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音乐教育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有效策略的研究

2021-03-27张穗庆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5期
关键词:策略建议小学音乐教学

张穗庆

【摘要】小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的认知水平不足,自我学习能力较低,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容易被新鲜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很容易产生好奇心。在众多学科中,小学生对音乐课有较大的学习兴趣,音乐课堂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如何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学生保持对音乐学习的探究兴趣,在教学工作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思维,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音乐创造思维;策略建议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在小学教育中逐步形成了文化课与素养课同样重要的局面。在“双减”的政策下,对学生的各种素养的提升的要求,隐隐有超越文化课的趋势,美育教育更是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音乐作为人类优秀文化的表现形式,在美育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授课时,要基于教育部课程标准的要求,面向全体小学生,选择学生能接受的、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学生不仅在学习音乐的时候可以提高兴趣,也能提高其音乐创造能力。

一、分析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音乐课堂的影响

在义务教育工作不断推行的过程中,将新课程标准作为基本指导原则,实现了小学音乐课堂的创新目标,不仅能够保障良好的审美体验,还可以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创造性转型,为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活动时,需要将新课程标准作为基本指导依据,以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为主要目的,使学生能够积极的融入到课堂氛围当中,以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形式,加强了学生的鉴赏能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理解水平。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音乐课堂所提出的要求加以分析,需要确保教师能够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予以高度的重视,使学生能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基于较高的审美情趣,借助音乐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水平。与此同时,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需要将优良的传统文化渗透其中,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学生能够基于现代化的学习理念,主动的承担起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义务。

二、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

1.积极营造音乐课堂氛围

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不断提高学生音乐创新能力,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至关重要。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把音乐教育的艺术与美学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带领学生学习音乐,提前布置好适合音乐教学的场地,增强音乐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举例来说,老师可以把目光放在场室的布置上,在教学空间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比如结合音乐题材的艺术性,教师可以采用艺术的方式安排座位,把可移动的彩色凳子排成圆形或半圆形,学生坐的时候,不一定全部坐在合唱台上,可以一组一组席地而坐,错落有致,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微小的改变,不但提高了美观度,同时也改变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有利于师生情感的提升,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要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不断提高学生音乐创新学习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学生的学习对象身份,传统音乐教育一直认为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宰者,在课堂上有很大的决策力。但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上课热情不高,无法真正实现全面发展。以此,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应该强调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老师只作为一个引导者,带领学生感同身受的进行音乐学习,做学生的学习辅助。

例如,我们在学习下一周的音乐课程之前,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讨论、发言、投票进行决策,将学生的主体性完全发挥出来,自主决定音乐课的上课内容。比如在一年级时,同学们讨论出下周想学与动物相关的内容,那么老师可以给出一些提议:“声音的长短”、“两只小象”“在动物园里”等课内的内容或让同学们推荐课外的一些相关音乐。这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利用多种方法引导,保持创作热情

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引进手语,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体验,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初步了解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用得较多的词语的手语,提高了学生与聋哑孩子沟通的能力。要结合社会实践来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情节的思考。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传授给学生一些简单的作曲方法。小学生虽然对音乐旋律等知识完全不了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就会促使他们去学习。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把简单的音与简单的节奏型放在一起产生出乐句,从而创编出简单的四小节、六小节、甚至更长的乐句,在提升为创作出简单的歌曲[2]。比如在学习《小蜜蜂》时,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大家根据小蜜蜂的歌词自己改编出属于自己的歌曲,并且在平时可以把自己的歌曲进行哼唱。课堂上也可以进行即兴演唱。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交换彼此的想法,可以取长补短,旧的想法进行补充以后就会变成一个新的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3]。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同时音乐创作也是离不开想象力的推动。学生可以通过想象力把歌曲和自己在现实生活观察到的事物写成歌词结合起来,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激发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

音乐教师应该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当前教育教学形势,探索通过各种手段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己探索创作小曲,引导学生之间开展热烈的讨论,充分提高课堂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向创新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静. 谈怎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J]. 学苑教育, 2020(13):1.

[2] 沈辰. 论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小学生(中旬刊), 2019(4).

猜你喜欢

策略建议小学音乐教学
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研究
重视儿童心理特点,完善小学音乐教学
用流行音乐激活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
大学生群体网络消费市场探究及零售商进入策略
欧美出版社开放存取期刊论文处理费研究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试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