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皖北医疗事业的发展述论(1949-1959 年)
2021-03-26
(安徽大学 历史系,安徽 合肥 230039)
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实现病有所医的理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医疗卫生关系着亿万人民健康,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新中国成立前,地方病肆虐、疫病丛生、缺医少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水平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存在极大的矛盾。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改善缺医少药的医疗环境,国家制定“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医疗卫生政策,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保护人民健康。1952 年兴起以讲卫生、防病治病为中心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后,全国医疗事业加速发展。在此大背景下,皖北地区(主要指安徽境内沿淮和淮河以北地区,即今天的蚌埠、阜阳、宿州、淮北、淮南、亳州地区)各市县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大力发展医疗事业,经过十年的努力,该地区的医疗事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建国初期,皖北地区医疗事业的发展基本是该时期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然而学界对建国初期皖北地区医疗事业发展的研究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本文把目光聚焦于建国初期皖北地区医疗事业,重点从行政管理机构、医疗机构、医疗队伍、医疗器械、医疗技术等方面对该地区医疗事业的发展进行初步考察,通过分析区域内部并与该时期的皖南以及安徽省整体发展情况相比较,探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考察建国初期皖北地区医疗事业发展的大体情况。
一、设立行政管理机构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医疗卫生行政机构的领导,同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对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开展,维护人民身体健康提供了必要的保证。[1]建国初期,皖北地区医疗事业的发展首先表现在专业医疗卫生行政管理机构的成立。1949 年10 月,皖北行署卫生局成立,与皖北军区卫生部合署办公,医务人员根据需要,在军队与地方之间随时调剂使用。局内设医改科和材料室,有专职工作人员13 人。1950 年7 月底,皖北行署卫生局从皖北军区卫生部分出,迁址办公。其局长苏书轩率部分医务人员转业至地方,行署卫生局工作人员增至50 人。同年9 月,卫生局奉命改为行署卫生处,处内设办公室、计划研究室、医政科、防疫科、保健科、妇幼卫生科、教育科、药政科、人事科、财务科,曾一度设有医院管理科,不久撤并。[2]皖北行署卫生局主要负责皖北地区医疗卫生方面的政策、具体执法、各业务工作等。该局的成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皖北地区出现专业化医疗事业行政管理机构的新起点,对促进皖北地区医疗事业进一步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1952 年,皖北行署卫生局和皖南行署卫生局合并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卫生厅。省卫生厅成立后,大力组建各级医疗卫生行政组织:省辖市设卫生局,地区行政公署设卫生局(科),县设卫生科(局),农村的区设卫生助理员(后取消),乡设卫生院,同时承担卫生行政管理工作。[2]在20 世纪50 年代,皖北各市相继建成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系统,以后逐步加强健全。如宿州市于1949 年5 月在市政府内置卫生科,配副科长2 人,科员2 人,其主要工作任务是在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导下,履行卫生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开展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和医疗工作;积极筹建卫生事务所。[3]蚌埠市于1950 年8 月成立人民政府卫生局,下设医政科、防保科,工作人员10 余人,1955 年改为市卫生局,设医政、妇幼保健、人事3 个组。1956 年,增设行政组、药政组、工业卫生组,工作人员18人,主管全市医疗卫生事业。[4]1950 年,淮南特区改为淮南市,同时成立了卫生科,负责统领全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5]皖北各市对专业的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系统的建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对皖北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视,显示出皖北医疗已逐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对整合皖北各市县医疗资源,发挥各医疗机构的医疗功能,提高医疗水平,为病人提供优质就医服务等方面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医疗机构迅速增加
所谓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而本文中的医疗机构一词特指医院,即是运用医学理论和技术,通过医务人员的集体协作,对病人或特定人群进行防病、治病,提供康复、保健服务的场所,是有一定数量病床,能够提供住院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6]建国初期,皖北地区医院主要是数量大量增加和规模不断扩大。数量大量增加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以旧改新、合并重组和筹建新院,其中以筹建新院方式出现的医院数量最多。医院规模不断扩大,主要表现在组织结构逐步完善,即逐渐增设新科室、扩大业务范围。
1.数量大量增加。第一,以旧改新。以旧改新即接管并整顿了国民党和日伪遗留下来的官办医院以及一些西方国家开办的教会医院。这些医院中有的规模较大,基础较好,在其原有基础上经过增添设备和扩大业务范围,改名为新医院,很快成为了地方医疗技术中心。[7]淮南矿工总医院是此种情况的典型代表,该院前身是始建于1937 年的淮南矿路公司医院,是淮南地区最早的医院,至1949 年被人民政府接收改名为矿工医院。此时医院的建筑面积约900 多平方米,有医护人员45 人,设有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牙科、放射科、化验科和药房等科室。[8]除淮南矿工总医院外,宿县地区人民医院也是以此种方式成立的医院。宿县地区人民医院前身是1913 年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民爱医院,院址在宿县汴河路与淮海路交叉口的东南隅,1951 年9 月由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宿县地区人民医院,此后一段时间提供了宿州的主要医疗服务。[9]
第二,合并重组。合并重组即将原有的几个诊所合并组成一个较大的新医院。如蚌埠铁路医院、阜阳县红十字会附属中医院、亳县华佗医院便是以此种方式成立的医院。蚌埠铁路医院于1949 年由蚌埠铁路诊疗所与解放军华东警备司令部铁警四团卫生队合并成立,院址在蚌埠市日升巷。1950 年,医院建筑面积约1 000 平方米,职工65 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8 人,设内、外两个临床科室,有简单的外科手术器械和2 台普通光学显微镜。[2]阜阳县红十字会附属中医院于1955 年由5 位中医创办的诊所联合而成,定名为阜阳五星诊所。1957年诊所扩建,改名为阜阳县红十字会附属中医院,有房屋20 余间,病床20 张,职工21 人,为当时全省第一所县级集体制中医院。[2]亳县华佗医院于1956 年3 月由亳县城关第二、第三联合诊所合并组成,地址在县城北关大牛市街路南。建院初,医院有房屋14 间,设中医内、外、眼、针灸及西医内、妇6 个临床科室,职工29 人,其中中医15人,西医3 人,中药调剂3 人,其他人员8 人。[2]
第三,筹建新院。建国后,皖北各市、县所在地陆续兴建一批医院,其中以蚌埠和淮南设立的大型医院较多。1949 年,蚌埠市成立工人联合医院,是建国后该地区第一个公立医院。20 世纪50 年代,医疗机构迅速增加,除设立第一、二、三综合性医院和传染病医院外,还为了适应治淮工作的需要于1952 年设立淮委直属医院,1958 年改称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其中以第三人民医院规模为最大。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始建于1952 年,国家投资100 亿元旧币,按300 张病床设计,占地3.8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 800 平方米,院址在蚌埠市胜利中路。1954 年4 月开诊,因技术力量不足、财力困难,仅开放183 张病床,设内、外、妇产、五官科等临床科室和手术室、麻醉科、药剂科、放射科等医技科室,主要医疗设备有400 毫安、100 毫安X 线诊断机各1 台,职工181 人。[2]蚌埠市传染病专科医院成立于1954 年4 月,院址在红旗三路68 号,医院初设隔离病床50 张,有传染科、化验室、药房等,工作人员48 名,为皖北地区最早建立的传染病专科医院。[4]20 世纪50 年代,淮南设立了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淮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矿务局第二矿工医院等等。1952 年9 月,淮南正式成立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址在田家庵淮滨路,内设门诊部和住院部,门诊分设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五官科,住院部仅有内、外科病床80 张。医疗设备主要有手术床、麻醉机、显微镜和军用美国产30 毫安X 光机各1 台,专业技术人员22 名。[8]在20 世纪50 年代初期,皖北地区各县基本都成立了人民医院,如县、宿县、临泉县于1949 年成立了县人民医院,界首县、太和县、阜南县于1950 年成立了县人民医院。到50 年代后期又先后成立中医院,如临泉县、涡阳县、界首县、太和县的中医院均于1958 年成立。
2.规模不断扩大。各医院在初建时的特点主要是病床较少、科室较少、设备简陋,只能应付简单的门诊。在各市县政府的大力建设下,医院不断建设新院址,健全和加强医技科室建设,增设病床,促进学科发展,提高医疗服务的技术和质量。如淮南矿工总医院、蚌埠铁路医院和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时科室较少,后经过不断增设科室,使医院规模不断得到扩大。淮南矿工总医院于1951 年迁入新院址,门诊部设内科、外科、儿科、妇科、耳鼻喉科、牙科、眼科、放射科、化验室;住院部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4 个病区,共160 张床位,另设有药材科、制剂室、急诊室、供应室等,同年底增设检验科、卫生科、开刀房、病历室和行政科、肺痨科、针灸室。1955 年成立结核病防治站、心电图室。1956 年4 月设中医科和骨科,开设心血管专科门诊和中医门诊,内科开展了心电图检查。同年,住院部增设了儿科、妇产科病床,床位增至150 张,专业技术人员增至64 名。1958 年成立了肺科和大五官科,购置了第一台200 毫安X光机和1 台581 光电比色计,开展了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体外心脏起搏器安装。[8]蚌埠铁路医院于1951 年迁址至蚌埠市凤阳东路157 号,此时医院占地面积为7 000 平方米,病床增至60 张,职工增至80 人,增设妇产科、放射科,添置1 台300毫安X 线诊断机和载重汽车等设备,可以进行较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省级医院的水平。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其前身是成立于1952 年的治淮委员会直属医院,该院成立时住院部临床科室仅设内科、外科、妇产科、眼耳鼻咽喉科及皮肤科,病床总计50 张;医技科室仅设有化验室、X 光室、手术室、药房。1953 年迁入新院址时,房舍面积扩大,病床增至100 张。1956 年增设了口腔科、中医科、针灸理疗室。1957 年增设了中药房、心电图室、制剂室;1958 年眼耳鼻咽喉科拆设眼科、耳鼻咽喉科,增设检验科、放射科、消毒供应室,病床增至250 张;1959 年,淮委直属医院改为蚌埠医学院作附属医院后,规模更是在不断扩大,同年即增设神经内科、骨科、泌尿外科。该院业务科室和床位数逐年增加,在医疗技术、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颇得淮河北部地区人民的信赖,享有一定的声誉。[10]
三、医疗队伍逐年扩大
1.新中国成立前,医疗卫生从事者较少。淮南市1949 年仅残留淮南矿路公司医院和大通矿诊所2 所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59 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9 人,医疗条件十分落后。1952 年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59 人。经过几年的发展,至1956 年底,卫生技术人员达1 059 人,比1949 年增加了1 000 人,翻了近17 倍。阜阳地区1949 年有西医92 人,中医985 人,计1 077 人,著名的西医有时予元、王鹤鸣、陈文孚、尚健民、周惠民、藏振寰、杨杰、连立武等,著名的中医有吴毓祥、陈鹤鸣、李钟林、樊养源、王广德等。[11]1949年,全区内总计有医疗卫生人员7 437 人,至1956年,全区医疗卫生人员共有8 837 人,比1949 年增加1 400 人,增加18.8%,但1957 年全区医疗卫生人员仅有7 675 人。至1959 年,阜阳全区共有医疗卫生人员12 697 人,比1949 年增加了5 260 人,增加70.7%。[12]亳州市1949 年共有医疗卫生人员320 人,1956 年有1 108 人,1957 年有992 人,1959 年增加到1 158 人,比1949 年增加了838 人,翻了2.6 倍。[13]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1949~1959年的十年间皖北地区医疗卫生人员在逐年增多,中间虽有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该地区的医疗事业具有较好发展态势。
2.新中国成立后,医疗队伍逐年扩大。新中国成立后,皖北地区通过纳医入院和培养人才两种途径使得医疗人员逐年增加。
第一,纳医入院。即吸纳民间的私人行医者进入公立医疗机构。1951 年,淮南市人民政府抽调部队转业的医护人员,并吸收社会上少部分私人医生组建了淮南市卫生事务所。1956 年起,宿城全民所有制医院逐步增设中医科室,一些有名望的中医被聘到医院工作,如陈灿堂被宿县地区人民医院聘为中医师,陈乐山被宿县人民医院聘为中医师,且后来都转为国家干部。此外,宿州市卫生科还组织城区及近郊从医的西医50 余人学习政治和业务,引导他们走集体化道路,成立联合诊所。将社会上的私人行医者纳入公立医疗机构这一举措有力地扩充了医疗队伍的规模。
第二,培养人才。即通过开办培训班、中等或高等医学专门学校培养医疗技术人才。新中国成立初期皖北地区各公立医疗机构接受了一批社会上的医疗从业者,其中大多数没有接受过正规院校教育,学历层次和专业技术职称不高。为了应答当时民众对医疗的诉求和推进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皖北各地区开始注重培养受过正规专业院校教育的高质量医护人员。亳州市卫生科于1953 年开办了40 人的护理培训班,1958 年亳县医院开办了护士学校,招收52 人,学制1 年,边学习边实习,这批护理人员后来都成为了亳县护理界的中坚力量。[13]1958 年阜阳为解决临床护理工作急需,招收了一批社会青年经短期培训后成为助理护士,同年成立卫校并设护士专业,全区医疗单位护理人员开始有大幅度增加。蚌埠市于1958 年开始筹建蚌埠医学院,据中共安徽省委决定,筹建中的蚌埠医学院当年招生并由安徽医学院代招。首届招收的60 名新生入学,报到注册后即投入到除四害、讲卫生运动中。同年秋季,安徽省分配给学院27 名医疗专业的毕业生被全部送到上海第二医学院进修学习,同时上海第二医学院支援了蚌埠医学院附院18 名医务、教学人员。[14]从1958 年起国内中医院校毕业生陆续分配到皖北各地,一些老中医子女也被收为徒弟,中医队伍不断壮大。
四、医疗器械逐渐增多
医疗器械是指医疗机构中与医疗活动相关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等物品。现代医疗器械设备提高了医务人员认识和解决疾病的能力,亦是反映医疗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前,皖北医疗机构所拥有的医疗设备较为简陋,一般只有听诊器、体温计、注射器、剪刀、镊子等简易手术器械。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分配调拨、当地政府拨款和单位自筹资金购买等办法,皖北地区各医疗机构先后购置了检验器械、放射诊断器械、各种功能检查器械及部分治疗器械,使该地区的医疗器械逐渐增多,使诊断符合率得以提高。
淮南矿工一院于1951 年引进了美国产鱼人牌100 毫安1 000 伏X 光机、万能手术台、大小无影灯、人工气胸器、麻醉机等医疗设备36 件,器械200 余副。1953 年,医院购置两台匈牙利牙科手术椅及CORROR 直写式心电图机、班罗式和建设式ETONES 测定器,使放射科具备一定的规模。1954年,骨科已配有美国产50 毫安X 光机,升降式多用骨科手术床,并购置光电比色计和电光分析天平。亳州市人民医院于1954 年添置了可放大1 400倍的显微镜、难产手术刀包和万能手术床,同年该院新建了手术室,添置了发电机、蒸馏器、无影灯、高压消毒器等医疗器械。淮北矿工总医院于1958 年开设牙科门诊,有牙科椅、牙科治疗台、小型X 光牙片机各1 台,开展拔牙、龋齿填充等一般项目。同年该院开设检验科,有显微镜两台,开展血、尿、胸腹水常规、酸杆菌检查。该院放射科于1958 年购置50 毫安X 光机1 台,开展胸腹四肢透视,1959 年又添置200 毫安X 光机1 台,开展摄片造影检查。[15]20 世纪50 年代初,蚌埠市主要医院均设立牙科,开展对常见牙病诊治及义齿装镶业务。1958 年后,各医院购置综合手术台、涡轮式高速牙钻等用于临床,开展下颌骨折结扎石膏固定术及牙髓根管治疗业务。医疗机构陆续引进大量先进诊断设备,使得皖北地区服务项目不断增加,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五、医疗技术逐步提高
新中国成立前,皖北地区医院不论是公立或者私营都因医疗从业人员少、设备条件有限而致医疗技术水平不高,只能处理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提高医疗技术人员素质,引进国外先进医疗技术,添置医疗器材,使得皖北地区的医疗技术逐步提高,新的医疗技术不断在临床上开花结果,此时临床上除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外,已能诊断和治疗一些疑难杂症,疾病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1.西医技术进步显著。20 世纪50 年代,皖北各地区大部分医院添置了病床和手术床,引进了各种医疗设备,大外科领域除开展普通外科手术外,已开展胸外科、心脏外科等复杂的手术。
第一,淮南地区。淮南于1952 年在安徽省内率先开展了骨髓涂片和华氏检查,同时也明确报道了当时煤矿工人多发的“疝气”绝大多数为鞘膜积液。同年冬天淮南市首次确诊一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从而确认该市在1952 年前已有出血热流行。1953 年,淮南矿工一院在淮南市率先开展了心电图检查,并在当时放射科设备较为先进的情况下,开展了静脉肾盂造影、下腔静脉造影、胃肠造影、脑血管造影、计波摄片、立体摄片等技术项目,同时冲片实现了自动温度调节。1954 年,淮南市一院、矿一院外科开展了阑尾、疝气、鞘膜积液、肛门等手术,并开展了奴佛卡因封闭疗法,淮南矿一院儿科在国内发现首例黑蒙性痴呆症。1955 年,淮南矿一院开展了内窥镜检查,取出第一例气管异物,并成立了基础代谢测定室,开展了肝脏活体组织检查及古典式剖腹产。1956 年,淮南矿一院骨科已配备全国一流的医疗设备和器械,开展煤矿创伤、骨折截瘫、脊柱损伤、腰腿痛等方面的医疗业务,肺科诊断出淮南矿区第一批尘肺患者。1958年,淮南矿工一院在国内首次成功开展了首例环状韧带切除治疗网球肘,原来被视为外科禁区的心脏手术,如二尖瓣剥离术、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心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等在淮南市也相继开展,达到当时省内先进水平。
第二,阜阳地区。阜阳地区西医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外科手术上,地区医院普通外科可开展甲状腺手术、肠吻合术、胃穿孔修补术、十二指肠切除术、胆道取石术等手术;胸外科可开肺叶切除术、贲门癌切除术、心包剥离术等手术;泌尿外科可开展膜积液、肾切除、膀胱取石术等手术;骨科可开展四肢开放复位与简单畸形矫正术、截肢、骨髓炎、孔骨摘除术、胸部改形术;妇科可开展剖腹产、子宫脱垂固定、子宫次全切和绝育术等。该地区的检验技术主要是开展三大常规、康氏反应、PSP、肝功能常规检查、细菌涂片、血型鉴定等项目。
第三,蚌埠地区。蚌埠地区医疗技术水平亦提高很快,如20 世纪50 年代中期,角膜显微镜、裂隙灯等精密仪器应用于眼科临床,能进行验光、眼底疾患检查、白内障囊外摘除和外眼整形等。1955年起,蚌埠各医院检验科可开展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测定等临床生化检验和细菌培养工作,能进行血型鉴定、肥达氏反应、简单的生化和常见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等。20 世纪50 年代后期,蚌埠医学院附院外科除能施行一般腹部的胃穿孔修补、割阑尾等手术外,还可做胃切除手术;内科临床可做心电图和超声波检查,做难度较大的肝心包穿刺、活组织检验、气管内窥镜检查以及乙状结肠镜检查等诊断。蚌埠医学院附院建院5 年间共收治住院病人12 504 人次,治愈好转率为76.6%,死亡率为1.38%。
2.中医技术得到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医受到保护,皖北各市县不断组织医师进修和交流,中医诊病技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阜阳地区的中医技术以治骨技术最为见长,如时任太和中医院主任的中医师张仲田,为太和张氏骨伤科第八代传人,善用手法治疗骨折病人,其常用整骨手法有解、旋、推、按、拨、分、端、挑、抖、搓、摸等11 种,诊治伤病强调以痛辨属伤筋、脱位、骨折,其辨病位和病情以望、摸为主,量比为辅。伤骨复位后,分别以夹板、硬纸板等器材固定,术精法简。其临床经验由其弟子整理汇集成《张仲田整骨经验》一书得以流传。淮南市矿工一院针灸科于1953 年从北京购买黄金,加工制做了200 多枚治疗虚证患者的纯金针,并开展了针刺、艾条、艾柱、拔罐、火针等疗法,有关论文被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译成英文向国外介绍。20 世纪50 年代,蚌埠市不断组织中医人员到省内外进修,加上中医人员自身潜心研究,医技水平不断提高。经搜集整理,中医界形成的可治疑难杂症的单方、验方、秘方日益增多。1958 年搜集的药方即有2.1 万多方,其中使用简便的主要用方293 方,包括内科110 方,小儿科7 方,妇科42 方,外科112 方,五官科22 方。
3.中西医结合技术得到重视。皖北地区的中西医结合工作和全国一样,从1955 年开始起步。各地区先后组织医务人员学习中央关于中医政策的指示,批判和扭转了歧视中医的错误路线。在学习中医的基础上,开始用中西医结合技术防病治病,皖北各地区尤以淮南地区成绩最为突出,其次是蚌埠地区。1956 年淮南市、矿医院及各区医院相继成立了中医科、针灸科,即开展西医学习中医工作。当时有不少西医人员学习中医,如矿工医院的金涛、市一院的田富萱均经过西、中医大学的学习并毕业,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临床。1958 年,淮南市中西医结合取得显著效果,在外科开展了针灸治疗小儿麻痹症、肠梗阻、阑尾炎,中药治疗胆道蛔虫症,采用柳技接骨术治疗肱骨及股骨骨折,其中针灸治疗小儿麻痹症还被译为俄文向前苏联介绍。运用麝香玉真散灸烤治疗破伤风,病死率由原来的60%以上下降到20%以下。1959 年,淮南市首先发表了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报告,认为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不需要常规使用抗菌素治疗。同年,淮南市消灭回归热、炭疽。20世纪50 年代,蚌埠市卫生局在中医进修班开设西医课程,市级各医院也聘请中医到西医病房会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疑难病症,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其中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达96%。方法是采用中药麻杏石甘汤(主要成份是麻黄、杏仁、石膏、甘草)解表,降气化瘀,并施西药抗菌素等。对过敏性紫癜、小儿急性肾炎、包裹性脓疡等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也取得满意效果。从总的情况看,皖北地区西医医疗技术是靠学习和引进外来技术及使用先进的医疗仪器而不断提高的,中医医疗技术是在继承祖国医药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的,而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技术的提高则是两者兼而有之。
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区域内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新中国成立初期,阜阳、宿州和亳州的医疗机构少于淮南、蚌埠和淮北,而由于人口比重大,其每千人卫生人员数也低于蚌埠、淮南和淮北地区。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此时期淮南、蚌埠和淮北的医疗资源相对较多,而阜阳、亳州和宿州的医疗资源是比较匮乏的。淮南、淮北医疗事业的发展是在其煤矿事业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煤矿事业的发展对医疗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诉求,应答诉求的突出表现是新建、扩建医疗卫生机构,因此煤炭系统内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如淮南成立第一、第二矿工医院、矿机场成立诊所和卫生所、矿务局建立矿区煤矿工人休养院等。淮北成立矿工总医院,建设特殊凿井公司职工医院等。与此同时,在诊断和治疗矿工因长期井下作业导致的腰肌劳损和尘肺等慢性病上取得一定成绩。而蚌埠地区医疗资源较多的原因:一是安徽省政府大力扶持和适应治淮工作的需要。1951 年,皖北卫生局规定蚌埠的医院每张病床补助大米1 800 公斤,疗养院每张病床补助大米1 000 公斤,县卫生院每院补助大米19 750 公斤,县卫生所、门诊部每单位补助大米12 500 公斤。二是依托于蚌埠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建立。前者为其争取了大量资金支持,后者为其提供了医疗人才后备军。而阜阳、亳州和宿州地区人口众多且密度大,工商业发展落后,既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又缺乏医疗人力资源,医疗事业的发展自然而然就比不上淮南、淮北和蚌埠地区。
2.收入与开支严重失衡。1949 年,皖北地区的医疗经费是由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核定指标拨给。到1950 年7 月该地区的医疗经费则划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附加两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家贫弱的经济能力连广大人民基本生存需要都难以保证的情况下,难以给予足够的中央财政支持。该地区是农业生产区,工商业发展滞后,由于自然灾害频发,经济十分困难,地方附加经费更是少之又少。1950 年8 月,皖北卫生局对所属市、县卫生科(局)直接核定经费指标拨给经费,分配甲等县(70 万人口)保健5 000 公斤大米、设备费12 500公斤大米,乙等县(50 万人口)保健费4 000 公斤大米、设备费8 000 公斤大米,丙等县(30 万人口)保健费1 000 公斤、设备费2 000 公斤。该年皖北地区医疗卫生经费总收入约130 亿元旧币,总支出约27 亿元旧币,仅约占总收入的20%。由此可以看出,该地区的医疗经费不但投资少,支出也较少,总支出与总收入之间严重失衡,不利于医疗事业的持续发展。
3.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新中国成立初期,皖北地区经过持续的努力改变了新中国成立前只有少数人能享有医疗资源的局面,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得到一定的保证,而且在发展速度上也远非过去可比。但是,其整体发展情况与同期的皖南地区相比,由于该地区人口众多,就使得人均医疗资源远低于皖南地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比则更凸显落后。该地区的医院在医疗技术、医疗设备以及人员编制上的发展也难以比得上同时段的安徽医科大学附院、安徽省省立医院以及皖南医学院附院。在医学教育方面,该地区仅有蚌埠医学院一所高等医学院校,其他医学教育学校多为短期的培训班或是夜校,招收人数少,培训周期短,经过高等或中等医学专门学校培养的医护人员不多。由于急需医护人员,医疗队伍在快速扩充的过程中存在大量滥竽充数者,使得医疗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难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综上所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间,通过政府的有效引导、医疗人员的不懈努力和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皖北的医疗事业得到了显著发展。该地区的医疗卫生行政系统建立起来并逐步完善,医疗机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分科逐渐较细也较全。随着医疗技术队伍的发展壮大以及医疗设备与技术条件的大大改善,中、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技术不断在临床开花结果,医疗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得到一定的保障。但在发展过程中亦存在区域内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经费投入较少且收入与开支严重失衡,医疗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等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皖北地区的医疗事业发展较为迅速,初步改善了医疗资源匮乏和基础薄弱的局面,为该地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其发展速度和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这就为继续重视医疗工作,发挥整体医疗功能与作用,提高医疗水平提出了新要求。