大儒、高官,其墓遵循明代陵墓制度而建,是目前岭南地区已知明墓中极为重要的发现,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