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学业质量检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2021-03-27刘洋汕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5期
关键词:思考与实践改革核心素养

刘洋汕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逐渐深入开展,核心素养培养以及学业质量检测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话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是各个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核心素养提出以后,对于学业质量评价也提出了更加合面的要求,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教学理念、方法及内容的创新,强调的是道德修养、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充分融合。而本次重点针对核心素养下学业质量检测改革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检测;改革;思考与实践

引言

在传统教育理念中,成绩以及分数是家长、教师以及学生关注的重点,这也是体现学生学业质量常用的衡量标准,但是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核心素养逐渐成为了各学科教学的重点,所以针对于学生学业质量的检测同样也需要紧跟核心素养培养这一重要目标,在评价理念、内容、方法的不断优化、更新及调整中加快改革步伐,进而实现学生学业质量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核心素养下学业质量检测改革思考与实践进行分析,希望为学业质量检测改革与核心素养深度融合提供参考。

一、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学业检测内容

在传统学业质量检测中,主要依赖于教材内容,检测的重点往往都是教材中涉及到的各项知识点,但是教材中的内容是有限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核心素养培养受到了一定局限性,所以基于核心素养下,要将学业检测内容进行不断优化,以当前学科为基础,检测内容要集学科理解、实践、情感于一体,确保检测的内容更加全面。因此由原来知识衡量为主的检测内容慢慢向能力、素养考查转变,例如结合核心素养这一重要培养目标,对学科能力素养进行检测,每一道题要有其明确定位,确保题材真实性,强化试题和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紧密相联,促进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还要对试题难度、时间进行适度调整,重点放在学生思维发展方面,给予学生引导及鼓励,检测内容更倾向于开放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二、以核心素养为依据,探索多元化检测方式

核心素养下学业质量检测要采用多元化的检测方法,这些方法可以交互使用,促进学业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学业情感的培养。检测方式可以是水平性、过程性的,水平检测方法主要针对的是学生阶段性学业成就,过程性检测法强调的是学生日常学业数据的不断积累,这两种方法可以交互性使用,引导学生在不断反思、学习、提升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于参与检测的主体,既可以是学生自己,也可以是家长,目的是推动检测主体多元化改革,在学生自检中,可使学生自我认知水平提高,自我管理效率提高,增强学习责任感;同伴互检中,使学生全面了解自身能力,总结优点,找出不足,及时纠正;教师与家长共同参与时,有利于家长对学生学业情况了解,主动给予生活助力,教师的参与使其及时了解学生学情,总结自身教学中的问题,进而在不断优化中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法。多元化主体参与学业质量检测,确保了检测结果更加真实有效。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不仅要对学生分数、品质给予重视,而且还要关注到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检测结果利用率,充分发挥激励作用。

三、立足核心素养下,研制学生学业质量检测标准

第一,要对学业质量标准、课程标准间的关系梳理清晰。虽然二者关系较为密切,但是依然存在本质上的差异。总之,学业质量标准强调的是表现标准,课程标准重点在于内容。所以要对二者内在联系充分考虑,在此基础之上,准确把握二者相容性、统一性特点,以此为重要依据实现学生学业质量检测标准和内容的高度匹配,有效缓解教育检测和内容间的矛盾。第二,立中于核心素养培养这一实践需求,明确指出学业质量检测标准,以基础教育质量检测机构提供了大量一手数据为依托,根据实际情况研制与学生学情、身心发展、年龄特点相符的学业质量检测标准,并且进行细致划分,有了明确的标准,才能确保后续核心素养下学业质量检测改革的有序开展,以及高效落实。

四、以核心素养为中心,明确学业质量检测价值

核心素养下,学业质量检测改革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真正意义落实,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教材编写传统思想的转变,由知识及学科为中心的理念逐渐向核心素养维度转换,巧妙的融入到教材编写过程中,将学科间局限性打破,整合各个学科知识点,确保知识体系完整性、人文性。二是教育工作者传统检测理念及方法的转变,强化过程研究及评价,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开发创新性教学模式。三是强化教育工作者对核心素养的深入理解,在学业质量检测改革中,教师是主要的实施者,只有正确认识核心素养才能积极探索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学实践促进作用。核心素养与教学实践融入过程中,要明确学业质量检测价值,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深层次思考,推动其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以此作为核心素养下学业质量检测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层次的理解以及获取知识素养,改变原来机械式记忆以及重复性学习知识的错误做法;同时还要给予检测结果充分利用的重视,将检测结果反馈融入到学业评价体系中,分析检测结果,对学生发展情况充分了解,引导其及时改正;学业质量检测要兼顾到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增强为导向;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核心素养下学业质量检测要具备较强的连续性、完整性,不能仅仅依赖于期末考试,要涉及到整个教学全过程。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社会对于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人才质量评价越来越趋于多样化,所以教育领域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提出,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综合型人才。为此基于核心素养下,学业质量检测也要随之改革与创新,优化检测的內容,采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明确学业质量检测标准及价值导向,正确且科学合理的分析学生学业质量,促进核心素养下学业质量检测改革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恽敏霞,彭尔佳,何永红.核心素养视域下学业质量评价的现实审视与区域构想[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06):65-70.

[2]付华安.核心素养:研制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的关键[J].教学与管理,2017(09):119-121.

[3]张青民.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学业评价的深度融合[J].教学与管理,2020(16):21-24.

猜你喜欢

思考与实践改革核心素养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文言文教学进行思维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