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思维导图写话运用分析

2021-03-27许晶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5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许晶

摘要: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知识积累能力有较高要求,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语文课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实现学生知识框架的有效构建,使其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思维导图

一、思维导图的作用

(一)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些教师的教学思路尚未转变,教学手段相对陈旧,课堂当中也没有相应的导入环节,只是单纯地对知识点进行讲授,课堂气氛较为压抑,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有不利影响。在小学语文课程开始之前,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相应的内容导入,不仅能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实现“寓教于乐”,还能提高其学习动力,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语文教学,还能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自我学习意识,并对语文知识点形成自我认知。

(二)使学生建立思维框架

语文知识点较为复杂,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积累能力具有一定要求,难以实现快速的成绩提升。由于思维导图一般而言是依托一个主题进行的发散思考,因此,学生能够根据相应的思维主题进行知识框架的有效构建,利用思维导图将语文课程当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再次记忆,使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同时脑海当中形成一幅较为完整的语文思维结构框架,对语文课程当中的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入的梳理和掌握,进而实现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应用思维导图

(一)进行课程引入

高质量的课程引入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听课效率,还能促使学生对语文课程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保障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应当提升对语文课程引入工作的重视程度,利用思维导图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再创作,通过一个思想主题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有效发散。例如,在学习《难忘的泼水节》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向学生介绍泼水节的由来、泼水节的含义等,并进行细致分析,实现思维导图在课程引入阶段的有效应用。此外,随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还能实现对思维导图的电子化展示,同时还可以搭配视频、图片等素材实现语文课程引入效果的不断提高。

(二)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手段接受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利用思维导图,学生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课文主旨,进行深入探究,实现“抽丝剥茧”,不断突破重点,提升学生的总结和归纳能力。例如,在学习《小马过河》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抛出几个问题,如松鼠和老牛谁说的对、小马应当听谁的意见等,并选择一个思维主题进行有效发散,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抓住课文重点,实现对课程内容、主旨、思想的不断领会和掌握,进而促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不断进步。

(三)实现师生交流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因材施教。一些学生由于表达能力较弱,无法与教师实现高效率的问答与交流。教师可以请学生对自己的绘制思路和绘制主题进行讲述,并在展示过程当中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抓住学生的思维动向和学习状态实现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有效监测,并在课程目标完成后得到学生的有效反馈,还能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实现师生交流效果的有效提升。

(四)梳理写作思路

学生第一次接触写作,通常会发生思路不畅、没有头绪等问题。依托思维导图,教师能够实现对学生作文的有效指导。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思路的梳理,利用一个作文主题进行有效发散。学生通过对自己作文主题的发散和填充,可以实现对作文内容的有效概括和分析,使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五)以严谨的思维导图方式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

从小学语文教学中不难看出,学生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找不到文章的主要思想内容结构,是学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利用思维导图开展严谨的思维引导是不错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教师应用严谨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厘清文章结构,通过对文章故事内容以及主线进行自主查找,最终帮助学生有效地分清文章主题、段落主次,并且在阅读任务完成中充分运用并提升自己的阅读技巧。

以小学古诗词教学为例,对于小学生来说,古诗词一向是比较难的知识点,在教学时,有必要列举古诗词中的重点词汇、核心语句,提炼古诗词的创作背景,让学生的古詩词学习变得更加简单、有效,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展示并实现这一目标。

(六)借助思维导图对重点知识进行概括

小学语文教学的维度比较广,如记叙文、说明文等文章类型,并且还有大量的生字与生词。所以,在常规化的教学中,应当以分清主次、强调重点以及必要的语文教师教学信息涵盖为例,引导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思维导图,从而找到教学中的重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可以在短期的学习内获得有效的语文学习与知识。

以语文写作教学为例,其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在教材中会引导学生以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景、写人等教学点为主要的学习内涵,进行课程的开设。此时,教师有必要结合相应的语文教学信息,对写作的思路进行梳理,让学生通过具体化的思维呈现,可以在写作前有一个良好的构思,从而促进语文写作水平的提升,在语文作品呈现方面,可以使思路更加清晰、条理,结构更加完整。

总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在学生脑海当中建立知识框架,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应当在引入阶段和教学阶段利用思维导图鼓励学生梳理写作思路,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孙琪.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家长,2021(24):83-84.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