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网络话语能力研究
2021-03-26
(皖南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话语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人与人进行沟通的语言实践,即说话人和受话人在特定的话语空间中通过话语文本进行沟通的行为和过程。米歇尔·福柯认为,每一种“话语”都具有特定的实践功能,并指向具体社会形态,与社会权力关系相互缠绕。当前,与大学生接触密切的网络环境成为辅导员进行话语实践的重要阵地,作为具有意识形态性的语言实践,辅导员网络话语对于掌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和话语权具有积极意义。网络话语既是一种复杂的语言实践,也是一种行走的网络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话语的表现形式与承载密码还会不断演变。新媒体时代,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话语能力是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辅导员要在网络场域中做到“有话说”、“会说话”,运用网络话语实现“言传身教”,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一、高校辅导员网络话语能力建构
1.网络话语文本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限制和补充。乔治JE·格雷西亚认为:“一个文本就是一组用作符号的实体,这些符号在一定的语境中被作者选择、排列并赋予了某种意向,以此向读者传达某种特定的意义。”[1]在网络语境中,“话语文本”为说话人和受话人的自我表达提供了基础,双方通过文字、标点符号、英文字母、拼音、表情包、视频以及一定的语法规则,表达个人诉求与情感,因此,网络话语文本的使用对于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由于网络话语文本的使用场域通常发生于网络语境,文本意义的产生和接收是“编码—解码”的过程,相较于面对面的口头说教,网络话语文本具有动态性、多义性,这对于辅导员应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具有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网络话语文本的平等性、互动性、趣味性和便捷性,有效契合了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辅导员在新媒体场域中熟练地适应和应用网络话语文本,能够有效填补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话语差异,并且有助于引导学生抵制低俗网络语言,因此,网络话语文本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文本的有效补充。
2.辅导员与学生在网络话语空间中的互动。查尔斯·扎斯特罗将人的社会生态系统分为微观系统(个人)、中观系统(小规模群体)、宏观系统(文化、社区、机构和组织)。借鉴这一理论,本文将网络话语空间分为三个层面:微观层面(说话人个体的网络平台)、中观层面(小规模说话人群构建的网络平台)和宏观层面(以学校、团学组织等纽带构建的网络平台),在网络互动中,三个层面各有交叉、相互作用。微观层面主要包含QQ 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师生通过相互关注、留言评论进行互动;中观层面包含QQ 群、微信群等,师生主要通过话语文本进行互动;宏观层面包含高校、团学组织微信公众号、易班等公共平台,师生通过推文、线上活动进行互动。从互动频率和参与度来看,辅导员与学生的网络互动集中发生于中观层面,微观次之;从开放度和醒目度来看,宏观层面开放度最大,倾向于关注学生群体,个体醒目度不高,微观层面开放度最小,但个体醒目度较高;从互动时间来看,中观层面的互动主要是实时性交流,即基于同一虚拟场所进行内容汇聚,而微观和宏观层面往往是非实时性的留言和评论。因此,对学生来说,在微观层面是否向辅导员开放说说、朋友圈、微博等,意味着是否愿意向辅导员开放私人话语空间及开放程度,尤其辅导员的点赞、留言是对个体的直接关注,往往会在学生的内心掀起波澜、产生影响。在QQ 群、微信群等中观层面的网络空间,辅导员和学生之间既有字斟句酌的文字对话,也有用于维持交流、延续互动的表情包,匿名功能更增加了身份的隐蔽性,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生的话语参与度。在宏观层面,辅导员总体参与度不高,且相关推文议题、话题讨论等互动形式有限,有待拓展。
3.网络话语权与辅导员思想教育引领工作。相较于关注公共议题和现实投射,网络关注对于大学生的作用更倾向于日常陪伴,因而网络中多元文化领地和特征的存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网络话语折射出的文化价值样态,是窥探和构建大学生价值观的窗口。因此,辅导员是否掌握网络话语权,能否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建立话语权威,直接关系到能否运用主流思想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能否以辅导员为话语主体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关系到高校意识形态引导和管理实效。网络话语权是指说话人通过网络空间抵达思想引导的本质,辅导员的职位属性要求其必须传达主流思想和主流声音。米歇尔·福柯认为:“话语权力不应该被仅仅看作所有权,更加准确地说应该被看作是战略,它支配的效应不应该被归因于占有,应该归因于策略、调控和技术。”[2]由此可见,网络应用能力与话语权的把控程度相关,辅导员一方面要提升网络消费能力,即获取和传播信息、使用服务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提升网络生产能力,即生产网络内容和服务、积极参与和发起互动的能力,从而通过掌握大学生在网络中的需求、行为和现实状态,“通过实施有影响的网络政治和文化主题活动,在‘话语联通’的过程中使受教育者产生认同和信服,最终达到教育者预期的教育目标和效果”[3]。
二、高校辅导员网络话语能力困境
为了研究分析高校辅导员网络话语能力的现状和困境,本文对芜湖市高校辅导员进行随机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150 份,收回调查问卷150 份,有效问卷144 份,问卷有效率为96%。
1.辅导员网络话语角色认同困境。角色认同的前提是对辅导员网络话语主体性角色的认知。调研显示,20.5%辅导员认为在网络环境中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响很大,59%认为较大,30.8%辅导员认为与学生网上交流对辅导员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影响帮助很大,64.1%认为帮助较大,即绝大部分辅导员都对网络在工作中的作用予以肯定。然而,网络信息的碎片化、泛娱乐化削弱了辅导员在教育中的主体角色。在信息消费上,浅阅读造就的“浅”思维与角色认同所要求的深度思考和理性思维相悖,辅导员常常将网络话语视为与学生沟通的基本工具,难以认识到网络话语折射出的文化价值样态,主观认同不够给辅导员在网络语境中的角色认知带来困难。相关调研结果显示,超过半数(51.3%)的辅导员只是“偶尔”主动了解与大学生相关的网络语言,关于是否会“以学生为受众写说说、微博、推文等”,只有10.3%表示经常,79.5%偶尔,另有10.3%表示从不。由此可见,辅导员在网络话语行为中主动性不强,主动关注不够,主动创作不够,主客观学习不够,在当前多元文化并存的网络环境中,辅导员面临着从网络话语的“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宣传者”转变的困境。与此同时,多元文化影响、网络语言规范化缺失、网络媒体在议程设置上的较强引导性也为辅导员网络话语角色认同带来挑战。
2.辅导员网络话语文本储备、表达、创新困境。网络话语文本的使用需要辅导员自身具有一定的理论储备,并且伴随新媒体海量信息对话与内容的丰富,实现规范使用和灵活运用。当前,辅导员在网络话语文本的构建上存在以下困境。一是储备困境。其一,辅导员的专业来源较广,对于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辅导员而言,普遍存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储备和理论素养不够,对相关的政治性话语理解不准、语言表达不到位的困难;其二,因个体差异,辅导员对网络信息接收渠道、关注点和关注度均存在差异;其三,相关网络资源鱼龙混杂,需要辅导员进行甄别、储备能够承载育人理念的文本内容。二是表达困境。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展现内心世界的重要窗口,网络资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同时要求辅导员从契合大学生内心世界的角度,进行富有科学性、趣味性和情感温度的表达。而现实中,辅导员在网络话语表达中常常表现为个性虚无,如事务性的交流偏重于文字,情感性的交流偏重于事实分析,柔性表达较少,难以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语言风格。三是创新困境。网络话语文本的创造性使用不仅能够有效促使传播活动中受众地位中心化、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还能激发辅导员自身的积极性。当前的困境在于,一方面对网络信息的关注深度不够,没有下沉到文化聚焦与解读,不能有底蕴地驾驭、创造网络话语文本;另一方面,对新媒体的高阶应用能力不足,对传播规律、应用技巧掌握不够,习惯于传统的单向灌输。
3.开放性话语场域下的辅导员网络话语困境。网络的便捷性拓展了话语空间,辅导员与学生的话语交往空间从现实趋向超时空,“话语一旦形成,它便有了自己的意义世界,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规范和概念,构建了自己的场域。”[4]网络话语场域的开放性给辅导员开展工作带来诸多挑战。一是时空开放。现实场域中,辅导员与学生的互动时间、场地相对集中,而网络场域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分散性。本次调研中,关于辅导员与学生的网络沟通时间段分布显示:从白天工作时间到23∶00 之后,各个时间段均有分布,互动形式不再拘于传统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网络空间中的大学生分布呈点状布局,辅导员难以做到精准把握,从而导致网络思政话语权力的稀释。二是平台广泛。大学生接触和活跃的网络平台广泛,既造成辅导员信息优势的逐渐解构,也带来了话语鸿沟、话语异化、话语暴力等问题。虽然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网络平台逐渐增多,但学生的选择主动性不强,很容易被“取关”或闲置。辅导员通过网络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渠道比较狭窄。本次调研中,65%选择教育部、高校官方网站,10%选择主流媒体官方网站,较少人选择推文、视频、学术论文、期刊、杂志等。三是互动形式有限。一方面,互动渠道有限。本次调研中,关于辅导员与学生交流经常使用的网络媒体,55%辅导员选择QQ,30%选择微信,10%选择微博、易班等其他新媒体,新媒体话语平台单一;另一方面,反馈渠道少,缺乏反馈有效性的指标考察网络话语空间中学生的主动性和互动效果。
4.辅导员网络话语权弱化困境。在网络话语空间中,辅导员的话语权遭遇挑战。在关于师生网络交流对学生的导向性调研中,只有5%辅导员认为很强,10%认为较强,50%认为一般,25%认为较弱。伴随着网络“话语权力”的兴起,大学生表达话语权力的意愿增强,辅导员作为教育者的身份和优势渐趋弱化,在众声喧哗的网络空间,人人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表达情感诉求,没有绝对的中心。思想引导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本质,而在网络空间中,随着话语信息和话语空间的选择范围扩展,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受到随之而来的多元化思潮冲击,话语认同的难度增大。此外,对媒介的应用是话语权的实现基础,辅导员对网络热点的关注度不高、对相关网络平台的参与度不高,调研中70%的辅导员认为网络交流中与学生之间最大的障碍在于网络平台、新媒体应用技术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削弱了辅导员的网络话语权。
三、高校辅导员网络话语能力提升策略
网络发展对辅导员话语能力进行冲击的同时,也为提升话语能力带来机遇,想要破解高校辅导员网络话语能力困境,应从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场域、话语效果四个维度来构建路径。
1.网络话语主体的角色定位与价值认同。一是加强角色认知。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融入到网络教育理念中,增强辅导员网络话语主体的身份认同;辅导员主动关注学生网络动态,及时洞察舆情,进行个性化指导与帮扶,自觉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现话语主体“在场”;二是树立文化意识。积极关注、挖掘网络话语背后的文化意义,具备评价与批判的能力,增强对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价值认同;三是提高行为能力。高校应针对辅导员队伍开展网络阵地意识、网络语言能力、网络文化、网络舆情、新媒体技术等教育培训,调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持续提升辅导员网络话语能力,促进辅导员积极运用网络话语开展教育实践、提升话语效果。
2.网络话语内容的培育与创新。一是加强培育。辅导员应有意识地学习、储备网络语言,通过关注网络热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加强积累;提高政治站位,推广符合语言规范和主流文化、传播正能量的网络语言,如“给力”、“最美”、“厉害了”等,引导学生抵制低俗的网络语言;增强网络话语内容的人文性、感染力、吸引力,增强文化价值导向。二是加强创新。从专业教育、传统文化、社会实践中进行提炼,丰富网络话语内容;找准大学生群体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科学构建网络话语主题和表达范式,创作富有学校、专业特色的网络文化产品,用平等性、交互性、情感性话语替代支配性、单向性、冷淡性话语。
3.网络话语场域的建设与把控。一是场域建设。通过议程设置、话题互动构建教育场域,使互动时间和空间相对集中,提升工作效率和效果,在传播和互动中传递主流意识形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建网络平台,成为辅导员网络话语实践的进阶,通过网络平台创新提升辅导员网络话语传播能力,增强话语影响力。二是校园舆情把控。通过大数据技术、网络员等实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形成校园舆情热点定期报告,对舆情苗头及时干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话语空间中的发生、接收、反应等规律,占领话语平台建设的技术制高点,净化网络话语环境,实现辅导员话语权效。
4.网络话语效果反馈机制的构建与评价。一是构建网络话语监测机制。高校设置负责校园网络思想舆情动态调查研究人员,结合大数据技术,加强互联网信息监督和管理,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环境,助力辅导员开展网络育人。二是构建网络话语分析机制。通过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辅导员网络话语效果,做出定量或定性分析,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效果纳入辅导员工作考核机制,通过监测、分析和研判,有针对性地指导辅导员更有效地行使话语权,牢牢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